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這部電影,本身是由小說改編而來,影片於1998年9月25日在美國上映。這本小說在創作完成之後,可謂是經歷了一波三折,在當年對於一些普通的美國大眾來說,這本書的地位簡直就可以說是「黃書」。很多美國出版社也都拒絕出版此圖書,從1955到1982年間,在英國、阿根廷、南非等國家都被禁止傳播。但是在1958年時迎來了轉機,在巴黎得到奧林匹亞出版社認可,並獲得出版,從此之後銷量變一路上漲。
《洛麗塔》主要講述了大學講師亨伯特,因年輕時愛戀的女孩死去,導致自己產生了一些心理障礙,使得自己愛欲的對象,便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也就是心理學上常說的「戀童癖」。亨伯特在一次租房的過程中,結識了自己的房東夏洛特,發現夏洛特有一個年僅14歲的女兒洛麗塔,於是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她。為了能接近洛麗塔,亨伯特違背者良心選擇與夏洛特結婚,使用了各種方式,最終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洛麗塔。但是畸形的愛情最終被夏洛特發現,憤怒的夏洛特衝出家門,結果慘遭車禍死亡,在影片的最後,洛麗塔也離開亨伯特而去,這段不倫的愛情,從此便結束了!
其實這部影片如果單看介紹,很容易讓人認為是一段,少女愛上大叔的跨年齡的愛情。但事實並不是如此,首先亨伯特對於洛麗塔的愛,是一種畸形的心理疾病。其次,洛麗塔對待亨伯特的感情,就只是感覺自己找到一座靠山,洛麗塔在這段感情裡,逐漸將亨伯特看作了達成願望的「道具」,這一點在洛麗塔的離開時,就能夠看出來。他們在旅行途中也有過快樂的時光,但是逐漸走向成熟的洛麗塔,也已經意識到了他們之間的關係是錯誤的。
之後洛麗塔在旅行時,認識了一個叫奎爾蒂的作家,也是從那時開始,便有了離開亨伯特的想法。直到三年後的一天,收到了洛麗塔寫的信,這時候的洛麗塔已經沒有往日的容貌,而且還嫁給了個窮小子,還有了身孕,這次給亨伯特寫信也是為了錢。亨伯特留下了住夠的錢,便回頭找到了奎爾蒂,那個曾經拐走洛麗塔,改變了她一生的人,故事的最終,殺掉奎爾蒂的亨伯特,在獄中因病去世,而洛麗塔也因為難產死在了那一年的聖誕節。
可以看得出來,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在最後的結局方面,都沒有走向完美。這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一段十分錯誤的,男主亨伯特的行為不僅違背了道德,更是違背了法律,而他不倫的想法與做法,更是導致洛麗塔最後悲劇的最終與直接的原因。亨伯特的行為是違法,犯罪,應該被譴責,絲毫不可取的。而如果從這個影片的表層故事來看,說到底,它與報紙上那些令人震驚的犯罪社會新聞並無二致。
但是在我們看完電影的同時,卻沒有產生生理上的不適,可能這就是導演,作者的高能之處。但是兩人最後的結局,同樣也是在提醒我們,錯誤始終是錯誤,無論他有多麼的精彩,結局都是一條不歸路。帶給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將永遠無法抹去。亨伯特對洛麗塔的欲望,使他抹殺了洛麗塔的未來,洛麗塔對於亨伯特的「利用」,也是促成這件事發生的必然。這種情感可以是對人,也可以解讀成為對社會,這可能就是作者,給我們的最終啟示!
分享更多更好的電影,歡迎大家關注我,再次感謝大家觀看我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