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宣帝司馬懿(追諡)九子:
景帝司馬師,魏曹芳嘉平三年(251年)接替父親司馬懿執掌魏國朝政,嘉平六年(254年)廢曹芳,立曹髦。曹髦正元二年(255年)病死。晉武帝泰始元年(264年)追諡景皇帝。
文帝司馬昭,魏曹髦正元二年(255年)接替哥哥司馬師執掌魏國朝政,甘露四年(259年)殺曹髦,立曹奐。曹奐鹹熙二年(264年)病死。晉武帝泰始元年(264年)追諡文皇帝。
平原王司馬乾,歷晉武帝、晉惠帝、晉懷帝三朝,永嘉五年(311年)卒。
汝南王司馬亮,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元康元年(291年)被楚王司馬瑋殺害。
琅琊王司馬伷,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參加平吳之戰,太康四年(284年)卒。晉愍帝建興五年(317年),其孫司馬睿稱晉王;太興元年(318年),司馬睿稱皇帝,是為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元帝駕崩,時年四十七歲。
清惠亭侯司馬京,年二十四歲卒,追贈射聲校尉。
扶風王司馬駿,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卒。
梁王司馬肜,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康元年(300年)協助趙王司馬倫廢皇后賈南風,太安元年(302年)卒。
趙王司馬倫,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康元年(300年)廢皇后賈南風,永寧元年(301年)篡位,同年兵敗,全家被殺。
晉景帝司馬師(追諡)無子。
晉文帝司馬昭(追諡)九子:
武帝司馬炎,魏曹奐鹹熙二年(264年)登基。太康元年(280年)滅吳。永熙元年(290年)駕崩,時年五十五歲。
齊王司馬攸,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卒。其子司馬冏在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年)參與討伐趙王司馬倫,在太安元年(302年)被長沙王司馬乂殺害。
城陽王,年十歲卒,晉武帝泰始元年(264年)追封。
遼東王司馬定國,年三歲卒,晉武帝鹹寧元年(275年)追封。
廣漢王司馬廣德,年二歲卒,晉武帝鹹寧元年(275年)追封。
樂安王司馬鑑,晉武帝元康七年(297年)卒。
燕王司馬機,早逝。
司馬永祚,早逝。
樂平王司馬延祚,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卒。
晉武帝司馬炎(264—290年在位)二十六子:
毗陵王司馬軌,年二歲卒,晉武帝太康十年(289年)追封。
惠帝司馬衷,晉武帝永熙元年(290年)繼位。永寧元年(301)年被趙王司馬倫篡位,永興元年(304年)被河間王司馬顒劫持到長安,興熙元年(306年)被東海王司馬越劫持到洛陽(306年),同年駕崩,時年四十八歲。
秦王司馬柬,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元康元年(291年)卒,時年三十歲。
城陽王司馬景,晉武帝泰始六年(269年)卒。
楚王司馬瑋,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元康元年(291年)被皇后賈南風殺害,時年二十一歲。
長沙王司馬乂,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寧元年(301年)參與討伐趙王司馬倫,太安元年(302年)參與討伐齊王司馬冏,永興元年(304年)被河間王司馬顒殺害,時年二十八歲。
城陽王司馬憲,晉武帝泰始七年(270年)卒。
東海王司馬祗,晉武帝泰始九年(272年)卒,時年三歲。
始平王司馬裕,晉武帝鹹寧三年(277年)卒,時年七歲。
淮南王司馬允,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康元年(300年)被趙王司馬倫殺害,時年二十九歲。
吳王司馬晏,歷晉武帝、晉惠帝、晉懷帝三朝,永嘉六年(312年)洛陽淪陷,被匈奴人殺害,時年三十一歲。晉懷帝永嘉七年(313年),其子司馬鄴繼位。建興四年(316年),長安淪陷,被匈奴人俘虜。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被匈奴人殺害,時年十八歲。
代王,晉武帝太康十年(289年)卒。
新都王該,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卒,時年十二歲。
清河王遐,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康元年(300)卒,時年二十八歲。
汝陰王司馬謨,晉武帝太康七年(286年)卒,時年十一歲。
成都王司馬穎,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寧元年(301年)參與討伐趙王司馬倫,太安二年(303年)參與討伐長沙王司馬乂,永興元年(305年)參與討伐東海王司馬越,永興二年(305年)再次參與討伐東海王司馬越,興熙元年(306年)被劉輿殺害,時年二十八歲。
懷帝司馬熾,晉惠帝興熙元年(206年)繼位。永嘉六年(312年),洛陽淪陷,被匈奴人俘虜。晉愍帝建興元年(313年)被匈奴人殺害,時年三十歲。
渤海王,晉武帝太康五年(284年)卒,時年二歲。
其餘八子早夭。
晉惠帝司馬衷(290—306年在位)諸子:
愍懷太子司馬遹,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被皇后賈南風殺害。
其餘不詳。
晉懷帝司馬熾(306—312年在位)諸子:
不詳。
晉愍帝司馬鄴(313—316年在位)諸子:
不詳。
晉元帝司馬睿(317—322年在位)六子:
明帝司馬紹,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繼位。太寧二年(324年)平定王敦之亂,太寧三年(325年)駕崩,時年二十七歲。
琅琊王司馬裒,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卒,時年十八歲。
東海王司馬衝,歷晉元帝、晉明帝、晉成帝三朝,鹹康七年(341年)卒,時年三十一歲。
武陵王司馬晞,歷晉元帝、晉明帝、晉成帝、晉康帝、晉穆帝、晉哀帝、晉廢帝、晉簡文帝、晉孝武帝九朝,太元六年(381年)卒,時年六十六歲。
琅琊王司馬煥,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卒,時年二歲。
簡文帝司馬昱,晉廢帝太和六年(371年)被桓溫立為皇帝。鹹安二年(372年)駕崩,時年五十三歲。
晉明帝司馬紹(322—325年在位)二子:
成帝司馬衍,晉明帝太寧三年(325年)繼位。鹹和四年(329年)平定蘇峻之亂,鹹康八年(342年)駕崩,時年二十二歲。
康帝司馬嶽,晉成帝鹹康八年(342年)繼位。建元二年(344年)駕崩,享年二十三歲。
晉成帝司馬衍(325—342年在位)二子:
哀帝司馬丕,晉穆帝昇平五年(351年)繼位。興寧三年(365年)駕崩,時年二十五歲。
廢帝司馬奕,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年)繼位。太和六年(371年)被桓溫廢黜。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卒,時年四十五歲。
晉康帝司馬嶽(342—344年在位)諸子:
穆帝司馬聃,晉康帝建元二年(344年)繼位。昇平五年(351年)駕崩,時年十九歲。
其餘不詳。
晉穆帝司馬聃(344—351年在位)無子。
晉哀帝司馬丕(351—365年在位)諸子:
不詳。
晉廢帝司馬奕(365—371年在位)諸子
不詳。
晉簡文帝司馬昱(371—372年在位)七子:
孝武帝司馬昌明,晉簡文帝鹹安二年(372年)繼位。太元二十一年(396年)駕崩,時年三十五歲。
會稽王司馬道子,歷晉簡文帝、晉孝武帝、晉安帝三朝,輔佐晉孝武帝、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被世子司馬元顯廢黜;元興元年(402年),桓溫之子桓玄擊敗司馬元顯,同年,司馬道子父子皆被殺害。
會稽世子司馬道生,年二十四歲卒。
臨川王司馬鬱,年十七歲卒,
司馬俞生、司馬朱生、司馬天流皆早夭。
晉孝武帝司馬昌明(372—396年在位)諸子:
安帝司馬德文,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396年)繼位。元興二年(403年)被桓玄篡位。元興三年(404年)被桓玄劫持到江陵。義熙元年(405年)被劉裕迎回建康。義熙十四年(418年)被劉裕殺害,時年三十七歲。
恭帝司馬德宗,晉安帝義熙十四年(418年)繼位。元熙二年(420年)禪位給劉裕。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被劉裕殺害,時年三十六歲。
其餘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