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圖為正在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日本大學生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學生出國留學需要考「託福」「雅思」,而外國學生想要來中國留學,就必須要通過漢語水平考試(HSK),這是一個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的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化考試,中國學生戲稱其為「中國雅思」。
說到漢語水平考試,有不少有趣的段子。比如,網絡盛傳的漢語考試題: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問題是:這句話想表達什麼意義?這道題考的是「多少」一詞的兩個不同含義。再比如,兩人互相寒暄,一人問:「你的牙真好看。」另一人答:「哦,那是假的。」又問:「啊?真的假的?」答:「真的。」問題是:牙是真的還是假的?這道題是要區分「真假」一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用法。
對此不少參加英語標準化考試的網友紛紛調侃:「現在外國人學習中文也要參加漢語等級考試,心理終於平衡了許多!」「真是報了當年被英語『折磨』的一箭之仇,痛快!」「中文博大精深,讓外國朋友們好好體會一下吧!」這些議論表現出中國網友對漢語水平考試的關注。
那麼,外國學生怎麼看漢語水平考試?他們覺得考試難嗎?有什麼備考竅門?
來自美國的小夥兒喬穆靈剛剛大學畢業,目前在上海的中國國泰君安證券公司工作。他認為漢語水平考試證書對就業很有幫助:「它為漢語學習者提供了一個檢測自己中文水平的標準。如果你有這個考試證書,公司的面試官也能夠很快地了解你的中文水平。」喬的中文說得還不很熟練,對他來說,識漢字、寫漢字是最困難的,因為他不習慣方塊字的寫法,總是將漢字寫得彎彎曲曲。「用電腦打字,可以讓我熟悉漢字並且掌握讀寫規則,我相信我的漢語水平能夠在工作中很快提高。」他信心滿滿地補充道。同時,他也「吐槽」漢語水平測試:「我覺得考試的詞彙量要求太『坑』了,每高一級,詞彙量就翻一番,一級只需要掌握150個詞彙,而六級就得掌握大約5000個了,這真的好嚇人!」
打算來中國學醫的非洲姑娘朱麗葉,正準備下個月在濟南參加漢語水平四級考試。對於複習備考,朱麗葉的竅門是找機會多用中文。她說:「我覺得語言不需要花整塊的時間學習,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對於每個想來中國留學的外國學生來說,漢語水平考試既是必須邁過的一道坎,也是他們學習的「興奮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漢語水平考試仿佛都在提醒我,『振作起來,你去中國的夢想就要實現啦!』所以我的漢語進步得非常快。」朱麗葉如是說。
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陳玉芳,是來自泰國的一個「學霸」,她在漢語水平六級考試中取得了很高的分數。她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聽力測試開始之前會播放一段音樂,平時備考時聽得多,也就記住了旋律。在考試的時候,她在心裡跟著音樂哼唱起來,這讓自己輕鬆了許多。考前夥伴們為了調節氣氛,有模有樣地模仿那句「HSK考試現在開始」。「這個情景我印象最深刻了。」她笑著說。陳玉芳向其他漢語學習者介紹了一些考試技巧。她說:「聽力測試時不能只注意細節,還得聽整段話的意思。找病句最困難,所以先去做別的題比較明智。選擇近義詞時,只要確定其中的一個詞語是正確的,其他的詞就不用再看了。」「希望朋友們都能順利通過考試!」 她最後說。
隨著「漢語熱」的升溫,愛好和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外國學生也逐年增加。不論是已經在中國學習的留學生,還是即將來中國深造的外國學生,都可以掌握一些學習漢語的小竅門,創造機會多用漢語。只要提高實際漢語水平,順利通過漢語水平考試也就不是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