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將是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業最大的一筆收購。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歡迎餓了麼加入阿里大家庭,未來,餓了麼將成為阿里新零售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交易後,餓了麼將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餓了麼的所有合作夥伴及商家的權利都將得到一如既往的尊重。屆時,餓了麼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將出任餓了麼董事長,併兼任張勇的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負責戰略決策支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磊(花名:昆陽)將出任餓了麼CEO。
這個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從今年2月底開始,關於餓了麼要被資方之一阿里收購的消息就一直不絕於耳。從去年8月餓了麼宣布收購百度外賣時起,36氪就從多個業內人士處聽到類似預測。此前有知情人士還向36氪表示,阿里收購餓了麼後,過渡期後創始人有可能將出局,雙方此前一直在就此談判。
成立已9年的餓了麼處在一個難以終結的戰場:前有老牌競爭對手美團的猛烈競爭,旁有老股東之一滴滴自己做起了外賣業務;在接受阿里多輪融資之後,阿里的話語權在不斷提高,管理團隊股份被稀釋。之前宣稱2018年要上市的餓了麼至今尚未達到盈虧平衡。
急尋線下流量的阿里正需要餓了麼這枚棋子。此前,無論是提供支付寶首頁流量入口,還是提供資金支持,阿里都在不斷為自己的新零售業務開疆拓土。一旦順利進入阿里整個的新零售生態,餓了麼極大可能融入的戰線就是以口碑為代表的線下生活服務領域。未來不排除「新口碑」專注於生活服務類的到店業務,而餓了麼專注於以外賣為核心的到家業務。
就在今年3月22日,餓了麼剛做出了2018年最重要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創始人張旭豪為公司制定了下一個9年計劃——繼續做好外賣。他說現在談外賣市場的「下半場」還早,並預測餓了麼的市值將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
今年1月初,新口碑被納入新零售體系,業務匯報線從原來的螞蟻金服調整至向阿里巴巴CEO張勇匯報,這不光是新口碑在公司的地位提升,也意味著新零售戰略在阿里內部進一步升級。阿里在新零售領域的野心早就不是秘密,如果說新口碑要支撐其到店的服務體系,那麼以到家業務為主的餓了麼也會被納入這個體系已經成為必然。更何況阿里新零售所倡導的「3公裡理想生活圈」和餓了麼的「三十分鐘即時配送」目標契合,後者可以作為前者的有力補充。
餓了麼的「蜂鳥」配送體系一旦融入阿里,其所能支撐的服務,可以為阿里新零售更多業態創造先機:從外賣到盒馬鮮生,阿里對「最後幾公裡」的配送需求越來越旺盛。這部分服務的特徵是更高頻,更剛需,對物流配送的要求更高,技術挑戰也非常大。而餓了麼自己的「蜂鳥」配送模式已經有幾年的探索,基本可以滿足即時配送的需求。此時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餓了麼的配送體系,對於阿里來說毫無疑問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這場收購案也將對餓了麼的競爭對手美團構成威脅:其競爭對手將直接轉變為資金雄厚的阿里。最近一年,美團戰線不斷拉長,在出行、金融等多方面拓展業務邊界。一名接近美團點評的人士曾告訴36氪,外賣業務仍是美團最主要產生現金流的業務。雖然無法判斷細節的準確性,但是從2013年年底就開始做的外賣業務,確實給美團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輿論話題性。「平時公司的大群裡,討論最多的一定是外賣業務,」一名美團內部人士曾說,阿里收購餓了麼是他們比較擔心的事情。
不過,阿里收購餓了麼之後,仍待全面融合,畢竟過去除了資本、部分技術合作以及口碑部分訂單讓渡給餓了麼配送體系,雙方其實並沒有更深層次的整合。
被阿里收購之後的餓了麼能有何不一樣的玩法?外賣這場戰役將如何繼續?這一切又將對美團和滴滴帶來什麼深遠影響?
答案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