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日本獨特的教育方式,值得父母深思和借鑑

2020-09-05 爸媽視界

又到開學季,日本背後的人生百態和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深思!


可怕的日本

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


01

「無情」的家長


在日本日本的公共運輸上

你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景象

孩子們獨自一人或三三兩兩

穿過列車車廂

找尋空位

日本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很小的時候

都會結伴一起上學

這在中國式家庭中好像不常見

都說日本的孩子自己獨立性很強

都是有原因的

02

「無情」的教室


除此之外

日本的無情還體現在教室上

在中國好的幼兒園基本約等於

好的師資力量

好的教學環境和好的設施

但是在日本幼兒園不論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

他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

看不到一點「豪華」和「現代化」的影子

教室中最硬的設施可能就是

一架鋼琴、一臺電視機和收錄機

這跟國內的「五幕一體」的設施比起來

差的很遠

03

「無情」的重量


除了設施之外

國內和日本的教育方式

也有很大的差別

在日本你會看到孩子除了書包之外

還會拿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包

這些包裡有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

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

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
就要學會自己整理東西

每個包是幹什麼的都要牢牢記住

然後使用完還要把東西

再放回每個包中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

讓小孩子拿這麼多東西

累著孩子怎麼辦???


在日本

孩子的獨立能力更像是一種習慣
如果從小不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種意識

到長大了再培養

會很難

包括他們跟家長一起出遊的時候

孩子也是自己背著包

就包括

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

即使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包包

這可能就是日本式教育想要表達的觀點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東西自己拿

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

04

「無情」的老師


背著包到了學校

孩子們就要面臨另一個挑戰

就是換衣服

對於2~3歲的孩子

每天都要重複那麼一套換衣程序

老師都是站在一旁看著

從不伸手幫忙

每天到幼兒園後

換衣服、放聯繫手冊

自己貼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

這些都要靠孩子自己完成

如果你覺得這樣已經夠無情了

那麼你就錯了

05

「無情」的午餐


在日本還有更無情的事情

就是吃飯

很多學校都會提供營養午餐

是孩子們

都還是會帶著餐墊和環保筷

在日本,學校食堂的衛生標準

要高於普通餐廳

裡面的廚師們也個個都全副武裝

就拿一所普通小學的午餐來說

學校一共682個學生

加上老師和教職人員

5個廚師要在三小時內

做出720份食物

每天也是不小的挑戰

菜色當中有土豆泥

這就是日本無情的地方

土豆泥的土豆全部都是由學生自己種出來的

這絕不是一間學校的特例

而是日本政府一直以來的鼓勵做法

學生親自下田耕種

這樣才能體會到食物的來之不易

才會更加珍惜

學生吃完飯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拆牛奶盒

在日本有午餐值日生

他們除了分發食物之外

還要收集大家拆開的牛奶盒

清洗乾淨之後,還要曬乾

第二天再送去學校的回收站

有人說

吃個飯為什麼還要搞得這麼複雜

這其實是為了讓孩子

在勞動與合作中

培養起最初的責任感

06

「無情」的運動會


日本的無情還體現在運動會中

即使不到1歲的孩子入幼兒園

也要參加運動會

而且很多人辛辛苦苦準備運動會

都是為了得到冠軍

但是在日本的學校很多是沒有個人冠軍的

因為比賽都是團體賽

沒有個人賽

最終只有勝利的團隊

這就跟從小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一樣

以後工作也好,生活也好

要以「大局為重」

07

「無情」的體育課


說起運動

日本的體育課和國內的可是有很大的不同

國內的體育課很多時候都是自由活動

但是在日本卻不是

日本中小學每天都有體育課

學生放學後

還有規定的1小時鍛鍊時間

這才是硬碰硬的「家庭作業」

來我們來看看日本的體育課是什麼樣子的

側空翻

疊羅漢

08

「無情」的自由活動


動畫片中的場景全部都是真實存在的

而且日本學校的自由活動時間

和中國的也有很大的不同

很多的日本學校都有

屬於學生的「小花園」和「動物園」

學校會設有「保育員」的工作

是大家輪流來照看植物或者小動物

既培養了愛心也鍛鍊了耐心

09

無情的規則和禮儀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們沒有課本

沒有數學、拼音這些課程

有的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圖畫書)

那麼教什麼呢?

&34;

在日本無論你走到哪裡

你都會發現和你說話的人都是面帶微笑的

而且在日本你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謝謝」

這已經成了日本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從幼兒園階段開始

孩子們被要求遵守許多規範

包括遵守排成一路縱隊行走等交通規則

不能在電車或公車上吵鬧等禮儀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從小教育兒童在過馬路時要高舉自己的手臂

讓駕駛員叔叔看到自己

每個兒童都要做到

否則就會被老師批評教育

這也就是在日本

為什麼會沒有人插隊

為什麼會沒有人闖紅綠燈

因為他們從小就被教育

這樣做是不對的

在很多家長看來

有些要求可能是「苛刻」的

但是正是因為這些從小苛刻的要求


公交上沒有人給孩子讓座

父母不給孩子背書包

孩子兩三歲就能自己出門買東西

孩子從小就知道不依賴別人


雖然每個地方的教育理念不同

但是有時候

還是要學會「放手」

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


1949年-2019年諾貝爾獎情況:

2001年,日本出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當時日本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從日本國內到國際社會,當時都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現在2020年了,最近20年日本已經拿了18個諾貝爾獎,按照這個節奏的話,2050年之前完成30個諾貝爾獎應該沒有問題。

為什麼日本可以獲得這麼多的諾貝爾獎,這和日本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2018 本庶佑

1942年1月27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畢業於京都大學,免疫學家。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學士院。


2019 吉野彰

1948年1月30日出生於日本大阪 ,畢業於京都大學和大阪大學,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和吉野研究室室長、名城大學教授、京都大學特命教授。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寫了這麼多,希望有助於大家打開眼界,看一看真實的日本!

一個彈丸之地,卻能夠取得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背後的人生百態和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深思。

相關焦點

  • 日本教育孩子的7大特色,值得所有家長借鑑、深思
    隨著越來越多當代家長對「教育」問題的重視,對於有著高素質教育的日本,他們的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關注。那麼日本教育有著哪些可取之處呢? 最近,傑小奧查閱了豆瓣9.2記錄神片《他鄉的童年》等資料並結合一些網友們的意見,總結出了令人汗顏的日本教育7大特色。 讓我們來看看,日本教育的這7大特色,值得所有家長借鑑、深思。
  • 日本教育孩子的7大特色,值得所有家長借鑑、深思……
    說到日本的教育,大家的腦海中會想到什麼詞?禮貌、集體主義、完美還是奇葩?大多數去過日本或者與日本人有過接觸的都有著「素質很好」、「有禮貌懂規矩」的印象。隨著越來越多當代家長對「教育」問題的重視,對於有著高素質教育的日本,他們的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關注。那麼日本教育有著哪些可取之處呢?
  • 開學在即!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無情」的重量除了設施之外國內和日本的教育方式為什麼日本可以獲得這麼多的諾貝爾獎,這和日本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和吉野研究室室長、名城大學教授、京都大學特命教授。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寫了這麼多,希望有助於大家打開眼界,看一看真實的日本!
  •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家長深思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無論中國還是日本的父母,都會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很大精力。尤其很多日本女人,只要生過孩子後基本都會直接辭職,專心在家做全職媽媽。三到五歲之間的日本小孩,是可以免費上幼兒園的。
  • 日本幼兒園階段對孩子的3個「教育重點」,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而在以重視教育而享譽世界的我們鄰國日本,其在幼兒園階段對孩子的「教育重點」很適合我們中國家長來多多學習借鑑。3個「教育重點」,值得中國父母借鑑一部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在很多寶媽們中間傳開了,在這部紀錄片中用鏡頭記錄了幾所日本幼兒園孩子們的真實生活,向大家展示了日本真實的啟蒙教育是怎樣的,其中對孩子的3個「教育重點」很多中國家長都忽略了,非常值得中國父母們借鑑學習。
  • 同是幼兒園開學第一天,中國和日本校門口場景截然不同,值得深思
    看著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一些心疼孩子的父母就不忍心把孩子送進去,但是孩子不上幼兒園又是不現實的,媽媽們感到焦慮,也很糾結,不知道該怎樣面對孩子,生怕他們因此受委屈。幼兒園是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意味著他們能離開父母的懷抱,開始獨立面對這個小小的世界,家長的教育很重要,怎樣的教育就會帶來怎樣的結果。而同樣是開學,縱觀日本小朋友入園,發現有很多教育模式需要我們學習和借鑑。
  • 日本教育核心理念:獨立自主,面對兒童教育,這6點方法值得借鑑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談到幼兒教育,日本的教育理念可謂是全球聞名,因為日本的幼兒園的教育模式有著獨特的核心理念,讓很多國家都想借鑑學習一二。日本的幼兒教育核心理念,值得家長們參考1、孩子換衣服,媽媽只看不幫忙日本的小朋友從小就會在媽媽的要求下自己換衣服。這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避免孩子從小對父母產生依賴,以此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意識。
  • 日本媽媽從不談教育,孩子卻很優秀,3不教養法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說起教育孩子,每一個媽媽都有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苦。自從孩子出生以後,孩子就成了女人生活的全部。幾個媽媽聚在一起,聊天的話題也從衣服和化妝品,轉移到了教育孩子上。而我們一水相隔的日本,媽媽們卻從不談論教育孩子的問題,養出的孩子依然很優秀。
  • 又是開學季,來看看日本的「開學第一課」
    這意味著,他們將脫離父母的羽翼與庇護,獨自面對社會,邁上從一個孩子走上成長為人民的第一步,他們開學的第一課該學習什麼呢?日本的開學第一課:獨立、責任、堅強。也許有可借鑑之處。他們想要孩子們學習的,除了詩意、理想,還有尊重、禮貌、涵養,借用一句日本《教育基本法》中所寫的: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人格的形成」。
  • 日本孩子獨自上學,中國卻要接送,背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對於父母而言,沒有什麼是比孩子更重要的,所以無論是誰,都希望多掙一些錢,讓子女過上幸福生活,可溫室裡的花朵,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去過日本的夥伴或許都會發現一種現象,那裡哪怕幼兒園的孩子都是獨自上學,可國內就算是初中生,都依然要父母接送,其實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 開學了!可怕的日本教育,「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一提到日本的教育,大家的腦海中會想到什麼詞?奇葩、震撼、不可思議還是禮貌?近幾年來,日本的教育在網上被瘋傳,比如真人版演繹的安全教育課。還有「親自養,親手殺,親口吃」的生命教育課。日本的教育就像謎團一樣,讓人覺得很奇怪,但又覺得有值得借鑑的地方,讓人忍不住想去了解。1.
  • 開學一周!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但是在日本幼兒園不論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他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看不到一點「豪華」和「現代化」的影子。教室中最硬的設施可能就是一架鋼琴、一臺電視機和收錄機,這跟國內的「五幕一體」的設施比起來差得很遠。除了設施之外,國內和日本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在日本你會看到孩子除了書包之外,還會拿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包。
  • 開學了!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差的很遠03「無情」的重量除了設施之外國內和日本的教育方式>公交上沒有人給孩子讓座父母不給孩子背書包孩子兩三歲就能自己出門買東西孩子從小就知道不依賴別人雖然每個地方的教育理念不同但是有時候還是要學會「放手」
  • 同樣是幼兒園,憑啥日本小孩贏在起跑線?教育方式值得家長深思
    「吃」的做法,是不是很值得提倡呢?自由學園幼兒園奉行「自由、自主、獨立」,相比較國內幼兒園枯燥、乏味、每天沒有變化的日子,這或許就是日本幼兒園教育和國內幼兒園教育的差距吧小學教育和幼兒教育息息相關,如果小學不「超前教育」、老師更負責任,幼兒園教育自然會以輕鬆、愉悅的課程為主。
  • 日本孩子必學的6項技能,有人直呼「變態」,但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有數據表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排列全球第一;同時,日本的各項教育也排在世界前列。這一切,都與他們的育兒觀念脫不開關係。至於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到底如何,我們今天也不做任何評價,就單獨看看他們的育兒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們中國的家長借鑑的,畢竟我們總不能坐井觀天,要想不落後他人,還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日本幼兒園的教育很「硬核」,有五點中國父母做不到,值得借鑑
    父母對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自不用多說。從孩子讀幼兒園開始,父母就開始操心,希望他能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希望他能身心健康、快樂成長。不過,受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和傳統的影響,教育理念上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對部分優點,確實是值得借鑑和思考的。
  • 日本對孩子的教育有多「無情」,看完你就知道了,值得父母借鑑
    提起日本,大家都會想到日本對孩子的教育,日本一直以來都把教育作為「立國之本」,他們非常重視幼兒的教育,甚至將幼兒園建成了人見人愛的遊樂園。但是日本的教育方法,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卻存在很多「無情」之處,但是儘管這種教育方法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
  • 日本幼兒園教育方式有點「野」,重視「食育」教育,值得借鑑
    「食育」概念源於日本,是一種為了培養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教育方式,以五項理想狀態的目標來達成食育目的。日本幼兒園有點「野」,重視「食育」教育日本幼兒園有些「奇葩」的教育方式,讓很多人覺得難以接受,像是日本奈川縣有一所以「裸體」教育為主的幼兒園,一直備受爭議。日本向來重視教育,而且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特別是在「食育」上有著自己特有的優勢。
  • 日本在兒童教育的這4個方面,值得我們家長深思
    日本人的教育和我國的教育有著特別大的區別,他們的教育可以用奇葩,不可思議來形容。比如近幾年瘋傳的的一個視頻,日本老師要求孩子們自己養一隻雞,再親手將雞殺了,最後還要自己將它做成菜吃掉!這是一件特別殘忍的事情!但是日本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而我們中國人是無法理解的!
  • 日本「硬核」的幼兒教育,素質教育一覽無遺,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雖然父母的身份是不需要資格考試就能夠實現的,但是不得不說父母教育確實一門值得家長們不斷探索和學習的課程。大人們想當然地以為在孩子入學後,學校的教育輸出能夠被孩子們所接納和理解,但是事實上,在不恰當的教育引導下,孩子所獲得的教育引導很有可能是有偏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