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做自媒體如何?現實版的人生火葬場

2020-12-13 柯老師小金屋

近期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入到自媒體行業,這些人奇奇葩葩,很多人甚至頭上頂著一堆問號,就擁了進去。

這種行為可能多少受到全國流行病的影響,諸多的打工人被老闆解僱在家,不做副業害怕哪天連褲子都穿不起,而b站上確實有很多的自媒體up主吹噓月入上萬, 激動之下總有人想改行成了全職UP主,作為從事自媒體行業多年,一直走在行業頂端的柯雅老師,只想告訴大家,對大多數人來說表面看著光鮮亮麗,背後不為人知的全職自媒體就是活生生的人生火葬場。

沙灘上的前浪已經死了大片,後浪還一股勁地往前衝,生怕前浪死的不夠快。

其實市面上主要業務是做自媒體的非常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而這些企業你去了解就會發現,幾乎沒有幾家是盈利的,對把自媒體當副業的人來說的主要收入是流量收益,面對公司這種體量流量收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幾萬的流量收益連給員工發社保都錢不夠。

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公司主體業務是自媒體的企業會把公司已經盈利了作為莫大的榮耀,對外說出「我們公司已經開始盈利了」這句話,裡面透露出的自豪,滿足,以及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艱辛,這種感覺對於一個外行人來說是不會懂的。

當然很多人會說,盈利不是正常的嗎,不盈利你開什麼公司?

市面上大多數能夠盈利的自媒體行業本身都並非是做自媒體的,而是自身就附帶了完整的盈利閉環,有自己的產品,銷售方式,變現能力,只是將自媒體代替了原有的宣傳方式,作為一種擴大盈利的新方式,這樣的企業有些因為自媒體的宣傳推廣確實變得更具競爭力了,但多數還是對自媒體這塊賺不賺錢都無所謂的態度,把做自媒體就是公司的一種嘗試,因為大家都在做,自己不做怕被別人甩了十條街,一些公司甚至反過來拿錢砸粉絲,收益沒賺到虧錢到不少。

當然很多人覺得我全職做up主,流量收入夠我月入上萬就滿足了,用不著公司這麼大的體量。

但企業相對個人來說人力財力都不是一個臺階的,動不動砸幾萬的事企業能幹你不能幹,而在媒體企業工作的人也都有著多年自媒體經驗,這些人加起來都沒能力給企業做不起一個百萬大號,更不要說普通群眾來做。

抖音剛興起的時候,有人吹噓靠著賣號賺了幾十萬,途徑是通過不斷發布和明星相關的視頻內容,快速積累粉絲然後瘋狂賣號,很多人聽完第一反應除了羨慕,就是感慨信息差,沒能靠著一手信息獲得時代紅利。

然而現實是抖音興起後無數一線自媒體企業都在攻克漲粉難關,卻沒有哪家企業敢說自己有那麼一兩個成功的案例,在這樣多的專業企業裡,動用這樣的人力財力,連一個10w粉絲的小號都沒有,更別說一堆外行人靠著賣大號賺大錢,這種事想都不要想,人家能做不代表你能做。

其實大多數B站up主都是完完全全的門外漢,可能聽過幾節自媒體內行人士做的知識付費課程,就覺得自己可以,做著月入過萬的夢想,事實可能這比火葬場把屍體推進去火化速度還快。

那為什麼說全職做自媒體是一個大坑,我下面細緻給大家來說一說。

第一你的專業知識可能不夠硬。

記住,永遠不要一頭扎進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一個行業。

很多人被一些秀自己收入的up主給誤導了,真正賺到錢的人是不會把自己賺錢的事告訴你,都是窩著藏著恨不得沒人知道,看到很多在字節跳動公司工作過的運營人員最後轉做了全職自媒體。

他們有一手信息,對自媒體推薦機制有深刻的了解,甚至手裡還有一定的資源,但是大多數也是做up沒多久就乖乖滾回去上班了,這就是要告訴你,即使是從今日頭條出來的專業知識程度也還沒到可以全職做自媒體的程度,普通人就更不要說。

那麼什麼程度的人才叫夠門檻了?

就是一些專門做過媒體帳號運營的人員,這些人本身從事過做帳戶運營,對一個媒體帳號如何從啟動到成熟全過程都非常了解,那麼這些人門檻是夠的,但即使是在這樣的人,能做起一個幾十萬大號的人也是10不存一,所以完全不了解自媒體內情的人,我勸你還是放穩心態做個打工人,不然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要穿越到異世界。

第二點要說的就是你的耐力夠不夠的問題

柯雅周圍有很多朋友提到過想要去做自媒體,我第一個問他們的問題就是你能不能堅持下來?

當然柯雅老師周圍的人,都是鈦合金式的專業人才,專業程度肯定是夠的,而堅持這東西說難的確難,說簡單,真的不簡單。

一些做日更視頻的媒體人,每周要寫7篇原創文章,剪輯7個視頻,發布十幾個平臺,更別說自己還要拍攝,碼字什麼的。

以前我在一家自媒體公司,公司的ceo兼著主講人身份,每周就錄7個視頻,一年下來後就出現了各種斷更情況,就算把寫好的稿子放在他面前,他也不想錄。而人家還是那種拼死拼活努力工作把錢當命的人,他都沒有這樣的毅力,更不要說一些連刷牙都堅持不了的人,自己做媒體最難的其實是難在堅持,技術什麼的那些都可以後學。

很多人剛開始興致很高,一兩個月後就歇菜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沒幹過哪些有毅力的事,全職做自媒體還是不要想了,在這種完全自由的環境,自控能力真的很重要。

第三個困難點就是你能不能耐住寂寞

大多數人專職做自媒體前其實都沒想過這個問題,等到執行的時候,這個問題被無限放大,成了不得不面對的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

很多人在公司上班,無論公司大還是小,多少會接觸一些其他人,無論是罵你的人,你罵的人,還是你壓根就不認識的人,但是專職自媒體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可能完全接觸不到其他人了。

自媒體工作很封閉,每天在家寫稿件錄視頻做視頻,家門都可以不出,以前聯繫的人朋友也好,同事也好都去忙自己工作,你們之間的交集會越來越少,時間一長沒有閱歷,沒有新知識,沒有新同事等問題都會讓你覺得生活無比枯燥乏味,這是很多創業者的一道門檻。

第四個問題就是大家最關心的收入問題

多數靠流量收益賺錢的up收益其實非常可憐,第一個面對的問題就是冷啟動這個概念,其實原創也好,流量收益也好,這些權益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頭條也好,百家也好,多數平臺最少也要一個月才能開通流量收益,有些平臺還有粉絲要求,播放量要求。

一些人突然裸辭全職做up,發現前幾個月根本沒有收益,就早早回去找工作。

再說就是多人不了解從一個苦逼的打工人,變成更加苦逼的自由職業者的差別在哪,自由職業者特點是收益非常不穩定的,即使有一兩個月收益高,但季節一變,隨著人群注意力轉移,高峰人群的流失,其他月份收益只有一兩千的大有人在,特別是網際網路行業,可謂瞬息萬變。

甚至隨著帳號從新生激勵期到後期衰退期的轉變,收益一個天一個地,我們看到很多人做了自媒體後都是因為收入問題被迫又開始回去工作,相對於每天提心弔膽的擔心著有沒有錢付房租,老闆的辱罵聲就顯得可愛多了。

最後一點,很多人覺得內容做得足夠好就一定能起來,其實不一定。

媒體能不能起來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內容過硬,一看就是專業對口,你別問人家怎麼看的,另一種則是看平臺的小哥願不願意把你放出來,這涉及到了一個星探問題。

很多媒體方向你比如財經,生活等等這些領域創作者是要有資質的,沒有資質質量再好也要被掐死在搖籃裡,寫同樣的東西有平臺支持和沒有支持差距非常大,當然b站相對還好,3連夠多就能有不錯的曝光,但頭條,百家,騰訊等媒體在這一點上就拿捏的死死的,所以如果你內容每期播放量都很高,你不要誇自己做得好,要誇就感謝平臺的大力支持,奧斯卡獎那是給平臺的你只不過是上去取獎盃的跑路人。

當然認真把內容做好,你從眾多創作者中脫穎而出的概率是更高的,對於小新星來說在沒有任何資源前提下,內容是唯一的出路。

從業多年的人也許只需要跟運營小哥說句「安排」,原創啊,加v啊,流量收益瞬間就有了,這就直接領先其他創作者一大條街。

很多人被up的光鮮亮麗吸引了,覺得這個行業又能出名又能賺錢,特別是粉絲多了截個圖發個朋友圈,官宣自己是隱藏多年的網紅,逼格很高,實在話,自媒體拿來做副業確實非常不錯,空閒的時候拍拍視頻就能賺到錢,門檻確實不高,但逼格確實很足,如果說非要去做專職,那我勸你還是從良吧,好好的有飛機頭等艙不坐非要下來體會一下小摩的的快感,一不小心還容易出車禍。

對大多數人來說,老老實實做個打工人是最安穩的,上班還能摸摸魚,即使被老闆看到,老闆還是會老老實實地給你發工資,這年頭李嘉誠都不敢說自己是穩賺的,但是打工人可以,只要在工作,收入起碼是正的。最後奉勸各位,副業逼格高,專職需謹慎。

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陳利偉:全職太太做自媒體創業,該如何起步?
    在眾多的創業人群當中,有一類群體是人數最多,創業欲望最強烈的人群,這就是被稱為全職太太的廣大家庭主婦們。她們是一群全職照顧家庭、做家務而不外出工作,整天為家庭奔波忙碌,沒有直接經濟來源的一類女性。隨著近些年社交網絡的興起,直接推動了社交電商的蓬勃發展,也為眾多想要通過兼職創業獲得經濟獨立,價值實現等願望的全職太太們提供了難得的創業機會。這其中最適合女性朋友創業的項目就屬社交化自媒體了。社交化自媒體強調先社交後商業,先關係後成交的特點與女性朋友善於社交,樂於分享,消費欲望強烈等特性相匹配,兩者剛好合適。
  • 做自媒體,我總共花了多少錢?
    全職做自媒體大致是這樣的情況:工作的主要場所就在家裡,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給自己準備一個單獨的房間,這樣能夠避免很多因素的打擾。如果要做視頻類內容、需要配音的那種,最好選一個比較安靜的房間。當時我就是把一個空著的臥室騰出來當成工作室,在那裡開始了全職自媒體的工作。
  • 全職媽媽的現實困境
    在這則報告中,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達到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從社交媒體和其他調查報告可以看出,中國的全職媽媽,目前確實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有人認為,全職媽媽不用工作很輕鬆,但是她們的生活真的輕鬆嗎?面對越來越高的育兒成本,全職媽媽的付出是否被嚴重低估了?
  • 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榮耀如何打通?《全職高手》給出了這樣的破題法
    直到7月24日,當劇版《全職高手》在騰訊視頻浮出真容,我們才發現《全職高手》的命運,竟然與《阿凡達》神之交合:為了展現職業電競裡張力十足的線上世界,主創們首開先河,在劇中規模化地使用了世界領先的引擎拍攝和最新的動作捕捉、面部捕捉技術。
  • 適合上班族的25個副業:自媒體如何掙錢?
    相關媒體也報導,當今年輕人的副業剛需,也是非常重要,大家覺得工作幹得好不好不能代表什麼,但是副業賺錢是一種本事,作為一個斜槓青年,沒有什麼不好,甚至成了更多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也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今天我們分開來單獨討論一下自媒體如何掙錢?
  • 專職做自媒體一年多,親身體會告訴你:自媒體人的四大苦
    在我決定全職做自媒體時就知道,這條路不會很輕鬆也不會很順暢。從2019年春節開始,截止現在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幾乎都嘗遍。當初他也是剛開始做自媒體,在一個拆書平臺做寫手,沒有幾個粉絲。好的是他抓住了拆書的紅利期,把精力投入拆書這個稿費相對來說比較高的模塊中,並緊跟平臺大佬,實現了自己人生的飛躍。但更多非常活躍的寫手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堅持下來,當年的風雲人物現在已不多見,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 撒貝寧願意放棄所有做全職爸爸?醒醒吧!現實中的全職媽媽看哭了
    「我的太太在家做全職媽媽,不會和社會脫節,她們有媽媽群,短時間內學習很多育兒知識,這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現實生活中,全職媽媽的現狀其實是這樣的: 1、誰出去賺錢誰就在家有話語權,待在家裡全職帶娃的天然地位低 楊天真說「現實社是,誰出去賺錢就是他養了家,另外一個人就是附屬品。」說的太扎心了!
  •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自媒體權重排名,做自媒體怎麼從零開始?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自媒體權重排名,做自媒體怎麼從零開始?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的簡介為你的人生你做主,每天分享最精彩的人生感悟,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14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全職與兼職個人自媒體運營,可以用幾種方式變現來提升個人收入
    隨著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成為了個人自媒體,內容也更加全面和豐富,做原創內容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少,變現成為了很多創作者的動力來源,大部分想像是美好的,但現實當中卻沒有那麼多的美好,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但往往是難在堅持這條道路上!那麼問題來了,如今有幾種可用的變現方式呢?
  • 全職媽媽如何避免悲劇人生?
    這些東西確實嚇到很多職業女性,她們害怕婚姻,害怕生娃,更害怕成為全職媽媽。現代女性的害怕是因為時代不同了,選擇更多了!因為現在已不是母憑子貴的時代;因為現在已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價值觀念;所以女性很難坦然的接受自己只是一位母親,很難允許自己的生活只有餵奶、換尿布…所以在眾多精彩紛呈的人生可能之下,全職媽媽似乎顯得太不出彩了。
  • 玩自媒體,一天收益500左右,手機就能做,真的可以嗎?
    最近網上看到很多信息,說自媒體如何賺錢,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在這裡,我們也是做了四五年的自媒體了。這邊的自媒體號有十幾個,有做影視的、有做音樂的、也有寫文章包含真人出鏡的。我現在發文的這個號就是寫的一個文章跟真人出鏡。
  • 全職媽媽的人生存在感,為什麼很低? l Opinion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盧璐說」匯集60萬優雅中產女性自媒體了解盧璐的最新動態:請添加微信:lulubleu222在我做全職媽媽的那會兒,我曾經非常認真地想過,有一天,我要是開了公司,招人一定要找全職媽媽。為什麼不呢?
  • 個人如何兼職做自媒體?掌握這些方法,在家也可月入破萬
    隨著自媒體行業的發展,現在進入自媒體行業的人越來越多。那麼我們如何在兼職的情況下,還能賺到每月上萬的收益呢?或許有的人會覺得我說的收益過於浮誇,有些人就是全職做這一行也不一定能有這個收入。但是其實只要你的方向正確,月入過萬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 全職媽媽副業:分享自媒體之路,從0到1,從手心向上到財務自由
    我是怎麼走上自媒體這條路的呢?全職媽媽5年時間,說實話「手心向上」的日子真的不好過,我老公還算開明,但他永遠不明白,為什麼奶粉下的這麼快、尿不溼為什麼這麼費、孩子的日常開銷有多大。說實話,那幾年,連擦臉油都是「大寶天天見」對付一下,日子過的真是清苦。
  • 現實版《螢火蟲之墓》?核爆後,一個小男孩背「亡弟」去火葬場
    所以,在弟弟喪生後只能他忍著悲痛,獨自背著弟弟前往火葬場,送弟弟最後一程。上戶明宏在火化堆前面站了很久,直到戴著白色面具的人幫他解開身上的繩子,奧唐納才意識到背上的孩子已經離開。 據奧唐納回憶,從其亡弟弟弟被送進火堆裡,到火焰一點一點熄滅,上戶明宏都沒有什麼大動作。他就一直緊咬著嘴唇,凝視著面前的火堆。等到火焰慢慢熄滅了,他便默默地走遠了。
  • 新手做自媒體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平臺!
    一、新手做自媒體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平臺!新手做自媒體一定要篩選好哪些平臺收益比較好,就目前來說,自媒體平臺有很多。所以各位小夥伴做自媒體,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去做,有一點一定要避免,就是觸犯法律和政治敏感信息,堅決不要發!三、做自媒體需要發什麼內容?
  • 日本一女生辭職去山裡抓野豬致富,網友:現實版「全職獵人」
    日本一女生辭職去山裡抓野豬致富,網友:現實版「賞金獵人」?曾記得以前追過一部特別火的日本動漫,劇名就叫做《全職獵人》。沒想到時隔多年後,在如今現實的日本生活中,還真的有這一職業,被稱作「賞金獵人」。例如「全職獵人」資格證,才能夠參與這一項活動。憑藉抓捕野豬,獲得賞金。對於沒有經驗的普通人而言,貿然去捕獲野豬,反而會面臨生命危險。因此,想要抓捕野豬,不是誰都可以做的。而這位日本女生,別看外貌長相很秀氣,但是換上全職獵人的裝備,投身專業的捕獵活動中,還是非常有氣勢的。
  • 個人自媒體怎麼賺錢:自媒體新人適合做哪些自媒體平臺
    或許別人就已經用自媒體賺到腰纏萬貫了。說起自媒體,可能許多小白不懂,自媒體的平臺有很多,阿里的大魚號,騰訊的企鵝號,今日頭條和百度百家號等等。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個人自媒體怎麼賺錢:自媒體新人適合做哪些自媒體平臺首先要說,所謂組成自媒體矩陣,就是所有內容在各個平臺都發一遍,是對的,但不同平臺,因為其已有數據量不同以及ai算法不同,所以同一個東西,在不同平臺有不同表現,這是有規律可尋的。
  • 打工十年後頓悟,我毅然辭掉工作,全職做自媒體
    但是,敢想和敢做之間,缺少了梁靜茹給的《勇氣》。這很現實,當你面前出現兩條路,一條一片漆黑,看不到前方有什麼東西;另外一條雖然破敗,可沿途會有免費的麵包。你會怎麼選?我選擇了後者,後來發現途中就光有麵包了,只能勉強解決溫飽。於是在打工十年之際,我重新回到了第八年的分岔路口,這次我要換條路走!
  • 怎么正確的入門自媒體,要做什麼準備工作?
    怎么正確的入門自媒體需要做什麼準備?我剛剛簡單的思考了一下,其實需要準備的東西還挺多的,當然不是說錢細財之類的,而是在做自媒體之前需要我們去思考和分析的主要有以下幾步第一,首先需要去選擇平臺,因為目前的自媒體平臺有很多,比如微信公眾平臺,今日頭條自媒體平臺,百度百家自媒體平臺,大於號自媒體平臺,搜狐自媒體平臺,搜狗自媒體平臺,新浪看點自媒體平臺,網易自媒體平臺,鳳凰自媒體平臺,東方號自媒體平臺趣頭條自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