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翻譯《封建社會》

2021-01-09 光明網

馬克・布洛赫的《封建社會》是年鑑學派第一代史學家的代表作之一,它從經濟、政治、文化和心態等諸多方面對公元9世紀 13世紀的西歐封建社會進行綜合考察,突破了以往研究封建主義歷史的西方學者以法律、政治為主要著眼點的藩籬,把封建社會研究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部著作於1939年 1940年以法文出版後

,迅速引起歐美學術界的廣泛關注。1961年英譯本出版,著名經濟史學家波斯坦(M.M.Postan)稱讚它是論述封建主義的國際水準的著作。傑・巴勒克拉夫(G.Barraclough)稱讚它是「以最優秀的法國傳統寫成的歷史綜合著作」,「是為數不多的完美學術著作之一,任何有才智的人閱讀它都無不獲得愉悅、趣味和興奮之情。」

1961年的英譯本出版後,《封建社會》又多次重印。1989年《封建社會》英文版重印時,愛丁堡大學的布朗(T.S.Brown)作序,全面回顧了半個世紀以來《封建社會》對中世紀研究的貢獻和學術界對它的一些批評意見,對書中的不足作了一些補充說明,但仍對它欣賞有加,高度讚揚布洛赫著作所使用的具有開創意義的研究方法,同時又指出:「在《封建社會》一書中,其他優點也是很突出的,特別是它文字清晰明快而又充滿活力,富有激情而又充滿理性,提出問題,然後系統地找出既準確又可靠的答案和方法,這些優點使該書成為教學上的無價之寶。這些優點加上布洛赫那淵博的知識、情文並茂的論述,使《封建社會》一書……成為中世紀社會和文化研究的最優秀的入門之作。它仍然是比絕大多數教科書更出色的『教科書』」;它「充溢著一位學術巨擘在一個完整社會最廣闊的方面上所展現的真知灼見,所以這部著作理所當然地仍然是歷史著作中的經典之作。」布朗的這些讚揚並非廉價的阿諛之詞,而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實事求是的評價。《封建社會》以其無可懷疑的學術創造力被公認為西歐封建社會史研究的巔峰之作,確立了布洛赫在這個領域中不朽的學術地位。可以說,自《封建社會》問世以來,國際學術界從未中斷對它的關注;半個多世紀以來有關封建社會的研究都與它的推動息息相關。

《封建社會》的翻譯工作開始於1990年。怎樣認識中國的封建主義?五四運動以來中國人民要埋葬的「封建主義」的要害是什麼?有沒有一個可以借鑑的體系幫助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封建主義」―――國人喜歡把一切壞事情都與它關聯起來的這個「東西」?可以說,當時的精神氛圍引發了我翻譯布洛赫《封建社會》的念頭。

據我所知,1995年臺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曾出版談谷錚、何百華和謝依群三人翻譯的《封建社會》。但這個譯本在大陸流布不廣,甚至各地圖書館也難以見到。而且,由於三人均非研究封建社會的專業人士,其譯文存在的缺陷是明顯的。指出這一點當然不是說我們的譯本一定完美無暇,只是想說明,翻譯事業需要多方面的條件,這些條件是很難在一個人身上完全具備的。我們的長處是,李增洪、侯樹棟和我三位譯者都在歐洲中世紀研究方面浸淫有年,專業知識相對豐富。我相信這一點有助於減少一些可能出現的錯誤和不妥切之處。

張緒山清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相關焦點

  • 「封建社會」為什麼叫封建社會?
    照著中國歷史,中國最開始是原始社會,然後到了奴隸社會,接著進入封建社會,又從封建社會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後就是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半殖民地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這些詞都好理解,顧名思義,也能看出個一二來,獨獨這封建社會,讓人摸不著頭腦,為什麼叫「封建」呢?
  • 「封建社會」這個概念,為什麼中國與西方完全不同?
    5個社會形態的劃分,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它將歷史的脈絡簡單而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直指本質。為什麼說它直指本質?因為它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依據來劃分的,從原始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從蠻荒而原始的石器時代一直到機器時代、資訊時代的成長過程。
  • 為什麼說明清是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封建社會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封建社會歷史最長的國家。中國封建社會經歷了一個產生、確立、發展、繁榮、衰落的過程。明清時期就是我國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
  • 為什麼說秦漢後的社會不算是封建社會呢?
    史不想瞞今天來說說為什麼說秦漢後的社會不算是封建社會呢?封就是封土,建就是建邦。開始的時候,大家就是一個大部落,老大帶著大家跟別的部落四處打仗,後來其中的一個部落,統一了一片很大的地方,那個時候沒有高鐵,最早的公路是秦修的,由於交通不便,大國不便於管理,明朝的空印案就是這回事。
  • 中國古代有沒有封建社會?「封建」一詞以後別再亂用了
    不僅與西周的分封制不同,與中國秦朝到清朝的封建社會也是天差地別。西歐中世紀04「封建」這一詞造成的爭議我們將feudalism翻譯為封建的人是近代的翻譯學家嚴復,嚴復在翻譯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將這個單詞翻譯為「拂特之制」,也就是按發音直接翻譯過來的。
  • 秦始皇后封建社會就已經結束,為何之後的帝制時代仍稱封建社會?
    夏商周和先秦時期的封建社會,是一種以分封制的社會結構,這是狹義上的封建社會。所謂分封制,就是國王分封諸侯的制度,這種制度起源於何時,目前學界尚無定論。 分封制從形成、發展也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是走過了數千年歲月。廣義上來講,黃帝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分封制的苗頭。
  • 為什麼以前的教科書上將古代稱為封建社會而現在不這麼稱呼了?
    為什麼以前的教科書上將古代稱為封建社會而現在不這麼稱呼了?一,中國的封建制度與郡縣制「封建」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時富辰之說:「周公吊二叔之不鹹,固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義,即「封」土而「建」國,簡單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諸侯,而使之建國於封建的區域。
  • 秦皇一統後,中國就不再有封建社會了
    關於中國古代的社會形態分段,現在通常的分法,通常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由於近代,我國在科技上落後於西方,於是在社會形態分類上,也奉西方為圭臬。但結合我國的歷史實際,實際上這種分法是不符合我國實際的。為什麼會有這種誤會那。
  • 資本主義社會從西歐封建社會中產生的原因分析
    我們來討論為什麼資本主義社會最先從西歐封建社會中產生?表面上看,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對各式各樣的傳統社會結構進行分析,研究它們的演化過程。中世紀西歐、中國、日本、印度、拜佔庭的社會結構各不相同,在這裡逐一進行具體分析似乎是難以實現的任務。然而,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結構有某些獨有的特點,可以使我們從理論上作出推斷:近代資本主義文明只可能在類似西歐封建社會的結構中產生。
  •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分封制度和封建制度這些名詞終於能講清楚了
    我們閱讀歷史的時候經常會發現有很多的名詞會常常地困擾我們,讓我們不能很好地理解讀到的內容究竟是個什麼意思,比如奴隸社會是什麼意思,封建社會又是什麼意思,奴隸社會中的分封制和封建社會的封建制到底有什麼區別,封建到底是個什麼意思等等,類似的困惑會很多,我不能一一列舉,今天我就先將我最近關注到的這些名詞做一個解釋
  • 律令制時期的日本能進入封建社會,為何魏晉南北朝卻無能為力?
    但是,我們的腦海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在相似的條件之下、為什麼同樣的政治格局之下,在不同地區的社會,卻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態。在律令制時期,日本因為強有力的政府進入了封建社會,然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卻不存在這樣一個情況的出現。在這兩個時間相近的情況之下,這一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 為什麼說唐朝女子是中國封建社會裡最幸福平等的?
    我們知道,在中國封建社會裡,女性通常地位低於男性。然而在對待女性上,唐朝卻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王朝,女性的地位相對其他朝代來說高出不少,甚至有唐詩云:不重生男重生女。而且唐朝出現了我國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可見唐朝女性的地位有多高。
  • 隨筆當我們談論「封建」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然,「封建社會」裡的「封建」二字,畢竟源於古漢語的舊有詞彙,那麼我們要追問的是,中國從西方引入「封建社會」這一概念時,為什麼要借用古漢語裡舊有的「封建」二字作為對應物呢?需要注意的是,從「feudalismus」翻譯成「封建」那一刻開始,「封建」一詞,就不只是一個中國傳統的探討政治權力分配的概念,而被賦予了指向社會制度、生產關係等內容的引申含義。由於「封建」一詞出現的這種多義性,我們在考察這個詞彙的具體含義的時候,就必須聯繫上下文的語境才能決定。
  • 封建社會講究門當戶對,什麼是「門當」,什麼又是「戶對」
    在封建社會時,婚姻甚至交友,不僅僅是看顏值,也不僅僅看興趣相投,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門當戶對。這個說法,造成了很多人間悲劇,最著名的當屬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還有流傳廣泛的牛郎織女、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話傳說。
  • 溫鐵軍:封建社會?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封建?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封建社會?"從歷史政治的角度研究什麼是封建社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三、漫長的中世紀,歐洲真封建從"分封建國"的概念出發,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西歐便開始步入黑暗的中世紀——即我們所說的封建社會。在歐洲,漫長的中世紀裡並不只有一個國王。在這片小小的土地裡,卻林立著諸多國家。
  • 鄧小平翻譯:我們為什麼不夠自信?
    鄧小平翻譯:我們為什麼不夠自信?張維為拋出的觀點,好像一劑強心針,讓許多人開始思考,我們為什麼不夠自信?是不是真的被西方忽悠了?
  • 古代封建社會從何時開始?史學家各種觀點缺乏一種令人折服的氣質
    學習古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社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很好理解,但封建社會卻讓很多人迷惑,「封建」一詞是何意?劃分封建社會的理論依據是什麼?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從何時開始?「封建」一詞為何由「本地貨」變成了「舶來品」?
  • 保定社會|彩禮本就是封建社會的糟粕,為何今日愈演愈烈
    彩禮本就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糟粕,為何到今日愈演愈烈了呢?在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女人也是可以用來買賣贈予甚至交易的。女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一生都不能為自己做主。新中國成立後,把中國婦女從萬惡的舊社會解放出來了。讓女人有了自主的權利,還成立了婦聯來保護女人的生存生活的權利,廢除了好多不平等的制度。
  • 7-14世紀中國與西歐封建社會發展比較新論
    中國和西歐封建社會在發展趨勢和本質上是相同的,中西封建社會發展的差異性是一種本質相同的「大同小異」,而不是本質相異的「大異小同」。   中西封建社會比較是一個國內外探討得比較多的老問題,以往國內許多學者大都把比較重點放在探討中國和西歐封建社會的「差異」之上,如中國封建社會持續較長,西歐封建社會持續較短;中國封建社會解體較慢,西歐封建社會解體較快;中國和西歐的封建城市、莊園、稅收、經濟社會結構、土地所有制、農民的地位、經濟生活方式都有很大不同
  • 是封建社會的禁錮,還是思想上的束縛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遺憾呢?到底是因為封建社會的禁錮?還是思想上的束縛?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就是一些在藝術上有很大成就的女作家,她們投身於作品,卻從不珍惜,有的寫了又丟棄了,有的自賞之後就把它燒掉了。只有在偶然的情況下,它才會被部分流傳,這成為文學史上的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