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州雕花剪紙展》虎門海戰館開展

2020-12-25 大洋網

1月11日,由湖北省鄂州博物館和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州雕花剪紙展》在東莞市海戰博物館開幕。該展主要展出的是傳統的花樣子和刺繡品,以及部分現代作品。這些展品均充滿了濃鬱的鄂州鄉土氣息,展示了鄂州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

鄂州雕花剪紙展虎門正式開展

1月11日,由湖北省鄂州博物館和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州雕花剪紙展》在東莞市海戰博物館開幕。

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副館長黎亦淮介紹說,鄂州地處湖北省東南部,交通便捷,長江傍境而過,古時即為鄂東南重要商埠,有「百湖之市」的美譽,是馳名中外的「武昌魚」故鄉。虎門,地處珠江口,素有「金鎖銅關」「南海長城」之譽,向來為軍事要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此次鄂州雕花剪紙展,不僅為廣大觀眾帶來豐富的精神文化食糧,對了解鄂州雕花剪紙、提高觀眾對此類藝術品的欣賞能力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必將拉近虎門與鄂州兩地的文化交流。

鄂州博物館考古所高永紅所長指出,這次展覽主要展出的是傳統的花樣子和刺繡品,還有部分現代作品。這些展品均充滿了濃鬱的鄂州鄉土氣息,展示了鄂州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他表示,通過展覽和社教活動,能進一步增加兩館之間的合作和友誼,增進鄂州和東莞兩座城市的了解。她同時邀請鴉片戰爭博物館到鄂州開展展覽交流,共同攜手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

25組親子家庭現場學習剪紙技藝

傳統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為了增添節日的氣氛,也為了更好地傳承傳統工藝、非遺文化,當天上午10時許,鴉片戰爭博物館與湖北鄂州博物館在虎門海戰館「探索工坊」聯合開展了一場主題為「迎春接福、妙剪生花」的雕花剪紙親子活動。活動吸引了25組親子家庭前來參與。

來自鄂州博物館的老師們一邊給孩子們講解鄂州雕花剪紙藝術的由來及其歷史發展進程,一邊手口相傳,教授大家如何掌握剪紙的方法和技巧,使青少年深刻了解了剪紙的藝術特色。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家庭成員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剪紙,有的負責雕花,大家小心翼翼、其樂融融地製作者自己心中的作品,裁剪出心中的夢想,傳遞著新年的祝福。10多分鐘後,一張彩紙,寥寥數剪,就變成栩栩如生的圖案,有福娃娃,有窗花,各有各的特色。這種神奇的變換一下子提起孩子們的興趣,大家紛紛動手剪出自己喜歡的圖樣,並裝裱入框,進行裝飾,最後,一幅完美的雕花剪紙作品誕生了。

剪紙是中國古老而又傳統的藝術發明,它是基層勞動人民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既有中國民間藝術的特性,又有地域的個性,此次剪紙活動以鄂州雕花剪紙為模板進行創作,既有窗花剪紙,又有立體雕花創作。鄂州雕花剪紙是湖北剪紙的優秀代表之一,先後被列入市級、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09年作為中國剪紙的一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劉惠政、聶冬玲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聶冬玲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

相關焦點

  • 國家級非遺鄂州雕花剪紙省級傳承人,夏祖康出生鄂州華容書香世家
    夏祖康,世界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州雕花剪紙》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非遺研修生,湖北省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鄂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分會理事,華容工匠,兼任鄂州市老年書畫家協會華容分會會長。
  • 鄂州雕花剪紙亮相澳門
    市剪紙研究會會長、雕花剪紙傳承人曹小琴受邀並現場展示了鄂州雕花剪紙技藝。曹小琴現場展示鄂州雕花剪紙技藝據介紹,為助力澳門旅遊業界提振旅遊經濟信心,本屆旅博會吸引了超過130家澳門機構參展,較上屆增加1.2倍。
  • 鄂州市新增23個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
    昨日,記者從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我市命名的民革鄂州市委辦公室、東方紅小學等23家單位為第3批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到目前,我市共命名了52個剪紙傳習基地,覆蓋全市20個村(社區)、16所學校。鄂州雕花剪紙傳習基地是由市群眾藝術館提供業務指導,依靠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力量建立並進行自身管理,經常性開展鄂州雕花剪紙傳習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鄂州雕花剪紙傳習的主陣地。
  • 唐山:玉田剪紙入選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圖)
    玉田剪紙入選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圖為入選大展的玉田剪紙作品《桃花朵朵》。圖片由張建中提供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梁贊英)在第10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河北省文化廳共同舉辦的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將於6月13日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拉開帷幕,我市玉田縣張建中的剪紙作品《桃花朵朵》入選。
  • 鄂州雕花剪紙公益培訓與傳承傳播項目迎「國考」
    10月20日,受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財政廳組織檢查組,對鄂州市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雕花剪紙」開展實地檢查驗收,鄂州市副市長程少雲出席部分活動,鄂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劉江峰、四級調研員衛楊柳、
  • 黃花小學獲「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授牌
    雕花剪紙展吸引學生駐足觀賞。本網訊(記者張坤 通迅員 祝新秋)11月30日,孝南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為被表彰為「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的臥龍鄉黃花小學授牌,這是對黃花小學孝感雕花剪紙傳承工作的信任和鼓勵,更是黃花小學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 梅山剪紙 -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梅山剪紙  梅山剪紙是以梅山文化為底蘊的在益陽安化地區流行的民間剪紙藝術的總稱。其代表是以生長在安化縣仙溪鎮光明村的剪紙藝人向亮晶提供的剪紙資料為佐證,反映了益陽市近代剪紙活動狀況,益陽市政府2009年通過相關專家論證,確定該生存狀態的剪紙藝術為益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故命名為「梅山剪紙」。
  • 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泉州開幕
    中國網海峽頻道11月23日訊(周曉磊 劉媛)23日,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的「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幕。現場來自11個國家的17個非遺項目和大師,國內27個省近60個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會聚一堂,共同展示、交流。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單公示!靖州雕花蜜餞入選
    紅網時刻懷化12月23日訊(記者 楊超 通訊員 陳俊名 楊亞妮 楊佳莉)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共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雕花剪紙傳承示範鄉鎮學校花落臥龍
    11月30日上午,孝南區文化和旅遊局為臥龍鄉黃花小學授予孝感市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舉行了授牌儀式。雕花剪紙是我市傳統地方文化特色,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黃花小學是目前孝感市唯一一家雕花剪紙傳承示範鄉鎮學校。
  • 雕花剪紙傳承人曹小琴:剪出幸福期盼 雕刻吉慶豐年
    鄂州雕花剪紙是南方剪紙中最具代表的一種,說起它的產生一定出乎大家預料,鄂州雕花剪紙出自鄂州繡花工藝中的繡花底樣「老花樣」,在刺繡中,「老花樣」會被粘貼在布上作為刺繡圖案,在一針針穿插中永久地埋進線裡。本不起眼的「老花樣」隨著繡花人的減少,「老花樣」的原始作用也漸漸消退,這時「老花樣」的變體出現了,鄂州雕花剪紙誕生了。
  • 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美 剪紙藝術走進玉東小學公益課堂
    剪紙作為我國傳統民間藝術之一,有著濃厚的歷史色彩。近日,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玉林剪紙項目玉州區傳承人陳海英老師應邀來到玉東小學,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精彩紛呈的剪紙公益課。在課上,陳海英老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剪紙半成品《連年有餘》,用熟練的手法快速地剪起荷花的花瓣毛刺,流暢的手部動作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繹。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對剪紙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拿起筆、紙和剪刀,練習剪小圓圈,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完成了剪紙的初步練習,課堂上充滿歡聲笑語。
  • 花兒 唐卡 堆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系列展北京開展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系列展「青海西寧花兒與少年」本月在恭王府博物館開展。、湟中堆繡、湟中農民畫、河湟皮影、湟中陳家灘傳統木雕、湟源陳醋釀造技藝、河湟刺繡、宗喀唐卡等近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國家非遺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孫冬寧:分別用了相關的、青海西寧省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行整體的展示,其中有振興河湟傳統工藝類的項目,像銀銅器、像唐卡繪製,像堆繡這些河湟刺繡的,這些傳統技藝類項目。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何滿在現場用一錘一鏨,展示了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項目中的鏨刻。
  • 離石故事|石州剪紙(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1957年,新疆高昌附近出土文物中,就有南北朝時期的《對馬》《對猴》等剪紙作品。據資料顯示:「我國在未出現植物纖維紙之前,曾用金屬片、樹葉、絹帛、皮革等材料製作剪紙「。用於多種工藝品和器物的紋樣裝飾,或利用剪紙的方法縷花製版,許多陶瓷圖案、漢畫像石、版畫作品都有著剪紙的基因。離石境內馬茂莊、下水西、喬家溝等地出土了龍山文化、仰韶文化、漢代文化遺址,這些文化不同程度地孕育著剪紙藝術。
  • 生產性保護: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生產中傳承
    87萬項非遺資源,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488位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6項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數據有力展示了我國「十一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成就。
  •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伊斯坦堡舉行
    2019年10月19日 18: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易愛軍 編輯:韋幸文   新華社伊斯坦堡10月18日電(記者易愛軍)為期一個月的「一帶一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
  • 東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傳承人李豔紅:剪下有乾坤 剪出美好...
    她用巧手雕刻美麗的人生藝術,她用剪紙暢想新的生活。她叫李豔紅,是利津縣一名普通文化工作者,是東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傳承人,山東省齊魯文化之星榮譽稱號獲得者,自幼酷愛剪紙。先後有40多幅剪紙作品在國家、省、市藝術大賽中獲獎。
  • 2015年長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速覽
    圖文:墨君-新綠2015.中國長江非物質文化遺大展速覽圖文:墨君 新綠2015年11月21日上午,我們去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參觀了本屆長江非遺大展。因時間關係,只能算是走馬觀花似的速覽。但這次大展還是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首先是規模大,大展主題鮮明,充分展示了中國長江流域豐富的非物質文化成果。
  • 「甘泉首屆剪紙大賽作品展」開展了
    在我國第三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6月10日,由甘泉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甘泉縣文化館承辦的「甘泉縣首屆剪紙大賽作品展」在甘泉縣城中心廣場完成布展,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本次為期四天的剪紙作品展籌劃已久,共徵得和展出剪紙作品82副,薈萃和代表了我縣剪紙發展的現狀和創作水平。通過一系列的非遺宣傳活動,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尤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增強保護非遺的理念,建立起我們的文化自信。
  • 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將亮相臺北101大樓中華藝術館
    中國臺灣網1月26日臺北消息 喜洋洋·迎新年—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將於2015年1月27日12時至2月9日12時在臺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101大樓F32中華藝術館隆重舉行。這次展覽共展出木版年畫、剪紙、風箏、琉璃、刻瓷、內畫瓶、麵塑、泥塑、葫蘆雕刻、木雕、玩具、翻花、布偶、魯錦、彩印花布、錫雕、錫鑲、黑陶、砂陶、鋦藝、膠東花餑餑、東阿阿膠、長島砣磯硯、柘溝澄泥硯、青州紅絲硯等60多個非遺項目近兩千件作品,內容豐富、風格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