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黃疸,二月腸絞痛,三月抬頭,寶寶必經之路趕緊了解

2020-12-18 母嬰放大鏡

有了小寶寶以後,家長們是不是很慌張寶寶的護理。寶寶每個月的發育是怎樣的,這樣是不是正常的?該怎麼辦?

一個月:黃疸

基本上小寶寶出生以後的第二天都會開始出現黃疸。但是黃疸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生理性的黃疸家長完全是不需要在意的,因為它自己會慢慢好。

可是病理的不一樣,當黃疸值比較高,或者黃疸一直不退的時候,家長就需要當心了。

二個月:腸絞痛

在寶寶出生40天左右的時候,媽媽們會發現寶寶開始出現規律性的痛哭。

但是這個因為在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方案,腸絞痛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因為過了這個時間段它自然而然的就好了。

三個月:抬頭

三個月的寶寶已經不是那個柔軟的小人兒了,脖子和腰都有勁了很多,你會發現他即使平躺著,也要試著往上抬頭。

這時爸媽幫忙把寶寶翻過來,讓寶寶趴在一個枕頭上,寶寶的頭能抬的高高的,左看右看,也許和躺著看的視角不一樣,比較新鮮,可愛極了。

對了,有些寶寶可能因為比較胖會抬頭晚一些,不需要擔心的。

四個月:翻身

這個月的寶寶大多都學會了抬起小腿,來一個漂亮的翻身運動,一旦學會翻身,寶寶會樂此不疲,有時半夜也會翻醒來呢。有些寶寶因為體質和發育的問題,稍微晚一些。

五個月:出牙

其實流口水也可能是寶寶在長牙,小牙齒頂的牙床痒痒,就會大量的分泌口水。有的寶寶出牙晚不需要擔心,因為大多時候這個是遺傳的問題。

六個月:輔食

這個月的寶寶,無論你吃什麼,他都會巴巴的看著你的嘴,有的還伸出小手想要。當寶寶開始有了想吃食物的欲望時,家長可以適當給寶寶吃一些米粉,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

對了,第一頓飯一定一定一定要是高鐵米粉。

七個月:坐坐

這個坐,不是說大人把寶寶放成坐的姿勢後他能坐住,而是說寶寶自己能從躺著慢慢坐起來,而且穩穩的喲。寶寶可以坐,但這個時候,坐的時間還是不要太長。

八個月:爬爬

這個月的寶寶大多都會爬了,開始探索世界了,最累人的時候到了。因為總是要防止小傢伙摸這摸哪,這個時候家長還是在地板上鋪上爬行墊吧,不要總把小傢伙放在床上了。

九個月:整夜睡覺

有的寶寶到了這個月已經主動不吃夜奶,這時候寶寶開始一睡睡到大天亮,也是寶媽們相對輕鬆的時候。

十個月:會叫媽媽了

最驚喜的時間來了!這個月的寶寶有了語言的意識,已經不單單的會發音了,誰是爸爸,誰是媽媽分的清楚著呢。

如果寶寶在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擔心寶寶聽不懂就不給寶寶說話,研究發現寶寶在最初學說話的時候,跟成人交流的越多,反而說話的語言組織能力會更強。

十一個月:站、走

寶寶不用扶著,脫離輔助物獨立站立,並且能長時間保持平衡。家長要更辛苦,也要更細心了。家裡一些危險的地方,有角的地方都需要注意了。

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參考,有的寶寶可能到一歲半才會走路。

十二個月:斷奶?

育兒專家建議,應至少純母乳餵養至寶寶6個月,母乳餵養最好能到2歲。你遠遠超越了最低要求,但離理想狀態還著實有一段距離。在寶寶1歲生曰這個重要節點,你因為是否「該斷奶」而舉棋不定。

對於何時斷奶這件事兒,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之多,要綜合地分析媽媽和寶寶的具體情況,權衡利弊,才能做出最適合的決定。

寶寶的需要可以被優先考慮,而媽媽的因素也不能被忽視。如果媽媽為了堅持母乳餵養壓力過大,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親子關係就得不償失了。

相關焦點

  • 月嫂有話說,一月黃疸,二月腸絞痛,三月抬頭……
    寶寶每個月的發育是怎樣的,這樣是不是正常的?其實你只要記住:一月黃疸二月腸絞痛三月抬頭四月輔食五月出牙六月背奶七坐八爬等……這12個月的寶寶發展史,就能很好的應對寶寶的各種問題了。一個月:黃疸基本上小寶寶出生以後的第二天都會開始出現黃疸。但是黃疸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
  • 一月黃疸,二月腸絞痛,寶寶成長過程中的「經歷」你了解嗎?
    導讀:一月黃疸,二月腸絞痛,寶寶成長過程中的「經歷」你了解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一月黃疸,二月腸絞痛,三月抬頭,四月翻身,五月出牙…
    一個月:黃疸基本上小寶寶出生以後的第二天都會開始出現黃疸。但是黃疸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生理性的黃疸家長完全是不需要在意的,因為它自己會慢慢好。可是病理的不一樣,當黃疸值比較高,或者黃疸一直不退的時候,家長就需要當心了。
  • 寶寶生長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一月睡二月鬧三月認人……
    寶寶剛出生,第一年是新手媽媽最難熬的一年,經常聽老一輩的練寶寶生長發育口訣,大家應該也聽過,都可以背下來了,一月睡、二月鬧、三月認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月十月叫爸媽。十一月站,十二月走,一月睡(黃疸)寶寶剛出生,這個時候是他一生中睡最久的時候。每天平均睡16到20個小時。寶寶出生後基本沒幾天就會有黃疸。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成長規律全知道,新手爸媽趕緊看過來吧
    寶寶的健康成長是全家人最為關心的,如果寶寶不哭不鬧還好,只要一哭鬧那真的是急壞了爸爸媽媽。作為新手父母,了解一些寶寶的成長規律還是很有必要的,當寶寶有個小狀況時,也能心裡有底,不至於手忙腳亂。寶寶1-12個月的成長規律,愛孩子就要先了解孩子一月~寶寶偏愛睡,黃疸來了勿緊張剛出生的寶寶離開了媽媽溫暖的小房子,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環境,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睡覺,每天能睡16-20小時左右。
  • 「一月黃二月絞三月攢肚」,新生兒百天內會經歷,要學會應對
    「一月黃二月絞三月攢肚」,新生兒百天內會經歷,要學會應對萱萱生兒子的時候一直都特別的緊張,不知道該怎麼帶他,好在有婆婆幫忙。萱萱的婆婆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金牌月嫂,在育兒這方面可以說是經驗豐富。兒子還沒出生,婆婆就告訴了萱萱一句育兒的口訣:「一月黃二月絞三月攢肚」。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道理嗎?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家寶寶基本符合這一發展規律。也可能每個寶寶的發育有不同,寶寶如果沒按照這個表現,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正常,也不要太擔心。一月睡 寶寶剛出生到滿月的新生兒階段,這個期間的小寶寶每天基本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很少有哭鬧的。所以我覺得月子裡的寶寶最好帶,當初月子裡想請月嫂的,結果發現寶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也很少鬧。想想請月嫂也就只照顧大人。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發育口訣背後的規律,你讀懂了嗎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很多新手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成長發育不是特別的了解,寶寶出生之後除了給寶寶吃好,不讓寶寶受傷之外,寶寶其他能力的發展往往很容易忽略,甚至很多家長往往>寶寶到了某個月齡不知道寶寶該掌握哪些能力,或是應該鍛鍊孩子什麼能力。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新生寶寶發育口訣要知道
    在育兒的道路上,很多朋友都聽過一些寶寶成長發育的口訣,比如「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或者是「三翻六坐七牙八爬」,雖然這些口訣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不是百分百準確的,但是卻符合大部分寶寶的發育情況。今天,我們就聊聊關於「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話題。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於是她開始自我反省,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定事出有因,是不是因為自己錯誤的育兒方式,才導致寶寶身體出現了問題呢?其實我們經常從老一輩嘴裡聽到這樣一句:一月睡,二月哭,當寶寶進入他們出生後的第二個月,哭鬧似乎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標配,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到3個月寶寶照顧重點,新手媽媽知道嗎
    老一輩人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各類書籍,不過,憑藉著一代一代的經驗,口口相傳,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比如說新生兒寶寶有「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一月睡通常來說,新生兒寶寶睡眠時長是最長的,一天中他們長時間在睡眠中,平均需要20到22個小時,所以在寶寶一個月時,寶寶除了吃奶就是各種睡。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新生兒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老話有沒有科學根據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我也是在家裡的老人口中聽來的,當時我孩子剛出生,他們就是這麼形容的,其實老一輩的話有一些還是真的很有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其實可可夫婦的表現也是許多年輕父母的表現,由於缺乏經驗,這些父母在寶寶啼哭時都有點束手無措,所以他們非常需要了解寶寶在出生後的發育規律,這樣才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去照顧寶寶,那麼寶寶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的發育規律是什麼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寶寶的發育規律全在這裡!
    十月懷胎,寶寶終於平安降生,在嬰幼兒這個階段是幼年期發育速度最快的階段。作為新手爸媽,此時最關心的莫過於寶寶是否健康,生長發育是否正常。俗話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四翻身、五長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月隔夜奶、十月說話、十一月站、十二月走。這個口訣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二月哭:第二個月哭聲不斷,需要了解寶寶的哭聲訴求新手媽媽照顧嬰兒,最怕遇到的就是寶寶的哭聲不斷,本來照顧寶寶就很繁重,吃不好睡不好的,寶寶一直哭,讓寶媽更容易「崩潰」了。
  • 1-12月寶寶必須經歷的過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一月黃疸二月腸絞痛三月抬頭四月輔食五月出牙六月背奶七坐八爬等……這12個月的寶寶發展史,就能很好的應對寶寶的各種問題了。一個月:黃疸基本上小寶寶出生以後的第二天都會開始出現黃疸。但是黃疸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生理性的黃疸家長完全是不需要在意的,因為它自己會慢慢好。可是病理的不一樣,當黃疸值比較高,或者黃疸一直不退的時候,家長就需要注意了。二個月:腸絞痛在寶寶出生40天左右的時候,媽媽們會發現寶寶開始出現規律性的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