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三」:出生順序真能決定孩子的性格?

2020-12-23 騰訊網

文 | 嬌嬌媽

01

休假的時候,在深圳待著,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跟朋友、鄰裡小聚嘮嗑。

裡頭有不少二胎媽媽,這個物種一碰到一起,津津樂道老二有多好帶,成了最大的共同話題。

「我家妹妹就是比哥哥機靈,我一個眼神,她就知道我要幹什麼。」

「我家弟弟,才8個月,爬到床邊就知道害怕了,他姐姐小時候哪懂那麼多啊!」

「你們有沒有發現,弟弟妹妹更有自己的主見,堅持自己想要的。」

還有些三胎媽媽,描述三個娃之間的那些小事,就跟部宮鬥劇似的。

大寶欺負老三,老三會根據媽媽訓斥大寶的聲音大小,去選擇小聲抽泣還是號啕大哭;

老二就在一旁打小報告,告訴媽媽她剛剛看到的一切。

二胎、三胎家庭裡,這些可愛又無奈的戲碼,可是天天都在上演。

老母親就像一個法官,一天得開好幾次庭,來審判這些紛爭的對錯。

不同出生順序的孩子,就真的有這麼鮮明的特點嗎?

作為一直被他大哥打壓的老二,心理學家阿德勒很早之前就提出了:

出生順序效應,即出生在同一家庭的兒童,因不同的出生順序,造成不同的家庭地位,最終導致不同的個性及行為。

我也是出自一個三胎家庭,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還真是這樣。

02

置身於一個家庭,就好像在演一齣戲。

出生的不同順序,就好像戲中不同的角色,各有其明顯而獨特的性格特徵。

在《正面管教》一書裡,作者也曾提到過:

出生順序相同的孩子,通常會對他們自己做出相似的解釋;

並且對於自己需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才能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理解也是相同的。

大寶:什麼事都要做到最好

作為家裡的第一個孩子,大寶出生之後經常被父母關注。

久而久之,他也受到大人的影響,言行舉止表現得像個小大人。

弟弟妹妹出生後,大寶為了達到父母的期望,做出表率,內心的焦慮感會比弟弟妹妹們重。

所以大寶通常會有較強的責任心和成就動機,也容易出現以下這些特徵:

負責任、完美主義、挑剔、好勝、獨立、循規蹈矩、有條理、不願意承擔風險、保守,等等。

他們通常對自己要求很嚴格,長大後更容易成為領導者或管理型的人;

也都比較勤奮,他們希望自己什麼事都能做得最好,這樣才顯得自己重要,贏得長輩的歡心。

排行中間的寶貝:喜歡競爭、沒有安全感

關於排行中間的孩子的研究,中外很多結論都不一樣。

在《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提到:

排行中間的孩子,既沒有大寶的「特權」,也沒得到小寶享有的「好處」;

所以他們必須要在某些方面與兄弟姐妹不同,才能顯出他們的價值。

這種情況的積極結果,就是他們在性格上會更加隨和,更善於社交,去迎合父母或其他兄弟姐妹,從而獲得關注。

這就是阿德勒認為的次子性格特徵。

大多數排行中間的孩子,很能同情弱者,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弱者。

他們通常是很好的調解人,別人也願意向他們尋求同情和理解。

相反,有些研究則表明,由於受到大寶和小寶的擠壓,次子的安全感和存在感是最差的。

有的孩子反而表現得不自信,更內向,內心充滿反抗的情緒。

小寶:叛逆且富有創新精神

一提到多子女家庭中的小寶,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嬌慣。

他們的成長環境最寬鬆,父母和哥哥姐姐給予的寵慣也比較多,所以最容易形成獨特的個性。

他們善於利用自己的魅力來激勵別人為他們做事,常常富有創造性,並且愛玩兒。

所以,很多具有創新和反抗精神的人在家中是幼子居多。

比如提出了震驚世人的進化論的達爾文,以及提出被天主教廷認為違反《聖經》的日心說的哥白尼。

但是,很多小寶因為寵溺過度,就會出現不少問題。

比如自己的願望和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認為生活不公平,認為自己有權發脾氣,甚至做出一些報復性的舉動。

他們可能會很難適應學校或集體的生活,無法獨立完成很多在家裡有人替他們做的事情。

但這也不是全部小寶的特徵。有些排行最小的孩子,會選擇一種對生活完全不同的信念,變成「趕超者」。

他們認定自己必須趕上並超越所有前面的人,以此顯示自己的價值。

長大成人後,他們會成為那種非常卓越但仍在企圖證明自己價值的人。

03

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三。

民間的這個傳言,被不少網友調侃逗樂。

雖然這多少有點誇張,但不可否認的是,出生順序的確對性格有一定的影響。

這種影響,更多是兄弟姐妹為了爭奪父母的愛和關注,希望得到更多的家庭資源,而形成的不同的態度和行為方式。

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大多數會代入到成年後的人際關係中,表現為個性中的一部分。

所以,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對待每一個孩子和每一件事時,給出的不同反饋,才是影響性格的真正原因。

大寶的玩具被二寶搶了之後,父母如果總是讓大寶讓著二寶,大寶就會慢慢變得循規蹈矩、保守;

父母如果跟二寶說這個玩具是大寶的,你要經過他的同意才能玩,大寶的責任心反而能被激發出來。

我們了解出生順序的知識,不是為了要給排行不同的孩子貼標籤。

而是要藉助這些知識,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明白,你能明白、理解並尊重他,這才是我們能做的最具鼓勵作用的事情。

幫助大寶把肩上的壓力卸下來

大部分家庭在有了二寶之後,總是要求大寶要照顧二寶,給二寶做表率;

或者總是用「你應該如何如何」、「你如果能怎樣就更好了」的口氣,來要求大寶。

這樣做,一來會讓大寶覺得父母不重視他,給他帶來打擊,二來更會強化他完美主義的性格。

他本來已經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了,這樣更會加重他的心理負擔。

父母要明白,照顧弟弟妹妹的行為動機,不應該是「老大」這個身份對他的要求;

而是在日積月累的相處中積累的親情,讓大寶們自發地想去照顧,這才是對的。

大寶從來不應該是半個父母,他們也是一個渴望被愛的孩子。

多給中間的孩子一些關注和空間

雖說三個及以上孩子的家庭目前是少數,但這種家庭形態的父母,可千萬別忽略了排行在中間的孩子。

多給他們一些關注,讓他們感受到公平,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關愛,他們會更加有安全感。

多給他們一些施展的自由,一些犯錯的空間,一些溫暖的鼓勵,他們會更加自信。

別老讓小寶的「小把戲」得逞

小寶通常最不受管束,總是能讓父母妥協,讓哥哥姐姐讓步,很難老實遵守規矩。

所以,當小寶涉及家中的原則和規矩時,父母一定要提防他們的小機靈,不能無底線地「豁免」。

不能讓他們養成靠著寵愛和小聰明去實現目的的習慣。

小寶通常一出生就享受著哥哥姐姐的照顧。而且父母也會經常覺得他還小,什麼都幹不了,因此他很善於迴避自己該做的事情。

所以,父母一定要確保小寶也要分擔一些家裡的活,讓他學會承擔責任。

當然,父母在不驕縱小寶的同時,也要保護和引導好小寶。

比如不讓他受到大寶的欺負和壓制,要對他的成就和進步有足夠的重視;

以免他在比自己技高一籌的哥哥姐姐面前常常被忽略。

04

出生順序會影響到每個孩子的性格,讓他們有著一些共同的特性。

但不管他們發展成什麼樣子,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心頭肉,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對出生順序的了解,是我們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另一條途徑。

每個排行不同的孩子的內心,都需要被父母看見。

看見他們,理解他們,讓他們在溫暖的家庭中長大,是我們能為他們做的最基本的事情,也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你正在讀的,也是其她媽媽需要的

點個「在看」鼓勵一下豆媽~

相關焦點

  • 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性格真和出生順序有關?
    比如說《偽裝者》,劇中滿滿的正能量,讓觀眾看後非常有啟發,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在這部劇中,大哥明樓的成熟穩重、二哥明誠的心思活泛,和老三明臺的調皮搗蛋,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農村有句老話,叫:「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話並不是全無道理的。就像古人詩云:「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 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壞老三,專家:非迷信,出生順序真重要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民間有句俗語,「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個壞老三 正常而言,一個家庭的三個孩子中,老大的標籤就是老實憨厚、肯吃苦耐勞;老二會耍小聰明,非常精明;老三就是家裡最壞的人。 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壞老三 寶媽莉莉就在網上分享過這樣的故事:
  • 「老大傻、老二精、老三滑」,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這可不是迷信
    過去有一句話是「老大傻老二尖,家家有個壞老三」,明明同一個爹媽生的,成長環境也一樣,但為什麼養出的孩子卻性格迥異呢?王女士家兩個兒子就是這樣,老大比較穩重踏實,老二卻十分調皮搗蛋,給家裡惹禍不斷。周圍許多家庭也大都是如此,老二都沒有老大踏實,哪怕長相相似的雙胞胎,性格也會相差個十萬八千裡。
  • 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樣的說法你怎麼看?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育兒觀念也在不斷改變,但是在農村仍然流傳著「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的說法,這種說法間接反映出農村人在培育孩子方面的差異化。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有道理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但是呢大家可能又會能清晰的感覺到,我們一到雙休日就驅車趕往郊區了,採摘去了,那麼就是說我們北京的農業,跟過去的傳統農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是都市型的現代農業。在改革開放前,還沒有計劃生育,要幾個生幾個,後來都是兒孫滿堂的。因此有句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都是古人所經歷過後所總結下來的話語,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的老三最耍奸」啥意思?你家這樣嗎
    如果第一胎生的是兒子,那有很多人就不會想生二胎了。但如果頭胎是女兒,還可能會考慮再生個兒子。可是在過去,農村裡很多的家庭都有好幾個小孩子,一般的家庭有三四個,有些家庭還在比較多的七八個也是正常的。前幾天又學到了一句新的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的老三最耍奸,今天分享給大家。
  • 「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在家中排行老幾呢?
    古時候的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都是老一輩總結的經驗。這句話可能大家有所誤解,就像:男兒要窮養,女孩要富養一樣。說的是物質和精神上都要同時這麼做。並非指物質上。女孩要富養的意思,更有內涵,大概就是讓女孩在小的時候,見識過各種大場面,讓將來不會因為區區金錢,或者表面利益,而迷失了自己。同樣,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也不是我們表面所看到這樣。所謂老大傻,指的是一個家裡若是有好幾個孩子,老大一定是要勤勤懇懇工作的,可能吃得苦比所有人都要多,犧牲的比所有人都要多。
  • 出生順序影響智力老大傻老二精?實際情況正相反,老大更聰明
    執筆:七月定稿:七月「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三」。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過由於現在國家對於生育有限制,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或二胎,現如今說的比較多的就是「老大傻,老二精」。關於這句話的原因,人們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表示,二胎是在父母和老大中間夾縫生存,為了得到關注,自然要聰明一些,出生開始就要找機會和老大爭寵。
  • 「傻」老大,「滑」老二,「壞」老三?出生順序,決定孩子性格?
    導讀:「傻」老大,「滑」老二,「壞」老三?出生順序,決定孩子性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傻」老大,「滑」老二,「壞」老三?出生順序,決定孩子性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大傻老二精老三滑」真的只是因為出生順序的影響嗎?
    ● 「你們有沒有發現,弟弟妹妹膽子更大?不聲不響的,卻堅持自己想要的。」關於老二比老大聰明的說法一直在,這裡的「聰明」說的不單單是智商,更多的是性格有一些區別。普遍的會感受到老大更謹慎更周全,弟弟妹妹們更具有冒險精神。老大追求完美,老二善於交際,老三叛逆等等。
  • 老大傻老二精?先別急著否定,心理學家:出生順序確實影響智商
    老大傻老二精其實老大和老二的智商高低並不是完全因為出生順序所影響,更有老話說「老大傻、老二精」這些都是因為出生時,父母都會更關心大寶,因為第一次做家長總是會更加小心,二寶出生之後因為父母都有經驗了,所以照顧孩子更加得心應手。心理學家也表示:出生順序確實會影響智商。
  • 俗話說: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真影響智商?科學的解釋你要知道
    今年32歲的張媽媽,頭胎是女兒,二胎又得了個寶貝女兒。大女兒內向不愛說話,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對誰都愛搭不理;小女兒則活潑開朗,見誰都愛打招呼。姐妹花兩個,總少不了要比較,張媽媽也很納悶,明明都是她的女兒,為什麼老大看著沒老二精明?難道真是俗話裡說的那樣「老大傻老二精」?相信家裡有兩個孩子的寶媽,都曾有張媽媽這樣的疑惑,那真相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 為什麼都說「老大憨,老二精」,其實是父母一手造就的,不信你看
    民間有句俗語「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個壞老三。」因此,這成了不少家長喜歡生二胎的原因,父母們總覺得老二聰明機靈,未來更有出息。其實不少二胎或三胎家庭中,老大似乎都是比較謹慎守規矩的,老二比較精明叛逆,這讓人很疑惑,難道孩子的性格、智商和出生順序有關嗎?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那麼老三呢?老祖宗的說法還適用嗎
    所謂「老大傻,老二奸」看上去有點貶意,但其實並非如此,這裡的「傻」是說憨厚不計較的意思,因為在以前的時候,父母需要勞動的時間很長,長子在幫助父母勞動的同時,通常還需要承擔起一部分替父母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所以也有「長兄如父」的說法。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所以在以前的農村,就出現了一家有好幾個孩子的現象,我們村裡有一大戶,他們家有七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不像現在,即便是二胎政策放開了,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生二胎,時代不同了,人們的想法也變了。以前農村家裡孩子多,即便是每個孩子都有名字,但是為了叫著方便,我們通常會聽到家長直接稱呼孩子:老大、老二、老三、老么……。
  • 是什麼影響了孩子的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最近和閨蜜們聊天,說起了「老大傻,老二精」的話題,她們都覺得很巧:「我家妹妹從小就比哥哥要機靈,特很會猜大人的心思。」「老二就是好養,要求沒那麼多,獨立性還強。」,但是家中不同出生順序的孩子智商之間的差異非常小,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農村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老三老四飛上天」是什麼意思?
    很多農村老話都很簡單粗暴地概括了一些農村生活的現狀,有些話已經因為社會一些政策的變化,不太能用上了,今天咱們來看看這句,「老大傻,老二奸,老三老四飛上天」。老大傻以前,每家孩子都多,父母也不想現在的父母,基本都照看不過來,但是第一個娃還是會有精力好好教育的,所以,老大會比較聽話,特別是有老二之後,老大就會更懂事,也會替父母照顧照顧弟弟妹妹們,有啥好吃好玩的,都會想著弟弟妹妹,比較憨厚靠譜聽話,這裡的「傻」,其實並不是貶義詞。
  • 為何總說「老大傻,老二精」?原因其實是這樣的,大多和寶媽有關
    文|西紅柿媽媽閨蜜小張家有兩個女兒,大寶八歲,二寶三歲。大女兒性格比較內向,見人就比較害羞,雖然學習成績也還不錯,但是閨蜜總說,老大不太精明。小二寶和姐姐相比,更活潑開朗,很會討人開心。小小年紀看見奶奶幹活,不是給奶奶幫幫忙,就是給奶奶捶捶背。孩子的奶奶總是說,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老大傻,老二精。」
  • 「老大傻老二精」有道理?多是因為這四個原因,當老二確實很幸福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在二胎政策未開放的時候,就有生出來的第二個孩子要比老大聰明的說法,人們往往會稱讚弟弟妹妹要比大哥大姐精明得多。如今許多生了二胎的寶媽也對這一說法表示贊同。難不成「老大傻老二精」的老說法真的有一定道理?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順序是否和智商有關?科學解釋很神奇
    文|秘籍君經常有老人說:「老大傻,老二精」,難不成出生順序真的和智商有關嗎?前段時間,朋友委婉地告訴我:「你家大寶木木的,感覺沒有二寶聰明呢?畢竟,孩子聰明與否,都是父母的寶貝。讓她失望了,我並沒有生氣,並且還覺得她的話頗有些道理。平心而論,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跟他們相處的時間也最長。所以說朋友提到的這個問題,其實我早就看出來了,但沒想到這麼明顯。在日常帶兩個孩子中我發現,老大就屬於責任心比較強,說話也比較耿直,有什麼說什麼,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