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家長抓好一分鐘,省時又省力,還幫孩子建立正確時間觀念

2020-09-06 紅蘋果說

昨晚十點半管級領導發信息說,我們班有幾個男生晚修早退,還附上了名單,一共三位男生早退了。

現在是高三,晚自習的時間是比較長,從6點50分開始到晚上10點半,特色是十點之後的半個小時,是學生自我管理的時間,有學生偷懶這個也是可以理解。

理解是可以理解,但是卻不能放任,於是今天早上的時候就找那三位男生談話了。

我一個個單獨詢問那三位早退的男生,昨晚為什麼早退。第一位男生,他好像很驚訝地說:「老師,我沒有早退,我25分鐘的時候去上廁所,覺得還沒有幾分鐘就走了。」

第二位男生則很吃驚地說:「老師我沒有早退,只是最後三分鐘先走了。」

第三位男生更加委屈:「沒有早退好吧,就是早走了一分鐘而已,不要太多計較了。」

面對比我還委屈,身高比我高了很多的男生,我絲毫不憐憫地說:「早退就是早退,管你是早退一分鐘還是三分鐘,五分鐘,都是早退,學校那已經做了記錄,班級管理分數也是已經扣了。」

批評了這三位男生後,又在班級上做思想工作說:「上下課的時間都是有規定,寧願早來也不要遲到,寧願遲走一分鐘,也不要早退一秒鐘。」

另外希望我們的學生要有正確的時間觀念,遲到就是遲到,早退就是早退,不要給我扯一分鐘還是一秒鐘的問題,一點意義也沒有。

馬上就有同學起鬨說:「老師,沒有那麼誇張吧?」

我的回答是:「我們都是很嚴格要求別人,寬容對待自己。今天你們遲到早退一分鐘,我說沒有關係,你們明天就會遲到早退2分鐘,後天就會遲到早退3分鐘,底線就會被無限的放低,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到最後遲到成為了常態,那個時候再來抓遲到早退,你們在內心只會埋怨老師,只是遲到而已,為什麼這麼斤斤計較,卻不會反思自己為什麼會遲到早退了。

這樣還不如一開始有苗頭,就把小火苗掐滅,大家共同維護好的紀律,大家都省時省力。

班主任就一定要強有力,不要隨意妥協,遲到早退問題一定要按照原則來。這樣的方法在孩子形成好習慣的幼兒園和小學,也是適用。

今天孩子看電視,到了時間點,你要關電視,孩子說:「媽媽,還差一分鐘等等。」

也許你覺得沒有什麼,就一分鐘,可是就是這一分鐘讓孩子看到了父母的妥協,讓孩子看到了原來規則是可以被打破。

於是就會衍生出無數問題,叫洗澡要等等,叫起床也要等等,叫做作業也是要等等。

家長等啊等,十分鐘還不來,還能忍住脾氣叫著快,20分鐘還不來,就開始用吼著快,30分鐘還不來就開始暴跳如雷。

孩子心裡委屈,不就是多一點時間而已嗎,至於這麼兇嗎?

家長心裡惱火,給了這麼多的時間,還拖拉,太沒有時間觀念了。

親子關係在這樣日復一日的鬥爭中,越來越緊張,而造成這樣的後果僅僅只是一分鐘而已。

無論是作為家長的我們,還是作為班主任的老師,我們都應該一開始就不妥協,讓孩子養成好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規則是一定要遵守,這樣大家都省心省力。

你們覺得這一分鐘真的有這麼神奇嗎?留言說說了。

相關焦點

  • 家長省時省力,輕鬆提升孩子專注力
    近期,有粉絲問羅媽媽,孩子馬上開學了,但是暑假玩瘋了,擔心到了學校一下子適應不了。羅媽媽有沒有那種讓家長省時省力,還能輕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的教具?你們這one day day 的,不逼死羅媽媽就不開心是吧?沒事就非得給羅媽媽整點事出來。羅媽媽找了大半天,還真找到了讓家長省時省力,而且還能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 綠豆湯正確做法,省時省力,3分鐘就做好,酥爛解暑
    其實這些做法都不對,綠豆湯正確做法,省時省力,3分鐘就做好,酥爛解暑,比賣的飲品好喝的多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它的做法,喜歡的不妨一塊動手做起來。——【懶人綠豆湯】——食材:綠豆,清水,冰糖【做法如下】:步驟一:準備兩百克的綠豆,先用清水衝洗乾淨,再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天氣太熱,最好是放入冰箱浸泡
  • 10分鐘是多長時間?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家長先答對這個問題
    不過,時間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家長要想順利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下邊這3個小建議,家長可以借鑑一下。不過,大人雖然不能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很多人都可能會下意識地用具體活動來描述時間,比如十分鐘可以上個廁所,十分鐘能煮熟一顆雞蛋等等。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時候,首先要學會將時間具象化。比如,家長可以用「你看完這集動畫片就去睡覺」代替「二十分鐘以後去睡覺」。
  • 10分鐘是多長時間?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家長先答對這個問題
    孩子對時間的知覺,就像他們認鐘錶一樣,需要後天練習才能慢慢學會。不過,時間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家長要想順利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比如,家長可以用「你看完這集動畫片就去睡覺」代替「二十分鐘以後去睡覺」。給孩子的指令相對明確一點,有利於他慢慢理解時間。
  • 「時間觀念」很重要,從小培養「時間觀念」,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3、養成獨立的性格提前給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這一概念,孩子就會知道自己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如果不按照計劃來,最後就可能會遲到。另一方面,孩子也不需要家長時時刻刻的在一旁監督孩子,也有助於養成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 從感知「3分鐘」訓練開始培養「時間觀念強」的孩子
    在這之前請大家來做一個小小的測試,請閉上你的眼睛,感知到了一分鐘之後再睜開眼睛,在閉上眼睛的同時可以請旁邊的人幫你按下秒表。這個遊戲也可以一家人一同來做。結果是什麼呢?哈哈,結果一定是有很多個不同的一分鐘感知。所以,哪怕我們是成人,因為有了鐘錶、手機或者計時工具,所以學習感知時間並非是我們認為必要的本領了,而且我們也有了一種認為我們是能夠正確感知時間的錯覺。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第一種無效約定直接詢問孩子什麼時候離開,你讓一個還暫時沒有明確時間概念的孩子說自己要多久離開,這就等於說在給孩子和自己出難題。如果孩子說一個你根本就不能接受的時間,你一定會說不行,太長了,那麼你的民主還有什麼意義呢?就算孩子說的剛好是你想要的兩分鐘,但因為是他隨口說的,所以也就不太會產生有意識的自我約束。到了時間也不會走,他不容易在當下的情景中自拔出來。
  • 孩子不守時,沒有時間觀念 | 這個方法三天幫你解決
    由於婷婷剛上一年級,她的媽媽格外關注她在學校的表現。在一次家長會結束後,婷婷媽媽和婷婷的班主任私下裡問起了婷婷在學校的表現。而且還經常性的遲到。」班主任對婷婷的這份評價,其實正是許多剛上學的孩子的日常表現。1大多數孩子,只要他的家庭環境是相對穩定的,而不是混亂的。都不會在學習上出現太大的問題。
  • 吃飯拖拉、寫作業墨跡,這是娃沒時間觀念的表現,家長要做好四點
    在家的時候還是可能還知道到哪個點該做什麼事了,對時間有了初步的概念,可能知道一分鐘、十分鐘、一小時這些名詞,但是你讓孩子數這些多長的話,孩子們還辦不到。如果家長在這時候強制讓孩子學習時間的話,對小孩進入小學後系統學習時間是有影響的,無異於揠苗助長。
  • 如何教孩子認識鐘錶,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
    面對家長的這些困擾,小編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切實可行的經驗,巧妙地讓孩子理解和掌握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時間概念。那麼,今天的任務是教會孩子認識鐘錶。2、 時間換算一小時等於60分鐘,1分鐘等於60秒,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
  • 如何使用錯題印表機省時省力的整理錯題本
    很多學生走馬觀花式的整理錯題,浪費了時間不說做的還是無用功。是部分學生甚至不整理錯題,又怎麼能從錯誤中學習呢? 記住,錯題是一個學生學習的關鍵!但有家長和學生反映,很想認真的整理每一道錯題,但時間不允許。晚上做完作業都已經很晚了,如果整理錯題的話還要睡得更晚,第二天去上課都沒有精神,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沒錯,手抄錯題的確浪費時間,也不可取。
  • 屈臣氏有一種素顏霜,3分鐘化好出門妝,簡單實用,省時省力
    屈臣氏這種素顏霜,三分鐘化好出門妝,簡單實用,省時省力在這個以白為美的時代,白嫩的肌膚成為了所有女性的追求,化妝品、護膚品,多種瓶瓶罐罐,只要是能夠增白肌膚的,就不顧後果地在臉上塗塗畫畫,既費時費力,又顯得濃妝豔抹,美的不真實,還對肌膚損傷嚴重
  • 如何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
    很多爸爸媽媽總是喜歡代替孩子管理本屬於孩子自己的時間,日復一日,逐漸就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不催就不動 」的孩子。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前提就是讓孩子明白「時間是自己的 」「管理時間是自己的事 」,同時還要讓孩子自己承擔沒有管理好時間的後果,並建立自己的「時間規則」。下面三個方法,輕鬆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 實用的育兒避坑指南,讓你省時省力省錢
    養一個孩子,如同家裡多了一臺碎鈔機,這臺碎鈔機不僅費錢、費時還費力。那麼家長該如何做,避開育兒坑,省時省力省錢呢?育兒避坑指南——NO.1 衣是不是家裡小孩衣服太多,自己買的,親友送的,有些還來不及穿,衣服就小了?因為小孩長的太快了,尤其是前六個月內,一個碼的衣服穿不了一個月。家有小公主的,更是控制不住買買買的心。
  • 時間是最不偏私的,缺乏時間觀念很悲哀,父母要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的確,現在很多的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卻忘了有一些基本的規矩還是需要從小養成的,比如有禮貌,誠實守信等,其中時間觀念的建立也是十分的重要,並且更應該從小強調。 說了這麼多,可能很多家長都還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有時間觀念了,其實就算是對小朋友來說,時間觀念也是十分重要的。
  • 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原因一: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很多孩子喜歡磨蹭的一大原因,其實和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有關。因為很多小孩,特別是剛上小學的孩子,往往對時間並沒有概念,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看鐘表。 所以,五分鐘、十分鐘這些時間段,在孩子的眼裡,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 家長越催孩子越磨嘰,這幾點家長可以試一試,提高孩子時間觀念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家長對孩子兇道:你快一點,還有幾分鐘就遲到了,但是孩子會以為這幾分鐘會是很長的時間,所以還是在慢慢悠悠的收拾書包。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父母可以用計時器幫孩子糾正,如果再要求孩子在幾分鐘內完成什麼事情可以設置上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生活當中知道這些時間到底有多長。
  • 在幼兒時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將受益終身
    高考結束後,各地狀元學霸的新聞刷屏了一整個暑假。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家長,都在狀元們的經驗分享中試圖找到可借鑑的經驗。不難發現,這些成績優異的學霸們幾乎都提到了一個方面:時間管理。這也正是區分學霸和普通孩子的關鍵,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為什麼有些孩子就能學那麼多?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
    還記得你是怎麼學會看鐘表嗎?很遙遠的事情,是不是有些忘記了呢,還是說我們早就想當然地以為自己好像天生就認識了時間,根本不用去學呢?所以當看到孩子磨磨蹭蹭,說好的一分鐘變成了十分鐘,又變成了半小時,孩子還原地未動的時候,也就不可避免地生氣發火了。
  • 孩子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巧用「四象限法則」,樹立正確時間觀
    下面我們來聊聊孩子們為啥沒有時間觀念!一、為什麼孩子在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1、受家長影響,家長沒有時間觀念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首先反省自身,孩子的問題是不是從家長身上學去的。如果家長一放假就把假期的時間通過刷朋友圈逛微博看劇浪費掉,家長首先就沒有充足的理由去責備孩子晚上熬夜打遊戲。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