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美士兵首次肉搏戰:這一仗試了試美軍的斤兩

2020-12-14 俠客論春秋

在閱讀本文前,麻煩您點點上面的「關注」哦!您的關注是筆者最大的動力!完全免費!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

1950年朝鮮半島的上空瀰漫著戰爭的陰雲,奔赴朝鮮作戰的志願軍士兵進入到朝鮮境內後,等待著彭總的命令。此時志願軍已經和南朝鮮軍進行了短暫的交鋒,南朝鮮軍隊的不堪一擊讓志願軍決定在雲山地區三面包抄,徹底將離自己最近的南朝鮮部隊一網打盡。

此時,39軍116師的師長汪洋拿著望遠鏡,他忽然看到此時正在北上的南朝鮮軍隊正在反方向撤離,同時有一波後來的軍隊卻在北上,兩軍不斷進行交匯。汪洋下意識說不好,敵人貌似已經意識到了埋伏在前方的志願軍,打算撤離。此時是下午的16時,距離發起總攻還剩餘將近3個多小時。眼看著敵人就要在"甕"中逃離,汪洋立即把這個情況匯報給39軍軍長吳信泉,為了不延誤戰機,吳信泉決定提前發起總攻。

雲山戰役志願軍已經籌備很多天,按照計劃從聯合軍已經破碎的右翼作為主要的進攻點,配合正面的進攻,結合側面的迂迴戰術,將聯合軍南北軍隊進行割裂,最終徹底消滅在清川江以北的聯合軍,瓦解聯合軍的軍力。

等到志願軍衝到前面,才發現眼前面對的不是南朝鮮軍隊,而是非常陌生的美國佬。敵軍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就發現鋪天蓋地的炮火向自己襲來,敵軍一看嚇了一跳,志願軍使用的竟然是在二戰期間曾經發揮重要作用的蘇聯武器"喀秋莎"炮,這讓美軍頓時心生不妙,眼前的志願軍戰鬥力絕非等閒之輩。很快志願軍趁著戰火開始明晃晃的和美軍拼刺刀,其中在347團有個士兵為了阻擊對方的機槍手,偷偷繞到敵軍機槍手的後面,抱著他一起跌落懸崖,類似的事情不斷上演,美軍的防禦陣地已經被志願軍步步緊逼,越來越小。

在雲山外圍的戰場中,29軍348團2營的將士們也沒有閒著,在朝著雲山方向行進了一段距離後,在一架橋上碰到了美軍的漏網之魚,隨機戰士們同敵軍展開了白刃戰,志願軍可是經歷過近戰的洗禮,面對著貪生怕死的美國士兵絲毫不手軟,班長李連華在結束戰鬥後忽然發現遠處有4個物體,走近一看竟然是飛機,飛機裡面還有美國人。李連華當機立斷,將美國人拖出飛機,試圖徒手推動,由於飛機太重,一時間沒辦法拖走,於是用玉米稈將飛機遮擋起來,後來才知道,飛機上載著美國的戰地記者,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還沒等這些記者們開始工作就已經被志願軍俘虜了。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也體現了志願軍靈活多變的戰術風格。29軍116師346團4連承載著阻擊美軍撤退的任務向南前進,途經到裕仁橋的時候發現橋下駐守著美軍1師3團8營的軍隊。為了不打草驚蛇順利通過,志願軍換上俘虜的南朝鮮的士兵的衣服,冒充南朝鮮軍隊浩浩蕩蕩通過裕仁橋,駐守的美軍一看這隻軍隊穿著南朝鮮的衣服,看到自己也毫不慌張,認為是友軍,於是讓這支"南朝鮮軍隊"順利的從眼皮子地下走過。

4連的戰士們通過後才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戰士們吹響了戰鬥的號角,一瞬間手榴彈一個接一個被扔進了美軍的營地,有些美軍還沒有反應過來,胸膛就已經被志願軍的刺刀刺穿一命嗚呼了。剩餘的美軍終於意識到眼前的軍隊就是中國軍隊,但是為時已晚,此時志願軍已經包圍了橋下的美軍,美軍士兵頑強抵抗,利用周圍的坦克建立起防守的陣型,4連的士兵也沒有硬碰硬,而是和對方進行對峙。等到後方趕來的志願軍和4連進行匯合後,剩餘頑強抵抗的美軍也成了甕中之鱉。

雲山之戰是中美雙方的首次較量,這場戰役增強了中國人民戰鬥的信心,也徹底粉碎了當時聯合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鬥的"豪言壯志",志願軍在戰役中表現出的戰鬥素養也令不少國外的軍事學者所欽佩。其中這場戰役就被編入到了日本自衛隊《作戰理論入門》這本書中,書中明確傳遞出對志願軍的讚賞,這本書認為志願軍之所以能夠戰勝這支陌生強大的美軍,主要是因為能夠堅決執行軍隊總指揮的優秀的戰略部署,通過集中自己的優勢兵力分別對敵軍的孤立進行攻擊,並且勇敢積極的實施白刃戰術。雲山之戰,打響了韓戰偉大勝利的第一槍,也成為了美軍史上最難以忘記的遭遇戰之一。

後語: 希望朋友們每天定時閱讀本號文章,不然會錯過很多你想看的東西!如果覺得本文寫的還不錯,可以在下面點個讚!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相關焦點

  • 那一仗,他們全殲美軍「北極熊團」,並繳獲該團團旗
    昔日全殲美軍「北極熊團」,今朝跑出轉型「加速度」。第82集團軍某旅從抗美援朝光輝戰史中汲取強軍力量——轉型重塑,薪火傳承英雄氣■趙治國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姜帥特約通訊員 劉夢婷第82集團軍某旅旅史館內,一面繡有鷹形圖樣的旗幟十分顯眼。
  • 志願軍究竟殲滅了多少美軍?中美兩國給出的數字為何相差懸殊?
    氣壯山河的抗美援朝戰爭,最終以志願軍的勝利宣布告終,這場戰爭也成為美國自二戰以來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場戰爭。然而,雖然傷亡慘重毋庸置疑,但是,對於具體傷亡數字,中美雙方卻有著巨大的分歧。
  • 抗美援朝英雄程龍江:生擒七名美軍士兵九死一生 孫女奪今年撫順市...
    他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一路從長白山打到海南島,在參加完解放海南島戰鬥以後,又於1950年10月19日投身到抗美援朝的戰鬥中。他完整經歷了抗美援朝三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被戰機投放的炸彈炸傷,導致右耳失聰,身體多處有彈片殘留,致二等傷殘,鼻子也失去了嗅覺。 戰爭中,他和警衛員兩個人用短步槍俘虜了七名美軍士兵,獲「大功」「小功」各一件。
  • 美軍高官稱解放軍有「超級士兵」,巧了,中國還真的是有!
    大家都知道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其實美軍早就見識到解放軍的「超級士兵」,他們只是不願回憶而已,並且解放軍這些「超級士兵」更接地氣。 他喬裝打扮成「美國顧問」,在隊友掩護下深插敵人內部,十幾分鐘的時間內,擊斃擊傷團長級別以下人員97人,俘虜副營長級別16人,繳獲敵人「白虎團」的「優勝」虎頭旗,這面旗子至今還收藏抗美援朝紀念館中。楊育才本人也被記特等功。
  • 美軍中的「日本部隊」:戰力超大紅一師,所有士兵都獲得美軍勳章
    在二戰美軍的眾多王牌部隊當中,有一支部隊非常的特殊。這支部隊全部由加入美國國籍的日本人組成。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他們為了自己的祖國同德軍浴血奮戰,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所有的士兵都在戰時和戰後陸續獲得了美國國防部頒發的勳章。
  • 中美局勢緊張,美軍6000華裔戰場上碰到該怎麼辦?答案只有一個
    這些包括華裔在內的移民給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當然,在美軍當中,華裔士兵也佔據著大多數。目前中美局勢較為緊張,那麼假設有一天,在戰場上與這些華裔短兵相接,應該怎麼辦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先於他開火,不要吝嗇手中的彈藥。
  • 刺刀見紅——二戰日軍肉搏戰訓練
    這就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重點投資教育的結果,這些士兵70%來自窮人家庭。加入軍隊意味著他們脫離了赤貧,可以吃上白米飯,不用在鄉村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不僅日本平民,天皇也會親自例行校閱這些新一批產出的帝國士兵。除了肉搏戰,日軍步兵訓練還有其他三點也非常突出:精神訓練,長距離行軍,夜戰。事無巨細的諸多條款被記錄在《步兵操典》上,派發到每個士兵手中,讓日軍得到了廣泛的引導和利用。大量的文化和軍國主義灌輸更甚於德國的武裝黨衛軍,更讓日本士兵相信自己是天生優勢的士兵,並且教導了他們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
  • 美軍士兵為何聽了後卻喜出望外?
    在兩水洞戰役中,南朝鮮第6師第2團第3營和1個炮兵中隊被40軍118師全部殲滅,當年輕的志願軍戰士向著被包圍的南朝鮮軍隊喊出這句話時,一名南朝鮮軍隊的美軍顧問聽到後不由自主地舉起了雙手,志願軍戰士看到自己抓獲了一名美軍俘虜,頓時心中樂開了花,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 用機槍擊落美軍戰機,士兵等著挨處分!志願軍總司令說:連升三級
    今天上午(10月23日),我國隆重舉行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志願軍戰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鑄就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位在朝鮮戰場上,首創用機槍擊落美軍戰機的士兵,這位英勇的戰士打下美軍戰機後說「我等著挨處分吧!」。這是為什麼呀?
  • 美軍推武器撲克牌 讓士兵識別中俄軍備
    (圖:今日俄羅斯)海外網11月18日電美國軍方日前推出成套武器撲克牌,圖案中帶有中國、俄羅斯及伊朗的軍事裝備,這些撲克牌能讓士兵識別並熟悉這些國家的武器。然而,其背後的用意沒那麼簡單。綜合今日俄羅斯、美國《星條旗報》報導,美陸軍在近日的一份聲明中指出,美國陸軍訓練和條令司令部開發了「全球裝備識別卡」,以便士兵了解武器和車輛。
  • 為什麼中國士兵行進是單手拿槍?槍口向前,而美軍都是雙手握步槍?
    不知道大家在一些抗戰劇中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現象,就是在抗戰時中國士兵在行進的時候,往往都是單手拿槍,而在我們的印象中不應該都是雙手拿槍嗎?就比如同時期的美軍,在行進的時候都是雙手握著步槍,那麼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抗美援朝八大經典戰例,你知道多少?
    雲山戰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美軍的首次作戰,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志願軍在突破三八線攻佔漢城的途中,與英皇家奧斯特來復槍營的漂亮一戰,可謂給了英軍當頭一棒,狠狠教訓了美國的這一幫兇。 此次戰鬥,共殲滅英軍700餘人,繳獲和擊毀坦克31輛、裝甲車和汽車24輛。1951年1月4日下午,志願軍攻佔漢城。
  • 蘇聯士兵的利器,納粹德軍的噩夢,卻被志願軍發揚光大重創美軍
    導語:蘇聯士兵的利器,納粹德軍的噩夢,卻被志願軍發揚光大重創美軍在二戰時,蘇聯是一個軍事國力強大的國家。在製造武器這一方面十分有經驗,所以很多國家也對蘇聯很忌憚。而且,蘇聯曾經打造過一款武器,給蘇軍裝備使用。
  • 志願軍翻譯劉祿曾:停戰夜隔山喊話美軍士兵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志願軍抓到的「聯合國軍」俘虜在語言上無法溝通,繳獲的戰利品也難以識別,急需一批語言人才。學過英語的劉祿曾響應祖國召喚參軍入伍,北上赴朝。「家裡母親去世了、弟妹又不少,我那時沒什麼牽掛,抗美援朝一聲炮響就去保家衛國。」劉祿曾和22位從事翻譯工作的青年男女一道,1950年底進入朝鮮。
  • 中美空軍在朝鮮對決
    對於剛登上空戰舞臺的新軍來說,這是一個堪稱輝煌的戰果。更不要說從此打出了一個世界空軍大國。中美空中參戰兵力對比從抗美援朝作戰三個階段敵我兵力對比不難看出,志願軍空軍由不會打仗,到學會打仗;由打小仗,到學會打大仗;由單一機種作戰,到組織多機種聯合作戰;由在晝簡條件下作戰,到能在晝復和夜簡條件下作戰的成長壯大進程。中美主要參戰飛機性能對比
  • 美軍試了半年後就放棄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應該都會想到「豆腐塊」被子,這可以說是中國軍隊的一種特色,那麼你知道軍隊中將被子疊「豆腐塊」有什麼作用嗎?早前美國軍隊其實也曾經學習解放軍疊過「豆腐塊」被子,不過他們在試了半年以後就放棄了,而且得出一個結論。美軍當時在總統的號召下開始「疊豆腐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便得出這種疊被子方式非常浪費時間的結論,於是便選擇了放棄。
  • 抗美援朝時期美國一個師有多少門炮?說出答案讓人驚嘆,那我們呢
    但是,當大多數的國家都對美國馬首是瞻時,我國卻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和美國在朝鮮這個小小的半島上硬碰硬的打了一仗。於是,一支在「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口中的「亞洲烏合之眾,」卻憑藉著自身浴血奮戰的真本事,趕跑了這個幾乎沒有人懷疑它會在任何角落戰勝任何敵人的國家。
  • 美「種馬王」重型直升機完成海試 號稱美軍「最強大直升機」
    原標題:美「種馬王」重型直升機完成海試 號稱美軍「最強大直升機」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導美媒稱,美國海軍陸戰隊新的重型運輸直升機擬在該軍種的太平洋海基作戰計劃中發揮重要作用,現在剛結束海上測試,接下來將進行炎熱氣候下的高溫訓練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劉祿曾:當年審訊過的美軍俘虜,在美國認出了她
    原來這名叫詹姆斯·伯特納的餐館老闆,1951年春曾作為美國陸戰一師的新兵被俘後,劉祿曾審訊過他。  為何時隔28年伯特納還記得劉祿曾呢?劉祿曾笑言:「是因為我在他身上落實的俘虜政策比較多。」一天,一位戰士來報告,有個高個子俘虜昨天裝病表現不好。她了解後發現伯特納是真的生病發燒,於是找來軍醫給他看病服藥,當晚送俘虜時還安排他乘車。
  • 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的「零敲牛皮糖」,為何讓美軍哭爹喊娘?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雖然依靠有利的野戰工事陣地打運動戰,取得勝利,但面對美國的空軍、炮兵、坦克的猛烈進攻,無奈手中落後的裝備,加上糧彈補充跟不上,損失也非常慘重,有時一塊陣地打到最後,就剩一人。 彭德懷司令打紅了眼,策劃要打第六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