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首次在正文中明確提出「控糖」——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生活中有個不爭的事實:我們每天都在消費並攝入大量的糖。有時,暢快飲用一瓶飲料所攝取的糖分,可能就已經超出普通人一天攝取糖分的上限(50克)。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馬冠生告訴記者,甜飲料是現階段中國人糖攝入超標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齲齒、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等,這些疾病都間接或直接跟長期糖攝入超標相關。
炎熱的夏季來臨了,面對市面上包裝形形色色、口味五花八門的碳酸飲料、茶飲料、乳飲料、果味飲料等,我們如何避免被「無糖」、「低糖」、「健康暢飲」等宣傳語忽悠,慧眼識別其含糖真相呢?
測試:「1瓶飲料」和「一杯糖水」,你作何選擇?
這裡有道選擇題:A是標榜「營養美味」的1瓶味全活性乳酸菌飲料,B是放了15塊方糖的飲用水。從少攝入糖分角度出發,你會選A還是選B?
記者就此問題隨機採訪了36名讀者,結果所有人都選了前者。「連吃15塊方糖多膩啊,得攝入多少糖分啊,想想就可怕!」這是李女士作選擇前的心理寫照,於是她選擇了A。
而事實上,一瓶味全活性乳酸菌飲料所含糖分與15塊方糖含糖量基本相當(見右圖)。同樣是含有66克糖,一瓶乳飲料我們可以爽快喝完,而當15塊方糖擺在面前時,我們遲疑了。
有營養師指出,這個結果從側面反映了一點:人們擅長辨別和拒絕攝入形態上的糖,而對於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甚至還打著健康概念的溶解狀態糖,如乳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等,卻缺乏應有的警惕。
調查:飲用一瓶飲料,究竟喝下多少糖?
記者走訪物美、家樂福等大型商超,仔細查看貨架上各類飲料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發現其中絕大多數飲料都含糖,有的每瓶含糖量超過50克。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執行會長王旭峰表示,一般來說,碳水化合物的量約等於含糖量,如果標有膳食纖維,減去膳食纖維的量即為含糖量。
記者隨機採訪多位選購者,很多人表示夏季每天至少要喝一瓶飲料,更有甚者直言自己每天不喝可樂就犯困。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秘書長陸雅坤表示,市面上多數乳飲料、碳酸飲料、乳酸菌飲料每100毫升含糖10克,也就是說,喝一瓶(500毫升)這樣的飲料所攝入的精製糖,就已超出新版《膳食指南》建議的控糖量上限。
經過對比,記者發現碳酸飲料、乳酸菌飲料、果味飲料中的「含糖」大戶分別為:百事可樂(600毫升)、味全活性乳酸菌飲品(435毫升)、統一冰糖雪梨(500毫升),成為常見飲料中含糖量「前三甲」。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多數消費者放大了飲料的營養價值。」陸雅坤指出,有消費者誤以為「果汁飲料=果汁」,「乳飲料=乳」,還有家長認為孩子可以通過喝「營養飲料」而攝取足夠多的營養素。而實際上,孩子只攝取了少量的果汁或乳,卻攝入了大量的糖和添加劑。
一款健康飲品應滿足一個基本功能——補充人體必需的水分,同時不會給身體帶來額外負擔。在滿足了上述條件基礎上,再去考慮口味、口感和營養素攝取。營養師建議,「甜飲料不宜多喝,喝之前應該清楚這瓶飲料會給自己身體帶來多少熱量、多少糖等等,再決定喝還是不喝。」陽葉萍
*常見飲料含糖量一覽
(註:本次含糖量比較對象為記者隨機選取的部分常見飲料;以下飲料含糖量是通過碳水化合物含量計算得出的大約值;方糖每塊以4.5克計算。)
飲料名稱含糖量(克)折合方糖數光明暢優植物乳桿菌風味發酵乳(430ML)49.02約11塊伊利暢意100%乳酸菌飲品(330ML)47.85約10塊統一鮮橙多(450ML)47.7約10塊可口可樂美汁源果粒橙(450ML)46.8約10塊統一冰糖金橘(500ML)45約10塊味全每日C葡萄汁(300ML)42.3約9塊
飲料名稱含糖量(克)折合方糖數百事可樂(600ML)67.2約16塊味全活性乳酸菌飲品(435ML)65.685約15塊統一冰糖雪梨(500ML)62約14塊康師傅酸梅湯(500ML)60約13塊康師傅冰糖雪梨(500ML)60約13塊芬達青檸味汽水58約12塊
飲料名稱含糖量(克)折合方糖數九龍齋酸梅湯(400ML)39.2約9塊娃哈哈營養快線(500ML)30約7塊蒙牛優益C海鹽檸檬味
(340ML)
34.68約7塊農夫山泉蘋果汁(330ML)33約7塊可口可樂美汁源果粒奶優
(450ML)
30.6約7塊
飲料名稱含糖量(克)折合方糖數碳酸飲料美年達橙味(600ML)57.6約12塊雪碧(500ML)55約12塊康師傅勁涼冰綠茶(550ML)53.35約11塊康師傅冰紅茶(550ML)53.35約11塊可口可樂(500ML)53約11塊康師傅柚子綠茶(550ML)52.25約11塊
一瓶冰糖雪梨(500ML)含糖量=13塊方糖
一瓶味全活性乳酸菌(435ML)含糖量=15塊方糖
一瓶百事可樂
(600ML)含糖量
=16塊方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