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令中國父母「瞠目結舌」!

2020-12-11 欣媽育兒經

不管是中國的父母,還是日本的父母,都特別重視孩子在幼兒時期所受的教育。甚至很多日本女人生了孩子後,會辭職在家全職帶孩子。

在日本,3~5歲的孩子上幼兒園,都是免費的,3歲以下的孩子,只要屬於低收入家庭,也可以享受免費的日託服務,這一點給父母減輕了很多經濟壓力。

我的一位朋友和丈夫常年定居日本,她們的孩子也是在日本上的幼兒園。她跟我講述了很多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聽完後我確實有點「瞠目結舌」的感覺。

1、所謂的「髒」與「不髒」

幼兒園會邀請即將入園的小朋友,到幼兒園進行體驗。一是為了讓小朋友之間相互認識,增加彼此的了解;二是為了讓即將入園的小朋友感受幼兒園的快樂。

朋友跟我講,日本的幼兒園裡會有一塊,用木樁特意圍出來的沙土地,旁邊放著各種玩具餐具、小鏟子、小水桶之類。老師會主動叫小朋友坐在土地上,和孩子一起認真的玩沙土。小朋友們玩的不亦樂乎,褲子上、鞋子上、衣服上都是土。而朋友的孩子,全程都比較排斥,因為他覺得這些土弄髒了自己的衣服。

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看到哪裡有沙土,會興高採烈的跑上去亂踩一通。而此時,父母會馬上制止,因為怕我們把衣服弄髒。每次在外面跟小朋友玩,不小心弄髒了衣服,回家後總會被父母埋怨。

髒與不髒,完全在自己怎麼理解,我們只是將成年人世界裡的「髒」,帶到了一個小孩子身上,從而忽略了他們內心的快樂。

2、「集體」與「個人」

在日本的幼兒園裡,最先教會孩子的是:什麼是集體!

集體,意味著扁平化各種差異的孩子,比如校服要統一、裝書本的袋子統一、毛巾、飯盒、水杯、鞋子等等,都是統一整齊的標準。每個小朋友入園,都要準備擦地板、擦玻璃的抹布;課間的時候,大班的小朋友會帶著小班的朋友一起玩;吃飯的時候,除了要把飯菜吃乾淨,桌子也要擦乾淨。

這些細節和小習慣,都在秉持著一個原則:我是集體中的一員,我要為集體著想。

記得在網上看過一段日本小朋友的視頻,播放的是一個幼兒園小男孩,挑戰連續10段跳箱。這名小男孩跳了好多次,怎麼都跳不過去,甚至都哭了,可是任然在堅持。

緊接著,看臺上的一群小朋友把他圍在中間,大家一起高喊「你能做到!你能做到!」。小男孩受到鼓舞后,終於一躍而過,可見集體的力量有多強大。

我朋友說,日本人不喜歡通過展現自我的不同,來凸顯自己是很棒的人。他們會覺得這是一種「特別自我」的體現,是令別人討厭的,他們更願意說「大家都一樣,大家才是最棒的」。

3、不一樣的「健康」態度

日本的父母培養孩子,有一個原則是「七分飽、七分暖」。他們不會讓孩子吃得太飽,也不怕孩子穿的太少,秋天那麼涼的天氣,孩子們就穿個單衣在外面玩水,也不怕孩子受涼感冒。所以,你在日本很少會看到「小胖子」。

孩子生病的時候,父母不會那麼著急,動不動就去醫院打針取藥,他們認為孩子具有很強的自愈能力。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在全世界排第一,這說明日本的衛生條件、醫療條件、生態環境、兒童飲食、體育鍛鍊都做的很好。

日本的幼兒園特別乾淨,孩子只要進入幼兒園,必須換拖鞋,不讓鞋子上的灰塵進入學校。

而且心理輔導老師,會進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因為他們發現孩子很早就有心理問題,所以每個學校都會有一個專職的心理輔導老師。

4、真正的「獨立自主」培養

孩子上幼兒園後,都會有自己的書包,裡面放各種文具。在日本,除了一個大書包,還會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包,用來裝不同的物品。父母來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從來不會幫孩子拎書包,這也是幼兒園安排的,為了鍛鍊孩子獨立自主,不依賴家長的能力。

就連皇室的王子上幼兒園,也要自己拿書包,家長不會給孩子任何特權。

在幼兒園的食堂裡,學姐學長們,會穿上乾淨的衣服,代替老師給同伴們打飯。

如果孩子在運動中受傷,家長反而要向老師道歉,覺得孩子給老師添麻煩了,讓孩子在摸爬滾打中自然成長。而且女孩子也要參加足球比賽,不像我們有的家長,認為女孩子就應該琴棋書畫,那些舞刀弄槍、你爭我奪的遊戲,都屬於男孩子。

這些孩子,哪怕摔的遍體鱗傷,也會樂在其中,根本不會有什麼「公主病」,早早地就能承受來自外界的很多壓力。

5、不規定孩子的吃法時間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吃飯一定要快,一旦誰吃飯很慢,就會被貼上「拖拉」的標籤。很多家長還會想辦法整治孩子:誰要是最後一個吃完,誰就負責洗碗,誰要是第一個吃完,誰就能得到獎勵。幼兒園也是,為了不影響孩子正常上課,往往會給孩子規定一個小時的時間。

但是,日本幼兒園從來不規定,孩子必須在多少時間內吃完飯。因為小朋友腸胃功能較弱,很容易消化不良,細嚼慢咽才的好習慣,應該從小培養。因為孩子吃飯慢,是因為他們咀嚼能力不如成人,很多家長就是因為沒有耐心,所以導致孩子討厭吃飯這件事。

雖然不規定吃飯時間,但是餐桌禮儀很嚴格,比如進餐前會說:「我要開動了」,結束後會說:「謝謝款待」。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感恩、珍惜每一份食物的來之不易。

總體來說,在日本的教育中,對於基本生存、人格養成、興趣情操的重視程度很高。但是,在孩子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內,這些內容也勢必會侵佔真正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凡事沒有好與壞,沒有對與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相關焦點

  • 日本幼兒園打破常規,所用的硬核教育方式,令中國父母瞠目結舌
    文丨飯飯媽在教育方面,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的,無論是知識方面,還是個人的習慣、性格、心理等教育,所以,通常在寶寶開始進入學校學習的時候,家長都會將自己的寶寶送到品質較高的幼兒園中。但是就當家長們覺得國內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絲毫沒有差錯的時候,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卻令很多國內的家長瞠目結舌,因為其中有很多「理所當然」的事情被打破。
  • 日本幼兒園打破常規,所用的硬核教育方式,讓中國父母瞠目結舌
    幼兒園是孩子步入學習的第一個入門階段,幼兒園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基本能力,教會孩子日常禮儀,不同幼兒園的不同教育理念,對於孩子的培養方向也大相逕庭。但是,最近日本一所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迅速火遍了家長圈,也引起了家長們的廣發熱議,這所幼兒園的所作所為也更是讓家長們「瞠目結舌」。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教育模式呢?
  • 日本幼兒園用的「硬核」教育方式,令父母羨慕,因為中國很難做到
    文丨飯飯媽在教育方面,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的,無論是知識方面,還是個人的習慣、性格、心理等教育。所以,通常在寶寶剛開始進入學校學習的時候,家長都會將自己的寶寶送到品質較高的幼兒園中。
  • 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國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令中國父母「瞠目結舌」
    文丨合格父母導語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分國界的!大家都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每個階段對於教育孩子這一項來說都是個人與國家的大事。那麼相對於日本人來說他們國家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怎樣的呢?在幼兒園裡,日本的幼兒老師會很著重培養孩子的習慣。
  •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家長深思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無論中國還是日本的父母,都會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很大精力。尤其很多日本女人,只要生過孩子後基本都會直接辭職,專心在家做全職媽媽。三到五歲之間的日本小孩,是可以免費上幼兒園的。
  • 看完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令中國父母稱讚不已,網友:值得學習
    文丨合格父母導語普天之下,誰家爸媽不在乎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雖然差距較大,但是無一例外,對於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都特別重視。坐觀日本母親,很多女孩在做了媽媽後會很樂意成為家庭主婦,在家安心做一個全職媽媽。
  • 打破常識的日本幼兒園,教育方式堪稱硬核,令國內父母目瞪口呆
    在教育問題上,我們國家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從幼兒園開始,家長們都在挑選教育質量高的學校。但是在不同的國家,因為文化上的差異,對寶寶的教育也是不一樣的,像咱們國內的幼兒園,基本上都是傳統的教育方式。
  • 日本幼兒園打破常規,硬核的教育方式,中國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在教育方面,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無論是知識方面,還是個人的習慣、性格、心理的教育,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所以,通常在寶寶還沒正式進入學校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的寶寶送到比較好的幼兒園中,進行學前教育。
  • 日本幼兒園階段對孩子的3個「教育重點」,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不難發現如今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啟蒙教育越來越重視了,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會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為了讓孩子能夠受到好的啟蒙教育花費不小的功夫。而在以重視教育而享譽世界的我們鄰國日本,其在幼兒園階段對孩子的「教育重點」很適合我們中國家長來多多學習借鑑。
  •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引爭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無論男孩女孩,都要在幼兒園「裸奔」近來,一家日本幼兒園引起了全球許多網友的關注。原因很簡單——這家位於日本神奈川縣的第二光學園(第二ひかり幼稚園)一直奉行「裸體教育」。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童回歸人類「最自然的裸體狀態」,找回「因為文明而失去的原始力量」,除了鍛鍊孩子們的身體機能、加強抵抗力、刺激頭腦發育,還能在向孩子進行文明教育的同時,幫助他們脫離父母的過度保護。是磨練意志還是虐待兒童?中國臺灣新聞網站「ETtoday新聞雲」報導稱,雖然「裸體」的教育方針令人瞠目結舌,但這家幼兒園頗受歡迎。
  • 日本與國內幼兒園教育的不同點,許多中國父母無法理解:差別挺大
    很多家長都花費重金給孩子報名參加學前培訓班以及高端幼兒園,以期望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其實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很多發達國家都對學前教育十分重視,比如說日本,而且日本與國內的幼兒園教育有著諸多的不同,有些甚至會讓中國的父母無法理解。
  • 日本幼兒園的教育很「硬核」,有五點中國父母做不到,值得借鑑
    父母對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自不用多說。從孩子讀幼兒園開始,父母就開始操心,希望他能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希望他能身心健康、快樂成長。不過,受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和傳統的影響,教育理念上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對部分優點,確實是值得借鑑和思考的。
  • 開學後的日本幼兒園,"無情"到讓人窒息!但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送孩子上幼兒園無異於一場戰爭,有的爸爸媽媽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一直戀戀不捨,趴在牆外盯著孩子一整天。所以每逢開學季,幼兒園外面總會有一片奇妙的風景。日本幼兒園的&34;教育,&34;到讓人窒息,但值得父母學習!
  • 開學後的日本幼兒園,「無情」到讓人窒息!但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送孩子上幼兒園無異於一場戰爭,有的爸爸媽媽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一直戀戀不捨,趴在牆外盯著孩子一整天。所以每逢開學季,幼兒園外面總會有一片奇妙的風景。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無情」到讓人窒息,但值得父母學習!但在我們鄰近的日本,孩子的父母卻不這樣。
  • 日本一幼兒園實行「裸體教育」引爭議,你怎麼看?
    原因很簡單——這家位於日本神奈川縣的第二光學園(第二ひかり幼稚園)一直奉行「裸體教育」。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童回歸人類「最自然的裸體狀態」,找回「因為文明而失去的原始力量」,除了鍛鍊孩子們的身體機能、加強抵抗力、刺激頭腦發育,還能在向孩子進行文明教育的同時,幫助他們脫離父母的過度保護。是磨練意志還是虐待兒童?
  • 細節控,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很多中國學校做不到
    他們的教育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古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意思大概就是,孩童時期的性格對孩子未來人生的影響會產生長久而重大的影響。 教育事業一定得要從娃娃抓起,所以,大多數國家對學前教育十分重視。說起幼教,不得不提一提日本了。談起日本的教育,了解的人肯定會不禁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讚。日本的教育理念與方式與中國有諸多不同,剛開始難以理解與接受,甚至覺得奇怪。
  • 日本獨特的教育方式,值得父母深思和借鑑
    又到開學季,日本背後的人生百態和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深思!02「無情」的教室除此之外日本的無情還體現在教室上在中國好的幼兒園基本約等於好的師資力量好的教學環境和好的設施03「無情」的重量除了設施之外國內和日本的教育方式
  • 看看美國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幼兒園都做什麼?
    美國幼兒園教孩子做3件事,在家也能做到,中國家長可以試試每個國家幼兒園教的東西都不一樣:中國的幼兒園會將園區刷成五顏六色的樣子,老師會教孩子唱歌跳舞,講小故事,還會教給孩子一些簡單的知識。相比於中國、德國和日本,美國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就顯得比較特殊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儘管美國的幼兒園課程主要基於遊戲,但也有一些針對大眾科學和智力的遊戲,而不是盲目的遊戲。
  • 日本幼兒教育,10件事令中國媽媽目瞪口呆,引發深思還繼續溺愛?
    日本幼兒教育,10件事令中國媽媽目瞪口呆,引發深思還繼續溺愛?日本是我們的鄰國,有著不一樣的文化、制度和歷史,但是在幼兒教育上我們都有著一個最終共同的目標:育兒成才。我們有這樣的一個話:「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教育要從孩子抓起。」
  • 日本幼兒園教育名列世界前茅,網友:怪不得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美國科學家約翰·B·古迪納夫、英裔美國科學家M·斯坦利·威廷漢與日本科學家吉野彰共同獲得此獎。就有人感到疑惑:為什麼日本那麼小的一個國家,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還挺多的?在獲得諾貝爾獎國家的前十名中,日本排名第六。而縱觀日本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上,其實就可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