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海凱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IgG/IgM檢測試劑盒」「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得歐盟醫療器械CE認證,完成了歐盟地區準入,可向歐盟市場供應。這也意味著凱璟生物未來可在全球範圍內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貢獻一份中國力量。
疫情之下,由於長期積累的研發實力,讓凱璟生物的時刻表一天未停,生產研發和市場拓展的腳步也沒有減速。而這也正是特殊時期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松江生物醫藥產業的一個縮影。
集結出徵,別樣逆行
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盒、呼吸機……疫情襲來,與之相關的醫用防疫物資需求量驟增。
作為松江重點培育的產業之一,松江生物醫藥產業有產值規模超億元企業10家、重點企業82家,基本覆蓋了生物製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領域。疫情當前,生物醫藥企業主動集結「出徵」,演繹別樣「逆行」。
對於不少企業來說,今年的春節假期尚未真正開始就已經結束。上海大勝衛生用品製造有限公司、美迪康醫用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等企業與時間賽跑,開足馬力生產N95型口罩、醫用口罩等各類型口罩,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美昕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停掉了所有海外訂單,加班加點為武漢各大醫院生產封閉式呼吸道吸痰及病毒滅活系統。上海萬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們奔波各地,為滬上50多家醫療機構採購配送消毒溼巾、醫用防護服等醫用物資。
如果說保障醫用物資的生產供應是企業抗疫的第一戰場,那麼,在後方,另一個戰場的戰疫也在悄然進行。
依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近年來,松江生物醫藥產業逐步形成了上下遊全產業鏈聯動發展的態勢,科技研發成為產業發展壯大的基礎。如何在抗疫中進一步發揮產業優勢和技術優勢?各企業給出了答案。
核酸檢測試劑盒——這個在病毒檢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產品,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凝聚著無數科研人員的力量。探針引物是試劑盒核心原材料,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百力格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積極投身研發,爭分奪秒為國內的分子診斷企業合成用於病毒檢測的DNA探針。而為了讓試劑盒檢測準確率更高,上海碧雲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Away系列創新性去汙染試劑,可高效清除環境中的汙染物,有助於減少新冠病毒檢測的假陽性和假陰性。
眾多生物醫藥企業互相為鄰,也讓上海凱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初期便獲得了相關抗原,加速了新型診斷試劑的研發。這次歐盟醫療器械CE認證讓公司總經理羅朝領備受鼓舞:「這是對我們研發實力和產品質量的認可,現在我們正在尋找機會,做好出口準備。」疫情暴發以來,凱璟生物第一時間緊急研發新冠病毒的檢測試劑盒,其中包括僅需10微升血樣8分鐘即可完成新冠病毒篩查的抗體檢測試劑盒,為新冠病毒的現場篩查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手段。
厚積薄發,危中尋機
在關鍵時刻用核心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這背後是松江生物醫藥企業多年來專注科研的厚積薄發。而面對疫情對帶來的影響,生物醫藥產業也在危機中尋到了新機遇。
由於海外疫情蔓延,上海景仁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陸續接到多個國家的訂單,目前已發送了三批物資分別到匈牙利、沙烏地阿拉伯和義大利,今年公司還將擴大規模,增加產品供應,疫情結束後,其位於蘇州的新工廠也將投入生產。
專注醫院感染控制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萬東生物公司,疫情期間訂單比平時翻了一番,面對大眾消毒衛生意識的提升,下一步,企業也將目光投向了民用市場,計劃擴大布局,開拓營銷渠道。
科創研發始終是生物醫藥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疫情帶來的階段性影響並沒有成為企業發展停滯的理由。生工生物公司目前在努力攻克DNA合成關鍵原料的自主研發,項目完成後每年有望降低企業成本超千萬元。
「疫情這段時間其實讓大家更集中精力地投入到了產品研發中。」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研發團隊一直在為後續發展苦練內功,而公司去年動工的昊海生科國際醫藥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在區裡的大力支持下,也及時復工恢復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