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董事長張旭豪:被阿里收購是最好的選擇

2020-12-22 紅商網

  外賣行業形勢發展和競爭格局將如何變化?

  阿里巴巴收購餓了麼的消息官宣後一小時,張旭豪出現在上海市普陀區金沙江路近鐵城市廣場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6層的一間辦公室內,他身著深藍色西裝,白色襯衣,沒有打領帶,神色較為輕鬆。

  彼時,他剛剛結束陪同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參觀公司的活動。

  4月2日上午,張旭豪發表內部信確認餓了麼接受阿里巴巴全資收購,他本人將出任餓了麼董事長,CEO一職則由阿里集團副總裁王磊擔任。

  隨後,在這間辦公室內,張旭豪接受了中新經緯客戶端等媒體的專訪,並針對餓了麼將在阿里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他本人是否會退出餓了麼、十年創業體會、外賣行業形勢發展和競爭格局變化等焦點問題,回答了中新經緯的現場提問。

餓了麼創始人、董事長張旭豪接受採訪 中新經緯圖

  餓了麼在阿里體系將扮演什麼角色?

  張旭豪對中新經緯表示,收購完成後,餓了麼將繼續作為獨立公司、獨立品牌運營,將和阿里體系內的口碑、菜鳥、盒馬等業務進行協作。

  他認為,阿里巴巴作為平臺,其實可以連接各式各樣的場景。目前餐飲和零售的邊界越來越模糊,阿里在整個新零售的布局中可以賦能餓了麼,幫助餓了麼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品類和服務。而與此同時,餓了麼的物流也將作為阿里新零售的基礎設施,幫助淘寶、天貓、蘇寧、盒馬等為消費者提供30分鐘送達的上門服務。

  餓了麼與口碑的關係是什麼?

  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口碑也是阿里生態中的一員,如何看待餓了麼與口碑之間的關係?

  張旭豪對中新經緯表示,口碑的理念是在線下賦能餐廳,更多的還是關注「到店」以及餐飲後臺的供應鏈服務和數位化建設。而餓了麼關注更多的是外賣的場景、交易、外送、上門,消費層級完全不同。對於同一家餐廳來說,餓了麼和口碑是兩項服務,未來是協作關係,共同給餐廳提供服務,同時對其他平臺來說,也能提供更多樣的餐廳服務。

  張旭豪會退出餓了麼嗎?

  今年2月底,阿里收購餓了麼的消息傳出後,有不少聲音認為,作為創始人的張旭豪或許會慢慢退出餓了麼。

  張旭豪對中新經緯回應稱,他個人將繼續擔任餓了麼的董事長,並不是離開公司。「董事長的職責是幫助餓了麼協調阿里的內部和外部資源,為餓了麼的未來發展策略和戰略提供支持和決策。」他說。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餓了麼

相關焦點

  • 快報,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張旭豪將出任餓了麼董事長
    這可能將是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業最大的一筆收購。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歡迎餓了麼加入阿里大家庭,未來,餓了麼將成為阿里新零售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交易後,餓了麼將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餓了麼的所有合作夥伴及商家的權利都將得到一如既往的尊重。屆時,餓了麼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將出任餓了麼董事長,併兼任張勇的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負責戰略決策支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磊(花名:昆陽)將出任餓了麼CEO。
  • 阿里系籤訂全資收購餓了麼協議,張旭豪任董事長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在向本地生活服務的縱深拓展上獲得重大突破。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歡迎餓了麼加入阿里大家庭。在創始人張旭豪和其團隊努力下,餓了麼毫無疑問已是國內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佼佼者。從結緣到全面融合,源自大家對新零售的共同相信。未來,餓了麼將依託阿里集團數字經濟生態的商業基礎設施,與阿里眾多業務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成為阿里新零售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 張旭豪放下槍桿:餓了麼的十年創業故事
    過去十年,張旭豪把一家叫「餓了麼」的外賣服務平臺,從一文不名的大學生創業公司,帶到95億美元估值並出售給阿里巴巴。這是中國網際網路迄今全現金收購的最大一筆。張旭豪的十年創業史恰好反映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的一個完整周期:從無到有攀至頂峰,和對手鬥、和巨頭鬥、和資本鬥、和自己鬥,最終在行業成熟、紅利將近、資本遇冷時離場。餓了麼的故事或許構成這輪創業潮中一個重要註腳。
  • 消息稱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加盟元璟資本
    張旭豪不再擔任餓了麼CEO、轉而擔任阿里CEO張勇的新零售特別助理,被外界普遍解讀為過渡性職位。然而將近一年時間過去,張旭豪並沒有業務性崗位接任。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獨家獲取的消息顯示,目前張旭豪沒有選擇創業,而是從事投資事業。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張旭豪在自己看項目,投資業務與元璟資本深度相關。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狀如何?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狀如何? 到了後期,餓了麼與美團的競爭,已經可以用「燒錢」來形容了,張旭豪作為餓了麼的老闆,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他繼續這樣消費,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如今怎樣了?
    隨著現在經濟水平的提升及現代生活的壓力,人們對於時間越來越敏感,特別是當代年輕人,為了節省時間,在吃飯方面,更多的是選擇外賣來節省用餐時間,在這「網際網路」時代,有了更多的選擇方式,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大外賣平臺是「餓了麼」及「美團」。而「餓了麼」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平臺,但它的創始人並非馬雲,而是名為張旭豪的年輕人。
  • 阿里將全資收購餓了麼 創始人或逐漸出局
    中宏網2月27日綜合報導 2月26日下午,有消息傳阿里將收購餓了麼,並已籤排他協議,3個月內阿里按95億美元(每股0.6517美元)現金收購餓了麼全部股份。對此傳聞,阿里巴巴方面對於市場傳言表示不予置評,餓了麼方面也表示對此消息不知情。26日晚間,有阿里人士向部分媒體確認了收購的消息,未透露具體金額。
  • 阿里CEO張勇:交割完成後餓了麼CEO張旭豪將任董事長
    網易科技訊 4月2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發出員工信,歡迎餓了麼加入阿里大家庭。
  • 阿里聯手螞蟻金服95億美元「吞下」餓了麼 外賣戰場或再生變局
    餓了麼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將卸任CEO,出任餓了麼董事長。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阿里在餓了麼公司中掌握更多話語權,將進一步通過餓了麼拓展市場,與美團外賣等進行對抗。而就在4月1日,滴滴外賣業務在江蘇無錫正式上線,硝煙四起的外賣戰場或將再生變局。
  • 85後青年因餓肚子創辦餓了麼,遭馬雲花665億收購,他現況如何?
    「餓了別叫媽,叫餓了麼」,是KARMA團隊為餓了麼平臺想出的創意文案。2018年,網友把這句廣告語改成了「餓了別叫媽,叫阿里巴巴」。因為那年的4月2日,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收購了餓了麼,花費9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65億元。
  • 將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那個85後男孩後悔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大外賣平臺之一餓了麼,我們都知道國內外賣平臺經過了幾年的市場競爭,如今留下來的只有餓了麼和美團,如今的美團已經成為緊隨阿里、騰訊之後的另一代巨頭企業。而餓了麼則是阿里旗下的產品,但鮮為人知的是,餓了麼是怎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餓了麼最開始可不是阿里旗下的產品,而是阿里在後期收購來的。
  • 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一個門外漢是如何一步步締造自己的帝國?
    如今,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兩大外賣服務企業均為了更良性的市場發展做出了全新的舉措,這不禁令人感到市場競爭的殘酷激烈。其中餓了麼雖然沒有美團集團的豐富實戰經驗,但是也充滿了無限的爆發力。
  • 85後小哥張旭豪:把「餓了麼」以665億賣給馬雲,如今在做什麼?
    據悉,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餓了麼公司主要有五個創始人,而在他們五個當中,張旭豪是最重要的創始人。他們幾個商量之後,決定通過開發網站來解決這一問題,當時恰好只有葉峰是軟體學院的,他們找到葉峰,請求他設計一款可以讓客戶在網上進行自主下單的網站,到了2009年4月份,這一網站正式上線,公司名稱也由「飯急送」改成「餓了麼」。在當時,為了進一步的擴大「餓了麼」在市場上的份額,張旭豪等人決定進一步完善系統,不斷改變餓了麼的經營方式。
  • 年少成名的餓了麼前創始人,套現665億後,如今過得怎樣?
    要想財富自由還是要看網際網路,曾經風光一時的餓了麼創始團隊,在被阿里收購後,躬身而退。外賣需求的放大,造就了這個團隊的風光。當人們有選擇的定外賣時,這個需求便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當時的餓了麼和美團,成為了最後的大贏家。而其中餓了麼的前創始人張旭豪,更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套現立場。
  • 餓了麼創始人是個大學生,670億賣身給阿里,現在吃穿不愁了吧!
    在此期間餓了麼獲得了23.4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全是一些世界頂級企業和投資機構,2017年餓了麼還把百度外賣收購了,也算是一段佳話,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宣布以95億美元(約670億人民幣)全資收購餓了麼,當時張旭豪還只有33歲。
  • 2年前,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在怎麼樣?
    為了爭奪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個巨頭打得不可開交。很多人認為餓了麼能夠與美團競爭,是因為背靠阿里巴巴。但餓了麼並不是馬雲一手創辦的,而是一個年輕人以665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這個人就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
  • 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從馬雲手中拿走665億的年輕人,現在怎樣了?
    眾所周知,美團的老闆這是王興,餓了麼的老闆是阿里巴巴,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實餓了麼是阿里巴巴後來收購的,餓了麼當初的老闆是一個名叫張旭豪的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張旭豪當初成立餓了麼,主要是由於其自身的經歷,當時他在讀研時需要經常做實驗,實驗做得比較晚時,食堂已經關門,於是飢腸轆轆的他們想到,要開發一款網絡訂餐系統。這樣就可以讓人們隨時都能夠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於是餓了麼就此誕生。
  • 將餓了麼近700億賣給馬雲的大學生,如今怎麼樣了
    2018年時候,阿里巴巴正式收購餓了麼,收購資金合計人民幣665億,這應該是我國網際網路上最大的一次收購了,將近700億的收購,當時還有不少人持懷疑的態度,認為這次的收購併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賺。這是因為當時馬雲手裡還有一個口碑外賣,雖然把餓了麼收購可以加大跟美團外賣的對抗,但是價格屬實是太高了,而且當時餓了麼明顯沒有美團有競爭力。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是一名85後,而這次張旭豪和馬雲的交易,也被稱作是商業奇蹟。
  • 80後「餓了麼」創始人,將公司賣給阿里,套現665億,他後來怎樣
    比如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的存在,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吃上各餐館的飯菜。美團是個團購的網站,它後來抓住契機,成功轉為了外賣平臺,並在外賣市場佔據了很大的份額,餓了麼背靠阿里巴巴也成為了外賣行業不可忽視的後勁力量。而餓了麼其實阿里巴巴收購的,公司原先是80後張旭豪創立的。
  • 馬雲以665億收購餓了麼,那當年失去餓了麼的大學生,現狀如何了
    說起餓了嗎,那個餓了麼創始人,馬雲以665億元拿下他的公司,現狀他如何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現在外賣的量大巨頭就是美團和餓了麼,美團的創始人叫王興,餓了麼的老闆叫馬雲,一開始餓了麼的創始人並不是馬雲,是一名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叫張旭豪,他在2018年的時候將餓了麼以9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在當時折合人民幣為66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