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剪紙傳承示範鄉鎮學校花落臥龍

2020-12-25 湘湘帶你看社會

11月30日上午,孝南區文化和旅遊局為臥龍鄉黃花小學授予孝感市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舉行了授牌儀式。

雕花剪紙是我市傳統地方文化特色,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黃花小學是目前孝感市唯一一家雕花剪紙傳承示範鄉鎮學校。

近幾年來,臥龍鄉黃花小學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實施特色辦學,結合創建區級藝術教育「一校一品」活動,通過構建以「孝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將「孝感雕花剪紙」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形式優先納入校本課程設置,在學生中大力開展雕花剪紙興趣社團活動,激發學生的剪紙興趣,在「雕」與「剪」中創新傳統思想,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來源:孝感日報通訊員塗麗娟 池泉

製作:小南

審核:秦榮

出品:孝感日報社 孝南全媒體工作站

【來源:知聞孝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鄂州雕花剪紙公益培訓與傳承傳播項目迎「國考」
    10月20日,受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財政廳組織檢查組,對鄂州市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雕花剪紙」開展實地檢查驗收,鄂州市副市長程少雲出席部分活動,鄂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劉江峰、四級調研員衛楊柳、
  • 「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在黃花小學掛牌
    2020年11月30日,孝南區文化和旅遊局、孝感雕花剪紙研究所在孝南區臥龍鄉黃花小學舉辦了「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授牌儀式。授牌儀式上孝感雕花剪紙所和黃花路小學負責人共同表示:授牌儀式只是一個起點,雙方將攜手共建孝感雕花剪紙特色課堂,通過校內非遺教育常態化,課外延伸教學傳承,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非遺教學,讓孩子們愛上孝感雕花剪紙,讓傳統文化更好的走進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讓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蓬勃發展、得以傳承。
  • 黃花小學獲「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授牌
    雕花剪紙展吸引學生駐足觀賞。本網訊(記者張坤 通迅員 祝新秋)11月30日,孝南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為被表彰為「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的臥龍鄉黃花小學授牌,這是對黃花小學孝感雕花剪紙傳承工作的信任和鼓勵,更是黃花小學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 鄂州市新增23個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
    昨日,記者從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我市命名的民革鄂州市委辦公室、東方紅小學等23家單位為第3批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到目前,我市共命名了52個剪紙傳習基地,覆蓋全市20個村(社區)、16所學校。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是由市群眾藝術館提供業務指導,依靠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力量建立並進行自身管理,經常性開展鄂州雕花剪紙傳習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鄂州雕花剪紙傳習的主陣地。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州雕花剪紙展》虎門海戰館開展
    25組親子家庭現場學習剪紙技藝 傳統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為了增添節日的氣氛,也為了更好地傳承傳統工藝、非遺文化,當天上午10時許,鴉片戰爭博物館與湖北鄂州博物館在虎門海戰館「探索工坊」聯合開展了一場主題為「迎春接福、妙剪生花」的雕花剪紙親子活動。
  • 國家級非遺鄂州雕花剪紙省級傳承人,夏祖康出生鄂州華容書香世家
    夏祖康,世界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州雕花剪紙》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非遺研修生,湖北省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鄂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分會理事,華容工匠,兼任鄂州市老年書畫家協會華容分會會長。
  • 鄂州雕花剪紙亮相澳門
    市剪紙研究會會長、雕花剪紙傳承人曹小琴受邀並現場展示了鄂州雕花剪紙技藝。曹小琴現場展示鄂州雕花剪紙技藝據介紹,為助力澳門旅遊業界提振旅遊經濟信心,本屆旅博會吸引了超過130家澳門機構參展,較上屆增加1.2倍。
  • 傳承非遺文化——剪紙
    為傳承民族文化,培養青少年的興趣愛好,豐富他們的暑期生活,8月16日上午,安寧堡街道桃林社區組織轄區青少年在社區活動室開展了「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剪紙藝術」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轄區的20多名青少年,每人手拿一把精美的小剪刀,跟著李老師剪紙
  • 雕花剪紙傳承人曹小琴:剪出幸福期盼 雕刻吉慶豐年
    曹小琴,鄂州雕花剪紙傳承人。中華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湖北省剪紙藝術委員會理事,湖北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鄂州市剪紙研究會會長及鄂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鄂州雕花剪紙是南方剪紙中最具代表的一種,說起它的產生一定出乎大家預料,鄂州雕花剪紙出自鄂州繡花工藝中的繡花底樣「老花樣」,在刺繡中,「老花樣」會被粘貼在布上作為刺繡圖案,在一針針穿插中永久地埋進線裡。本不起眼的「老花樣」隨著繡花人的減少,「老花樣」的原始作用也漸漸消退,這時「老花樣」的變體出現了,鄂州雕花剪紙誕生了。
  • 四川學子三下鄉:傳承非遺文化,走進儀隴剪紙
    為繼續深入調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現狀,西華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巴蜀拾藝人」實踐團隊來到了南充市儀隴縣。7月21日下午, 「巴蜀拾藝人」實踐團隊抵達剪紙博物館(何作霖剪紙工作室),展開了一系列實踐活動,並採訪了儀隴剪紙第三代傳人毛小玲。
  • 教育| 剪紙、拼貼、雕花……師生集體創作精美百米長卷迎軍運
    5月31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薛峰小學千餘師生運用剪紙、拼貼、雕花等技法,創作出迎軍運主題百米長卷,展現中華傳統文化和學校剪紙藝術特色的同時,顯示出武漢學生熱情擁抱軍運的東道主姿態。一百幅作品組成一百米長卷,既有老師創作的剪紙和書法,也有師生共同完成的剪紙佳作。記者現場看到,不少創作都體現了軍運會、中國傳統文化和武漢區域文化的融合。
  • 紅色傳承非遺剪紙
    7月30日,江蘇省如皋市迎新社區邀請南通市級項目如皋剪紙技藝的傳承人王竹軍和轄區內孩子們一起進行「紅色傳承非遺剪紙」主題活動。通過紅色剪紙作品創作,傳承紅色基因,迎接八一建軍節。圖為小朋友在活動現場學習紅色剪紙作品創作。徐慧攝/光明圖片《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1日03版)
  • 春華剪紙:唯美剪紙的開拓者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一把剪刀或者一把刻刀,任憑誰也想不到,這簡單的工具竟然在顏色各異的紙片間進行著力與技巧的較量,冰冷的剪刀嗤嗤作響,紙屑飄落,宛如落紅。師出名門,她在傳承中不斷創新春華剪紙師承於新中國成立前出生的榮瑞蘭老師,榮瑞蘭老師受教於清末民初的母親的剪紙影響,此項剪紙技藝至今已有百餘年。
  • 長汀臥龍書院:到此憶古往
    臥龍,山也,立於福建長汀城之北,「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與群峰相屬,如龍盤屈而臥,中分九支,故名臥龍」。佇立山頂鳥瞰古城汀州,深邃的藍色天幕下,汀江蜿蜒南流田園似錦,四周黛山連綿,遠遠近近皆山水丹青。龍學館選址老城區——南大街,唐宋古城門寶珠門內,同年12月,以龍學館為中心建築,臥龍書院的重修項目正式啟動。書院規劃建築群佔地約20畝,分設南大門和東大門。2020年伊始臥龍書院整體竣工,繼大夫第、八喜館後,汀州再添新景觀,一時間遊人無數。我素來喜靜,書院雖與居所僅幾步路之遙,卻未曾湊熱鬧。
  • 「哈尼卡」「潮陽剪紙」:美的創造 美的傳承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 題:「哈尼卡」「潮陽剪紙」:美的創造 美的傳承  新華社記者哈麗娜、鄧瑞璇  窗花、牆花、燈花……逢年過節,傳統中國剪紙藝術在大江南北綻放美麗、慰藉鄉愁  今年52歲的蘇梅是當地家喻戶曉的剪紙能人,從小學習製作哈尼卡紙偶。1998年,畢業於黑龍江教育學院美術系的蘇梅回到家鄉,全身心投入哈尼卡剪紙藝術的傳承中。  「達斡爾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哈尼卡等精美剪紙圖像,成了傳承達斡爾族傳統文化的良好載體。」蘇梅說。
  • 獨臂剪紙藝人:微笑面對生活磨難 手起刀落剪出乾坤
    獨臂剪紙藝人 手起刀落剪出乾坤剪紙,又稱刻紙,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一把剪刀,幾張紅紙,在民間剪紙藝人的手上,百般變化,創作出一張張寓意豐富的剪紙作品。在眉山彭山區,有這樣一位剪紙藝人,她僅用一隻左手,一把刻刀,便能創造出美麗而精緻的圖案。
  • 巧手舞動,傳承剪紙手藝人的工匠精神!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本期非遺傳承匠人:鍾林強,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鍾林強,男,陝西城固人,現為縣民間藝術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會員。一張張鮮紅的紙張,用一把銳利的剪刀,在他的手中輕盈舞動,或剪、或裁,只一會兒,一張張精美絕倫的剪紙藝術品便誕生了。
  • 剪紙動畫與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傳承
    與時俱進是傳統藝術的繼承與發展的前提,將數字動畫與傳統藝術相結合,既有利於中國動畫產業的創新與發展,還能使傳統藝術在當今社會得到更好的傳承。 關鍵詞:剪紙動畫;民族原創;傳統藝術;文化傳承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剪紙藝術作為我國特有的民間藝術形式,是一門精美的鏤空技藝,有著精細的製作工藝和生動的藝術造型。
  • 青島:剪紙技藝走進幼兒園 傳承經典從娃娃抓起
    11月20日,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中心幼兒園開展了「大手拉小手 剪紙我傳承」活動,一張張紅紙在——王德蕊老人的巧手下變成了剪紙作品,栩栩如生,讓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們嘆為觀止。王德蕊老人今年70歲了,她退休後開始剪紙,並成為了剪紙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成立的「德蕊剪紙工作室」會定期組織各種活動,走進社區,走進學校和幼兒園,讓更多的人認識剪紙,熱愛剪紙。
  • 巴蜀有位剪紙手藝人,傳承不朽工匠精神!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本期非遺傳承匠人:李懷玉,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李懷玉,女,四川省通江縣人,中共黨員,現供職諾江鎮文化站。現為中國剪紙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剪紙優秀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