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分析:臺灣、南海局勢傳出新消息!蓬佩奧呼籲東協共同抵制中國...

2020-12-11 FX168財經網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五(9月11日)亞洲交易時段,亞股漲勢明顯乏力,隔夜美國大型科技股再度下跌引發擔憂。本交易日來看,市場重點關注美國CPI數據。

截止收盤,日經225指數收盤漲0.7%;澳大利亞ASX200指數收盤下跌0.83%;韓國KOSPI指數收盤上漲0.21點。A股在昨日大跌後反彈。

美國參議院周四否決了一項共和黨提出的規模約3,000億美元的新冠救助議案,因為尋求更多資金的民主黨人阻止了議案推進。這個消息打擊了市場人氣。

「瘦身版」紓困方案在參議院投票中得到52票贊成票、47票反對票,由於未能達到通過方案的最低門檻60票,方案被否決。

由於參議院部分議席將於11月大選時一併重選,參議員將於數周后開始專注於選舉工程,今次可能是大選前最後一次就新紓困法案進行表決。

澳洲國民銀行(NAB)外匯策略分析師Rodrigo Catril指出:「出臺更多財政支持的需求很明顯,但立即獲得支持的機率已大幅降低。」

Asset Management One首席分析師Kozo Koide表示:「經濟從封鎖中復甦的預期曾提振全球股市上漲。但隨著(北半球)進入秋季,人們想知道疫情是否會惡化。你永遠不知道疫苗的部署是否那麼容易,也不知道銀行是否需要為陷入困境的酒店業企業留出更多準備金。鑑於這一切,投資者可能質疑當前的估值是否合理。」

除了關注美股走勢外,眼下地緣政治風險依舊揮之不去。臺灣、南海局勢均傳出新消息。

臺海局勢: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外交及軍事緊張關係升高,臺灣周四稱中國解放軍進行海空聯合演訓,對臺灣的空防造成嚴重影響,並對區域和平穩定形成威脅。

臺「國防部」昨日在記者會上透露,解放軍機艦接連兩天進入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且距離臺灣最近僅約166公裡。據稱,連續兩天進入臺防空識別區的有SU-30、運8、殲10等戰機及船艦,共30架次戰機及7艘次船艦,其中約21架次進入防空識別區。

臺「國防部」稱,這次解放軍演練為大規模聯合海空操演,但火箭軍、登陸部隊並沒有參與演練。解放軍在臺防空識別區進行演訓,明顯就是要加大對臺的恫嚇力度,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將此變成常態活動、逐漸壓縮臺灣活動空域,這是非常嚴重的挑釁行為,國軍除了警戒之外,還運用廣播警告驅離,但在處理上仍會避免擦槍走火。

南海局勢:東協(ASEAN)外長會議9月9日至9月12日以視頻形式舉行,由於涉及南海問題,中美兩國再次相互指責對方。

美國政府上月26日將24家中國國企列入制裁黑名單,指這批公司協助中共將南海島嶼軍事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周四向東南亞國家外長呼籲,和這批中資企業切斷關係。

蓬佩奧在會議上嚴詞批評北京,並且呼籲東協國家團結,不要讓中共為所欲為。「今天,我想更進一步,不要只是口頭上說卻沒有行動。我們認為那些在南海的東協臨海國家做生意的中國國營企業,正在進行霸凌。休讓中國共產黨凌駕我們與我們的人民之上。你們應該有信心,美國人民會在這裡提供友情協助」。

中國外長王毅則批評美國正在成為南海軍事化的最大推手與破壞南海和平的最危險因素,譴責美國公然放棄在主權爭議上不持立場的承諾,直接介入本地區領土和海洋爭端。

匯市方面,日內美元維持窄幅震蕩格局,交投在93.30附近,非美貨幣多數反彈,市場日內關注美國CPI通脹數據。市場預期通脹率變動不大,按月升0.2%,按年則升1.6%。

大宗商品方面,現貨黃金日內在1940關口附近波動,昨日衝高回落小幅收跌,白銀價格維持跌勢。

Invesco投資策略師Talley Leger表示,在金價繼續維持在關鍵的1900美元/盎司上方的情況下,其長期上行趨勢短時間內是不會改變的。

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RBC Wealth Management)總經理George Gero表示,「金價和銀價下跌就會吸引逢低買入者,後市目標分別為2000美元/盎司和30美元/盎司。」

日內風向標:

20:30 美國8月未季調消費者物價指數

主要貨幣走勢分析:

歐元:歐元/美元昨日衝高回落勉強收於1.18關口上方,日內繼續窄幅震蕩。技術面看,日圖MACD綠色動能柱逐步收縮,RSI指標徘徊在50水平附近,KDJ指標持穩於超賣水平上方,指示下行動能減弱,或進一步震蕩。短期初步支撐位於1.1790,初步阻力位則可看1.1850。

英鎊:英鎊/美元昨日暴跌近200點,失守關鍵的60日均線支撐,關注昨日低點1.2774是否會被跌破。技術面看,日圖MACD綠色動能柱急劇擴張,RSI指標向下逼近超賣水平,KDJ指標向下觸及超賣水平,暗示價格看跌動能強勁,但跌勢或放緩。短期初步支撐位於1.2770,初步阻力位則可看1.2850。

日元:美元/日元延續前幾日的震蕩格局,目前交投在106.15附近。技術面看,日圖MACD紅色動能柱基本持穩,RSI指標徘徊在50附近,KDJ指標也交投在50水平附近,預計將進一步震蕩。短期初步支撐位於105.80,初步阻力位於106.50。

校對:TIER

相關焦點

  • 東協峰會即將召開,菲律賓做出榜樣,擱置爭議與中國共同開發南海
    今年上半年,在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被迫取消或者推遲。雖然目前新冠疫情的陰霾尚未散去,但是隨著防控工作的深入,許多國際活動又重新恢復。當地時間10月15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氏秋姮對外宣稱,2020年東協峰會領導人會議將於11月中旬舉行。
  • 「中國網評」蓬佩奧之流南海作妖:始於鬧劇,必終於恥辱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發表聲明,宣布美國不承認中國對涵蓋南海大部分海域的離岸資源權利主張。蓬佩奧表示支持2016年中菲南海爭議臨時仲裁庭的裁決,且措辭強烈,一改美國政府往日在南海爭端問題上所持的中立立場。
  • 南海局勢這一年2016
    精心算計好的範圍表明,美方、特別是軍方不甘心南海局勢在中國與東協國家的接觸與緩和中自行降溫,堅持運用自身策略,通過「航行自由宣示行動」(FONOPS)等單邊手段,對中國在南海的立場和利益進行牽制,此舉也顯示了美國要在軍事安全上拉住越南、防止其從現有與美合作程度上後退的考慮。美軍在南海執意進行常態化巡航引發中美意外衝突的可能已成為公認的南海局勢波動的最大風險。
  • 南海局勢:中國外部壓力增加,越南經濟損失巨大
    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美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稱,中國在南海許多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美方敦促相關國家反對中國的海洋權利主張。美國無視中國和東協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肆意歪曲南海有關客觀事實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渲染南海地區緊張局勢,挑撥中國與地區國家關係,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
  • 不為臺灣出兵,卻一直猛打臺灣牌?美國決策與臺海局勢的幾種走向
    由於美國的攪動和島內蔡某人之流的配合,小小的臺灣海峽近期再度風起雲湧——繼東海、南海、臺海大規模軍事演習之後,「海峽中線」的說法也遭否定,解放軍在臺海局勢中愈發強勢。這種情況下,兩岸民眾都更加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旦熱戰爆發,美國會不會為了保護臺灣出兵?
  • 日澳籤署對抗中國協議,東協火速力挺中國:將限制外軍在南海軍演
    日澳籤署對抗中國軍事協議一直以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想拉攏日本,澳大利亞,以及印度成立所謂的亞洲小北約,希望可以進一步限制中國在亞太地區勢力的擴張,但是前段時間包括日本,澳大利亞籤署了15個國家參與的RCEP協定,讓世界最大的經貿協定把美國排除在外,讓美國又一次感受到了被盟友「拋棄」的感覺。
  • 近三十年來臺灣學界南海問題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來源: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2020 年第6 期 "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宣布4年後,2020年7月 13 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關於南海問題的聲明,明確拒絕中國對於南海特定區域的主權聲索。針對蓬佩奧的言論,臺灣對外交往部進行了回應,聲稱"其對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享有國際法及海洋法上的權利"。
  • 外交部與中國南海研究院共同舉辦南海問題線上國際會議
    多年來,中國和東協國家秉持「雙軌思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我們要堅持下去、發揚光大。要繼續由直接當事國談判協商解決有關爭議,加快達成「南海行為準則」,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中方願同南海沿岸國繼續共同努力,爭取共同開發在南海早日邁出實質性步伐,真正造福沿岸各國和各國人民。
  • 美軍飛機再次現身南海上空,朝廣東省方向飛行
    近期中美局勢消息不斷。當地時間周二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他已籤署一項法規,將對「協助限制香港自治」的中國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中國外交部周三也最新做出強硬回應。在中美雙邊緊張關係升級之際,周三(7月15日)再度傳出美軍飛機現身南海上空的消息。
  • 指手畫腳,美想在南海打組合牌,中國絕不會坐視不管
    川普的競選失敗似乎並未影響其「戰鬥力」,不斷在想著如何「翻盤」,而依舊高調的還有蓬佩奧。蓬佩奧堪稱「職業抹黑人」,近日,他發推稱,「如果北極地區要發展,我們必須首先關注俄中兩國的威脅。中國想成為一個『近北極國家』是共產主義幻想,中國遠在北極900英裡之外。」
  • 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就南海問題接受媒體採訪
    中新社雅加達7月15日電 (記者 林永傳)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15日就美國務卿涉南海聲明及「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展等問題接受印尼《雅加達郵報》、國家電臺、美都電視臺採訪。鄧錫軍說,關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的南海問題聲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於7月14日作出回應。我們認為,美方聲明罔顧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違背美國政府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公開承諾,違反和歪曲國際法,蓄意挑動領土海洋爭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 【深度】美政客挑動南海衝突,東南亞國家「不想被騙進反華運動中」
    中方無意像美國那樣採取控制全球海洋的「馬漢戰略」,目前只高度關注臺灣、南海,確保自己的生命線不受阻礙。同一天,美國國務院重申美國務卿蓬佩奧7月發表的所謂聲明,即宣稱中國在南海許多主張「非法」,並表示「美國準備好採取堅定行動反抗中國欺凌」。這是就蓬佩奧訪問越南進行的「說明」。在美國大選投票日前4天,蓬佩奧結束對東南亞多國的訪問。訪問期間,蓬佩奧一如既往,一再攻擊中國。
  • 中國東協需共同放眼大格局(國際論壇)
    中國與東協務實合作、「實幹興域」的獨特關係構建,關鍵在於雙方放眼大格局、向積極的方面持續努力經營,保障本區域和平穩定的發展局勢    對絕大多數東協國家來說,日前結束的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議都是不小的成就。我們很欣慰地看到出席會議的各國代表團皆能以集體的睿智在重大分歧上求同存異。
  • 關鍵時期,東協十國釋放強烈信號,要與中國聯手幹一件大事!
    撰文丨泉泉 小野近些年,中國的強勢崛起,無形中觸碰到了美國的利益。一向霸道無理的川普政府看到這一情況,便煞費苦心想要遏制中國的實力。近段時間,川普政府拉攏眾多盟友,試圖讓他們共同「針對」中國。畢竟,中國如今已經是一個不亞於美國的「超級經濟體」,如果貿然與中國交惡的話,勢必是有弊無利。如今正是抗疫的關鍵時期,東協十國釋放強烈信號,要與中國聯手幹一件大事!日益緊張的中美關係如今,全球的肺炎疫情依舊非常嚴峻,許多國家依舊在想辦法控制國內疫情。但是,有一個國家卻不把國內的疫情當一回事。這個國家是誰?
  • 美軍E-8C飛機被曝再次現身南海上空 三天內第二次抵近中國廣東沿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在7月13日被曝光對中國廣東省進行抵近偵察之後,美國空軍的E-8C偵察機於7月15日再次現身南海上空,並朝著中國廣東省方向飛行。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7月15日發布的消息稱,美國空軍的一架E-8C「聯合星」飛機當天途徑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朝著中國廣東省方向飛行。
  • 蓬佩奧為中國人民做了好事?
    與此同時,美國還鼓吹其他國家一同對華進行抵制。作為川普最忠實的部下之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華的態度與他如出一轍。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蓬佩奧曾多次在國際舞臺上大肆對中國進行惡意抹黑,其醜惡嘴臉早已人盡皆知。
  • 在南海問題這面照妖鏡下,有些人露出了兩面三刀的真面目…
    克裡:美方對南海仲裁結果不持立場據外交部網站消息,7月25日,中國外長王毅在萬象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會見美國國務卿克裡。對於中美關係,王毅表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關係保持了發展勢頭。3月底習近平主席與歐巴馬總統在華盛頓核安全峰會期間成功會晤,為今年中美關係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 2016,南海局勢峰迴路轉
    2016年上半年,受菲南海仲裁案影響,中菲南海爭端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地區安全問題推動南海問題熱度達到近年來的「峰值」。7月12日,臨時仲裁庭就菲南海仲裁案做出幾乎「一邊倒」的最終裁決,不僅引發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也在實質上削弱了仲裁裁決的「公信力」,菲所依賴的「同情分」隨即「清零」,國際輿論由「指責」、「施壓」中國轉為「質疑」、「反思」此次仲裁。
  • 在臺海局勢緊張時刻,山東艦經臺灣海峽赴南海訓練,解放軍釋放明確...
    其中臺灣地區有人搞了些小動作,從歷史的視角可以看出是對這個趨勢的抵制。而且臺灣當地在大陸崛起面前焦慮不安,兩岸之間的關係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出現爭執在所難免。再加上最近時期,美艦航行臺灣海峽,刻意提升臺海問題的熱度,唯恐此地區風平浪靜,向臺灣地區某些人「明送秋波」,危害了臺海地區的穩定和平。在臺海局勢越發緊張之時,山東艦經過臺灣海峽,引起了臺灣地區的注意,解放軍的動向也讓臺灣地區憂心忡忡。
  • 周忠菲:東協拒「選邊站」對臺灣意味什麼?
    臺灣當局應從中悟出道理,明辨世界大勢,回到「九二共識」,踏踏實實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放棄分裂意圖,方為上策。  全文內容如下:  美國與東協十國領導人的非正式會議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落下帷幕。會議發表的聯合宣言,並沒有涉及美國指望的南海問題,更沒有提到任何「中國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