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滅了元朝,但他消滅的漢人要遠遠多於蒙古人!

2020-12-19 長文陪你讀歷史

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的民族英雄,他建立的明朝成功光復了自五代十國起就已經淪陷到北方胡族手中的幽雲十六州,讓中原重新回歸在漢王朝的統治下。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和元軍的戰鬥只打過一年,剩下的十多年裡,其實都是漢人軍閥間的內戰。

與很多人的認知相反的是,元末的農民戰爭並不是一場真正意義的「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的漢人對蒙古人的民族解放戰爭,明元之爭也不是元末農民戰爭的主線。實際上,元末絕大多數時間裡,元末農民戰爭都是軍閥混戰——不只是漢人軍閥,蒙古人軍閥也一樣。

最早起義的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起義軍,他們打出興復大宋的旗號,還一度佔領汴梁,派軍北伐,可以說這個時候的起義軍還是很有農民戰爭的樣子的。但此時各路其他的義軍,雖然名義上都以韓宋為旗幟,但實質上早就脫離了韓宋的領導,軍事行動以搶地盤為主,反元並不是他們的任務——朱元璋也就是利用這段時間拿下了南京。此時的元朝中央朝廷已經崩潰,按照正常邏輯,應該是反元英雄劉福通北伐勝利,獲得「驅除韃虜」的功勳,即使最後朱元璋能取得勝利,他的成功也不過是一個「統一全國」了。

但也就是這個時候,元朝這邊忽然出來了一個狠角色:察罕帖木爾——也就是趙敏的父親,張無忌的嶽父。察罕帖木爾乾淨利落地打垮了劉福通和韓宋政權,逼得曾經截斷運河威震天下的張士誠投誠,連朱元璋這時候都開始和元廷眉來眼去,動了招安的心思。當然,察罕帖木爾也不是什么元朝的忠臣,而是地地道道的大軍閥。這個時候,名義上支持元朝的主要是色目人察罕帖木兒、蒙古人孛羅帖木兒、漢人李思齊、漢人陳友定——諷刺的是,唯一的蒙古人孛羅帖木兒,反而在支出元廷的幾大軍閥內戰中死於元順帝的暗殺。

就在察罕帖木爾節節勝利的時候,察罕帖木爾又被人刺殺了。他的外甥兼養子擴廓帖木兒繼承了他的勢力,也就是趙敏的哥哥王保保。王保保接任後,沒有去南方繼續平亂,反而在北方和支持元朝朝廷的李思齊決戰了,其戰鬥之激烈,遠超過朱元璋對陳友諒。此時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局面:北方支出元朝的軍閥在混戰,南方起義軍在決戰,南北之間相安無事。也就是這時的元末戰爭,完全是軍閥混戰了。

等到朱元璋終於消滅陳友諒、張士誠,淹死了韓林兒,做好了北伐的準備,朱元璋這才重新打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以獲得北方廣大漢人的支持。也就是到這時起,元末戰爭才重新有了民族戰爭的性質。不過這個時候的北方依然在混戰,對王保保來說,你朱元璋去打李思齊和我有什麼關係?結果就是,等到明朝的北伐軍徐達、常遇春已經攻下大都,才發現自己的敵人是盤踞山西的王保保,元末戰爭的最後決戰居然是發生在元朝已經滅亡之後。

所以說,朱元璋自起兵以來,與元朝的戰爭其實僅僅是北伐的這一年,他前面起兵的艱苦鬥爭,是消滅了主要對手陳友諒,統一了南方。然後北伐消滅的是北方最大的軍閥王保保,就此統一了全國,而此時的元順帝早就跑到北方草原了。當然,朱元璋統一全國後,還派藍玉等人北伐,徹底打垮了北元勢力,消滅了大量蒙元軍隊,只不過這個時候已經不算是元末戰爭,而是中原王朝對北方胡族的徵討了。

相關焦點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元朝滅亡之後,朱元璋雖然沒有對蒙古人進行殺戮,但是他的做法卻殺人不見血,讓人細思極恐。元朝自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在其存在的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將國家領土面積擴大到1372萬平方公裡,這幾乎是我國歷史上領土面積的巔峰了。然而控制著如此大面積的國土和人口,蒙古人作為統治者,其人數卻不多,據估計大約也就百萬人上下。
  • 元朝滅亡以後,朱元璋是怎麼樣對待蒙古女子的?真的很殘忍嗎?
    甚至當時很多元朝遺民都很感激朱元璋,畢竟歷史上很多走向覆滅的王朝,其子民在新政權之下都是飽受摧殘,比如元朝對待南宋的子民和五胡亂華時期,他們都把前朝遺民看作奴隸,甚至看作是下賤之民,滅國的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怕後來的清軍入關,對明朝子民也是殘忍至極,就比如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
  • 元朝時期,漢人與蒙古人語言不通,難道靠手勢交流嗎?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但是治理天下,不能全靠蒙古人,蒙古人也管不過來,必須要有漢人大臣的幫助。那麼問題來了,漢人和蒙古人語言不通,如何進行溝通,處理事務呢?首先,皇帝的漢語水平怎麼樣呢?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是一位漢語水平很高的皇帝。
  • 元朝時,漢人排第三,在漢人之下還有南人,那麼,南人是什麼人?
    如果,按照這一記載,元朝北面的邊界越過內蒙古的陰山,而內蒙古往北就是北極圈,那麼,元朝北邊的領土就到達了北極圈的範圍。並且,根據一些歷史資料和文獻的記載:在元朝最為強盛的時候,國家大概有兩千多萬平方公裡的面積。這個面積相當於解體前兩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前蘇聯。然而,一個擁有如此廣闊土地的國家,其統治卻十分黑暗,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要黑暗至極。
  • 明帝國為什麼沒能繼承元朝疆域?
    元明疆域對比(元疆域含明疆域)﹀其實對於關內的掌控上,明朝實際控制的土地要多於元朝這使得元朝境內的色目文化區範圍有限,尚不足以作一個堪與中原並列的「一元」來討論。明朝的尷尬明朝建立後,確實希望繼承元帝國所有疆土。為了拉攏蒙古人,朱元璋宣稱「昔胡漢一家,胡君主宰;邇來胡漢一家,大明主宰」,並承認元朝的正統性。
  • 元朝統治時期,漢人和蒙古人會被區別對待嗎?
    脫歡死後,他老婆巴都麻日子過不下去,脫火赤的哥哥脫歡就找人說媒把巴都麻改嫁給了一個叫做「吳哈立巴臺」的人,這個吳哈裡巴臺是當地負責種田的民戶(也就是漢人)吳子忠家的一個「下人」,吳哈立巴臺從名字上看,是個蒙古人,但因為是吳家的下人,所以跟了主人的姓。
  • 元朝時期,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在地位上到底有什麼不同?
    在元朝的時候,蒙古貴族也和歷史上所有封建統治者一樣,入主中原建立王朝後,便破壞各族人民的團結,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力量,將全國不同的民族劃分為4個在法律地位、經濟負擔截然不同的等級,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在元朝統治時期,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他們是統治民族。
  • 元朝傳言,蒙古人竟對漢人這樣做,有這個權利?
    這個傳言是發生在元朝,因為在元朝是因為由外族人統治的時候,於是就出現了一個特別好玩的事情。就是他們傳言蒙古人就是必須享有漢朝女性的初夜權,這是真的,真的是好笑,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因為我覺得這個傳言真的是好玩兒呀,先不說別的,光是龐大的人口就好像已經不可能了吧,想要這樣做也得要有很多蒙古族的男人吧,但是我們也知道,當時漢族的人口那麼多,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有就是雖然在元朝漢人當官的很少
  • 朱元璋當皇帝多虧這兩人,一個消滅了元朝半壁江山,一個幸虧死了
    說起朱元璋滅掉元朝建立宋朝,其實並不完全都是朱元璋的功勞,朱元璋北伐如此順利,其實是依靠了一位叫做劉福通的將軍,說起來,他應該是朱元璋最該感謝的人。元末時期,劉福通是一批比較早的農民起義軍隊,當年他以紅巾軍在河南揭竿而起,過了幾年後,黃河以南的省份基本上是漢人的天下了,劉福通還擁立了韓林兒為皇帝,不斷的向西北和北方進攻,當年朱元璋在郭子興去世後,因為隊伍力量太小,也不像繼續投靠新主,所以就選擇了遠在南方,因為南方那塊地方是元朝勢力最弱的,況且那塊地方人口眾多,物產豐饒
  • 元朝文人地位跟乞丐差不多?你看蒙古人對漢人做了些什麼
    不過,元朝卻是一個例外。元朝統治者只識彎弓射大雕,習慣於搶掠屠殺,在以金戈鐵馬打下江山後,便將科舉制度廢除了。失去了科舉入仕這條道路,原本離金字塔頂端只有一步之遙的文人,也因此跌入了塔底。當時有「九儒十丐」之說,文人僅僅排在乞丐前面,連煙花女子都不如,這大概就是「臭老九」之稱的由來。
  • 朱元璋為何要求大臣不能貶低元朝,他這樣說有什麼深刻含義
    (朱元璋劇照)朱元璋尊敬元朝,尊敬元朝君主這樣的話,可不只說過這麼幾句。他在此後的詔書中,還曾多次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對元朝皇室成員,也要求要給予極大的尊重。甚至後來,因藍玉曾經對元朝王妃不敬,朱元璋還把這個作為殺害藍玉的一條罪狀。不過,說朱元璋很尊敬元朝,但是在剛剛討伐元朝的時候,朱元璋曾發表了一篇《奉天討元北伐檄文》,在檄文中,他說元朝是「胡虜禽獸」。這種表達,顯然是極為不尊重的。
  • 元朝時期,漢人淪為四等人,為什麼滅亡之後會有很多漢人為其守節
    元朝滅亡後,元朝的漢人士大夫為元朝守節。是的你沒有看錯,真的有很多的漢人士大夫為元朝守節。有的歸隱山林,像楊維楨、沈夢麟,有的則以身殉國,像鄭玉、王翰等,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為什麼他們寧可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也不願意幫助明朝呢?
  • 元朝疆域到底有多大?在當時我們漢人是不是被蒙古人殖民了?
    元朝疆域到底有多大?在當時我們漢人是不是被蒙古人殖民了?元朝是古時候的一個強大王朝,蒙古族更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所以那個時期是我們古代歷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那四個汗國在古時候作為「藩屬國」,所以在討論當時的版圖究竟有多大,必須要加上這幾個地方!剛開始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是可以的,在忽必烈上位之後,元朝便開始與四個大汗國發生很多矛盾,之後蒙古好像開始分裂,但是最後到了「元成宗」時期,又重新承認唯一的皇帝,是真正的繼承者,願意臣服!
  • 同為少數民族政權,為什麼清朝統治時間遠長於元朝,元朝差在哪?
    清朝的統治時間遠遠超過了元朝,為什麼同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卻存在這麼大的差距?,即使是打傷了蒙古人,都得處以極刑。而蒙古人殺死南人只按殺死奴隸處理,賠幾頭牲口即可。民可載舟,亦可覆舟,這種制度為元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天下漢人十佔其九,如此殘忍的、不平等的制度,怎能得民心,這樣的政權怎能長久?
  • 朱元璋的身世之謎,他做皇帝之前經歷了什麼,造就了他多疑的性格
    元朝從1279年滅宋,到1368年朱元璋進北京,統治中國不足100年時間。而清朝,也是少數民族當政,卻統治中國260餘年。兩個少數民族的當政時間相差一倍還多。為什麼有彪悍的蒙古勇士建立的元王朝會如此短命呢?這與元朝草原民族的執政理念有很大關係。
  • 蒙古人稱呼金朝女真為漢人,為什麼把南宋稱為蠻夷?
    蒙古人稱呼金朝女真為漢人,為什麼把南宋稱為蠻夷? 漢人,原先指的是中原地區的居民,因為劉邦建立的漢王朝而得名,自漢王朝以後,中原地區的人都被稱為漢人,並延續至今,成為了漢民族。
  • 強大的元朝為什麼會滅亡?
    我們僅以統一王朝為例,秦朝十五年,西漢二百一十年,王莽的新朝十五年,東漢一百九十五年,西晉王朝五十年(從其消滅孫吳到滅亡的統一時間僅三十六年),隋朝三十七年(從隋滅陳到隋朝滅亡的統一僅二十九年),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北宋並不是真正的統一王朝,北方有遼朝,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大理、吐蕃等),元朝統一天下九十八年,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清朝二百六十七年。
  • 道士給朱元璋算卦,說大明國運900年,朱元璋能活到100歲,被殺頭
    例如什麼道士、卦士,在朱元璋這裡,很少能討到好處,本文的主角叫智申龍,一生靠坑蒙拐騙混吃混喝,最後死在朱元璋手裡。故事要從洪武二十一年說起,這一年發生了一件振奮朝野的大事,那就是藍玉率15萬明朝大軍,在貝爾湖奇襲元朝大軍。藍玉從春天開始,奉命率軍徵討蒙古軍隊。但此時蒙古人不願開戰,第一是因為明朝幾次北伐,他們元氣大傷。
  • 蒙古騎兵橫掃亞歐大陸,為什么元朝一夜之間就被農民軍給推翻了?
    而搞不清楚這個問題,那也就無法理解為什么元朝最後會被造反的農民所推翻。所以,咱們就從軍事制度入手,來分析分析元朝的軍隊,以及元朝最後衰亡的原因。元朝就如這戴著面具的蒙古武士一樣,充滿了神秘感眾所周知,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元太祖成吉思汗在1206年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此時蒙古軍隊基本都是由蒙古人組成的。
  • 漢人竟然被劃分為蒙古人,老祖宗的棺材板估計蓋不住了
    漢人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主要民族組成部分,然而歐美人去將佔據絕大數的漢人劃分到蒙古人種種,這讓不少漢人感到十分的不解。誰都知道,漢人人口眾多,就算要劃分,也要把蒙古人劃分到漢人的種群中,畢竟歷史上蒙古人被漢化的歷史不勝枚舉。然而歐美人的劃分標準卻和我們普遍的思維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