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貴「只見大破,未見大立」 社會躁動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民調顯示,新任地方父母官任職屆滿半年後,支持度普遍下滑;受訪者最顯著的感受是「只見大破,未見大立」。另方面,卻因為新貴們不斷衝撞體制,挑戰行政分際,甚至是倫理、法律界限,社會呈現躁動的氛圍,社會前進的腳步反而遲滯下來。

    綠營地方新貴衝撞體制是可以理解,某種程度也是可以接受的,挾政黨輪替正當性,衝撞體制有利爭得綠營政治人物實力地位的排行,也可以引發新聞版面效應,並轉兌為施政滿意度及支持率數字。但社會的躁動氛圍是一種「巴掌效應」,新貴的衝撞如果沒有行政體系的鬆散與行政當局的軟弱來回應,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民眾對臺當局早已失望,繼而感受到行政系統的遲鈍、不作為,就愈發為臺灣前景憂心,內心愈發躁動。

    馬英九任期剩下最後10個多月,不管明年「大選」後會有什麼變化,這10個多月如果體制運作如常、法律權威如常、文官信心如常,將是臺灣「憲政」最為珍貴的資產,但這份資產若遭毀損,恐怕花10倍的代價、時間,未必能修復。照目前的社會氛圍,不管明年選舉結果如何,這份資產顯然已遭摧殘、貶值,受惠的是政客,受傷的是人民。政局的紊亂,已到了分不清新貴們投身選舉究竟是目的,還是手段?或者打帶跑,見機行事,一切走著瞧?臺灣地區或城市的競爭力、民眾的福祉,那是以後的事,先累積一己政治資本較重要。

    先看泛綠陣營奉為老大的臺北市長柯文哲,他的施政的確帶給市民、民眾很多想像,挑戰陳規、創造不可能,但是「不可能」會漸進轉換為可能,帶給臺北市民更幸福的生活嗎?恐怕大家得繃緊神經走著瞧。

    截止至目前,可確定的是,舊遊戲規則已被掃除,但新制會有正面的成效嗎?或許柯文哲都不敢打包票。

    柯文哲上任後,第一時間將大巨蛋等五案送進風暴中心,這几案都有名人、財團、巨大標的等新聞誘因,讓柯持續成為媒體焦點;綠營其他新貴試圖泡製仿效,顯然事倍功不及半。從這五案由廉政會移送「法務部」、「監察院」紛遭退件「打臉」看來,當初矛頭指向這五案顯然準備不周延,手段性高於目的性。

    這五大案多為BOT案,在柯文哲千軍橫掃之下,社會已明確認知,BOT公共建設的道德性不足。柯P指示市府財政局新訂BOT規範,伴隨柯版BOT新規範公布,柯宣稱陸續將推出新BOT公共建設案。柯顯然要挑戰BOT在臺灣所有失敗的沉痾,但柯版新BOT就能矯正時弊嗎?就能成為重建的道德基礎嗎?反對陣營不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或註定要讓民眾承受新的痛苦?

    BOT法源《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設想是臺灣地區財務困窘,公共建設臺當局越少投資越好,民間能做的就交由民間做。這是1980年代發跡於英國、成效不錯的制度,但引進臺灣幾乎都以失敗收場,原因是臺當局清廉度不足、公司專業度不夠、選舉及政黨惡鬥,留下一堆「山也BOT、海也BOT」問題,柯版BOT新制或許能杜絕過去之弊,但弊源未消,新弊難免。

    中部六縣市禁燃生煤條例一樣讓人霧煞煞。雲林縣長李進勇先前強調該自治條例對縣民健康的重要,但何以力槓環保署的同時,縣環保局卻延長六輕生煤執照兩年?這明顯的矛盾,動機何在?有環境常識的民眾都瞭解,工廠等固定汙染源排放管理不是問題,移動汙染源的排放量大但無法管理才是問題;且減燒生煤兩成,很容易以提高燃煤熱效率達標。顯然這一波禁燒生煤的抗爭,可能另有其他意圖。

    桃園父母官鄭文燦嚴拒鐵路高架化,力主改地下化,「為桃園長久之計」的說詞有其說服力,但高架化已定案5年多,且施工到相當進度,公共工程可以說改就改嗎?尤其這還牽涉到都市計畫變更,難道「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一舉清空全部重來?公共政策無涉政治,能夠不概括承受?更何況,鄭文燦以航空城的區段徵收為籌碼與臺當局喊價,其間又是什麼算計?

    臺中市林佳龍廢除BRT、停止臺灣塔的興建,有其個人對都市發展願景的考慮,可以在公共論壇上以都市福祉來論辯;但宣稱要重建臺中公園鳥居神社舊址「重拾城市光榮感」,這又是什麼思維?難道臺中要重回日據時代,包括硬體與腦袋?

    社會躁動不安,提醒政客政治是一時的,民眾福祉才應長久懸念。

 

來源:《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發展實驗區的大破大立與大成
    目前,順德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以先進位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上,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順德製造」向「順德智造」的轉型、是「順德產品」向「中國品牌」的升級、是產品價值鏈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的攀登,沒有經濟發展方式的大破,就不可能迎來作為高質量發展主體的「質量變革」;與之相輔相成的,是效率變革。區域競爭,一定意義上就是「畝產出」的競爭。
  • 大破之後有大立:行情走向淺析
    大破之後有大立:行情走向淺析2003年01月08日17:35:28  世基投資徐磊  大寒之後有大暑,大破而後有大立,本文將從諸多方面對今年的行情做一分析。  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股市是國民經濟狀況的晴雨表。觀乎近年以來的中國經濟,發展情況著實喜人,即使是世界經濟在2002年的大範圍衰退也無法減緩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可是,反觀滬市股市,長達一年半的時間中,幾乎是跌你沒商量,哪有一點經濟晴雨表的樣子?對此種明顯背離的狀況的見怪不怪,本身就是市場思維上的不正常。
  •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人生中如果遇到瓶頸、遇到困難,不要抱怨、不要糾結;「無常」是人生的一種常態,若不是,誰又能脫離「生、老、病、死」之苦。所以不破不立,大破則大立。要破什麼、立什麼呢?大破則大立。
  • 大破大立,新模式
    現在是中國從「大破」走向「大立」的階段:所謂「大破」,破的是什麼?破的是舊規則,什麼是舊規則?在過去,我們只講目的不論手段,發展就是硬道理,但也因此導致了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出現,社會運作的效率越來越低。我們遇到了幾十年一遇的經濟危機,或者往嚴重一點說是遇到了信任危機。為了破解這種危機,就需要重建規則和秩序,就是要大立!
  • 《大黃蜂》:從心聚焦,大破大立的變形金剛
    當然,這不能說劇本完美無缺:霍森在「致敬」類似故事如《ET外星人》或《吹夢巨人》上是毫不掩飾,整部電影充斥著《鐵巨人》的影子,某些劇情轉折斧鑿痕跡過重,乃至笑料和感傷之間的平衡,多少都還是有些生澀,但若系列追求的是大破大立,則霍森的表現已經是無法挑剔。
  • 馬刺需要大破大立?波波在任24年,匿名高管:如果是我會炒了他
    馬刺需要大破大立?
  • 悟空找房入駐全國200+城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這顯然是一場「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的裂變過程。
  • 大破大立還是不破不立,卡在十字路口的火箭隊
    在火箭狀態如此尷尬的今天,下個賽季是大破大立還是保持現狀繼續專攻魔球戰術,五小陣容該走向何方?這是個問題!
  • 國民黨欲改革回應民眾訴求 被期能在"大破"後"大立"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1月30日消息 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29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了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據臺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得6席,民進黨獲得13席,另有3席為無黨籍。
  • 一幕大破大立的改革大劇——「瞄準高質量 打造新引擎」系列評論之...
    原標題:一幕大破大立的改革大劇   ■ 時報評論員   大破大立、蓄勢待發是新區對2019年改革態勢的一個基本判斷。致敬改革開放的最有力行動就是突破自我,勇創新高,紀念改革開放40年之後的第一年,一場濃墨重彩的改革大劇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啟幕。
  • 臺媒:臺灣已「大破」,「大立」在哪?
    臺媒:臺灣已「大破」,「大立」在哪?參與互動()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說,2015年的社會氛圍是
  • 聶衛平炮轟中國足球 大破大立勢在必行
    我們姑且不談聶衛平所說的具體細節是否可行,但大力進行整頓、重新開始規劃中國足球的發展道路,確實勢在必行,中國足球已經到了必須大破大立的時候了。亂世需用重典,聶衛平先生的話,道出了大多數球迷的心聲,中國足球,再不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和整頓,將會墜入深淵,甚至會成為整個社會的負能量和反面典型。或許換掉足協所有人,開除國足全部球員,有些過激,但其大破大立的思路完全正確,中國足球急需進行變革,如果還像以前那樣,目光短淺、毫無規劃,中國足球恐怕會成為世界的笑話。
  • 大破大立,才是出路,Sk還需努力
    一定要加大力度,大破大立,才能讓QGhappy煥然一新。我認為首先要從人員調整出發。一是捨棄刺痛,確立飛牛為核心的陣容。讓刺痛去打二隊吧。一山不容二虎。二是用時間換勝利。不在於一時得失,大膽地啟用新人。給予他們機會。三是俱樂部高層引入新人。
  • 柳巖|近40大破大立,比別人何止晚了10年,還有你不知的困苦時光
    這個因母親患癌而被迫入行、出道後就只知拼命賺錢的柳巖,這個因公司性感包裝定位而常常被人誤解、不招人待見的柳巖,這個本是被調戲的受害人卻依然要站出來道歉還招人惡意揣測的柳巖,這個即將步入人生40歲還孓然一身、無法達成亡父心願的柳巖……正是那些你所不知的困苦時光,鑄就了今日的柳巖,大破大立的柳巖。
  • 中央電視臺專訪:《琴聲築夢 大立鋼琴》
    CCTV《聚焦》欄目《琴聲築夢 大立鋼琴》中國專業院校的鋼琴教學已經被世界矚目,但是社會鋼琴教學中
  • 大立科技精準拿捏融資節奏
    2019年12月,大立科技披露《回購報告書》,表示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5000萬元,不超過1億元。截至2020年9月末,大立科技累計回購股份數量336.4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73%,回購總金額為7010萬元。已達到股份回購總金額的下限。
  • 臺灣高雄前金十三樓的空民樂園,大立百貨遊樂園
    這次到高雄在朋友帶領之下,我們去了大立百貨的大立百貨遊樂園,找回了童年的歡樂與回憶。搭上高雄捷運來到中央公園站,出站後即是新崛江商圈,是許多年輕人喜歡逛街的聖地,也是我在高中那年第一次拜訪高雄時所朝聖的地方,但這次高雄的朋友說要帶我去一個充滿歡笑的秘密景點,也是他過去小時候常去的一個地方。
  • 不只鐵漢更有柔情,大破大立的《戰神 GOD OF WAR》
    由於這個視角的變動,是在遊戲正式發售前就早早公布的,因而有相當多的玩家曾經對這個視角多少有點微詞,畢竟這個視點的更動對動作遊戲來說不可謂不大,筆者自己也是當初有這些微詞的玩家之一,但只要實際自己親身操作過一段時間後,便可以明顯感受到,這確實是我們熟知的戰神沒錯,這也是本作大破大立的重要部分之一。同時因為敘事、演出手法大幅躍進,再加上官方宣稱的一鏡到底,玩起來的確相當有著沉浸感。
  • 匯總丨2020大立教育網絡課程更新進度
    大立教育自創立之時只有幾十名學員,到如今每年培訓學員可達數十萬人,我們走到今天依然歷久彌堅,不止是因為自身過硬的實力,更是因為以幫助學員實現夢想為己命,滿懷著社會責任感。我們關心教育,關心國家,關心社會,今年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也牽動著我們每一個大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