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雖然過,天氣的悶熱依然,又悶又潮的桑拿天裡,門診接診、線上諮詢,多個寶媽遇到了一個同樣的問題。
潮溼的天氣裡,寶寶的脖子下面、胳膊彎裡總是出現很多大大小小的小疙瘩,怎麼辦?
間擦疹:也叫擦爛,俗稱淹了,由於皮膚皺褶部位的溫暖、潮溼、摩擦刺激等發生的,所以多是小胖孩或者皮膚皺褶特別深的孩子,紅斑局限在皺褶處,而且界限特別清晰,嚴重時會流水、起膿皰,甚至有潰瘍。
念珠菌感染:也是潮溼導致真菌感染,會有一顆顆上面有細碎小皮皮的小疙瘩,邊緣尤其分布的比較散,星星點點的,醫生叫它衛星疹;
溼疹:小嬰兒一般其他部位也有不局限在皺褶處,大孩子可以只在胳膊彎腿彎,表現的和癬一樣,乾乾巴巴,邊緣也不那麼清晰;
痱子:後背脖子等汗多的地方也有,一粒粒的小紅疹子。瘙癢明顯。
小胖孩或者特別愛出汗的寶寶,要注意保持皺褶處的乾燥、透氣最重要,要注意經常翻身換姿勢,胳膊彎腿彎要經常把皮膚抻開晾晾。
愛出汗的寶寶注意經常清潔洗澡,汗水尤其多又不能洗太多澡的,或者患處已經很紅或者黏糊糊的,可以考慮用吹風機的冷風擋快速吹乾(燕醫生的實用小妙招,用過的媽媽都說好)
早期小紅疙瘩,保持清潔乾燥最重要,降低室內溫度和溼度,如果痛癢的難受感不明顯(就是說寶寶哭鬧煩躁不明顯),吹乾皮膚後在寶寶的褶皺處痱子粉薄塗或者爐甘石洗劑;
如果是乾性溼疹,除了注意減少過敏刺激,還可以給孩子局部多使用潤膚乳潤膚。
小疙瘩的數量和程度一直加重、紅腫明顯或者已經開始破潰糜爛,建議儘快帶寶寶到醫院確診,不要耽誤了病情。
我是兒科燕醫生,兒童皮膚科副主任醫師,三甲醫院一線十多年的臨床工作,專業深耕兒童皮膚健康和綜合營養調理及疑難雜病綜合治療,搞懂寶寶的健康很簡單,不用總是跑醫院,關注我,和我一起關注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