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爸爸還指導她每個學期都制定一個比較周密的學習計劃,因為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爸爸知道:制定周密的學習計劃,是孩子學業成功的必要條件。
"宇華,這個學期,你有什麼打算啊?"每到學期開始的時候,爸爸就這麼問她。
"嗯,我的數學一直不錯,這我會保持的。語文差一些,也爭取做得最好。"
上個學期的成績,爸爸和她已經好好分析過了,找到了優點和問題。優點當然應當保持,但更重要的是,對問題的分析,爸爸和她一起商量,找出缺點,分析原因,並最終加以解決。這是她們父女倆的一貫作風。
"嗯,怎麼提高語文成績呢?"
"……努力學。"
"只靠努力還是不夠的吧?關鍵得看學習方法啊。"
"……"宇華抬起頭。
"爸爸給你提個建議:應該要多讀多練。多讀呢,就是說應該多朗讀課文;多練呢,主要是說,要多多練習寫作文,這都可以提高你的語文水平的。你覺得呢?"
"是啊,"宇華說,"我的作文這次才得了21分,滿分是30分呢。"
"那就多練。你覺得應該怎麼做呢?"爸爸問。
"多寫作文。"
"嗯,但這還是不夠的。"爸爸看著她,她也迷惑地看著爸爸,"寫日記怎麼樣?"
"寫日記?"
"對啊,把你每天的事情、想法,遇到的困難,還有你怎麼解決的,都寫下來。以後看看,還可以從中吸取些經驗和教訓,並且還很有趣呢!比方,以後宇華長大了,看看,小時候,我還因為爸爸不給我買玩具,哭鼻子呢!'"
"哈哈!"宇華也覺得這很有趣,"可是,這和寫作文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了。你每天都寫日記,不就是每天都練習寫作文嗎?俗話說:熟能生巧啊。慢慢的,寫作文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有很多東西可以寫,並且寫得可以很自然,很輕鬆了!"
"嗯,"宇華明白了,"那好,寫日記!"
"還有,別的課程也不能放鬆啊!"
"好的。"
"那你再想一想,把這個計劃寫下來,貼在牆上,每天都按照這個來,看下次考試有沒有進步,好嗎?"
"好的!"
於是,一份計劃書就貼在了宇華書桌前的牆上:
計劃
1,學期的目biāo是爭取進入班級的前三名。
2,數學課的目標是100分,並在爸爸的zhǐdǎo下,開始二年級下個學期的yù習。
3,語文課的目標也是100分。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要讀課文;每天晚上,要寫日記,把今天有意義的事情都寫下來。
4,自然課、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也要爭取在95分以上。
5,晚飯前一定要寫作業;晚飯後要fù習今天的功課。這些都做好了,才玩或看電視
6,每個星期天,要fù習這個星期的課chéng。做好了後,才玩。
7,每天要早睡早起。
8,希望爸爸、媽媽jiān dū。
從此,每天宇華都基本上很自覺地按照這份"計劃"學習。當然畢竟因為是個小孩子,有的時候,也把計劃丟到一旁。
"宇華,"每當這時候,爸爸就會提醒她,"不早了吧?"
"我看完這一集就睡好麼?"
"好。"爸爸也並不是不講情理的。
可一集看完了之後,宇華還沒有睡覺的意思,因為還有一集。
"宇華,"爸爸再次提醒說,"你的計劃是不是要改一改了?"
"嗯?"宇華不明白什麼意思。
"因為這個計劃可能太高了吧?"
"爸爸是說我做不到,是嗎?"
"是啊,我看你做不到。"爸爸故意激她,"我看你完成不了目標。"
"才不會呢,"宇華的自尊心受了小小的打擊,"我要睡覺了。"
"嗯,這樣才對了嘛。宇華,計劃制定好了,就一定要嚴格地按照它執行,否則,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就是在這種不斷的引導下,宇華慢慢地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自己為自己設定計劃,自己要求自己,並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學習,這方面的成果也是明顯的:她的成績不斷地取得進步。
後來,創辦了"華有"的陳宇華,有一句名言:"創業好像在用跑一百米的速度跑一萬米,誰堅持不懈,始終領先,誰就能成功!"她始終非常嚴格地要求自己和她的員工,因為"一天不努力,就會落在了後面"。正如陳宇華所說的:"現在想起來,一切的功勞,都要歸於我的父母。他們對我從小的教育與引導是我成長的關鍵,也對我今後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專家點評
孩子有了學習的興趣並不是萬事俱備了,僅憑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學習是一項巨大而艱巨的工程,並不是靠一時熱情就能完成的。當學習遇到困難,當成績停滯不前的時候,怎麼辦?這就要善於總結、善於調整,這也是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這些,都是要靠父母和子女的共同努力。這些特點的形成都不是速成和一帆風順的,也要經歷失敗、挫折,它們都是在不斷地嘗試與反覆中被強化而鞏固下來的。學習不是對知識的生吞活剝和填鴨式的灌輸,而是吸取、領悟、消化、運用和更新。
父母面對孩子的提問,應該給予鼓勵並耐心地做答。孩子提問題表明了孩子在主動的思考,孩子有主動求知的欲望,做家長的應該感到高興。家長應該支持鼓勵,遇到不懂的問題的時候,父母可以勇敢的承認,並且一起來探求。給予孩子追求真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