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歷代皇帝的兒子一覽表

2020-12-18 私房大歷史

晉宣帝司馬懿(追諡)九子:

景帝司馬師,魏曹芳嘉平三年(251年)接替父親司馬懿執掌魏國朝政,嘉平六年(254年)廢曹芳,立曹髦。曹髦正元二年(255年)病死。晉武帝泰始元年(264年)追諡景皇帝。

文帝司馬昭,魏曹髦正元二年(255年)接替哥哥司馬師執掌魏國朝政,甘露四年(259年)殺曹髦,立曹奐。曹奐鹹熙二年(264年)病死。晉武帝泰始元年(264年)追諡文皇帝。

平原王司馬乾,歷晉武帝、晉惠帝、晉懷帝三朝,永嘉五年(311年)卒。

汝南王司馬亮,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元康元年(291年)被楚王司馬瑋殺害。

琅琊王司馬伷,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參加平吳之戰,太康四年(284年)卒。晉愍帝建興五年(317年),其孫司馬睿稱晉王;太興元年(318年),司馬睿稱皇帝,是為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元帝駕崩,時年四十七歲。

清惠亭侯司馬京,年二十四歲卒,追贈射聲校尉。

扶風王司馬駿,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卒。

梁王司馬肜,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康元年(300年)協助趙王司馬倫廢皇后賈南風,太安元年(302年)卒。

趙王司馬倫,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康元年(300年)廢皇后賈南風,永寧元年(301年)篡位,同年兵敗,全家被殺。

司馬懿的影視劇形象

晉景帝司馬師(追諡)無子。

晉文帝司馬昭(追諡)九子:

武帝司馬炎,魏曹奐鹹熙二年(264年)登基。太康元年(280年)滅吳。永熙元年(290年)駕崩,時年五十五歲。

齊王司馬攸,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卒。其子司馬冏在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年)參與討伐趙王司馬倫,在太安元年(302年)被長沙王司馬乂殺害。

城陽王,年十歲卒,晉武帝泰始元年(264年)追封。

遼東王司馬定國,年三歲卒,晉武帝鹹寧元年(275年)追封。

廣漢王司馬廣德,年二歲卒,晉武帝鹹寧元年(275年)追封。

樂安王司馬鑑,晉武帝元康七年(297年)卒。

燕王司馬機,早逝。

司馬永祚,早逝。

樂平王司馬延祚,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卒。

司馬昭的影視劇形象

晉武帝司馬炎(264—290年在位)二十六子:

毗陵王司馬軌,年二歲卒,晉武帝太康十年(289年)追封。

惠帝司馬衷,晉武帝永熙元年(290年)繼位。永寧元年(301)年被趙王司馬倫篡位,永興元年(304年)被河間王司馬顒劫持到長安,興熙元年(306年)被東海王司馬越劫持到洛陽(306年),同年駕崩,時年四十八歲。

秦王司馬柬,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元康元年(291年)卒,時年三十歲。

城陽王司馬景,晉武帝泰始六年(269年)卒。

楚王司馬瑋,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元康元年(291年)被皇后賈南風殺害,時年二十一歲。

長沙王司馬乂,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寧元年(301年)參與討伐趙王司馬倫,太安元年(302年)參與討伐齊王司馬冏,永興元年(304年)被河間王司馬顒殺害,時年二十八歲。

城陽王司馬憲,晉武帝泰始七年(270年)卒。

東海王司馬祗,晉武帝泰始九年(272年)卒,時年三歲。

始平王司馬裕,晉武帝鹹寧三年(277年)卒,時年七歲。

淮南王司馬允,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康元年(300年)被趙王司馬倫殺害,時年二十九歲。

吳王司馬晏,歷晉武帝、晉惠帝、晉懷帝三朝,永嘉六年(312年)洛陽淪陷,被匈奴人殺害,時年三十一歲。晉懷帝永嘉七年(313年),其子司馬鄴繼位。建興四年(316年),長安淪陷,被匈奴人俘虜。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被匈奴人殺害,時年十八歲。

代王,晉武帝太康十年(289年)卒。

新都王該,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卒,時年十二歲。

清河王遐,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康元年(300)卒,時年二十八歲。

汝陰王司馬謨,晉武帝太康七年(286年)卒,時年十一歲。

成都王司馬穎,歷晉武帝、晉惠帝兩朝,永寧元年(301年)參與討伐趙王司馬倫,太安二年(303年)參與討伐長沙王司馬乂,永興元年(305年)參與討伐東海王司馬越,永興二年(305年)再次參與討伐東海王司馬越,興熙元年(306年)被劉輿殺害,時年二十八歲。

懷帝司馬熾,晉惠帝興熙元年(206年)繼位。永嘉六年(312年),洛陽淪陷,被匈奴人俘虜。晉愍帝建興元年(313年)被匈奴人殺害,時年三十歲。

渤海王,晉武帝太康五年(284年)卒,時年二歲。

其餘八子早夭。

司馬炎的影視劇形象

晉惠帝司馬衷(290—306年在位)諸子:

愍懷太子司馬遹,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被皇后賈南風殺害。

其餘不詳。

晉懷帝司馬熾(306—312年在位)諸子:

不詳。

晉愍帝司馬鄴(313—316年在位)諸子:

不詳。

晉元帝司馬睿(317—322年在位)六子:

明帝司馬紹,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繼位。太寧二年(324年)平定王敦之亂,太寧三年(325年)駕崩,時年二十七歲。

琅琊王司馬裒,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卒,時年十八歲。

東海王司馬衝,歷晉元帝、晉明帝、晉成帝三朝,鹹康七年(341年)卒,時年三十一歲。

武陵王司馬晞,歷晉元帝、晉明帝、晉成帝、晉康帝、晉穆帝、晉哀帝、晉廢帝、晉簡文帝、晉孝武帝九朝,太元六年(381年)卒,時年六十六歲。

琅琊王司馬煥,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卒,時年二歲。

簡文帝司馬昱,晉廢帝太和六年(371年)被桓溫立為皇帝。鹹安二年(372年)駕崩,時年五十三歲。

晉明帝司馬紹(322—325年在位)二子:

成帝司馬衍,晉明帝太寧三年(325年)繼位。鹹和四年(329年)平定蘇峻之亂,鹹康八年(342年)駕崩,時年二十二歲。

康帝司馬嶽,晉成帝鹹康八年(342年)繼位。建元二年(344年)駕崩,享年二十三歲。

晉成帝司馬衍(325—342年在位)二子:

哀帝司馬丕,晉穆帝昇平五年(351年)繼位。興寧三年(365年)駕崩,時年二十五歲。

廢帝司馬奕,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年)繼位。太和六年(371年)被桓溫廢黜。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卒,時年四十五歲。

晉康帝司馬嶽(342—344年在位)諸子:

穆帝司馬聃,晉康帝建元二年(344年)繼位。昇平五年(351年)駕崩,時年十九歲。

其餘不詳。

晉穆帝司馬聃(344—351年在位)無子。

晉哀帝司馬丕(351—365年在位)諸子:

不詳。

晉廢帝司馬奕(365—371年在位)諸子

不詳。

晉簡文帝司馬昱(371—372年在位)七子:

孝武帝司馬昌明,晉簡文帝鹹安二年(372年)繼位。太元二十一年(396年)駕崩,時年三十五歲。

會稽王司馬道子,歷晉簡文帝、晉孝武帝、晉安帝三朝,輔佐晉孝武帝、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被世子司馬元顯廢黜;元興元年(402年),桓溫之子桓玄擊敗司馬元顯,同年,司馬道子父子皆被殺害。

會稽世子司馬道生,年二十四歲卒。

臨川王司馬鬱,年十七歲卒,

司馬俞生、司馬朱生、司馬天流皆早夭。

晉孝武帝司馬昌明(372—396年在位)諸子:

安帝司馬德文,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396年)繼位。元興二年(403年)被桓玄篡位。元興三年(404年)被桓玄劫持到江陵。義熙元年(405年)被劉裕迎回建康。義熙十四年(418年)被劉裕殺害,時年三十七歲。

恭帝司馬德宗,晉安帝義熙十四年(418年)繼位。元熙二年(420年)禪位給劉裕。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被劉裕殺害,時年三十六歲。

其餘不詳。

相關焦點

  • 唐朝歷代皇帝的兒子一覽表
    孝敬皇帝李弘,唐高宗顯慶元年封太子,上元二年去世,追諡孝敬皇帝。章懷太子李賢,唐高宗上元二年封太子,永隆元年被廢黜。唐睿宗光宅元年被賜死。唐睿宗景雲元年追諡章懷太子。中宗李顯,唐高宗永隆元年封太子,弘道元年繼位。嗣聖元年被武則天廢黜。武則天聖歷二年復為太子,長安五年復為皇帝。
  • 諸葛亮的族子,因為父親被殺終身不肯侍奉晉朝,兒子卻當上宰相
    為此,諸葛靚多次上書東吳皇帝,請求派兵進攻曹魏/西晉,但每每都被拒絕。諸葛靚留居江東23年時間,因平定山賊施但、圍攻合肥等功勞,漸漸升遷至大司馬。諸葛靚為鞏固東吳、對抗曹魏/西晉嘔心瀝血,但最終仍無法挽救江東的敗局。280年,西晉大軍滅吳,三國正式歸於一統。
  • 北魏歷代皇帝列表,北魏歷代皇帝的年號及廟號,北魏怎麼滅亡的
    北魏的歷代皇帝列表:道武帝拓跋珪 --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燾--敬壽帝拓跋餘--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浚)拓跋弘是不是中國歷代皇帝中最年輕的父親,筆者沒有作過專門考證;但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太上皇,也是中國皇帝中一位極其偉大的父親,卻是毋庸置疑的。拓跋弘(454~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長子,北魏第五任皇帝。執政初期,拓跋弘先是受到了權臣乙渾的百般欺凌,後又受到了太后馮氏的長期壓制。
  •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時間:2016-08-27 15: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 為什麼中國歷史劇很少拍晉朝時期呢?
    作者|我方團隊明清 公元266年,司馬炎違背司馬懿遺言篡魏,建立晉朝,24年後滅掉吳國,完成了統一。 一、晉朝壽命短 西晉從統一到滅亡,僅僅立朝37年。雖然有個東晉消耗了點時間,但是那早已是失去半壁江山的割據政權了。
  • 《歷代君鑑》:古代皇帝的案例式「職業教材」
    諸如四書五經等文化基礎課當然多有名家碩儒擔當,但是實踐環節卻比較麻煩,總不能讓老皇帝退位三天,給預備役皇帝進行專業實踐吧?或許是有感於此,有皇帝就想出了一招:編寫當皇帝的職業案例,以古為鑑,學習怎麼幹好皇帝這個職業。明代宗朱祁鈺就編了一本《歷代君鑑》做教材。
  • 司馬懿之孫,司馬昭長子晉朝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簡介
    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三國最終的勝利者,司馬家族最有權勢的人。29歲被封為晉王太子。不久司馬昭猝死,司馬炎繼承相國職位和晉王爵位。30歲,逼迫魏帝曹奐禪讓,開國稱帝。
  • 此動物是晉朝皇帝最害怕的,如今已經滅絕,還有一個關於它的成語
    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講一個關於動物和帝王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帝王是權力最大的人,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有人都要聽他們的話,但是人聽,動物聽不懂人話,自然是不會聽他們的,而這種動物因為自己的獨特性質,是晉朝皇帝最害怕的,如今已不存在,還有一個關於它的成語,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被人們遺忘的晉朝,為何在影視劇中很少出現,原因太過簡單
    下來就是今天的主角·晉朝。從司馬懿開始,司馬家族就把持了曹魏政權,一直到司馬炎篡位稱帝建立晉朝,可以說是司馬晉朝一舉統一了三國的格局局面。但是這個千年前的主角在現在卻非常的不出名,甚至都沒有他的前身曹魏出名,這是為什麼呢?
  • 【歷史】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歷 為何不當皇帝?
    沒過多久,司馬懿死後,就由他的兒子司馬師繼承了將軍的職位。於是朝中大權再一次掌握到了司馬師和他的弟弟司馬昭的手中,即便後來更換了皇帝,司馬師死後,但基本上的所有大權仍然掌握在司馬氏的手中。在歷史的最後,司馬昭死後,他的長子當上了皇帝,建立了晉朝。司馬昭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像國家的江山是他辛苦打下來的。
  • 歷史上生兒子最多的皇帝,不過他壓根就沒當幾天皇帝
    綜觀歷史,有這念頭的不光是百姓,就是坐在金鑾殿上的皇帝老子也不歷外。雖說百姓也盼著多子多福,但畢竟媳婦沒那麼多,就是有個三妻五妾的,這輩子能生多少兒子啊。但皇帝就不同了,不是有那麼句「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話嗎,這還是皇帝正規媳婦的數兒。自古以來「皇天后土」,天下都是皇帝老兒的,就別說天下的女子了。
  • 大臣在皇帝面前鬥富,上了只用人奶餵養的乳豬,皇帝吃完後悲劇了
    比如說下面這位,炫富炫到了皇帝的頭上,結果死的很慘。這位就是晉朝時代的王濟。晉朝可以說是個很奇葩的時代,雖然實力在歷代王朝裡面可能是最弱的,但是門閥政治卻是到了極限,因此產生了很多富甲天下的大富豪。有後世聞名的石崇、王凱,他們兩家鬥富的故事可謂是流傳千古。而他們鬥富頂多跟同事鬥鬥,但是王濟呢那是炫富到了領導的面前,而且是大領導皇帝。
  • 司馬炎為什麼傳位傻兒子?他知道兒子有問題,可顧慮太多,心不狠
    其二,晉朝雖然結束了三國亂世,完成了大一統,但沒能給中原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因內鬥導致「五胡亂華」,完全沒有了此前,秦、漢、三國時期,中原王朝力壓草原民族的威風,這一段屈辱史的帳,要記在皇族司馬氏頭上。晉朝的沒落始於「八王之亂」,而這一亂局又始於晉朝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沒有選好繼承人。
  • 為什麼晉朝只拍到司馬懿,以後的事情電視劇卻不怎麼拍?
    趣談答案:晉朝的特殊就特殊在亂,而且不是一般的亂,也不是兩般的亂,是特別的亂。晉朝的糊塗事兒在之前的時候,我曾經讀過晉朝的史書,並且希望能夠寫出一部分與晉朝相關的歷史資料和文獻。但是在讀了三個月之後,腦子就亂套了,因為裡面的人物關係完全是錯綜複雜的,而且你根本不知道從哪一頭開始講起。
  • 中國歷代帝王表,收藏這張表熟知83個王朝,559個帝王!
    今天我們就看下歷代王朝和歷代帝王。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夏商周時代屬於奴隸制社會,今天這裡列舉的皇帝裡面暫且不包括他們。
  • 皇帝臨終留遺囑,大臣看後撕得粉碎,皇帝虛弱的說:你才是真忠臣
    中國在三國之後銜接了一個朝代,名為晉朝。晉朝的建立很有意思,他的開國皇帝司馬炎原是曹魏的跟隨者,被封為晉公。後魏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受魏帝禪位,登基稱帝,國號為晉。但不幸的是他在不久之後就去世了,司馬炎就繼承了父親與祖父鋪好的路,接受了魏帝的禪讓,成立晉朝。也就是說,其實晉朝就是司馬家自以前的主子,魏帝的手上偷過來的。而諷刺的是,晉朝也差一點就亡在了魏國當年同樣的命運上。在晉朝成立後,雖說還是度過了幾十年安穩的時光。但是很快就在公元291年因賈后亂政而陷入八王之亂中。
  • 歷代皇帝為何多數喜歡把權利交給舅舅,而不是交給叔叔?
    我們看歷代王朝的故事就可以發現,一般很多皇帝都喜歡把自己的權利交給舅舅,而不是叔叔。最有名的就是漢朝時期,當時很多皇帝年幼的時候,都是他母親的家族的人員執掌朝政,簡單的說就是他的舅舅執掌大權,到了皇帝年長的時候,就會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 「漢仇」得報,「晉朝」竟都滅在劉姓人手中!
    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天數,在晉朝代漢之後,隨後七百年間的歷史,卻發生了詭異的巧合:凡是以『晉』為國號的王朝,盡皆滅在了我們劉姓人的手中!這個巧合不是個體,而是無一例外!1 趙漢劉聰滅西晉西晉代漢之後,皇室逐漸腐朽,世家大族則貪婪暴虐,奢侈成風。
  • 三國君主歸順晉朝後,為啥魏國被封為王,蜀國位公,吳國為侯?
    在三國時期曹丕就實行這九等爵制,從高到低為:王、公、侯、伯、子、男,此後的晉朝也是沿用這個制度。大家都知道經過三國戰亂,天下歸晉。那麼之前三個國家的皇帝自然也都歸到晉的統治下,但是在分封三國皇帝的時候卻出現了不同。例如曹奐為王、劉禪為公、孫皓為侯。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三個國家的皇帝在晉的地位不同?
  •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活了71歲,共有26個兒子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活了71歲,而且,他的子嗣很旺,共有26個兒子,這些兒子後來又繁衍成百萬之多之多的明朝宗室子弟,而明朝的藩王之中最長壽的當屬代府襄垣王朱成鍨,活了整整92歲,他是代王朱桂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