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張旭豪將出任餓了麼董事長

2020-12-22 程序狼

這可能將是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業最大的一筆收購。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歡迎餓了麼加入阿里大家庭,未來,餓了麼將成為阿里新零售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交易後,餓了麼將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餓了麼的所有合作夥伴及商家的權利都將得到一如既往的尊重。屆時,餓了麼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將出任餓了麼董事長,併兼任張勇的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負責戰略決策支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磊(花名:昆陽)將出任餓了麼CEO。

這個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從今年2月底開始,關於餓了麼要被資方之一阿里收購的消息就一直不絕於耳。從去年8月餓了麼宣布收購百度外賣時起,36氪就從多個業內人士處聽到類似預測。此前有知情人士還向36氪表示,阿里收購餓了麼後,過渡期後創始人有可能將出局,雙方此前一直在就此談判。

成立已9年的餓了麼處在一個難以終結的戰場:前有老牌競爭對手美團的猛烈競爭,旁有老股東之一滴滴自己做起了外賣業務;在接受阿里多輪融資之後,阿里的話語權在不斷提高,管理團隊股份被稀釋。之前宣稱2018年要上市的餓了麼至今尚未達到盈虧平衡。

急尋線下流量的阿里正需要餓了麼這枚棋子。此前,無論是提供支付寶首頁流量入口,還是提供資金支持,阿里都在不斷為自己的新零售業務開疆拓土。一旦順利進入阿里整個的新零售生態,餓了麼極大可能融入的戰線就是以口碑為代表的線下生活服務領域。未來不排除「新口碑」專注於生活服務類的到店業務,而餓了麼專注於以外賣為核心的到家業務。

就在今年3月22日,餓了麼剛做出了2018年最重要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創始人張旭豪為公司制定了下一個9年計劃——繼續做好外賣。他說現在談外賣市場的「下半場」還早,並預測餓了麼的市值將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

今年1月初,新口碑被納入新零售體系,業務匯報線從原來的螞蟻金服調整至向阿里巴巴CEO張勇匯報,這不光是新口碑在公司的地位提升,也意味著新零售戰略在阿里內部進一步升級。阿里在新零售領域的野心早就不是秘密,如果說新口碑要支撐其到店的服務體系,那麼以到家業務為主的餓了麼也會被納入這個體系已經成為必然。更何況阿里新零售所倡導的「3公裡理想生活圈」和餓了麼的「三十分鐘即時配送」目標契合,後者可以作為前者的有力補充。

餓了麼的「蜂鳥」配送體系一旦融入阿里,其所能支撐的服務,可以為阿里新零售更多業態創造先機:從外賣到盒馬鮮生,阿里對「最後幾公裡」的配送需求越來越旺盛。這部分服務的特徵是更高頻,更剛需,對物流配送的要求更高,技術挑戰也非常大。而餓了麼自己的「蜂鳥」配送模式已經有幾年的探索,基本可以滿足即時配送的需求。此時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餓了麼的配送體系,對於阿里來說毫無疑問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這場收購案也將對餓了麼的競爭對手美團構成威脅:其競爭對手將直接轉變為資金雄厚的阿里。最近一年,美團戰線不斷拉長,在出行、金融等多方面拓展業務邊界。一名接近美團點評的人士曾告訴36氪,外賣業務仍是美團最主要產生現金流的業務。雖然無法判斷細節的準確性,但是從2013年年底就開始做的外賣業務,確實給美團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輿論話題性。「平時公司的大群裡,討論最多的一定是外賣業務,」一名美團內部人士曾說,阿里收購餓了麼是他們比較擔心的事情。

不過,阿里收購餓了麼之後,仍待全面融合,畢竟過去除了資本、部分技術合作以及口碑部分訂單讓渡給餓了麼配送體系,雙方其實並沒有更深層次的整合。

被阿里收購之後的餓了麼能有何不一樣的玩法?外賣這場戰役將如何繼續?這一切又將對美團和滴滴帶來什麼深遠影響?

答案即將揭曉。

相關焦點

  • 餓了麼董事長張旭豪:被阿里收購是最好的選擇
    4月2日上午,張旭豪發表內部信確認餓了麼接受阿里巴巴全資收購,他本人將出任餓了麼董事長,CEO一職則由阿里集團副總裁王磊擔任。  隨後,在這間辦公室內,張旭豪接受了中新經緯客戶端等媒體的專訪,並針對餓了麼將在阿里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他本人是否會退出餓了麼、十年創業體會、外賣行業形勢發展和競爭格局變化等焦點問題,回答了中新經緯的現場提問。
  • 阿里系籤訂全資收購餓了麼協議,張旭豪任董事長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在向本地生活服務的縱深拓展上獲得重大突破。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歡迎餓了麼加入阿里大家庭。在創始人張旭豪和其團隊努力下,餓了麼毫無疑問已是國內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佼佼者。從結緣到全面融合,源自大家對新零售的共同相信。未來,餓了麼將依託阿里集團數字經濟生態的商業基礎設施,與阿里眾多業務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成為阿里新零售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 阿里CEO張勇:交割完成後餓了麼CEO張旭豪將任董事長
    網易科技訊 4月2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發出員工信,歡迎餓了麼加入阿里大家庭。
  • 阿里將全資收購餓了麼 創始人或逐漸出局
    中宏網2月27日綜合報導 2月26日下午,有消息傳阿里將收購餓了麼,並已籤排他協議,3個月內阿里按95億美元(每股0.6517美元)現金收購餓了麼全部股份。對此傳聞,阿里巴巴方面對於市場傳言表示不予置評,餓了麼方面也表示對此消息不知情。26日晚間,有阿里人士向部分媒體確認了收購的消息,未透露具體金額。
  • 阿里聯手螞蟻金服95億美元「吞下」餓了麼 外賣戰場或再生變局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魏文藝「阿里巴巴收購餓了麼」的傳言終於塵埃落定。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
  • 張旭豪放下槍桿:餓了麼的十年創業故事
    過去十年,張旭豪把一家叫「餓了麼」的外賣服務平臺,從一文不名的大學生創業公司,帶到95億美元估值並出售給阿里巴巴。這是中國網際網路迄今全現金收購的最大一筆。張旭豪的十年創業史恰好反映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的一個完整周期:從無到有攀至頂峰,和對手鬥、和巨頭鬥、和資本鬥、和自己鬥,最終在行業成熟、紅利將近、資本遇冷時離場。餓了麼的故事或許構成這輪創業潮中一個重要註腳。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狀如何?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狀如何? 到了後期,餓了麼與美團的競爭,已經可以用「燒錢」來形容了,張旭豪作為餓了麼的老闆,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他繼續這樣消費,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 消息稱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加盟元璟資本
    併購後擔任阿里CEO特別助理 張旭豪職業新動向,並不令人意外。 去年阿里收購餓了麼時,正值美團即將上市之際。餓了麼和口碑的合作模式,在面對美團點評的競爭中難佔優勢,最終阿里做出全資收購餓了麼的決定,整合成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
  • 85後青年因餓肚子創辦餓了麼,遭馬雲花665億收購,他現況如何?
    「餓了別叫媽,叫餓了麼」,是KARMA團隊為餓了麼平臺想出的創意文案。2018年,網友把這句廣告語改成了「餓了別叫媽,叫阿里巴巴」。因為那年的4月2日,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收購了餓了麼,花費9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65億元。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如今怎樣了?
    他是「餓了麼」網上訂餐的創始人,為何要將其讓給馬雲經營呢。張旭豪,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他和幾個夥伴看重了餐飲行業外送行業,也看中了其突破口,幾個人一起開始創業,在幾次交談中意外因為一句玩笑話「餓了麼」而得取靈感,將其命名。
  • 將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那個85後男孩後悔了嗎?
    將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那個85後男孩後悔了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特別是在網絡普及之後,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飛速發展,行動支付、網購、外賣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大外賣平臺之一餓了麼,我們都知道國內外賣平臺經過了幾年的市場競爭,如今留下來的只有餓了麼和美團,如今的美團已經成為緊隨阿里、騰訊之後的另一代巨頭企業。而餓了麼則是阿里旗下的產品,但鮮為人知的是,餓了麼是怎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餓了麼最開始可不是阿里旗下的產品,而是阿里在後期收購來的。
  • 將餓了麼近700億賣給馬雲的大學生,如今怎麼樣了
    2018年時候,阿里巴巴正式收購餓了麼,收購資金合計人民幣665億,這應該是我國網際網路上最大的一次收購了,將近700億的收購,當時還有不少人持懷疑的態度,認為這次的收購併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賺。這是因為當時馬雲手裡還有一個口碑外賣,雖然把餓了麼收購可以加大跟美團外賣的對抗,但是價格屬實是太高了,而且當時餓了麼明顯沒有美團有競爭力。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是一名85後,而這次張旭豪和馬雲的交易,也被稱作是商業奇蹟。
  • 年少成名的餓了麼前創始人,套現665億後,如今過得怎樣?
    要想財富自由還是要看網際網路,曾經風光一時的餓了麼創始團隊,在被阿里收購後,躬身而退。外賣需求的放大,造就了這個團隊的風光。當人們有選擇的定外賣時,這個需求便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當時的餓了麼和美團,成為了最後的大贏家。而其中餓了麼的前創始人張旭豪,更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套現立場。
  • 85後小哥張旭豪:把「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如今在做什麼?
    據悉,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餓了麼公司主要有五個創始人,而在他們五個當中,張旭豪是最重要的創始人。他們幾個商量之後,決定通過開發網站來解決這一問題,當時恰好只有葉峰是軟體學院的,他們找到葉峰,請求他設計一款可以讓客戶在網上進行自主下單的網站,到了2009年4月份,這一網站正式上線,公司名稱也由「飯急送」改成「餓了麼」。在當時,為了進一步的擴大「餓了麼」在市場上的份額,張旭豪等人決定進一步完善系統,不斷改變餓了麼的經營方式。
  • 百度外賣或將被餓了麼收購,網友起名為「餓肚子」
    據報導,近日,百度外賣一直與餓了麼接觸,他們正就收購內容進行談判,目前已經進入了尾聲,並將於兩三周內合併。對此,百度外賣回應,對此事不知情;而餓了麼方面則表示,此消息為市場傳聞。
  • 2年前,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在怎麼樣?
    為了爭奪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個巨頭打得不可開交。很多人認為餓了麼能夠與美團競爭,是因為背靠阿里巴巴。但餓了麼並不是馬雲一手創辦的,而是一個年輕人以665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這個人就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
  • 馬雲以665億收購餓了麼,那當年失去餓了麼的大學生,現狀如何了
    說起餓了嗎,那個餓了麼創始人,馬雲以665億元拿下他的公司,現狀他如何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現在外賣的量大巨頭就是美團和餓了麼,美團的創始人叫王興,餓了麼的老闆叫馬雲,一開始餓了麼的創始人並不是馬雲,是一名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叫張旭豪,他在2018年的時候將餓了麼以9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在當時折合人民幣為665億。
  • 餓了麼官網首頁致歉美團,市值95億美元對450億美元
    餓了麼在官網首頁發布聲明,對美團進行致歉。雖然致歉聲明位置顯著,但是字體很小,且全文並未出現美團字眼,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是「餓了麼致歉美團」。聲明中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根據啟信寶信息顯示,其主要股東就是美團創始人王興,持股為95%,為實際控制人;另一個股東就是穆榮均,持股為5%。
  • 80後「餓了麼」創始人,將公司賣給阿里,套現665億,他後來怎樣
    比如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的存在,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吃上各餐館的飯菜。美團是個團購的網站,它後來抓住契機,成功轉為了外賣平臺,並在外賣市場佔據了很大的份額,餓了麼背靠阿里巴巴也成為了外賣行業不可忽視的後勁力量。而餓了麼其實阿里巴巴收購的,公司原先是80後張旭豪創立的。
  • 餓了麼創始人是個大學生,670億賣身給阿里,現在吃穿不愁了吧!
    2008年的時候,還是上海交大碩士生的張旭豪就上線了餓了麼這個學生網絡創業項目,當時他還只有23歲,通過十年努力已經把餓了麼做成了一個市值幾百億的平臺。在此期間餓了麼獲得了23.4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全是一些世界頂級企業和投資機構,2017年餓了麼還把百度外賣收購了,也算是一段佳話,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宣布以95億美元(約670億人民幣)全資收購餓了麼,當時張旭豪還只有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