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一篇文章講述了人體腸道菌群是如何從嬰兒時期開始逐步養成的,腸道菌群對兒童身體發育和長遠健康都非常重要。那麼,該如何讓孩子養成健康平衡的好菌群呢?
隨著剖宮產技術越來越成熟,很多準媽媽們都會考慮剖宮產,但自1985年以來,國際醫療界一直認為「理想的」剖宮產率是10%至15%,換句話說,剖宮產是用來救命的,只要有條件順產,就不建議剖宮產。為什麼會這樣呢?
數據統計表明,剖宮產的嬰兒更容易患上代謝和免疫相關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哮喘、乳糜瀉和肥胖症。
因微,專注人體微生態健康管理,帶你探索腸道微生物的健康奧秘。
也有研究表明,出生方式還可能對寶寶的大腦發育產生影響,從而導致行為和認知上的差異。小鼠實驗表明,剖宮產小鼠出生後神經細胞死亡率高居不下,死亡密度是陰道分娩小鼠的4倍。
究其原因,剖宮產嬰兒沒有經過母親產道,所以無法獲得來自母親產道的第一批腸道菌群,這是寶寶腸道菌群建立的第一步,會影響後期寶寶腸道菌群的發育,從而影響寶寶的營養吸收、身體發育、免疫力發育等。
母乳不只是向寶寶輸送營養,還有促進腸道菌群發育的益生元,以及直接進入嬰兒腸道內的益生菌,母乳餵養對於嬰兒腸道菌群的早期生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研究表明,母乳餵養能降低多種小兒疾病的發病率,比如大約每1000個新生兒中有3個寶寶會遭遇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但母乳餵養能把寶寶患這種可怕疾病的風險降低50%。
一項發表在細胞上的研究發現,營養不良兒童母親的母乳中,乳類低聚糖的量明顯較少。這種糖類存在於人乳中,在牛奶中卻沒有,這可能是導致母乳與配方奶粉餵養效果差距的重要原因。
因微,專注人體微生態健康管理,帶你探索腸道微生物的健康奧秘。
雖然實驗表明人工添加乳類低聚糖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促進寶寶的發育,但人類的心靈手巧比不上人體天然的巧奪天工,合成與母乳一樣的低聚糖很困難。
一項發表在《臨床研究雜誌(JCI)》上的研究表明,母乳餵養會讓寶寶腸道中長出一種獨特的丙酸桿菌,這種細菌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防禦能力,減少病原菌、控制炎症反應、幫助修復腸道組織。在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身體裡,幾乎沒有發現這種細菌。
研究發現,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會過早出現腸道菌群趨向於成年人菌群的現象,某種程度上,寶寶的腸道菌群被「揠苗助長」了。
隨著寶寶斷奶和添加輔食,寶寶的腸道菌群迎來了快速變化和百花齊放的階段,因為不同的食物會促進不同類型的腸道菌群生長,這個階段要注意的是:
1、不要斷奶太晚,添加輔食和食物多樣化是幫助寶寶腸道菌群走向成熟的關鍵環節,如果寶寶接受母乳的時間過長,導致雙歧桿菌長期佔有優勢,會影響腸道菌群的豐富度。
因微,專注人體微生態健康管理,帶你探索腸道微生物的健康奧秘。
2、注意口味,建議首先添加蔬菜和雜糧類輔食,養成寶寶習慣蔬菜糧食的口味,不要過早給寶寶吃水果,寶寶習慣了甜味可能會拒絕蔬菜,從而影響膳食的多樣性。
3、請注意多樣性。除了食物的類型的多樣,也要注意同類型下食物種類的多樣,循序漸進地給寶寶吃各種各樣的蔬菜、各種各樣的雜糧及水果,從嬰兒時代開始培養豐富的菌群和不挑食習慣。
研究表明,抗生素使用會讓寶寶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減少,甚至會在治療結束後仍然持續下降,容易腸道菌群不均衡,研究人員還在他們的腸道微生物檢測出了抗生素耐藥基因。
也有多項研究表明,接觸過抗生素的嬰兒,他們患哮喘、1型糖尿病甚至自閉症的風險都要更高。
因微,專注人體微生態健康管理,帶你探索腸道微生物的健康奧秘。
對比成年人,嬰幼兒的腸道菌群還未完全形成和穩定,抗生素對寶寶脆弱的腸道菌群打擊很大,對於抗生素使用,我們的建議是:
接受專業醫生的治療方案,不要擅自用藥,不需要用就不用,按規範使用,注意安全劑量,不要擅自減少或增加用量,不要擅自提前或延長用藥。
腸道菌群會陪伴我們一生,腸道菌群是也是寶寶的重要健康起跑線,讓生命科技指導科學育兒,不遺餘力幫助寶寶養出好菌群!
參考資料:
[1] Tribe R M, Taylor P D, Kelly N M, et al. Parturition and theperinatal period: can mode of delivery impact on the future health of theneonate?[J]. Journal of Physiology, 2018.
[2] Tommi Vatanen et al., (2018),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inearly-onset type 1 diabetes from the TEDDY study, Nature, DOI: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8-0620-2
[3] Chu D M , Aagaard K M . Microbiome: Eating for trillions[J].Nature, 2016.
[4] Sullivan S, Schanler R J, Kim J H, et al. An exclusively humanmilk-based diet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ate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than a diet of human milk and bovine milk-based products[J].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0, 156(4): 562-567. e1.
[5] Colliou N, Ge Y, Sahay B, et al. Commensal Propionibacteriumstrain UF1 mitigate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via Th17 cell regulation[J]. Th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7, 127(11).
[6] Yassour M, Vatanen T, Siljander H, 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theinfant gut microbiome and impact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on bacterial straindiversity and stability[J].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6, 8(343):343ra81-343ra81
因微,專注人體微生態健康管理,帶你探索腸道微生物的健康奧秘。因微品牌致力於以益生菌為載體,以腸道微生物基因檢測數據為依據,面向用戶提供精準、個性化和周期性的微生態健康解決方案。因微系列益生菌,多種配方針對性高效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微生態,有效幫助改善腸道健康、身體代謝功能、免疫功能、皮膚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