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濟之下,實體店如何「種草」?

2020-12-17 青眼

和年輕人「玩」成一片。

文/二學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季節的變換,總是激發著少女們的購物慾,眼下,又到了「種草」的好時節。

從「天王蓋地虎,小雞燉蘑菇」的段友,眾多網紅博主以及明星加持的小紅書,到「記錄美好生活」的快手、抖音短視頻,分享經濟的紅利一直都在。線上的「種草」套路一波又一波,猝不及防就讓人剁了手。

事實上,「種草」不僅僅在線上。近日,HOLA赫拉帶著100萬張面膜,挺進實體店,開啟了線下「種草」的典範。

「種草」成就網紅,也能成就實體店

「種草」這一行為起源於線上,隨著美妝社交的興起,一些美妝達人通過在網絡上分享優質產品,從而積累了眾多粉絲。此後,「種草」行為也由自發推薦轉變成商業行為,企業利用分享經濟和粉絲效應,對其產品進行推廣宣傳。

可以說,「種草」行為不單單成就了產品和品牌,也成就了一批網紅、KOL。

事實上,主動參與和分享,構成「種草」的起點和終點。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發現,「種草」從來不只是線上各平臺的專利。只要有人、關係和場景,線下實體店一樣可以「種草」,且具備在線上無法實現的「體驗」功能,使得受眾更精準、質量也更高。

3月29日,由HOLA領銜、線下7000+門店同時啟動「娃娃機PK」、「面膜免費領」活動,不到十天品牌增粉突破1萬,與此同時,50萬+參與人數、100萬片牛奶爆漿面膜的派送,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萬人種草」。

正如「種草」成就了網紅,也能成就實體店。眾所周知,當下產品價格已不是驅動消費者購買的決定性因素,促銷、打折並非長久之計。實體店需要好玩、有效也更易上手的引流手段,通過「耍點」小心機變得會玩、有趣,以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店。

實體店如何「種草」?

在以產品、體驗和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化妝品專賣店,「種草」該如何實現呢?

能否吸引消費者參與、分享是關鍵。去年,抓娃娃遊戲火遍大江南北,在美妝業,很快就有品牌抓住這一風口,香奈兒、聖羅蘭等以抓娃娃機為靈感相繼推出了電玩主題快閃店。敢創、會玩且深諳年輕消費者心理的HOLA,也趕上了這波時髦。

不同於以往新品推廣慣用的「免費送」手法,HOLA通過設置互動遊戲,激發消費者的興趣點,在推廣新品的同時,也讓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了解更為深入。據HOLA二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種草計劃覆蓋了近七千家門店,且僅限於線下,消費者進店後通過娃娃機H5掃碼進入遊戲頁面,得6分即可中獎,領取HOLA牛奶爆漿面膜1片,另通過微博、朋友圈曬圖也能拿到更豐厚的獎品。

從參與、試用到分享,HOLA實際上完成了「種草」的閉環。

事實上,這次HOLA和7000+門店的「線下種草」嘗試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截至4月16日上午10:00,HOLA版H5遊戲頁面瀏覽量超15萬次,分享近1萬次,遊戲參與者累計突破35萬人次,這意味著活動期間HOLA品牌及牛奶爆漿面膜獲得數十萬級的曝光量;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粉絲也跟著水漲船高,截至16日上午,HOLA微信公眾號實現16000+的粉絲淨增量,活動期間漲粉接近90%。

好產品是關鍵

如何玩,只是手段,不論是線下還是線上,好產品才是「種草」的先決條件。利用抓娃娃機吸引來的小年輕,當然也要有符合他們喜好的產品,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種草」。

HOLA從那些餓死也要買「妝備」、熬夜也要掛機玩遊戲的年輕人的「小愛好」中獲得啟發,推出牛奶爆漿面膜。上述品牌負責人表示,牛奶爆漿面膜作為HOLA二部年度主打產品,核心賣點是滿滿的28毫升牛奶原液,同時提倡早一片3分鐘煥活、晚一片30分鐘牛奶SPA的分時護理方式,目標消費者正是當下年輕的「懶妝一族」,現已陸續完成鋪貨、進入推廣和動銷階段。

該品牌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此次「種草行動」HOLA選擇簡單易上手的抓娃娃遊戲和相對閉環的線下化妝品店,為消費者與渠道創造機會、建立起關係。

也就是說,這場HOLA與線下實體店的「合謀」,通過有趣、新鮮的玩法為品牌吸粉的同時,也為實體店引入了更多年輕消費群體,帶來了更具活力的新面貌。另一方面,在當下CS渠道面膜品類價格戰競爭激烈的當下,也為店鋪的產品推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關焦點

  • 實體店如何運用分享經濟模式走出經營困境
    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中,位置直接決定實體店的成敗。只要搶佔有利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客流量和銷量。但如今實體店位置,不再是制勝的法寶。因為人們的所有的生活方式,都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實體店的位置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好多實體店即將面臨倒閉,這跟2020年的疫情沒有直接的關係,跟網際網路的衝擊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購物習慣都變了,已經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在大變局下,實體店要想發展,不是向外找問題,而是要自我升級重新布局。如果實體店商家還堅持20年前的傳統經營模式,那麼終端商將無生意可做。
  • 「種草經濟」為啥這麼火?消費結合社交 兜售時尚理念
    故宮角樓咖啡館,排隊「種草」的人絡繹不絕。新浪微博上「母親節禮物種草」這個話題就有超過2000萬的閱讀量,在話題裡,鮮花、護膚品、首飾、家具用品、保健用品等都成為人們母親節「種草」的對象。  此「種草」非彼「種草」,不是要去栽花栽草,而是泛指「把一樣事物推薦給另一個人,讓其他人喜歡這樣事物的過程」。如今,「種草」已是網絡中的流行詞,消費者可以去「種草」任何東西,萬物皆可「種」。「種草經濟」有哪些表現?消費者如何看待「種草」?
  • 媽媽網618全民種草季持續發力,集結辣媽天團玩轉母嬰種草經濟
    (原標題:媽媽網618全民種草季持續發力,集結辣媽天團玩轉母嬰種草經濟)
  • 唐昊:社群運營三法則分享!實體店做社群的前景如何?
    作為實體店,每天的客源都是附近的人。而這些人就是你要經營的社群。社群經濟,將助力實體店創建更高效、便捷、智能的營銷生態圈。無論從社群發展趨勢分析,還是從實體店本身持續發展分析。實體店在建設社群方面佔據巨大優勢。社群發展趨勢一定是從全國性到區域性,從線上到線下。
  • 疫情之下到處都是「旺鋪轉讓」,實體店的出路在哪裡?
    導語: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有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對於實體店的老闆來說,感覺壓力都「壓在」了自己的身上,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抱怨人工成本、房租費用,每年都在增長,但是實體店的生意卻沒有太大變化,甚至有些實體店的生意還不如從前了。不少人都說,「一鋪養三代」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 知乎男性種草社區前景未明 「他經濟」終將被「她經濟」取代?
    據此前36氪消息,知乎低調上線一款名為「CHAO」的App,其定位為男生種草社區。有網友表示,CHAO在不久的將來會被女性用戶所佔領,而有部分網友則稱,稀有的男性種草社區CHAO將成為爆款。
  • 小紅書的品牌種草指南
    編輯導語:現在不少人在購買一個商品前,都會在各種平臺上找測評或者經驗貼,比如小紅書,小紅書上面入駐了眾多博主,從明星到素人,經常在上面進行發帖;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品牌在小紅書的種草指南,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如何掀起種草風,立邦的這套打法值得借鑑!
    抖音的短視頻電商已經在一年內增加了近6億的DAU,成為新消費區域之下內容種草的主要渠道。 火遍2019的短視頻,現在已經從內容種草的認知向廣告數位化經營平臺轉變。 正是在這樣的趨勢之下,2020年可以算作是數位化營銷對傳統行業實施改造啟動的元年。
  • 第玖生活分享:線下實體店發展趨勢?實體店如何轉線上運營?
    伴隨著2020年電子商務法的落地式,促使原本錯亂不堪入目的電子商務還是進入了規範性時期,這也給了如今的實體店一絲喘氣之機了。儘管不清楚零售業能否邁入春季,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現階段看來實體店的確邁入了一個轉暖的機會了,這是為什麼呢?非常簡單,由於如今新零售早已是變成了一種行業趨勢了!﹀困境,也是創業商機!
  • 星河拓客-解讀後疫情時代實體商家如何破局
    原本今年年底,是實體店生意最好的一段時間,也是我國實體店的「黃金期」。但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都不能出門,街上也變得冷冷清清,不少實體店在最近都選擇了關門。  本就受到電商的衝擊,實體店的生意已不如從前,這次又被疫情「打擊」。不少實體店表示,這次可能「熬不過」去了。因為你實體店不開門就代表沒有經濟來源,但你的房租和員工成本都是需要支付的。這讓原本艱難的實體店,更是雪上加霜。
  • 新零售是如何解決實體店銷售的?這是一個困擾人心很久的問題
    想知道新零售是如何解決實體店銷售問題,那必須要先了解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新零售的本質很簡單,就是用新的技術,讓接觸消費者和服務消費者變得更方便、更高效,在完成消費、轉化和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對於新零售,老頸總結了三個結合點。
  • 電商之下還有什麼實體店能夠生存?誰來營救?
    曾幾何時,電商之下的實體服裝店紛紛倒閉?曾幾何時,電商之下的超市食品店遭受重創?…………自從電商出現之後,各行各業的線下實體店紛紛承受著銷售生存壓力。自從有了電商,消費者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直接電商平臺搜索購買,然後郵寄上門送貨,比如買衣服、買鞋、食品零食、玩具等等,可以說,這些類實體店最先承受了電商的橫掃衝擊。可是,沒想到的是,隨著電商興起,這不,連車輛、房子等,也紛紛進入電商平臺。
  • 實體店怎樣才能活下去 真相居然是這樣的
    傳統實體要核心解決3點難題,才能增加生存能力,具體分享如下:1、客源:如何解決客源的問題:如何解決流量2、留客:如何解決留客-成交的問題;3、拓客:如何解決客戶裂變-重購的問題。如果實體店解決了這3個問題,實體店的存活率就會上升。
  • 網購和實體店,誰更能帶動經濟發展?「結果」可能讓人難以接受
    而有些人就說了,電商給實體店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是不好的東西。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電子商務的出現的確讓很多實體店都受到了衝擊。但是,這並不是致命的打擊,實體經濟的確受到了影響,但還不至於大面積倒閉。其實真正讓實體店開不下去的原因並不是電商,而是房租費。這是核心所在,不過我們的重點是,實體店和電商哪一個更能帶動經濟發展。
  • 服裝實體店如何跨界明星IP社交電商,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流量裂變?
    網購浪潮下,作為小微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體店如何逃脫四面合圍,八面夾擊? 實現一個門店兩份收入的巨星行動,3位從業十餘年的服裝店主,深入了解移動網際網路如何精準賦能實體經濟,把流量變為「留量」。最讓她慶幸的是,因為選擇跨界,團隊所有的實體從業者全都撐過經濟寒冬,沒有一家因疫情倒閉轉讓。 曾旅居日本8年的張婷,是謝芳社交電商團隊的一員,她也在福州從事女裝生意。與前兩位早早入局者不同,2020年3月張婷才試水社交電商,作為體重管理路上的「老司機」,她體驗魔胴防彈低碳飲食21天後成功輕體13斤。
  • 實體店社群盈利賦能(2):實體店如何通過社群營銷來賺錢?
    大家好,我是唐昊,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實體店社群盈利賦能篇第二節,實體店如何通過社群營銷來賺錢。昨天給大家分享了,就是實體店如何構建一個社群,那麼在昨天的分享中,我著重分享了社群運營這一塊,因為社群運營是實體店社群的關鍵節點。那麼今天我們來開始下一部分的學習。
  • 王健松:實體店轉型之:如何做市場定位?
    所以我給自己重新做了定位,「傳統實體店轉型專家」,幫助傳統實體店轉型,幫助他們學會營銷學會使用微信網際網路營銷,幫助他們更輕鬆的賺錢。我的客戶群體就是那些開傳統實體店的老闆,不懂營銷不懂微信網際網路的人群。這些人,就是我的客戶。
  • 賣菜也這麼難——電商之下還有什麼實體店能夠生存?誰來營救?
    曾幾何時,電商之下的實體服裝店紛紛倒閉? 曾幾何時,電商之下的超市食品店遭受重創? ………… 自從電商出現之後,各行各業的線下實體店紛紛承受著銷售生存壓力。
  • 實體店經營新方法:如何解決實體店運營的三大難題?
    2020年,是實體店裂變和爆力成交系統:3S爆品系統+5S曝光系統+7S爆單系統:用自媒體,直播引入精準流量,抓住第一波直播紅利,建立超級品牌,快速實現產品的銷售。促使我跟大家分享這個話題是一次調研,我看到很多店鋪現在的生意不太好做,但他們也基本束手無策,不客氣的說,甚至坐以待斃。一個新店開業要怎麼做,怎麼引流?很多店主似乎和茫然。
  • 這兩年大量實體店倒閉,未來的會出現什麼新的商機?
    所以電商的發展,最終的結果導致資源會向少數企業集中,這是非常不利於整個經濟的良性發展的。那麼實體店的萎縮會帶來什麼樣的機會呢?未來什麼東西又會崛起?而對實體店來說,雖然大家可以親身去體驗,但可以選擇的空間很少,你最多能在幾個店裡面做選擇,而且實體店因為租金等其他因素的原因,價格會比較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