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孩子的教育有多「無情」,看完你就知道了,值得父母借鑑

2020-12-24 果果媽育兒之道

提起日本,大家都會想到日本對孩子的教育,日本一直以來都把教育作為「立國之本」,他們非常重視幼兒的教育,甚至將幼兒園建成了人見人愛的遊樂園。

但是日本的教育方法,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卻存在很多「無情」之處,但是儘管這種教育方法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但是日本的教育成果是不可否認的,那麼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日本有哪些「無情」的地方吧!

日本對孩子的教育有多「無情」,看完你就知道了,值得父母借鑑

1.「無情」的家長

日本的孩子會經常自己一個人獨自或結伴去學校,很少有人接送孩子。

在日本也有校車,而且是免費的,但是家長也不讓孩子坐車,他們通常會讓孩子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去學校。

日本的幼兒園還是免費的,但是要在指定區域內的幼兒園入學,所以學校和家的距離都不會太遠。雖然不算太遠,但是在中國,相信很多家長還是要把孩子送進校門才放心。

日本的這一教育方法,極大的培養了孩子的獨立精神。

2.「無情」的教室

在中國,好的幼兒園基本上都有好的師資力量,教育環境以及好的教育設施。

但是在日本,無論是哪種幼兒園,他們的課程都極為簡譜,只有一些最基本的設施,完全沒有一些多餘的裝飾用品,這跟國內很多豪華的教室比起來有很大的差距。

3.「無情」的重量

日本的學生在上學期間除了拿著書包以外,還要拿著比如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裝衣服的包等等,孩子們從小就要自己整理東西,要記住每個包是幹什麼的,用完還要把東西放回包中。

在跟家長出遊的時候,也是孩子自己拿著包,即便是高大上的皇室貴族,也都是孩子自己拿著包,這可能就是日本教育所要表達的觀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拿,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

4.「無情」的午餐

在中國,給孩子做飯是讓很多家長和老師頭疼的一件事,在日本就不一樣。

日本的幼兒園提供免費的午餐,但是要學生自己帶餐具,還要自己清洗乾淨。

另外,幼兒園裡大部分都要自己的農場,閒暇時還會讓學生參與勞作,種植自己喜歡的蔬菜,讓孩子體會食物的來之不易。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不,學生們吃晚飯還要收集拆開的牛奶盒,清洗乾淨並晾乾,然後送到學校的回收站。

5.「無情」的體育課

體育課在中國學生的眼裡就是「放肆玩」的存在,但是在日本卻不一樣,日本的學生每天都有體育課,學校規定孩子放學之後必須鍛鍊一小時,相當於家庭作業。

即便是冬天,在室外活動時,學校也會要求孩子穿短袖短褲,還會邀請家長前來觀看,即便是這樣,家長呢也沒有一個人擔心,還在一旁給孩子加油。

從日本的這5個「無情」的教育方式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非常重視孩子的獨立性、好習慣以及優秀品格的培養。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中國人還是值得向日本人學習的。

1-6年級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超過這個時間,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性格都會定型,想要改變就難了。

那麼這個時間段的孩子該怎樣培養他們的好習慣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孩子第一模仿對象,就是父母,他們喜歡模仿父母的一些動作。

而班杜拉的理論指出,幼兒的「同伴榜樣」具有同樣重要的教育作用。

由於同伴在年齡、認知、經歷特點等方面與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同伴的行為,更容易被他們理解和接受,更容易激起他們模仿和學習的興趣。

因為這個特點,我在我孩子3歲時就給孩子看《行為習慣繪本》,孩子會感受到繪本裡的主人公經歷的事件和他非常相似,就會下意識的去模仿,進而形成好習慣。

這套凌晨爸媽推薦的繪本,一共30冊,專門為3-6歲的孩子定製,包含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貼近孩子生活的事例,讓孩子學會生活中的禮儀、衛生等常識。

此外,家長還可以掃碼伴讀,來一個親子閱讀,既能增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還能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每一步成長都需要家長的精心呵護,孩子能否長成參天大樹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教育方法。

這一套繪本才79元錢,算下來一本才3元錢,一杯奶茶錢,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也能更省心,非常划算,感興趣的家長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吧。

相關焦點

  • 日本幼兒園階段對孩子的3個「教育重點」,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而在以重視教育而享譽世界的我們鄰國日本,其在幼兒園階段對孩子的「教育重點」很適合我們中國家長來多多學習借鑑。3個「教育重點」,值得中國父母借鑑一部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在很多寶媽們中間傳開了,在這部紀錄片中用鏡頭記錄了幾所日本幼兒園孩子們的真實生活,向大家展示了日本真實的啟蒙教育是怎樣的,其中對孩子的3個「教育重點」很多中國家長都忽略了,非常值得中國父母們借鑑學習。
  • 日本教育多「無情」?3歲孩子就獨自出門,挫折教育值得借鑑
    在日本有一個節目叫《初遣》,也叫《我的第一次出門》,就是用紀錄片的形式,記錄2~7歲的孩子獨自出門幫助父母做事情的場景,這個綜藝已經跟拍了29年。日本的挫折教育有多但是父母從來都不會接送她,他的爸媽認為「上學」是她自己的事情。日本小孩的獨立性的確非常了不起,這和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 日本獨特的教育方式,值得父母深思和借鑑
    又到開學季,日本背後的人生百態和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深思!」的重量除了設施之外國內和日本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在日本你會看到孩子除了書包之外還會拿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包這些包裡有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
  • 日本教育的「無情」,你都領略了嗎
    不同的民族國家,總會有很多不同之處。能吸引我們的不同之處,卻也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你能想像7歲的孩子自己穿衣服、洗漱、梳頭髮,吃完早餐自己出門步行前往地鐵站,然後搭乘地鐵上學?如果你覺得這樣已經夠無情了,那麼你就錯了。
  • 日本幼兒園的教育很「硬核」,有五點中國父母做不到,值得借鑑
    父母對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自不用多說。從孩子讀幼兒園開始,父母就開始操心,希望他能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希望他能身心健康、快樂成長。不過,受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和傳統的影響,教育理念上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對部分優點,確實是值得借鑑和思考的。
  • 日本教育太「無情」?孩子長大卻很受用,有五點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日本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五點值得國內家長學習借鑑。,就算是一路都有父母跟隨,包包也會始終在孩子身上。學會垃圾分類,僅是日本縮影其一,在很多方面,日本都在有意識培養孩子好習慣,比如,過馬路時,日本孩子都會舉起手,井然有序地過馬路;讓孩子兩三歲的時候自己學著穿衣服,父母就在旁邊看,絕不會插手。
  • 看完了日本的小學教育,明白了他們為何強大,值得家長們借鑑
    看完了日本的小學教育,明白了他們為何強大,值得家長們借鑑說起來日本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日本是真的下了功夫,特別是日本小學教育更是聞名世界,在日本,從1901年開始之後,他們機會每年都會拿到諾貝爾獎,很多人都說日本的小學生是真的贏在了教育的起跑線上。
  •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的重量除了設施之外國內和日本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在日本你會看到孩子除了書包之外還會拿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包這些包裡有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
  • 可怕的日本教育,「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一提到日本的教育,大家的腦海中會想到什麼詞?奇葩、震撼、不可思議還是禮貌?近幾年來,日本的教育在網上被瘋傳,比如真人版演繹的安全教育課。還有「親自養,親手殺,親口吃」的生命教育課。日本的教育就像謎團一樣,讓人覺得很奇怪,但又覺得有值得借鑑的地方,讓人忍不住想去了解。1.
  •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國內和日本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在日本你會看到孩子除了書包之外還會拿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包這些包裡有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公交上沒有人給孩子讓座父母不給孩子背書包孩子兩三歲就能自己出門買東西孩子從小就知道不依賴別人雖然每個地方的教育理念不同但是有時候還是要學會「放手」
  • 日本幼兒園有多可怕?開學第一天就很「無情」,但值得我們學習
    都說少年強則國強,孩子的教育是國家的一項大工程,尤其是幼兒教育,更是讓人重視。不同國家的教育方式不同,在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模式與中國大相逕庭,不管在上下學途中,還是在幼兒園裡,出現的都是孩子們獨立的身影,非常「無情」,令人看了十分恐懼。朋友一家定居日本,孩子一直跟隨他們在日本生活。
  •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這些包裡有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要學會自己整理東西,每個包是幹什麼的都要牢牢記住,然後使用完還要把東西再放回每個包中。看到這裡有人會說,讓小孩子拿這麼多東西,累著孩子怎麼辦???如果從小不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種意識到長大了再培養會很難。
  •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你都會發現和你說話的人都是面帶微笑的而且在日本你聽到最多的話就是為什麼日本可以獲得這麼多的諾貝爾獎,這和日本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寫了這麼多,希望有助於大家打開眼界,看一看真實的日本!
  • 日本教育核心理念:獨立自主,面對兒童教育,這6點方法值得借鑑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談到幼兒教育,日本的教育理念可謂是全球聞名,因為日本的幼兒園的教育模式有著獨特的核心理念,讓很多國家都想借鑑學習一二。日本的幼兒教育核心理念,值得家長們參考1、孩子換衣服,媽媽只看不幫忙日本的小朋友從小就會在媽媽的要求下自己換衣服。這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避免孩子從小對父母產生依賴,以此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意識。
  • 日本孩子必學的6項技能,有人直呼「變態」,但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有數據表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排列全球第一;同時,日本的各項教育也排在世界前列。這一切,都與他們的育兒觀念脫不開關係。至於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到底如何,我們今天也不做任何評價,就單獨看看他們的育兒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們中國的家長借鑑的,畢竟我們總不能坐井觀天,要想不落後他人,還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日本媽媽從不談教育,孩子卻很優秀,3不教養法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說起教育孩子,每一個媽媽都有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苦。自從孩子出生以後,孩子就成了女人生活的全部。幾個媽媽聚在一起,聊天的話題也從衣服和化妝品,轉移到了教育孩子上。而我們一水相隔的日本,媽媽們卻從不談論教育孩子的問題,養出的孩子依然很優秀。
  • 開學後的日本幼兒園,「無情」到讓人窒息!但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所以每逢開學季,幼兒園外面總會有一片奇妙的風景。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無情」到讓人窒息,但值得父母學習!但在我們鄰近的日本,孩子的父母卻不這樣。中國孩子在第一次上幼兒園時,多是父母幫著收拾書包,然後再幫忙拿去幼兒園,可日本的孩子並沒有這種待遇。上學的前一天晚上,日本孩子就需要自己收拾好書包、準備好第二天的服裝。
  • 日本教育孩子的7大特色,值得所有家長借鑑、深思
    說到日本的教育,大家的腦海中會想到什麼詞?禮貌、集體主義、完美還是奇葩? 大多數去過日本或者與日本人有過接觸的都有著「素質很好」、「有禮貌懂規矩」的印象。
  • 父母的「打擊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因為我們都經歷過身為兒女的階段,都明白家長對自己的無情否定是有多麼的傷人,甚至給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沉痛烙印,而身為父母的他們卻渾然不知。打擊教育還有一個用處,除了能讓家長宣洩自己的不滿,還能給孩子下馬威。言下之意就是「你再怎麼強,你還是得聽老子的」這種意思。實際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直接受打擊教育的孩子,在小時候的學習成績還是動手能力,很大可能是比自己父母孩童時代更強的。
  • 日本4個教育細節,教出的孩子讓人「佩服」,值得每位父母學習
    以前我朋友給我回信,她已經在日本待了6年了,家裡有一個孩子,目前已經在日本幼兒園上學了。朋友跟我感嘆地說:日本的「變態」教育觀念和國內教育真的有大大的不同。每個國家的教育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和不同,但日本教育孩子哪些方面投入最多,並且每一個教育都特別「細心」,確實值得中國人借鑑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