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隱瞞已婚身份,僱「親媽」演戲騙女白領32萬,獲刑5年

2020-11-10 瀟湘晨報

假身份、假學歷、假購房合同,甚至還有個假媽媽……只有初中文化的徐凱,為了詐騙錢財,可謂煞費苦心,上演了一出出「好戲」。近日,經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徐凱有期徒刑五年。

隱瞞已婚身份

搭訕未婚女白領

30歲出頭的徐凱,在江蘇宿遷老家讀至初中畢業,便早早走上社會,在老家結婚並育有一雙兒女。婚後,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在老家生活,徐凱一個人在蘇州打工。

2018年清明節假期前一天,徐凱和弟弟一起開車回老家,並帶了兩個人坐他們的順風車。徐凱和其中一個女孩文秋在路上相談甚歡,互加了微信,在老家休假的幾天,二人也一直在聊天。聊天中,徐凱自稱單身,畢業於上海某名牌大學,在某公司金融部門上班。假期結束後,二人又相約回到蘇州。

沒過幾天,文秋因為母親要做手術又趕回老家,徐凱知道後陪同她一起回老家。為了不讓妻子發現端倪,徐凱在賓館呆了三天。這次回到蘇州後,文秋對徐凱的好感倍增,覺得他自身條件不錯,還是一個善解人意的男人。文秋大學畢業,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急於「脫單」的她一直在渴望一份真摯的感情。

此後,二人的聯繫越來越頻繁,幾天後,徐凱約文秋去做汗蒸,試著身體接觸。看到文秋沒有抗拒,徐凱索性約她晚上一起住酒店,當天晚上二人確立了關係,過了幾天,徐凱退租搬到文秋的小區住,二人正式同居。

徐凱坦言,自始至終都沒有告訴文秋自己已婚的身份,一開始是想和她發生性關係,而之後就想騙她的錢了。

為獲信任

竟然找個假媽媽助攻

2018年5月,徐凱對文秋的錢打起了主意。他找人偽造了一張某房產的購房定金髮票,跟文秋說,自己準備在蘇州買房了,還缺5萬元。文秋二話不說去銀行和貸款平臺貸款,加上自己的存款打給了徐凱。

同年5月到7月間,徐凱又以購買投資理財產品、堂弟在做放貸業務、父母在家生活不易、自己準備創業等多個理由向文秋借錢。

文秋覺得男朋友用錢都是有正當用途,從來也沒有拒絕。與此同時,她也表達了想和徐凱結婚的願望,希望可以儘快安排雙方父母見面。

為了穩住文秋,以便繼續騙她的錢,徐凱答應了文秋要見父母的要求。想起在朋友圈經常看一個網友發招募演員的工作,徐凱便聯繫上對方,希望對方找一名50多歲的女性扮演他的母親。

假媽媽按照徐凱的要求,在二人同居的房子裡和文秋見了面,拉了一些家常後,藉口要照顧徐凱姐姐的孩子便走了。徐凱又註冊了一個微信,用假媽媽的身份和文秋聊天。

有一天,「假媽媽」焦急地跟文秋說,徐凱的外公生病了,聯繫不上他人,希望他趕緊回家一趟。文秋迅速向徐凱轉達了「假媽媽」的話。徐凱說,外公已經去世了,希望借點錢,自己去老家辦一下外公的後事。文秋向朋友借了2萬元給徐凱。

之後,徐凱還去老家接來了文秋的母親和假媽媽見面,雙方正式定下了婚事,文秋也對男友更加信任了。

同年10月,徐凱又和文秋說,自己之前買的房子要裝修了,要交納裝修押金給物業,加上改造房子的地板瓷磚等,總共需要4萬多元。文秋想,徐凱的房子以後也是自己的房子,裝修需要錢也是很正常的,便向自己公司的老闆借了3萬元,加上自己的存款,湊了4萬元給徐凱。

2019年春節前,文秋拿到工資和年終獎10萬餘元。徐凱趁此機會以要在老家開超市為名,向文秋騙錢。這些錢基本都被徐凱揮霍一空,為了支持男友的「事業」,文秋剛到手的年終獎很快也所剩無幾。

2019年2月,徐凱和文秋說,老家的工廠要拆遷了(此前他曾和文秋虛構自己的父母在做木業生意),他想早點拿到拆遷款需要請人吃飯,向文秋借1萬元。「假媽媽」也發微信和文秋說,這種事情要多花錢,早點拿到拆遷款,文秋又轉了1萬元給徐凱。

在徵婚信息中捕捉行騙對象

2019年4月,徐凱在老家的便民信息欄上看到一則徵婚廣告,於是他用「假媽媽」的微信聯繫上了對方,說要把兒子介紹給她。對方同意後,徐凱又用自己的微信加了對方。一來二去二人也確立了關係,徐凱也開始陸續問新女友周彤借錢。

同月,文秋邀請朋友彭玲來家裡吃飯,彭玲說起了養螞蟥的事情,激起了徐凱的興趣。之後,徐凱去彭玲的美容館做了幾次減肥項目,但都沒付錢。當彭玲說起做項目需要支付費用時,徐凱和對方介紹自己是做金融項目的,可以幫她把信用卡的額度提高,彭玲便把自己銀行卡的帳號和密碼給了徐凱。

周彤在和徐凱交往的過程中,聽徐凱說自己家裡是做生意的,戴的手錶都是幾十萬元的,可她發現徐凱都不用怎麼上班。另外,徐凱手機裡總是有一個叫「文總」的人打來電話,徐凱每次都到沒有人的地方去接。周彤還發現徐凱車裡的行駛證和微信裡都有這個人,這讓她起疑。

周彤去問徐凱他是不是有老婆了,徐凱卻說他沒結婚,並且準備和文秋分手。看到這種情況,周彤便不打算再和徐凱談戀愛,只想把自己的錢要回來,徐凱卻始終不還錢,對她也慢慢疏遠了。

身份被揭穿

萬千套路繞不開「錢」

發現自己被騙以後,周彤加上了文秋的微信,在朋友圈中看到許多徐凱的照片,她向文秋說了自己的遭遇,文秋託人在老家問了徐凱的情況,發現他已婚已育,之後文秋見到了徐凱真正的母親,又去查證了徐凱向自己提供的買房發票等,發現都是偽造的。此外,文秋還多次收到多家網貸平臺的催款信息,發現徐凱以自己的名義在多個貸款平臺貸款、套現了十多萬元。

原來徐凱和自己的交往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文秋心灰意冷,她打電話提醒彭玲說徐凱可能是個騙子,彭玲立刻查找自己之前給徐凱讓他幫自己提額的兩張信用卡,發現額度都被徐凱刷完了。彭玲將信用卡掛失後報了警。警方經過立案偵查於同年8月21日將徐凱抓獲。

檢察官認定,徐凱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欺騙手段,虛構買房、開店、外公去世等,共計騙得文秋32萬餘元,數額較大,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遂於2019年12月31日向法院提起公訴。

通過梳理多起類似案件後,檢察官發現,騙子的慣用套路是把自己包裝成單身多金的有志青年,鍾情專一,但實質卻是廣撒網多騙錢。不是買房需要錢,就是生病急需錢,始終繞不開一個「錢」字,在騙錢時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取得對方的信任,並作出虛假承諾。檢察官提醒:在交往中要儘量核實對方身份,謹防步入犯罪分子精心設計的圈套,人財兩空。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來源:檢察日報

【來源:檢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已婚男僱「親媽」演戲騙女白領32萬,被公訴
    隱瞞已婚身份搭訕未婚女白領30歲出頭的徐凱,在江蘇宿遷老家讀至初中畢業,便早早走上社會,在老家結婚並育有一雙兒女。徐凱坦言,自始至終都沒有告訴文秋自己已婚的身份,一開始是想和她發生性關係,而之後就想騙她的錢了。為獲信任竟然找個假媽媽助攻2018年5月,徐凱對文秋的錢打起了主意。他找人偽造了一張某房產的購房定金髮票,跟文秋說,自己準備在蘇州買房了,還缺5萬元。文秋二話不說去銀行和貸款平臺貸款,加上自己的存款打給了徐凱。
  • 已婚男僱「親媽」演戲騙女白領32萬,被公訴!
    隱瞞已婚身份 訕未婚女白領30歲出頭的徐凱,在江蘇宿遷老家讀至初中畢業,便早早走上社會,在老家結婚並育有一雙兒女。徐凱坦言,自始至終都沒有秋自己已婚的身份,一開始是想和她發生性關係,而之後就想騙她的錢了。為獲信任 竟然找個假媽媽助攻218年5月,徐凱對文秋的錢打起了主意。他找人偽造了一張某房產的購房定金髮票,跟文秋說,自己準備在蘇州買房了,還缺5萬元。文秋二話不說去銀行和貸款平臺貸款,加上自己的存款打給了徐凱。
  • 男子已婚有娃還頻繁相親交女友,紅娘館起訴男子索賠5萬元
    浙江溫嶺一90後男子自稱單身誠心找另一半,找到各紅娘館求介紹相親對象。紅娘館盡職地幫他介紹對象,他還與其中幾人戀愛又分手。直到其中一個相親對象發現該男子有點不對勁,後輾轉打聽到,男子竟然已婚有娃!紅娘館知道這一後,起訴男子索賠5萬元。近日,溫嶺法院判決了此案。
  • 已婚男子謊稱在銀行上班,4年通過陌陌探探微信騙了8女友40多萬
    為騙財,四川隆昌男子晏某竟隱瞞自己已婚且無固定工作的事實,謊稱自己在銀行上班,通過社交軟體,4年間與8名女子以婚戀之名交往,騙取8名女友40多萬元。7月18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隆昌市人民法院獲悉,法院於近日對該案作出宣判,晏某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
  • 美國加州一華人男子幫人假結婚騙綠卡獲刑2年
    美國加州一華人男子幫人假結婚騙綠卡獲刑2年 2017年04月25日 11:24   來源:新華網
  • 男子夥同他人承包中醫科 僱醫託騙外地患者
    案情 團夥僱醫託行騙 40人被騙21萬檢方指控,2009年5月至9月間,被告人陳某夥同鄧某(已判決),向沈某(已判決)承包北京聖豐中醫醫院中醫科(該院於2009年7月2日前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以該院名義,組織醫託在兒童醫院等地欺騙外地患者就診,採取由無業人員冒充醫生助理、開具不明配方的散劑假冒特效藥等方式
  • 閩南:已婚女竟與三男同居!還約對方家長「訂親 」吃飯!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海峽導報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家住漳州的某女子,戴某珠,已婚,並有兩個女兒,在隱瞞自己實際情況前提下,同時與三個漳州男子同居,並分時段約三名同居男子的家屬見面!據了解,從2018年5月年開始,戴某珠隱瞞其已婚事實,並虛構年齡、家庭住址、職業、婚姻等個人情況,與年輕小夥小林處對象,並拿了小林母親給的紅包,1條金項鍊、1對金耳環、1隻金戒指、1隻鑽石戒指和3個金手鐲等財物。並於9月中旬,向林母索要1.2萬元買糖餅用於訂婚之用。
  • 南京一女子奔馳貼照片,喊麥渣男:隱瞞已婚事實,騙我懷孕不負責
    隱瞞婚姻,出軌他人,欺騙感情,導致未婚女子懷孕後又失蹤不見人,不要以為這是編出來的故事,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著實讓人可恨,簡直是渣男中的敗類。近日,南京某小區就發生了一件關於男子婚內出軌,導致另一女子懷孕找上門來的事。
  • 已婚男女同居生女 兩人均被判重婚罪
    已婚男女同居生女 兩人均被判重婚罪 半島晨報 2019年11月09日 15:55
  • 已婚少婦演技高 編造身份詐錢財
    本報訊(記者呂獻峰)一名29歲的已婚女子長期利用網絡交友軟體假扮清純美女,以交男朋友為名,編造各種身份吸引男性網友,繼而騙取錢財,近日被靜海警方抓獲。公安靜海分局子牙派出所近日接到轄區一名男子小許的報警稱,其在網絡交友中被人騙了數萬元。子牙派出所迅速聯合分局反詐專班展開案件調查。
  • 已婚男同時與多名女子保持「戀人」關係詐騙,獲刑四年十個月
    已婚男同時與多名女子保持「戀人」關係詐騙,獲刑四年十個月 揚子晚報訊 QQ、微信、陌陌、探探等網絡社交方式,方便了陌生人交友,也容易暗藏陷阱,稍有不慎,就會人財兩空。
  • 已婚男子騙女子結婚,生活7年生育一個孩子,因為50萬要離婚!
    結婚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特別是嫁給自己喜歡的人更是讓人非常的羨慕,但是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男子存在騙婚的行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結婚還能騙嗎?一位叫楊莎莎的女孩今年35歲,卻被自己的丈夫騙整整7年,生活7年以後為其生育了一個孩子,可是沒想到自己的丈夫比自己大了整整15歲,最後兩人因為50萬而離婚,還被告到了法院,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不可思議呢?
  • 女白領吐槽:已婚未孕被大廠裸辭,找不到工作,心累,只想隱婚!
    「已婚?」「有小孩嗎?」「打算要小孩嗎?」「生二胎嗎」作為女性,相信很多職場人在面試的過程中都有經歷過這樣的問話。小編估計,很多女性求職者都會反感這樣的問題。各種隱形的「歧視」五花八門,就業歧視加劇,越來越多的女性更加擔心就業機會減少。這不,一位女設計師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
  • 已婚少婦冒充未婚女子詐騙 晚上扮演別人女朋友
    近日,浙江新昌法院開庭審理了這樣一起已婚少婦冒充未婚女子詐騙他人的案件。  被告人唐某與其丈夫石某已於10年前登記結婚,結婚當年就生育有一女,婚後一家人還算其樂融融。但是好景不長,四年前,唐某辭去了工作在家帶孩子。閒來無聊的唐某逐漸迷上了網路遊戲,但苦於沒有收入,不僅每天玩遊戲所需要的大量遊戲幣一直沒有著落,想買個好點的遊戲裝備更是不現實,唐某也一直為這事而發愁。
  • 廣州5旬已婚男多次「騙財騙色」獲刑10年 辯稱「只是騙感情」
    受害者鍾某表示,2015 年 8 月,她經媒人介紹認識了鍾某,他自稱開乾洗店離婚 9 年,之後他經常約鍾某,並在同年 9 月確立了男女朋友關係,之後,龔某不斷以他經營的乾洗店運作需要資金、車買保險、工人發工資等理由不斷問她要錢。到了 2016 年 1 月,她共給了龔某 372200 元。
  • 已婚男虛構身份交友詐騙 5名女性上當被騙百萬元
    東北網12月14日訊(沈正偉 記者 包海多)已婚男子虛構身份交友詐騙,5名女性上當被騙百萬元。12月6日,哈爾濱市公安局香坊分局將該男子抓獲歸案。徐某用詐騙所得購買的名表。圖片由警方提供11月6日,被害人魏某到哈爾濱市公安局香坊分局安埠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被人騙走63萬餘元。接報後,民警立即開展工作。經初步了解,今年6月19日,被害人魏某通過朋友周某介紹,添加了自稱是哈爾濱某大學工作人員的徐某的微信,二人不久便確定了戀愛關係。在確定戀愛關係的兩個月裡,徐某以多種理由向魏某借錢。
  • 【舊案】57歲「國安特工」抓間諜:5名女大學生被騙財騙色
    現實中,武漢有個57歲的男子學模學樣,在漢上演「真實的謊言」,冒充國安特工抓間諜,先後騙了5名年輕女子,有的被騙了錢還有的被騙了色。昨日,洪山警方宣布將冒牌特工曹某抓獲。經審查,曹某曾是汽輪發電機廠的工人,先後三次因冒充特工行騙獲刑。
  • 男子謊稱賣口罩騙93萬元獲刑11年;人工智慧生成文章被判擁有著作權
    男子謊稱賣口罩騙93萬元獲刑11年今年一二月份,馬某某利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民眾急於購買口罩的心理,通過淘寶、微信對外宣揚其有口罩貨源的虛假信息,騙得9人共93萬餘元,所騙錢款均被他用於網絡賭博近日,杭州餘杭法院以詐騙罪判處馬某某有期徒刑11年6個月。
  • 老外持假護照在中國辦信用卡獲刑 將被驅逐出境
    昨天,記者從當地警方了解到,黑大漢因為持假身份辦理信用卡,已經觸犯刑律,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並將於2015年10月9日被驅逐出境。  「黑大個」辦卡驚到營業員  去年10月10日8時許,一名黑人男子持護照來到天長市的一家銀行申請辦理信用卡時,銀行工作人員一時弄不清護照真假,便設法穩住該男子,並悄悄致電天長市公安局。
  • 【以案釋法】隱瞞身份多次出入境 男子犯偷越國境罪獲刑
    身為市直機關幹部的李某,為了出國竟然不惜鋌而走險,隱瞞身份辦理護照多次出入境,最終事情敗露,受到法律嚴懲,付出了應有代價。月,被告人李某隱瞞其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以某醫院工作人員的身份,辦理了往來港澳通行證,頻繁往返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