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送孩子上幼兒園無異於一場戰爭,有的爸爸媽媽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一直戀戀不捨,趴在牆外盯著孩子一整天。所以每逢開學季,幼兒園外面總會有一片奇妙的風景。
日本幼兒園的&34;教育,&34;到讓人窒息,但值得父母學習!
但在我們臨近的日本,孩子的父母卻不這樣。中國孩子在第一次上幼兒園時,多是父母幫著收拾書包,然後再幫忙拿去幼兒園,可日本的孩子並沒有這種待遇。上學的前一天晚上,日本孩子就需要自己收拾好書包、準備好第二天的服裝。
在上學當天,他們的父母也不會幫忙拿書包,全權由他們背著。所以在日本的街道上,經常會看到4歲左右的小朋友背著大大的書包去上幼兒園,而他們的父母則一身輕鬆,與滿臉焦慮的中國父母截然相反。
到了幼兒園裡,日本的小孩每次吃飯都會吃完,從來不浪費食物,完畢之後都會自己收拾餐具,根本不用麻煩老師。在不少家長看來,日本這種教育有些&34;,&34;到令人窒息。因為孩子還小,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他們自己完成,大多中國父母都難以接受。
分析
我們家長習慣了將孩子捧在手心裡,自己再麻煩都不願苦著、累著孩子,像日本這樣讓年幼的孩子這樣照顧自己,看起來似乎是有些&34;。所以這也是我們家長為什麼這麼辛苦,日本家長這麼輕鬆的原因之一。
在日本,家長們提倡能讓孩子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做,等到孩子上小學之後他們根本不會去接送孩子,而是讓孩子結伴上下學。這樣一來,不但減輕了做父母的壓力,還很好的培養了孩子的獨立能力。雖然日本幼兒園的&34;教育,看著讓人不由得心疼孩子,但這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怎麼培養孩子獨立上學的能力?
1.讓孩子結伴上學
日本的小學有結伴上學的傳統,學校提倡家住在同一片區域的孩子們組成上學小組,每天結伴上學。這樣的一來,孩子們上學過程中就有了小夥伴,不會感到孤獨,年齡大的孩子還能照看年齡小的孩子,減輕安全隱患。我們家長也可以效仿日本的做法,讓孩子和住在同一區域的同學,家孩子有個互相照應的夥伴,家長也少了接送孩子的麻煩。
2.孩子自己的東西自己拿
日本的孩子上學除了要拿書包之外,還要帶其他的包。有裝杯子的、裝鞋子的、裝餐具的等等,這些都孩子們自己拿,家長不會幫忙。也許會有家長要問了,孩子這麼小就自己拿包,累著了怎麼辦?而日本的家長根本不存在這種擔心,即使日本皇室的孩子,無論是上學還是出遊,都是自己拿包,父母和傭人不會代勞。
3.讓孩子自己收拾個人物品
在中國家庭裡,父母幫孩子收拾房間和個人物品是常態,而日本的孩子沒有這種待遇。在家庭,即使孩子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父母寧願花長時間勸導孩子收拾也不會代勞;在幼兒園,孩子們整理個人物品時,老師們常常是袖手旁觀的。正是這種&34;的教育模式,才給予了日本孩子們過硬的獨立能力。
今日互動話題:你怎麼看待日本的這種教育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