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考者的七個習慣,你值得擁有

2020-12-12 在下阿光

人類區別於其他物種的重要一點,就是我們的理性思考能力。

正是這種能力讓我們可以發明和創造,去改造自然,讓我們的生活質量得以提升。

我們未來的質量,取決於我們思考的質量。而我們思考的質量,取決於我們是否具備批判性思維。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討論一下有關「批判性思維」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這個詞似乎隨處可見。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交流中,我們都能時不時地聽到這個詞。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有意去分析信息的行為,它能進而使我們的判斷和決定更加合理。它主要通過運用邏輯推理和發散性思維來得出結論或更好地理解信息

它是一個有意識的思維過程。當我們遇到難題或者是需要做出重大決定時,我們就需要調用批判性思維來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那麼如何成為一個批判性思考者呢?

成為批判性思想者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但是你可以建立以下7個習慣,讓自己向著那個方向前進。

1.多閱讀

不只是要讀得多,還要讀得廣。

一個問題可以引伸出很多種觀點。而廣泛的閱讀會讓你接觸到不同的觀點,讓你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

同時,大量的閱讀還能激發你的好奇心,讓你保持開放的心態,更加平靜地面對不同的觀點,而會對於某些觀點視而不見。

2.不要著急下結論

一個好的批判性思想者,是不會倉促下結論的,尤其是在沒有任何證據支撐的背景下。

批判性思考是講究邏輯性和合理性的,他們只有在對某一個主題有深入了解之後,才會去做出自己的判斷,並且能夠通過合理的推理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3.建立系統而不是目標

為什麼要把關注的點從目標變成系統?

因為目標是靜態的,你不能對其進行迭代和優化,但系統可以。

比如說,我想要提高寫作能力,那麼比起「每周寫一篇文章」的目標,建立一套寫作系統更容易讓你提升寫作能力,因為系統有一個評價和反饋的迴路,可以讓我們不斷迭代提高。

簡言之,系統關注的是產出的過程,而目標只關注產出。

比如說,為了提高寫作的質量,我們可以給自己建立一個檢查清單,然後在完成每篇文章之後對照清單進行逐一的檢查。

當你把執行的步驟程序化、標準化之後,剩下的交給時間就行了,

系統的不斷迭代與時間的積累,會幫助你取得你想要的結果。

4.反駁自己

偉大的思想家常常會和自己爭論,直到他們窮盡了所有的知識,找出了那個最有說服力的觀點。

科學家們也是這麼做的,他們總是從證偽出發,試圖證明自己是錯的,然後修正自己的方向。

當他們窮盡各種可能不斷失敗時,剩下的那個就只能是真理了。

5.願意改變你的看法

不要依附於任何信息。

對於任何信息,都要存有3分的懷疑。同時對於任何信息,都要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

只有這樣,當出現了相反的觀點是,你才不會立即反駁,而是先去了解觀點背後的邏輯和數據支撐。

也就更願意在更好的數據面前改變觀點,而不是固守陳規、冥頑不化。

6.多寫作

寫作使人精確

我們寫得越好,就越善於思考

因為通過輸出,我們能夠將接受的知識和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因為通過輸出,我們可以發現自己觀點中的謬誤。

因為通過輸出,我們能夠分別出哪些是我們真正知道的,哪些是我們自以為知道的

而寫作就是最好的輸出方式。

從這個角度看,寫作就是思考

7.擁抱逆境

這個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確實最有用的。

為什麼學校教不了批判性思維?

因為學校過於標準化和結構化,有一套成熟的規則。

而一旦學生們理解了規則,學校就成了一種策略類遊戲。當他們建立起一個有效的遊戲策略的時候,他們就會很被動地玩遊戲,但依然能取得高分。

但這樣做會使他們思維固化,對於任何信息都不假思索地接受並記憶,而懶於去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和思考。

要想真正學會批判性思考,你就需要遠離這種環境。

把自己扔到一個需要不斷思考的環境裡,迫使自己從被動思考者到積極思考者的轉變。

相關焦點

  • 如何成為一個有批判性思維的思考者?
    首先本文提到的批判性思維是一種人格特質,而不是一種技能。傾向批判性思考世界的人往往擁有恰當的性格特徵。以下七種習慣,可以讓你在正確的方向上改變自己的性格。習慣二:不要急於下結論一個具備好的批判性思考者有不急於下結論的習慣,尤其是在缺乏數據的情況下。只有當他們對一個話題進行了一定深入研究,並且能夠用合理的推理來證明自己的立場時,他們才會做出判斷。
  • 《批判性思維工具》:魯莽還是質疑,你將成為怎樣的思考者
    如果你一無所答,那麼恭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忽略了思維方式的重要性。慶幸的是,你看到了本書並且開始關注自己的思維方式,你的人生可能就此改觀。你逐漸會發現在成長的道路上養成的那些不良的思維習慣。隨著你對好壞思維方式的理解加深,你從中受益就會越來越多,你就可以做出恰當的決策,會對生活有更多理解。批判性思維工具(原書第3版)一、關於本書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已是原書的第三次譯版,看到書名你或許會有疑惑,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工具?
  • 學習方法:怎樣成為批判性思考者?
    批判性思考者最重要的特徵是會提問與反思。比如,會批判性思考的學生在課上更加集中注意力,他們不是空泛的捕捉文字信息,而是捕捉思想,並隨時進行自我反饋,他們也會更積極地傾聽與互動。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分析性和批判性的思考者呢?
  • 如何成為一個複雜世界中的明白人,學會批判性思維,做高級思考者
    如果讀了這本書《批判性思維工具》,也許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委。也更能解釋很多你看不慣、想不通的問題和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才是一個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該有的基本素養。《批判性思維工具》由美國「批判性思維國家高層理事會」主席,理察 保羅所著,這本書提供了一系列完整的理性思維工具:1、3個大腦基本功能2、8種構成思維的元素3、9個評估思維的標準
  • 《批判性思維》5個步驟養成批判性思維,洞察一切問題的真相
    第四等級:練習中的思考者。認識到常規練習的必要性,並開始練習,思考問題也不再全憑感覺,學會了思考問題背後的本質和價值。第五等級:高級的思考者。隨著練習,思維質量在不斷的提升,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再人云亦云,群體思維對自己的影響決策越來越小。第六等級:完美的思考者。
  • 批判性思維——教你客觀、理智去思考
    開始之前,想問你幾個問題*你是否容易被社會輿論撩撥?面對眾多 10w+ 爆文時,你是否能分得清哪些是觀點,哪些是情緒?*你是否容易被個人情緒影響?其實,當你開始思考開頭的幾個問題時,就已經開始在對自我的思維方式進行批判了。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呢?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良好判斷的基礎上,使用恰當的評估標準對事物的真實價值進行判斷和思考。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
  • 強烈推薦|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維?
    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需要努力,但批判性思維本身並不比不加批判的思維更難。第一步是檢測你現在的思維方式——你的假設、邏輯、推理和決策。只有理解了思維是什麼的人才能理解他們思考的成功和失敗之處。卓越的思考者不僅僅擁有突出的技能,他們也擁有真正善於思考的優點。這些優點是相互依賴、相互加強的。它們不會孤立存在。
  • 《思考的藝術》如何批判性和創造性地思考
    思考也是一種值得學習的藝術,因為我們所做的每一件重要的事都受自己思維習慣的影響。而在迎接挑戰、抓住全球經濟帶來的機遇更需要創造性和批判性思考的技巧。良好的思考者並不都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一些人在思考上具有比其他人更高的天賦,因而能更快、更好地學習新的知識,反過來使得思考能力又比別人更強。但只要經過後天培養,普通人的思考能力也是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提高思考能力的難度取決於你的習慣和態度。
  • 耶魯大學校長:如何成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
    在他看來,成為一個更加審慎的批判性思考者,才能提高而不是削弱洞察力。耶魯大學第23任校長彼得·沙洛維各位同事、各位家長,尤其是2020屆的本科新生們,早上好!歡迎你們參加今天的活動。2020這個數字總會讓人浮想聯翩。
  • 你是個左腦思考者,還是右腦思考者?
    你的左腦系統地處理信息,它以語言的形式思考,並且保持直線性的、有條不紊的工作。您的右腦則平行地處理信息,它思考的是更多精神層面的圖像,「看到」往往是大局。你左右大腦中,其中有一邊往往佔了主導的地位。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它符合一個眾所周知的人類特質:有些人是左撇子,有些人則慣用右手。以此類推,有些人是左腦思考者,而有些人則是右腦思考者。
  • 批判性思考者修煉的必然環節
    在上一篇文章《他到底說了什麼》中,我們提到了批判性思維修煉的第一步,找到作者的結論。那麼緊接著的就是馬上問why,為什麼?你的理由是什麼,證據呢?正如《學會提問》一書提到的,我們應該問一下這樣的問題:(1)你的證明是什麼?
  • 批判性思維(69/99個思維模型)
    |  批判性思維有6個層級,看看你在哪一層?7、思維自主:成為一個獨立思考者思維自主要求我們在思考時不依賴於他人,堅持自己的標準,有一套自我管理的方式,對自我思維擁有完全的訓導力。思維自助者敢於拒絕不公正的權威,同時也能看到對方的貢獻。在形成思維原則時,他們十分慎重,時刻監控思維錯誤的傾向。
  • 批判性思維的六個層級,你到達哪一層了?
    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確定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呢?批判性思維大師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在他們的著作《思辨與立場》中,定義了批判性思維的六個層級,可以用來評估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水平。園丁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批判性思維的六個層級。
  • 共讀《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01
    李笑來老師曾說過他真正開始重視起批判性思考,是在看了《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這本書之後,在現在這個爭奪注意力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淹沒,練就批判性的思考力,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去篩選跟辨別信息,如果你希望掌握批判性思考力,這本書是必備的入門書籍,可以細細品讀!
  • 批判…批判…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雖然大量吸收外部信息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起點,讓你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但海綿式思維卻有個嚴重而又致命的缺陷:它對哪些信息和觀點可以相信,哪些信息和觀點應該摒棄,提供不了任何判斷方法。如果讀者始終依賴海綿式思維,那麼最後讀到的是什麼,他就會相信什麼。
  • 真正的高手,都具有批判性思維
    改變思維習慣是一個需要幾年的漫長過程,它不是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就能完成的。我如果想要發展成為一名思考者,我們需要經歷的發展階段分別是:多數人終生都停留在魯莽的思考者階段。想要成為完善的思考者需要每天堅持進行練習。
  • 感覺不可靠,要配上批判性思維這劑藥
    《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這本書,就是系統的指導我們怎樣學會正確有效的思考方法。思考分為兩大類:創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是批判性思考。那什麼是批判性思考呢?批判性思考的本質就是評判,就是通過提問,來不斷地探研追尋問題的答案。
  • 文字稿|如何成為一個具有批判性思考的人?
    there is no quick hack to becoming a critical thinker但是有一些習慣是可以養成的but there are some habits that one can build讓你改變自己的性格走上正確的方向to alter their character in the right direction
  • 批判性思維:為什麼說「換位思考」有可能是陷阱?
    批判性思考者能夠坦誠地承認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認識自己的局限性,把結論建立在充足的證據而不是個人喜好上面。但非批判性思考者卻喜歡把思考建立在自己的喜好和立場上面,只關注自身的觀點,並不關心其他人的觀點。哪些因素阻礙了人們進行批判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