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即詩,寫就好了
「時間的背後」第五屆十二背後詩歌節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28日至30日,由貴州省文化旅遊廳、遵義市文體旅遊局、綏陽縣文體旅遊局、綏陽縣文聯指導,十二背後詩歌節組委會主辦,貴州十二背後旅遊集團、綏陽縣育紅小學協辦的「時間的背後」第五屆十二背後詩歌節在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雙河洞景區隆重舉行,並宣布成立中國十二背後.梅爾詩歌獎。
獎項依託於十二背後旅遊區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文化特色,把詩歌文化和自然山水、藝術教育、旅遊相結合,詩歌精神與研學旅行互補,知識與實踐結合,真正做到傳承、創造、激發、探索,將十二背後打造為具有山水人文氣質的精神高地。本年度,詩人娜夜獲年度詩歌獎,耿佔春獲終身成就獎。
詩歌節為我們呈現了一次獨一無二、別開生面的趣味詩歌活動。
著名詩人、詩歌教育家、翻譯家樹才老師作為本次詩歌節的總教練,發言引導教孩子們怎樣用心去寫詩,去學會和萬事萬物對話,就像小王子說的「真正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要用心。」
「寫詩是一件簡單的事,就是把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記錄下來,一問一答,咱們就寫好了一首詩。」
200多名山區孩子在詩人娜夜、耿佔春、潘洗塵、李元勝、李明政、趙野、關晶晶、西葉等的帶領下,組成八大詩歌戰隊,用詩歌進行pk、遊戲、創作,一起穿越亞洲最長的雙河溶洞,去探索洞中7億年的生長秘密,用詩遇見時間,遇見童真的心靈,播下詩的種子。
在洞中,老師們和孩子們分享什麼是詩,鼓勵孩子們多去大自然,去生活中,去旅途,去行走,去探索,去發現。靜下心來,感受穿行在洞中,大自然中的風聲、水聲、空氣,學習和每一塊億萬年的石頭對話。
他們在雙河谷多個景點駐足,分享七億年時光的秘密,談此時此刻的觀察所見,談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談水對喀斯特地形地貌的衝擊,談自由,談時間的背後是什麼,談古詩與新詩的區別,解析經典作品,學寫詩歌。
讓孩子們獲得好的自然和藝術教育,比任何時候都重要。我們的星球正處於危急時刻,世界上很多地方正遭受流行疾病,而原因之一就是對自然的不尊重。
這或許就是研學旅行的意義所在,通過詩歌,讓孩子們學會享受當下生活中的美好,記錄時光的秘密,學習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熱愛生活。
在此時此地,十二背後的多元風景就完全通過這樣全然敞開的啟發、觀察和對話,深入到孩子們的內心。
我們來這裡看風景,寫風景。風景就會慢慢刻進身體裡,美的特徵也就變成我們本身的美。風的靈氣進入靈魂,山的沉穩進入骨頭,水的柔軟進入內心,溶洞生長的秘密進入到我們的成長的經歷。
通過文字,孩子們傳達著對自然山水、對人和世界的理解。
每個孩子都是詩人,只要給到空間,就為他們覓得一方隨心所欲書寫自己的遼闊天地,蹲在地上、趴在桌子上,提起筆,在自己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記錄著奇思妙想。
孩子們去嘗試發現真知,尋得真我。不論是安靜乖巧的、還是叛逆頑固的,都可以在自然中打開心扉,盡情書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學習看見。它承載著孩子的情緒、情感,當孩子把內在感受通過文字寫出來,它是教孩子們用心觀察,準確表達的過程。詩歌,默默陪伴,潛移默化,讓孩子們沿著各自的節奏開出自己的花。
作為十二背後旅遊區文化活動,十二背後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的課程體系中,詩歌一直是重要的部分。在詩人梅爾的組織下,十二背後詩歌節,已成功舉辦四屆,包括國際詩歌節、溶洞詩會、世界詩人大會等詩歌活動,得到了國內國際廣泛好評。
將詩歌文化,推廣到鄉村,播種給孩子們,是詩歌節的目的和意義所在。去讓詩歌之美、語言之美在孩子們的生命裡生根。本次詩歌節在往屆基礎上,更加突出了詩歌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現、傳承和創造,引導著下一代積極參與,讓孩子們能和詩歌成為一輩子的朋友,一起去見證生命的奇蹟。
綏陽被稱為「中國詩鄉」,詩歌文化源遠流長。現在,河水依然,我們置身其間,徜徉在詩歌的河中。它不會幹涸,它朝著明天流去,流向未來。此次詩歌節活動,不單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文化生活,研學體驗,還將大大促進孩子們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附,孩子們現場創作的幾首詩:
溶洞 | 張逸涵
我輕輕地走進溶洞
溶洞是一條時光隧道
讓我穿梭到不同的世界
裡面的豎井經得起泥沙的打磨
猶如一塊璧
從石鐘乳上滴下的水,滴在我的肩膀上
涼涼的感覺浸進了我的心裡
我把我的掌印印在石壁
那是我留下的記憶
溶洞 | 張仕賢
在無盡的洞裡
有著無窮的秘密······
奇形怪狀的石鐘乳和石筍
倒映在「大河」裡
似乎還有人在呼喚著我們
在這個洞裡,還有許多秘密
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時間的長與短 | 徐先麗
時間有多長?
時間有多短?
昨天
我們才剛剛走過24個小時
今天
在雙河溶洞
我們就走過了一億年
遊雙河溶洞 | 冉家豪 劉華
神秘山洞有故事
洞裡住的人已經出洞了
這些巨大的洞
似乎以前住著一位
正在修煉的老仙人
這平靜的湖面,倒映著
奇幻美麗的石鐘乳
似乎一碰就會破碎
外面的山峰
像盤古開天劈地
留下的痕跡
這些山,這些洞,這些石鐘乳
難道不是一首優美的詩嗎
自然 | 劉詩語
自然是什麼?
自然是青山?是溪水?
還是······
但我知道
自然是無限的
自然是溫和的
自然是自由的
自然是光明的
自然是美好的
自然帶我看世界
自然帶我看未來
自然帶我聽雨滴
自然帶我聞花香
自然——天堂
觀雙河溶洞 | 付君浩
我在溶洞中,橋在山河上
眾生都驚訝
穿過黑暗的溶洞
仿佛進入了時間
見到光明
像親人一樣親切
光明是那麼溫柔
那麼有希望
清清的水,奇異的石頭
我仿佛在仙境裡
讓孩子們先走 | 羅代文
在懸崖的山洞裡
我們邊走邊觀賞
突然
有幾個叔叔說:
「讓孩子們先走」
在緊急的時候
總有人說:
「讓孩子們先走」
讀了這些孩子們的詩,你是否受到觸動?他們所捕捉感受到到一切,就是與生俱來的詩意,提筆就是詩。
對孩子來說,詩意和想像,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詩具有神奇的力量,給人帶來思考、溫暖、想像,孩子們內心的詩意,正是來自於獨特的想像,這是他們最珍貴的特質。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通過這次詩歌研學活動,去發現屬於自己內心獨一無二的力量,看到童心即詩,寫就好了,相信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詩人,能與詩歌溫柔相擁,一輩子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