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佛教有《大藏經》,意即「佛教經典總匯」。與之相對應,道教則有《道藏》,是中國道教經典的總集,模仿佛教的大藏經編輯整理而成。 道經從六朝時開始匯集,唐代開元(713-741)中彙輯成「藏」,並編有《三洞瓊綱》目錄。宋初有《大宋天宮寶藏》和《崇寧重校道藏》,其刊印始於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的《政和萬壽道藏》。明代的《正統道藏》正續編,自天字至群字為匯刻舊藏的目錄,自英字至纓字為明人新續的目錄,包括一千四百七十六種書,合計5485卷。1923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復刻北京白雲觀收藏本,耗時四年才得完工,現仍存於白雲觀。
一般人不知道《道藏》記載什麼內容,往往誤以為是畫符念咒,捉妖拿怪的法術,其實大謬也。《道藏》內容包羅萬象,十分廣泛,除道教經書外,還涉及醫學、化學、生物、體育、保健以及天文、地理等其他論著,稱之為世界文化遺產也不過分。
著名國學文化大師南懷瑾先生一直致力於繼承、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出《道藏》的十一個方面的「不可不讀」:
舉凡《道藏》中所列諸經,汪洋淵博,只需剝去其宗教神話色彩的外衣,籍可由此了解東方古代文化思想中對於宇宙形而上之形成根源。此則凡研究東西方哲學與宗教之士,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天文推演,日月星宿運行之原理與現象,為東方原始天文氣象學之淵源。故凡研究天文學說,以及要了解印度、阿拉伯與中國天文之溝通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陰陽術數,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等學。故凡研究奇術異能者,此中尤多原始淵府,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河瀆名山,神仙洞府,則為中國三千年前對於地球物理之基本觀念。故研究自然科學如地球物理,欲參考先民遠見之資料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五金八石,燒鉛鍊汞,搗藥凝丹,則為三千年前人類遠祖之化學端緒。故研究藥物化學與礦物學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靈芝奇卉,本草仙葩,足以治療身心壽命。故研究中國醫藥以及醫學與藥物發展史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符篆咒術,神通天人之際。故研究三千年前中國音聲瑜伽,與印度梵文,以及埃及符篆之關係,與乎催眠術與心靈學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修身養性,志存長生不老之仙道,坎離交媾,奼女嬰兒會合,河車旋運,九轉丹成等。故研究神仙丹道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堪輿風水,奇門擇日,九宮紫白等術。故研究山川地理,與地質學、氣象學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日月奔璘,飛騰變化。故研究三千年前中國學術思想之追求太空宇宙,與探尋其他星球之理想者,不得不讀。
至若研究周秦以前儒道同根之源頭,與欲了解漢魏以下,佛教思想傳入中國以後,其與固有儒道學術之溝通蹤跡,對於中國文化儒,佛,道三家之匯通者,尤其不可不讀。
南師認為,中國文化是東方學術思想的主流,而中國文化的中堅,則是道家的學術思想。蓋自秦漢以後,儒道與諸子分家,儒家學術,表現其優越成績於中國政治社會間者,較為明顯。道家學術則每每隱伏於幕後,故人但知儒術有利於治國天天下之大計,而不知道術實操持撥亂反正之機樞,所以道家思想文化如神龍見首而不見其尾,附形寄影於宗教外衣之下而依存於道教之中,歷經千年而不墮,雖如長炬明燈,埋光於幽室之間,然終將有燭照天下,展示五千年來智慧結晶之光輝於天下之時也。因此希望天下有心人,共同奮起,藉以保此先民文化,與我國歷史傳統文化之巨帙,使其與《四庫全書》、《大藏經》一般,同輝千古,此乃是每一位炎黃子孫的歷史責任,責無旁貸。
對一般愛好傳統文化,特別是對道家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沒時間,也沒必要把整部《道藏》都看完,可以看看潘雨廷所著的《道藏書目提要》,是擇取《道藏》286種文獻編寫提要,簡要介紹該文獻的史實和內容,並闡明其意義,對了解道教史和研習道教文獻者提供了有用的線索。
潘雨廷為近代研究傳統文化為數不多的,真正有傳承、有體驗、有創新的人物之一,其學問力求貫通儒釋道、和會中西,至少當得上成一家之言,近年來,他的價值日益為學界所認識和重視。對於想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者,讀潘雨廷的著作是一個很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