-
安慶師大團委創新開設藝術教育實踐俱樂部
「將院徽用剪紙的形式呈現的靈感來源於專業課老師。我們組織了12名來自美術學院的學員,從5月20日開始著手雕刻。」慶少儀表示,院徽剪紙是一個創新性的嘗試,對學員們來說也是個挑戰。慶少儀介紹,工作坊現有84名來自不同學院的學生,每周開三次課,每節課兩個小時,學員們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課程。「教學主要以剪紙為主,兼及篆刻、雕塑、核雕、手工等課程。」
-
越秀|新時代文明實踐:學剪紙,練書法,白雲街青少年暑期生活歡樂無限
在這個暑假,白雲街轄內青少年積極參與白雲街文化站組織的社區實踐活動,學習剪紙、練習書法……通過豐富多彩的體驗,度過了一個難忘而富有意義的假期。為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讓青少年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發揚民間優秀的藝術傳統,日前,白雲街文化站舉辦了「羊城之夏」暑期青少年剪紙活動。本次活動邀請了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州市越秀區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楊文生前來指導。
-
田祥平: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課程建設的實踐與創新
3.規範完善:2004年~2014年全國進入新課改後,學校從實踐和理論研究同時推進特色校本課程建設,通過整合全校課程,創造性地構建了教學雙線互動的課程體系:學科課程-活動課程-隱性課程和必修課程-選修課程-自修課程,並逐步完善了課程開發、管理、評價等系列制度。同時,學校努力發揮示範輻射作用,加大同國內外學校的課程交流。2014年,因特色校本課程建設的成果學校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
如何開發特色校本課程?系統、傳承與創新
我們通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實踐活動,在提升學生自信的基礎上,建立民族自信。1.傳承中國經典,從誦讀做起我校經典誦讀課程與教學融合,開發了校本課程《弟子規》德育實踐課程,路隊誦讀課程和分年級誦讀課程。2.深入傳統節日,找尋中國精神為了更好地進行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結合紀念日和傳統節日進行節日文化學習和實踐活動。
-
慶陽五中:弘揚戲曲藝術,傳承民族文化
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聯合發布《關於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傳承弘揚戲曲文化精髓,培養學生戲曲素養,營造校園戲曲文化氛圍,我校在堅持把書法、剪紙、泥塑、刺繡、沙畫、舞蹈、民樂等藝術大師請進校園之後,又邀請我市著名演員開設了戲曲課程。
-
雕花剪紙傳承示範鄉鎮學校花落臥龍
11月30日上午,孝南區文化和旅遊局為臥龍鄉黃花小學授予孝感市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舉行了授牌儀式。雕花剪紙是我市傳統地方文化特色,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黃花小學是目前孝感市唯一一家雕花剪紙傳承示範鄉鎮學校。
-
「小剪刀,大藝術」,剪紙藝術走進聊城光明小學美術課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劉寧馬瑋記者國曉寧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的瑰寶,在當前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為了更好傳承民間藝術,聊城市東昌府區光明小學將剪紙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美術課程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對民間藝術的認識,讓學生在實際創作中提高動手能力,從而達到對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的目的。聊城市東昌府區光明小學一貫重視傳承教育教學。在2019年度「非遺」項目的市級重大攻關科研課題中,光明小學的《聊城剪紙藝術在小學階段的傳承教育研究》課題立項,教師的業務剪紙技能技法得到了挑戰和提高。
-
北外/西安美院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合體授課在西安舉行
聚焦中國特色藝術金融監管前沿問題,建構藝術金融監管基本理論與實踐體系--北外/西安美院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合體授課在西安舉行 2020年7月31日至8月2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第八次/西安美術學院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第十二次集中授課在西安美術學院成功舉行
-
共話美育 鄭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舉行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2月16日,第四屆鄭州市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示觀摩活動在鄭州市二七區綠地愛華學校舉行,觀摩活動上,鄭州市各縣市區的55所中小學、600多位教師共話美育。記者了解到,鄭州市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示觀摩活動為兩年舉行一屆,本屆的研究成果展示觀摩活動,匯集了鄭州市600多位優秀美術教師,現場展示了鄭州市金水區《草木染》等55門精彩校本課程研究成果,並通過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虎虎生威——布老虎》等3節校本課程觀摩課,鄭州市楓楊外國語學校《流光溢彩——傳續原味掐絲琺瑯技藝》等8門校本課程開發經驗匯報交流等方式進行美術課程教學的交流與碰撞
-
青島:剪紙技藝走進幼兒園 傳承經典從娃娃抓起
11月20日,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中心幼兒園開展了「大手拉小手 剪紙我傳承」活動,一張張紅紙在——王德蕊老人的巧手下變成了剪紙作品,栩栩如生,讓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們嘆為觀止。王德蕊老人今年70歲了,她退休後開始剪紙,並成為了剪紙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成立的「德蕊剪紙工作室」會定期組織各種活動,走進社區,走進學校和幼兒園,讓更多的人認識剪紙,熱愛剪紙。
-
鄞州美術跨界藝術實踐作品成果展舉行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近日,「一步之遙·三味」鄞州美術跨界藝術實踐作品成果展在匯港美術館舉行,共展出40位作者的69幅美術作品和100多件布藝類手工作品。這是一場非專業的普通人的展覽,卻喚起了一群人的藝術夢想,也成為記錄這個時代的美好鏡像。
-
撕紙傳承人以手為剪以撕代寫 融合創新傳承文化
【解說】撕紙是一種類似剪紙但和剪紙不同的平面鏤空藝術,因為不需要畫草稿而且不需要工具,是一種完全用自己的身體來跟紙交流的藝術。眼前的這位蔣勁華是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撕紙)代表性傳承人,他把傳統書法藝術和民間剪紙藝術融合創新,以手為剪,以撕代寫,把紙撕成書法作品。
-
濱城區三河湖鎮殘疾人蘭福梅:傾心傳承非遺剪紙手藝繪就紙與剪刀和...
自幼受家人啟蒙,而勤奮鑽研民間剪紙技藝。多年傾心研究發展非遺手藝剪紙,成為了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優秀民間藝人,濱州首批優秀民間剪紙藝人。蘭福梅的剪紙作品,繼承、保持並發揚了濱州剪紙結構嚴謹、古樸渾厚、拙中蘊靈的特點。他善於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其剪紙創作既不脫離傳統又自成一體、自創一格。
-
《紙花流韻》甘肅剪紙藝術作品展在平涼柳湖書院舉行開展儀式
平涼微電視 12月20日訊(張耀忠)12月20日平涼柳湖書院,陽光明媚,歡聲笑語,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平涼市文學藝術聯合會,平涼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平涼市民間剪紙藝術研究會,平涼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平涼市文化館承辦,平涼市天泰集團,平涼市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冠名的紙花流韻甘肅剪紙藝術作品展在這裡舉行
-
教育部最新發文:把中小學生學習書法等藝術課程納入學業要求!
二是學段銜接,完善美育課程設置,強調學校美育課程要以藝術課程為主體,包括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分學段有側重地規劃美育課程設置,相互呼應、有效配合,構建大中小幼相互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
-
基於活動課程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類型中的一部分,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然是其教育根基。為了更好地引導職校學生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思維習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文化自信,需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研究,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實施路徑。
-
昌樂縣迎新春剪紙藝術作品展成功舉辦
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1月13日訊(記者 範素娟 通訊員 張樹寶)為營造濃厚的節日文化氛圍,推進傳統剪紙藝術的保護、傳承與創新,讓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進一步謳歌新時代、展現新面貌、頌揚新成就,1月11日上午,昌樂縣迎新春剪紙藝術作品展暨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啟動儀式在縣圖書館三樓展廳拉開帷幕
-
【點讚】因為熱愛更為傳承!她把剪紙藝術帶進了課堂~
雖然對剪紙教學有了自己獨特的一套門路,但馮老師深知自己與專業剪紙還有不少差距。想要把剪紙做精,還得拜師學藝。2018年,馮偉紅第一次來到杭州學習專業剪紙,參加了浙江省小學教師剪紙創作研修班。短短一周的魔鬼教學,雖然讓她挨了不少批評,但剪紙技藝也得以突飛猛進。僅僅用了兩天時間,聰明認真的她就完成了從初級班到老學員班的跨越。
-
濟南市花園小學:打造「翰墨課程」,培養書法小名士
翰墨課程學校根據書法藝術特色開設了知墨(故事與傳承)、讀墨(學會讀貼)、書墨(書法練習)、賞墨(書法賞析)、趣墨(書法遊戲)課程體系。學校根據學生訓練實際,學校書法課程教學分學段制訂出不同的要求和評價標準。為把書法教育落到實處,書墨課程中強化了抓基礎:通過硬筆字、毛筆字兩種形式相結合,確保課程的科學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