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鎮錦廈社區創新推行「樓長制和管家式」服務

2020-12-20 東莞日報i東莞

錦廈社區為隔離人員做好生活和身體健康等方面的跟蹤服務 長安供圖

早發現、早隔離,是應對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辦法。然而,隔離人員可能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擔憂,如何才能夠讓他們擔心少一點、安心多一點?

長安鎮錦廈社區創新推行「樓長制和管家式」服務,對隔離人員管吃管住管購物,做好生活和身體健康等方面的跟蹤服務,讓他們感受到融融暖意。

健康小禮包送上門

「非常感謝你們這麼多天的關心、照顧,謝謝你們!」2月8日下午4點半,住在錦廈舊村出租屋的彭某在家門口領取盒飯後,向幾米外的送餐人員表達謝意,這是他們家吃的最後一頓隔離晚餐。

今年1月25日晚上11點半左右,彭某一家從湖北省廣水市回到長安。第二天一早,錦廈舊村樓長李仲波、民警和社區醫生就上門,開展實地排查和宣傳解釋工作,做好登記和報備,由社區醫生開具居家醫學觀察14天告知書,並由樓長填寫居家隔離健康告知書,對其進行體溫監測。

剛開始的時候,彭某非常擔心隔離期間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和身體健康,特別擔憂是否被感染。令他想不到的是,錦廈社區給家裡送來了裝有大米、食用油等物資和體溫計、口罩的健康小禮包,而且每天都有專門人員送飯上門、測體溫、宣傳預防知識,解決了後顧之憂。隔離期間,一家人有時候看電視關注疫情防控情況,有時候則陪女兒看書、做功課,安心度過這段特別的日子。

經過醫護人員全面檢查,2月9日,彭某一家三口解除居家隔離。在這段時間裡,彭某一家經歷了從擔心到安心的過程,這得益於錦廈社區創新推出的樓長制和管家式服務。

送餐貼心服務受點讚

「從我們到達長安開始,錦廈社區就有工作人員叮囑我們不要出門,每天都有給我們上門量體溫、送口罩,還提供午餐和晚餐,服務這一塊我們都挺滿意的。」談起錦廈社區的管家式服務,從湖北到莞人員張某舉起了大拇指點讚。

2月11日,是張某和侄女居家隔離的第14天,她們是1月29日從湖北省襄陽市回到長安錦廈社區,說起隔離期間的生活,張某深有感觸。

「明天是我和侄女居家隔離的第十四天了,我相信困難一定會過去的,今後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希望在明天。」居家隔離期間,張某在家每天做好清潔消毒,閒暇時間還會做瑜伽放鬆身心。

錦廈第二社區衛生站全科醫生劉興旺告訴記者,對隔離人員,他們每天都會上門進行體溫檢測,詢問其有無不適症狀,如果發現有發燒、咳嗽、氣喘等症狀的隔離者要及時轉到定點醫院進行進一步確診。

提供管家式服務

「對重點管理對象,我們聯合社區醫生、轄區民警、網格員等進行現場排查,並在14天內進行體溫和身體健康情況的跟進。」隨著返程人員增多,錦廈舊村樓長李仲波越來越忙。他每天根據統計數據對網格內出租屋二手房東、租住人員進行宣傳,上報從湖北到舊村人員信息,提醒二手房東做好出租屋環境衛生清掃,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其中有一項重點工作就是做好隔離人員核查和管家式服務。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做好防疫工作,錦廈社區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組建了由駐社區班子(分管領導)+鎮幹部團隊+社區幹部組成的疫情防控幹部隊伍,建立鎮領導駐點錦廈社區團隊疫情防控工作組。

此外,錦廈社區嚴格落實居家隔離措施,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做到居家隔離者足不出戶。明確由「鎮駐村團隊和社區黨員幹部+公安工作人員+醫護人員+網格管理員」組成見麵團隊,親自參與社區居家隔離人員首次見面,落實隔離措施。

社區對居家隔離人員加強跟蹤管理,實行「幹部聯企、黨員聯戶」,每一戶落實一名鎮(村)黨員幹部作為管家,提供管家式服務。

隔離期間,各駐點團隊工作人員分上午11:00和下午4:30為隔離觀察人員送餐,在心理上關心、安撫他們,監測體溫,並代為採購生活日用品、拿快遞,對垃圾進行集中處理,對隔離區域、居住地點進行消毒殺菌。此外,錦廈社區還整體租用一家酒店設置1個集中醫學觀察點,對集中隔離人員開展管家式服務。

記者 雷元全 通訊員 李華文

相關焦點

  • 推行樓長制 服務添動能 鄭州這個辦事處創新樓宇服務值得推薦
    特別是11月3日李克強總理考察豫發大廈以來,博學路辦事處以豫發大廈為試點,探索實施「一二三四」樓長制,全方位提升了樓宇及企業服務水平,形成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黨建引領,做實「樓長制」樓長制的核心是樓長。
  • 三明推行「梯長制」:找回上上下下的幸福感
    2017年,為破解「三無」住宅電梯安全管理缺失問題,沙縣創新推行「梯長制」探索,通過發動業主以樓道為單元推選產生1名「梯長」,對電梯日常基本使用進行管理,並由業主自行選擇有資質的本地電梯維保公司,委託其負責電梯日常安全管理與維保工作。   就這樣,熱心的林建銘被大家推選為「梯長」。「我平時主要負責向業主收費,還有就是每半個月監督他們進行維護。」
  • 綦江設街長、巷長、樓長,看看他們都管些啥?
    6月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綦江區城市管理局獲悉,綦江區將以古南街道、文龍街道、通惠街道3個街道為重點,在全區推行三級街長制工作。綦江沙溪河公園 陳星宇攝綦江區城市管理局局長張文野介紹,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大力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進程,結合全區「三級和議」制度和「三治融合」平臺建設經驗,以深化「馬路辦公」為總領,以落實「門前三包」為抓手,綦江區制定了《綦江區深化「馬路辦公」機制全面推行城市綜合管理街長制工作方案》(後簡稱「方案」),將形成城市治理一級抓一級
  • 新北街道全面推行河(湖)長制
    推行河(湖)長制,是保護水環境、改善水生態的重要舉措。新北街道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全面推行河(湖)長製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河(湖)長制「全覆蓋、共參與、真落實、嚴監管、重獎懲」的工作格局,為轄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 惠州全面推行交通管理「路長制」
    通過學習借鑑國內城市經驗,今年7月,惠州市公安局開始謀劃制定「路長制」勤務工作模式,並定於8月10日正式推行。「目前,『路長制』剛開始推行,先在惠城區和仲愷區設了26名路長,其他縣(區)公安機關將結合實際,在城區範圍內各選取若干條路段推行『路長制』。」
  • ...創業服務先行區揭牌|侯首文|長安鎮|創新創業|先行區|港澳|戴浩平
    11月18日,由長安人社、醫保分局與長安鎮經濟發展局聯合主辦的主題為「攜手港澳求創新,協同發展贏先機」的長安鎮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先行區揭牌儀式在長安青創中心成功舉行。東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四級調研員侯首文,長安鎮黨委委員戴浩平,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及粵港澳青年代表等近150人出席活動。
  • 下城區兩社區率先有請「小區管家」
    3月27日下午,該區長慶街道柳營、吳牙兩個社區與浙江波普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正式籤約,將由該公司為小區提供保潔、保綠、保序等一站式綜合性服務。據悉,像這樣在老舊小區中引入商品房式的「小區管家」服務,已被寫入了下城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列入該區2018年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
  • 鄭州大學路街道11個社區全面推行送菜到家服務
    足不出院嘗「鮮」 宅在家中抗「疫」2月9日一大早,果蔬直通車就開進了嵩山社區興華北街16號院和嵩山南路85號院,青菜、番茄、辣椒、蘋果、香梨等各種果蔬品類齊全給我打Call「特殊時期,逛超市買菜不安全,這個管家很方便,當日點單,次日送達。你不方便出門,物業管家把菜送回家。」節後返鄭的南陽籍居民李先生說。
  • 城陽街道:爭做青島社區治理的品牌擔當和創新樣板
    近年來,青島市在推動城鄉社區治理方面統籌謀劃、銳意創新、典型引領,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打造了一批「青島品牌」和「青島樣板」,不斷開創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注入新動力。
  • 赤峰供電推行「黨建+」 服務更溫暖
    赤峰供電推行「黨建+」 服務更溫暖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8-05
  • 倡導「紅色服務」,四季晶華社區「紅色管家」深入社區
    重陽佳節,吳門橋街道四季晶華社區聯合天辰花園小區物業的「紅色管家」試點項目舉辦了一次特別的「重陽敬老」惠民活動,義診、口腔免費檢查、免費理髮、義務維修等各種親民便民的活動走進小區,為老年朋友增添了節日的溫暖。
  • 濰坊高密:開啟「敲門問暖」管家式服務 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日前,高密市住建局聯同熱力公司的工作人員一同來到高密的東鳳城小區,進門入戶開展「敲門問暖」管家式服務,詳細了解供暖情況。居民管貽洪說,「這兩天好像沒有那兩天溫度那麼高,是不是濾網還是哪裡有什麼問題,給解決解決?幾分鐘後,維修人員便拿著工具來到了住戶家中,一番檢查後,及時對濾網進行認真清理。這種主動靠前服務、即時解決問題的做法也得到了居民的認可。
  • 走進北京的「小巷管家」,沒有級別的「領導」卻是熟人好辦事
    作為「街巷長」的延伸和又一創新,東城區龍潭街道率先嘗試啟動「小巷管家」試點。如今,像韓險峰這樣的「小巷管家」,東城已經招募了2064名,實現全東城178條主要大街、1005條背街小巷全覆蓋。一次,薛洪峰和社區辦主任倆人坐下來想主意。薛洪峰說,過去的樓門長,最多管管單元門裡事。這次不一樣了,希望能將管理的範圍擴大到街面上去。過去,居民老是認為,街面上的事,那就是政府該管的。但是現在要轉變觀念,要讓居民把街面上的公共區域當成自己家一樣愛護。要不叫「小巷家長」?
  • 江門市 廣州市白雲區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
    近年,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壓實黨政主體責任,不斷健全工作機制,統籌各方力量,全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河湖管理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多次受到國家有關部委表揚。
  • 浙報專版︱路橋:幹部當塘長 池塘配「管家」
    去年以來,為更好服務全區中心工作,深入推進治水消劣,路橋發起了「村村爭創先鋒塘、黨員幹部當塘長」活動,發動基層黨員幹部擔任小微水體的塘長,治水護水成效顯著。到去年年底,路橋全區小微水體均已完成消劣任務。如今,在路橋,每一口池塘都有一個「管家」,每一個小微水體都建立了護塘隊。
  • 濟南港華供氣管家進社區,為市民零距離解決用氣難題
    , 12月19日,濟南港華燃氣各黨支部走進棋盤街等10餘個社區開展 「供氣管家進社區 為民服務零距離」安全服務進社區活動。「三社聯動」解民憂 打造家門口的「營業廳」濟南港華同街道社會服務機構和街道下屬社區走在一起,做到社會企業、社區組織、社區物業「三社」聯動,探索和創新強強聯合的工作機制,籤訂一份共建服務協議,共同打造「安心安居」社區。
  • 推行河長制湖長制 實現河湖長治久清
    近年來,鐵東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全力推進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紮實推進河湖長制責任落實,加大水生態環境修復力度,努力構建美麗河湖與健康河湖,河湖面貌得到持續改善,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顯著增強。上下協同,保障工作運行。
  • 為民零距離 黨群譜和諧——南寧市西鄉塘區明秀南社區創新推行「零...
    面對新形勢下組織建設新任務、居民群眾新期盼,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北湖街道明秀南社區不斷創新思路,著力在擴大黨組織覆蓋面,拓寬黨群溝通渠道,創新為民服務載體上下功夫,探索形成「零距離工作法」。 二、主要做法 社區通過推行「零距離工作法」,擴大黨組織覆蓋面,拓寬黨群溝通渠道,創新為民服務載體,在組織覆蓋、黨群溝通、為民服務上做到零距離。 (一)健全組織體系,實現組織覆蓋零距離 一是網格化管理,合理調整組織設置。
  • 社區生活新方式——有事找管家
    她其實就是一名平凡的社區管家,就像是我們身邊知心的朋友,給我們支持、幫助和默默的守護。碧桂園服務特色的「鳳凰管家體系」  子女忙碌在外,她就是獨居老爺爺的親閨女  安徽六安碧桂園社區有一位獨居老爺爺。爺爺的老伴去世的早,子女忙碌在外,很少回家。老爺爺異常孤獨。一天,獨居老爺爺爬上二十多層的樓頂,情緒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