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幕大破大立的改革大劇
■ 時報評論員
大破大立、蓄勢待發是新區對2019年改革態勢的一個基本判斷。致敬改革開放的最有力行動就是突破自我,勇創新高,紀念改革開放40年之後的第一年,一場濃墨重彩的改革大劇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啟幕。
對於改革創新這道必考題,新區交上了一份具有濱海特質的答案:具有革命性、突破式、顛覆式的開發區法定機構改革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全國70多批次考察團前來學習交流;「一制三化」改革成為全市高標準施行示範,「一企一證」綜合改革發放全國首批全新行政許可證;自貿試驗區新一輪128項深改任務完成122項,取得55項創新成果,27項試點經驗和創新實踐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金融創新取得重大突破,自由貿易帳戶政策落地……2019年,新區改革一路鏗鏘、步伐堅定。
行動來自對「動力源」的認知。最能體現新區價值的濱海之為只有改革,最能展現新區使命的濱海擔當唯有創新。改革是新區的品牌,是新區的基因,繼續不斷改革創新,才是引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唯一動力源。於是,改革的勇氣在尋找差距中堅定,改革的意識在思想解放的大討論中覺醒,改革的衝動在「二次創業」的奮進中激發。開發區法定機構改革作為2019年的「重頭戲」,自年中啟幕後僅半年,5個開發區的野性、活力、衝勁和激情正在迸發。在質量、結構、效益、綠色度的比拼中,你追我趕,奮楫爭先,高質量發展主力軍、尖刀團的作用正在顯現。
這一系列深化改革的創新成效,提振了爬坡過坎的士氣,增強了攻堅克難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彰顯了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的應有之為,為推進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注入續航動力,為建設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積蓄了後勁和潛能。
改革不會一勞永逸,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咬定目標保持韌勁,一路向前。2020年新區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清晰明確,向五大重點改革領域發力:深化法定機構改革,做好「後半篇文章」;深化「一制三化」改革,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側重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深化機關效能改革,提振士氣塑形聚能;深化市場化改革,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愈是愈進愈難、愈進愈險,開掘「動力源」的探索就愈不能止步。緊緊扭住改革開放創新這個「根」和「魂,以成為北方的「深圳」、北方的「浦東」的標準,「生產」出更多體制機制的創新產品,讓全社會創新創造的活力充分湧流。只要改革開放創新成為這個城市最顯著的特質,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就有了不竭動力。
(責編:李 丹、王浩)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詳細】
15個委辦局曬出「民生成績單」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後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