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女性朋友看著體檢報告中的「乳腺增生」,心中一驚:「大夫,乳腺增生要不要緊?會不會變成乳腺癌嗎?」別慌,大部分「乳腺增生」與「乳腺癌」是沒有關係的,但病理性增生千萬不能忽視!
一、乳腺增生的病因是什麼?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佔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增生症的病因尚未確定。一般認為,相關因素主要有以下三
1. 內分泌因素
多數學者認為與卵巢內分泌失衡有關。由於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衡,導致腺體增生過度或復舊不全而發生纖維化,引發乳腺痛,組織結構發生紊亂,乳腺導管上皮和纖維組織不同程度的增生和末梢腺管或腺泡形成囊腫。
2. 情緒因素
現代社會生活和工作壓力大,精神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也是乳腺痛的病因之一。
3. 飲食因素
很多女性因為皮膚不好或者為了延緩衰老留住青春、提高免疫力而去亂吃補品?這些所謂的補品中往往富含雌激素,富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往往會讓女性飽受乳腺疼痛之苦。
二、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到底有沒有關係?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到底有沒有關係」,是很多女性最為關心的問題。乳腺增生症不能統稱為癌前病變。乳腺增生是乳腺在性激素周期性變化的作用下,造成乳腺正常結構紊亂。乳腺增生分為2種,「生理性」和「病理性」。
1.「生理性」乳腺增生——不用治療
大多數人都是生理性增生,因此絕大部分乳腺增生跟乳腺癌沒有關係。等患者絕經以後,體內雌激素降低,乳腺組織退化的時候,乳腺增生也會慢慢好轉。這部分人往往不用治療,定期複查觀察就行。
2.「病理性」乳腺增生——有癌變傾向
病理性增生則會有癌變的傾向,當出現乳房持續幾個月的疼痛,疼痛不會隨著月經期結束而緩解,或者摸到乳房有腫塊,月經結束之後也沒有明顯縮小時,就要趕緊去醫院看看。
總之,大部分乳腺增生都是正常的現象,只有極少部分(病理診斷為不典型增生的)有發展為乳腺癌的風險。
三、如果自己有乳腺增生怎麼辦?
首先,要先學會判斷自己的乳腺增生是否嚴重?
1. 輕型
乳房疼痛為隱痛,時有時無。單側或雙側乳房腫塊;為單一小腫塊,或呈顆粒狀而範圍小,或呈條索狀物但較軟,局限於一個象限。
2. 中型
乳房疼痛為鈍痛並有觸痛,脹痛明顯,腫塊較大,或呈片狀、盤狀,累及雙乳,但範圍不超過兩個象限。
3. 重型
乳房疼痛為墜痛或刺痛,觸痛明顯,腫塊大,多發囊性結節,累及雙乳,範圍在兩個象限以上。
其次,乳腺增生目前缺乏特效的治療手段,沒有一種藥能「根治」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緩解疼痛等不適,但相當部分女性可以延緩疾病進展,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選擇合適的胸罩
2.保持心情開朗,消除不必要的疑慮。
3.飲食調節,避免攝入含甲基黃嘌呤的食物或飲料。
4.疼痛明顯者,可以在有豐富經驗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調理。
5.對已婚婦女,過好滿意的性生活對減少乳腺增生也有所助益。
6.學會乳房自我檢查,及時發現乳房的腫塊。
四、預防乳腺癌 基因檢測為第一道防線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有乳腺增生性疾病及乳腺纖維瘤病史的患者均應該進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內容包括BRCA1,BRCA2的突變情況,並不是所有BRCAl/BRCA2突變攜帶者都會發展成癌症,只是攜帶有這種突變的人有很高的癌症易感性。
已有研究證明,大約80%以上的BRCA1/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將發展成乳癌患者。
目前,乳腺癌基因檢測是唯一能在發病前提供診斷或預防參考信息的檢測方法,通過對攜帶敏感基因、容易發生基因突變的高危人群進行嚴密的隨訪和監測,有利於乳腺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真正實現「上醫治未病」。
五、及早預防,別讓乳腺癌靠近你
「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目前解決乳腺癌的關鍵,乳腺癌在早期發現治癒率一般在90%以上。然而,有很多女性依賴於醫院的常規檢查,但乳腺癌基因檢測和醫院的常規檢測屬於兩個不同階段的檢測。基因檢測是人在沒有發病時預測會發生什麼疾病,屬於檢測的第一個階段,是先知預防為主,是預防醫學的範疇。
在臨床上,已有很多女性因乳腺癌失去了生命,而及早預防至關重要,所以為了預防乳腺癌的發生,女性們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基因檢測可通過檢測發現是否有BRCAl/BRCA2變異基因,預知女性乳腺癌發生的風險,只要提早降低乳腺癌發生風險,就可遠離乳腺癌,做完美女人。
END
免責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都是為了訪問者更好的了解生物科技前沿技術、科學普及醫學常識、提升保健預防意識,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用於分享、交流和學習,供訪問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如涉及有關疾病、藥品或治療方案等專業問題,請諮詢具備專業資質的醫療機構和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