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獨白 莎士比亞的世界

2020-12-16 長江商報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長江商報消息 獨角戲《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今晚在漢上演

本報訊(記者 謝方)你的人生中是否也曾有過一位老師,用他自己的方式深刻的影響了你。他可能是《死亡詩社》裡的基廷教授,也許是《哈利·波特》裡的斯內普教授,也許是《一個人的莎士比亞》裡瘋狂熱愛著莎士比亞的瑞維爾校長。

今晚七點,英語獨角戲《一個人的莎士比亞》將在武漢大學外國語學院報告廳上演。該劇是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藝術總監約瑟夫·格雷夫斯在中國工作期間創作而成,以魔幻的手法編織出一個發生在迷茫的六歲男孩兒與苛刻嚴厲的莎士比亞老師之間的悲喜劇。

六歲的格雷夫斯寄宿在一所英國的男子學校,不幸遇到了才華橫溢而又嗜酒如命的瑞維爾校長對新生開展的軍訓式「莎士比亞教育」,在迷茫與懵懂、羞愧與堅持中,格雷夫斯漸漸走進了瑞維爾校長那充滿愛、激情、詩歌、悔恨、沉澱的豐富世界。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格雷夫斯一人分飾多角,全靠臺詞、肢體和表情的變化刻畫不同人物形象。該劇自2009年被搬上舞臺後,雖未過多宣傳,該劇憑著好口碑,已經在北京演出四輪,並巡演到瀋陽、西安、香港、澳門和臺北等地,創造了場場爆滿的景象。今年11月,格雷夫斯受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邀請,擔任武漢大學第三屆莎士比亞國際學術研討會表演嘉賓,此劇才首次來漢演出。周日晚七點,該劇亦將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演出一場。

■ 人物簡介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編導兼主演:約瑟夫·格雷夫斯

美國百老匯著名的戲劇指導家,莎士比亞戲劇專家,畢業於倫敦藝術表演學院,2004年起擔任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藝術總監。在約瑟夫三十多年的戲劇研究生涯中,導演過各類音樂劇和戲劇,尤其以莎士比亞戲劇而聞名。近年主要作品:百老匯音樂劇傳奇之作《我,堂吉訶德》、獨角戲《一個人的莎士比亞》。

 

 

責編:ZB

相關焦點

  • 莎士比亞獨白(英漢雙語)
    莎士比亞獨白文|老鷹樹(中國)我的名字是威廉·莎士比亞。意思是搖動長矛——Shake spear。其實,我搖動的不是長矛;我搖動的是羽毛。我用羽毛筆,徵服了整個世界!是的,我寫劇,徵服了整個世界!我來了,我寫劇,我徵服!這個世界已被我徵服!我愛寫劇,因為大眾愛看劇。
  • 莎士比亞關鍵是獨白,其關鍵是真實,分層敘述及高潮(矛盾解決)
    心得:演出莎劇獨白是關鍵。莎士比亞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是論文高手,無論寫什麼都會詳細地收集資料,然後再以某種結構組織分層分步詳為說明,逐步完善展開,最後是結論。請大家學會莎士比亞式的敘述!其樂無窮!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段話,有關文革的反思。
  • 經典獨角戲《一個人的莎士比亞》9月感動來襲
    由美國老戲骨約瑟夫·格雷夫斯自編、自導、自演的獨角戲《一個人的莎士比亞》將從9月4日開始,先後在南京、北京、武漢等地展開新一輪巡演。整場戲通過不同獨白的組合與不同形式的表演法則搭配完成,是極富有張力的表演形式。同時,由於全場戲只有一個演員,獨角戲對於演員的功力要求極高。正所謂「好的演員都在戲劇舞臺上,而好之又好的演員都能在戲劇舞臺上演獨角戲」,對很多演員來說,獨角戲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長久以來,在國內的戲劇市場上,一直難覓獨角戲的身影。
  • 莎士比亞的《阿姆雷特》——考研筆記22
    為了表示對莎士比亞的敬意,需要仔細認真反覆多角度地學習。1.論述題:為什麼說《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第三,語言的豐富有力,是莎士比亞喜劇的動人力量所在。莎士比亞在戲劇發展史上意義也在於戲劇語言的改革。他拒絕正宗戲劇的清規戒律,而用韻散雜糅的文體,特別是運用了大量的無韻詩。可以說,莎士比亞劇作的語言是詩的語言,而《哈姆雷特》就是一篇悲劇形式的詩章。2.
  • 朱生豪病中翻譯莎士比亞
    早在1839年,林則徐請人把《世界地理大全》翻譯成《四洲志》時,就曾提到「沙士比阿」等人,第一個正式介紹莎士比亞的中國人是清政府駐英公使郭嵩燾,他在1879年1月18日觀看了《哈姆萊特》演出後,在日記中寫道:「舍克斯畢爾戲文,專主裝點情節,不尚炫耀。」1902年,梁啓超第一次將Shakespeare譯成了「莎士比亞」,後來「莎士比亞」這個名字在中國廣泛使用。
  • 《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的悲劇
    莎士比亞的悲劇具有如下基本特點。首先,莎士比亞悲劇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它雖然深受古希臘、羅馬悲劇,尤其是羅馬戲劇家塞內加的復仇劇的影響,但由於塞內加的悲劇不適合舞臺演出,迫使英國悲劇在藝術上闖出自己的道路。莎士比亞之前,「大學才子」馬洛等戲劇家已寫出了相當水平的悲劇,這無疑為莎士比亞的悲劇創作打下了基礎。
  • 重溫經典散文丨莎士比亞:生存還是毀滅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來自戲劇家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獨白,在悲劇背後的沉思。看主人公哈姆雷特在面對悲慘命運和兩重選擇時,陷入的痛苦的掙扎。這是來自戲劇家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獨白,一段充滿思考意義的詩歌。面對悲慘命運和兩重選擇,哈姆雷特陷入複雜的思索,痛苦的掙扎。
  • 莎士比亞戲劇中的語言修辭
    數百年以來,莎士比亞的戲劇和詩歌一直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莎士比亞的語言特點也值得觀察和品味,雖然與他同時代的人對他的語言評價不一,但他們都公認莎士比亞的作品包含了極其豐富的語言詞彙。    根據莎士比亞的生平介紹,他並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因其高超的語言運用水平而被後世文人尊稱為語言大師。他博覽群書,通曉當時包括科學和文學在內的各種不同層次和領域的語言及思想觀念。
  • 走進英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跟著小埃一起學知識,感受專業、高端、激情,埃爾夫就在您身邊。參與有獎問答活動,歐風精美移動電源在恭候著您,趕快行動吧!他亦跟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索福克裡斯(Sophocles)及歐裡庇得斯(Euripides)合稱戲劇史上四大悲劇家。他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被稱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膾炙人口。
  • 別樣視角解讀莎士比亞經典劇作,講述不一樣的哈姆雷特|《帶...
    在戲劇,乃至文娛活動熱情難以釋放的2020,一本《帶莎士比亞走遍世界:<哈姆雷特>的環球之旅》為我們帶來了一抹亮色與慰藉,該書不僅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者:艾瑪湯普森的鼎力推薦,還入選《紐約時報》圖書推薦榜單。
  • 莎士比亞膾炙作品登陸Magic Leap,用MR重新演繹
    來源:映維網 作者 黃顏「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其中的演員」。這是膾炙人口的莎翁名言。現在,Magic Leap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共同把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第二場第七幕中的名篇「人生七階」帶到了Magic Leap World,以空間計算體驗的方式重新演繹這一作品。Magic Leap於2018年宣布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達成了全新的合作夥伴關係,並共同利用空間計算打造難忘的戲劇體驗。
  • 小物件,大時代——《莎士比亞的動蕩世界》分享會
    [摘要]今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亞去世400周年。他所生活的年代,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關鍵時期。當時的倫敦人會帶著怎樣的觀念去看莎翁戲劇?《莎士比亞的動蕩世界》講述了20件文物背後引人入勝的故事。時間:4月23日下午15:00——17:00地點:北京·庫布裡克書店主題:小物件,大時代——大英博物館館長眼中的莎士比亞和他的時代《莎士比亞的動蕩世界》新書發布會
  • 文壇巨匠莎士比亞,10句愛情語錄,帶你走進他的世界
    在400多年以前,在這個世界上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詩人,直到現在,他的作品依舊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感悟,他的影響力是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的,他的作品,雖然出自於一個時代,但是卻又不限於一個時代,他就是威廉·莎士比亞,他既是詩人,也是一個戲劇家,在他的作品當中,他寫了一個又一個非常鮮活的故事
  • 人物傳:世界文學巨匠莎士比亞的童年故事
    莎士比亞的童年故事  莎士比亞 (1564~1616) 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 世界文學巨匠。    莎士比亞生於英國倫敦附近的斯特拉福鎮。因此, 在莎士比亞六七歲的時候, 就被送進一個有點名氣的文法學校, 學習英國語文、拉丁文法和修辭, 也接觸一些古代羅馬的詩歌和戲劇。    莎士比亞13歲的時候, 父親破產了, 一家人的生活失去了依託。他只得中途退學, 幫助父母維持生意, 做些家務。困苦的生活並沒有使莎士比亞心灰意冷。
  • 世界讀書日丨莎士比亞經典臺詞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而這一天也是英國著名作家威廉·莎士比亞的誕辰和忌日。
  • 莎士比亞在35歲那年做對了什麼?
    翻譯家朱生豪先生將這段翻譯為: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為七個時期。最初是嬰孩,在保姆的懷中啼哭嘔吐。
  • 讀懂了莎士比亞,你人生的困惑,他都有解藥
    邱吉爾說:寧可失去一百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金庸說: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帶一套書,那必須是莎士比亞全集。完整無刪節大師24部劇本一次收齊人一生一定要讀一次莎士比亞。書架一直留下一個空位,但遲遲未買,因為想要的必須是朱生豪先生譯本,而且書目齊全、內容完整無刪減。而能完全符合要求的,當下只有這套《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
  • 世界最著名話劇團——英國皇家莎士比亞話劇團
    國人最早接觸莎士比亞的戲劇是建國後引進的一批蘇聯出品的莎翁劇電影版,包括《第十二夜》、《奧賽羅》等。英國安格裡恩劇團又曾來華演出《麥克白》其實就世界範圍而言,真正能夠繼承英國古典戲劇傳統、將莎士比亞作品的精髓表現得淋漓盡致,非英國皇家莎士比亞話劇團(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簡稱RSC)莫屬。
  • 陸建德:莎士比亞筆下的女性,存在著人性的種種可能
    這句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說出的經典獨白,將「軟弱」和「女人」用等號連結起來,也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主流觀點,即女性是軟弱的,並且天生如此。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翻開文藝復興時期的諸多經典著作,女性往往比男性聰明機智得多,她們面對困難挫折毫不畏懼、亦不氣餒、鎮定自若,絲毫不會遜色於男性。即便是哈姆雷特這位說出上述名言的丹麥王子,他的女性觀也隨著劇情的發展而變得更為複雜。
  • 翻譯辜正坤:一味鼓吹莎士比亞不是明智做法
    「現在隨著對莎士比亞研究的深入,應該還原一個真實的莎士比亞,客觀、全面看待莎士比亞作品才更有意義。」辜正坤說。在世界文學的廣袤星空中,莎士比亞是一顆格外耀眼的恆星。這顆恆星持續綻放著奪目的光芒,發揮著它巨大的吸引力,許許多多的行星圍繞著它運轉。英國詩人本·瓊生曾盛讚莎士比亞為「時代的靈魂」,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所有的時代」。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