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是個令人皺眉頭的故事,刺激著人們深思背後的原因!

2020-12-12 苗兒的世界

大家好,日本動漫文化中有一個詞彙叫做「蘿莉控」,簡言之,就如英語字面上的意思,是指「有洛麗塔情結的人」。蘿莉控不是一種心理變態,也說不上是十分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只是日本人觀察到了流行文化中的一種特殊偏好,從而衍生出自我調侃的說法而已。1955年俄裔美國作家納伯可夫出版了小說《洛麗塔》。這本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是由心理障礙的,也就是在少年時期的經歷同樣在中年時期得到映射,小說中男主人公接近了一對母女,成為了母親的丈夫和女兒的繼父,但他真實的目的只是為解決接近女兒洛麗塔。

故事最後的結局是比較悲慘的,悲慘的理由不在於敘事過程中死了不少人,而在少女根本不是男主想像的那樣純潔無辜,他一生追求的洛麗塔只是自己幻夢的投射而已。而作者之所以這樣寫或許也是考慮到了現實社會,只有所有的人物死去才能讓讀者不要將書中的情節投射到真實的社會中。當時這本小說被列為禁書,因為裡面討論了太多當時社會不願意面對的問題。但時間在一點一滴的過去,問題也在一點一點的被面對,歷史最終承認納伯可夫作品的藝術價值。即便是在以開放文明的西方社會,提到這本書,大家可能都會皺一下眉頭。

因為有人認為這是在誘導犯罪,有人認為這是在抹黑社會,但更多的是挑戰了人類心理的陰暗面,讓大眾覺得難堪。日本人引用《洛麗塔》這部作品,來形容一些人,但這些人的喜歡只能存在於自己的頭腦中和網絡世界,如果超出了這個範圍,在現實中有所行動,那麼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問題的關鍵是,這種行為似乎是難以發現並難以自我控制的。但如果換到成年女性身上,這種行為也是難以被社會接納的,這種欺騙與囚禁本身就是對人身自由的侵害,只不過放在幼小的少女身上被放大了而已,更為令人傷心的是她們根本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但在小編看來《洛麗塔》這本書是有很多故事之外的意義的,首先這是一種行為藝術,就好像雨果寫《懺悔錄》一樣,這不光是一部文學作品,更像是一種行為,一種坦然面對社會陰暗面的行為,一種對具有特殊癖好的人更多關注的行為。這本書的出現不是為了讓我們接受這種行為,而是去反思,去以一個客觀的角度看待,去對這種超越倫理的行為有一種正面的審視,這樣才能在現實和道德兩個層面去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是對於雙方的保護,也是對兩段人生的思考。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書中男主角的行為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投射,是一種循環,是一種上癮行為,就像有的人喜歡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自己,這是一種病。而書中對於這種病的解決方法就是不斷地去滿足,甚至去發展成一個愛情或是問題少女的故事,這樣看的確很有衝擊力,因為主角都死了,這仿佛是他們應有的報應。但世界上不會只有一個這樣的人,不可能都以同樣的結局結尾,如果男主能有更多的醒悟或者接受到別人的幫助,想必將會是另一種結局。

這本書曾被翻拍過兩部電影成,一次是在1962年,中文很微妙的翻譯成了《一樹梨花壓海棠》。另一次在1997年,相比起三十年前的性感華麗小惡魔風格,這次的翻拍反而比較樸素一點。但在小編看來,電影多少是有些刻板的,多少會限制觀眾的想像力,無論是哪一本經典文學作品,都值得去翻閱原著。而《洛麗塔》這本書想必有的人讀過,而有的人沒有,但你應該知道世界上或許就有著洛麗塔式的女孩,當你遇到她們的時候,不要忘記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相關焦點

  • 《百家講壇》一夜間跌落神壇,孔慶東一針見血,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百家講壇》一夜間跌落神壇,孔慶東一針見血,背後原因令人深思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一些個提升,我們就能夠發現人們對於社會的追求是更加廣泛,中國也早已經不再吃飽穿暖這樣的一個基本需求情景當中。除卻了更多的一些個經濟消費,在文化領域更是有著很多的一些個需求,在基礎的一些個典籍學習上,一些個更多的電視節目等等也是出現了,而之前《百家講壇》憑藉深厚的學術知識受到了很多人關注。
  • 小說《洛麗塔》中5個美到令人心碎的句子,描繪出了愛情的悲與歡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洛麗塔》中的故事雖然看起來有些荒唐,但小說人物的情感卻非常真實。除了真摯的情感外,小說《洛麗塔》其餘兩個重要的因素或者說是特點,就是極高的美感(審美性),和故事的悲劇性。筆者在小說《洛麗塔》中,整理出了5個美到令人心碎的句子,這幾句話很好地描繪出了愛情當中的悲與歡,非常值得一看,如下:洛麗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時也是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 女大學生「懷孕」現象越來越多,學姐指出背後原因,令人陷入深思
    女大學生「懷孕」現象越來越多,學姐指出背後原因,令人陷入深思對於高中生而言,最大的願望就是進入理想大學。因為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大學情侶人數也在不斷攀升,可是,在不斷攀升的大學生情侶背後,卻有一個現象引起人們注意,那就是「女大學生懷孕人數越來越多」。那麼,大學時期已經成年,為何還會發生「意外懷孕」事情呢?其實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大學時期自由可能有點「過度」。
  • 背後的兩個原因令人深思
    她在幾十年從教經歷和十幾年辦學歷程中,有很多難能可貴的點滴事件,令人欽佩和感動。張桂梅在吸氧張桂梅辦教育那麼「拼」,她之所以能成為全國教師的楷模,是因為背後有兩個原因,這兩個原因形成了一種堅強的信念,有力地支撐著她,給她無窮的力量。
  • 中外合作辦學集體涼涼除了高額學費,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中外合作辦學集體涼涼除了高額學費,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今年高考真的意外頗多,院校分數線大起大落,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多往年熱門高校突然不香了,也有很多曾不溫不火的大學突然變得炙手可熱。受其影響,每年被家長和考生熱捧的中外合作辦學也突然集體涼涼了,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
  • 30萬華人紛紛撤離,美國唐人街早已人去樓空,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國外一直是很多人花錢都想去看看的地方,因為外面的世界很大,人們已經不想局限於自己的狹小世界,想要去感受一下外國的文人風情。在外國之中,美國作為經濟大國,一直吸引著不少人的人慕名而來。美國唐人街一直都是以繁華著名,現在卻變成了這樣,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630分考生從北郵申請轉學瀋陽工業大學,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這7名學生涉及到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名校,特別是北京郵電大學這名學生,非常令人惋惜。公示信息顯示,申請轉學的這名學生高考成績優異,總分高達630分,轉出前在北京郵電大學電信工程及管理專業學習。而轉入的瀋陽工業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相近專業同年錄取分數僅為448分。相差182分!
  • 製作一件洛麗塔洋裝有多麻煩?精緻的背後全是辛苦
    提到洛麗塔洋裝,很多朋友會立刻想到蓬蓬裙,蕾絲邊等等。也有很多的小可愛認為洛麗塔洋裝就是小時候穿過的那種粉嫩的小裙子,或者是類似於玩具芭比公主的禮服。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大多數人對於洛麗塔還是不了解的。
  • 是個「受氣包」?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很多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打罵,要「保護費」、甚至被人扒衣服、拍照片等等,成年人也許都無法想像得到的惡劣手段,竟然出現在一個個孩子的手中。很多孩子在遭受了校園霸凌後,因為害怕被報復或者其他原因,他們選擇了忍讓,沉默,然而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的欺凌。很多孩子最後走上了自殺的道路,令人唏噓。而在這背後,往往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 為什麼洛麗塔洋裝越來越吸引「小學生」了?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洛麗塔洋裝會變得越來越吸引「小學生」了呢?在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包含著許多人們對洛麗塔服飾的誤解,以及擺在洛麗塔圈內的一些現實問題。首先,我們就誤解這一話題展開探討。裙子:ZJ STORY【副牌JOLLY】小聖母人們之所以會覺得圈內湧入了眾多小學生,或許並不是因為真的有這麼多萌新加入Lo圈,而是因為人們對洛麗塔風格有所誤解。
  • 任正非43歲創辦華為,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其實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任正非把華為從一個小作坊幹成了世界最大的通信設備商,5G技術領先全球。這無疑,引來了「美方霸主」的嫉妒,背後原因是華為掌握的5G技術,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鑰匙!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鑰匙是蒸汽機的使用,它極大提高了工業效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鑰匙是電力,它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鑰匙是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它們使得信息傳播更加便捷。
  • 教授夫婦在家中被兒子殺害,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令人震驚的是,殺害陳教授夫婦的,不是外人,正是他們22歲的親生兒子黃某陽。為什麼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會發生如此惡劣的殺人事件?陳教授的鄰居告訴記者,陳教授一家很少跟周圍鄰居有密切來往,除了與該家庭關係親近的人,一般很難知道具體原因。但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比較緊張,經常能聽見兩人的爭吵聲。
  • 為什麼人們總說洛麗塔是「大碼童裝」?看到這些裙子你就明白了
    對於喜歡穿成熟古典風洛麗塔的lo娘而言,所有與洛麗塔相關的風格都被大眾貼上大碼童裝的標籤,這就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那麼,為什麼人們總愛把洛麗塔說成是大碼童裝呢?看完下面這些滿是槽點的小裙子,或許你就能明白其中的緣由了。首先我們要說的第一種富有童裝既視感的洛麗塔,就是現在隨處可見的簡筆畫99lo。
  • 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直到新航路開闢,世界各地慢慢融合到一起,人們才發現語言的不同給交流帶來了多大的困難,而事情也慢慢有了轉機。那大家知道為什麼英語能成為世界語言,而漢語卻不行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這值得我們深思的背後原因。二戰後,英美兩國迅速崛起,英語也就隨著兩國的發展而被傳播到越來越多的地方。
  • 關於忘年戀的小說這麼多,為什麼《洛麗塔》最出名?
    到2005年,上海譯文高調出版新版《洛麗塔》,加之納博科夫其他著作的引進和介紹,人們對《洛麗塔》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洛麗塔》為了讓小說儘可能吸引人,納博科夫連人物名字的發音都考慮在內。而男主角需要「一個令人討厭的名字,也是一個君王般的名字」,納博科夫就想到了Humbert Humbert,這個名字渾濁、低沉,兼具「狂暴者與謙卑者的雙重共鳴」(納博科夫語)。很多人對《洛麗塔》的認識源於電影,那就是1997年阿德裡安·萊恩對《洛麗塔》的改編。在萊恩之前,大導演庫布裡克也拍過《洛麗塔》。
  • 是時候重新認識「洛麗塔」了
    但是,兩版電影的洛麗塔形象均與小說中的相差甚遠,而小說中的洛麗塔形象,全部來自男主人公亨伯特的自述,是他凝視、想像與回憶的產物,其背後是一個被忽視、被隱藏、被剝奪了話語權的小女孩,她的名字是多洛蕾絲·黑茲。
  • 小說一度被禁,蘿莉一詞的來源,畸形的愛情——《洛麗塔》
    為了能接近洛麗塔,亨伯特違背者良心選擇與夏洛特結婚,使用了各種方式,最終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洛麗塔。但是畸形的愛情最終被夏洛特發現,憤怒的夏洛特衝出家門,結果慘遭車禍死亡,在影片的最後,洛麗塔也離開亨伯特而去,這段不倫的愛情,從此便結束了!其實這部影片如果單看介紹,很容易讓人認為是一段,少女愛上大叔的跨年齡的愛情。
  • 985男生退學復讀考上北航,卻迎來網友一片罵聲,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要知道,這個名額背後有多少人在競爭,就這麼浪費掉了確實有點可惜。特別是河南這樣高考大省,競爭相當激烈,如果早一點放棄的話,就可以補錄別人。然而這些網友的說法卻不妥,說「損人利己」未免有點太過了。所以談不上「利己」;最後,人的成長本身就是個糾錯的過程,我們在十幾歲的時候也不是對未來職業規劃有明確的方向,孩子發現不合適又能夠有勇氣地及時止損,何罪之有?既然這名男生沒有錯,這些網友的想法也沒有錯,那麼究竟是誰錯了?背後原因讓人深思。追根溯源,其實這一切的問題根源都產生於高校的錄取制度,很多高校都存在這樣的現象。
  • 學霸班有12名學生高考成績超清華北大分數線,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6月高考季,高考,公布高考分數線,考生高考成績牽動著整個社會的視角,高考學霸的故事此起彼伏,吸引了無數的注視目光。在偏遠的大西北有一所百年中學,同樣有著令人驚嘆的成績。這個學霸班「亮眼」的成績讓人羨慕不已,其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深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前身是創建於1891年的博達書院,建校歷史已有128年之久,是新疆成立最早的中學。早在1953年的時候,就被國家確定為重點中學,1982年又加持國家首批「辦得好」的重點中學,在新疆是一所實力頂呱呱的高中。
  • 微言大義的4副絕妙對聯,內涵豐富,令人深思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賞微言大義的4副絕妙對聯,內涵豐富,令人深思。第1副對聯:後死須知無二道;先生豈願有忠名。這個對聯背後有一段故事,如今我們先說故事,再談對聯。李邦華是明末大臣,曾擔任兵部尚書、左都御史等職務。當時李自成的部隊攻入北京,外城失守之時,李邦華來到文天祥的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