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仙燈驚豔眾人!古代花燈真有這些「黑科技」?

2020-12-18 科技日報

30日,「長安十二時辰仙燈」登上熱搜。在熱門劇《長安十二時辰》中,一座高大的「仙燈」吸引了許多觀眾的視線,許多觀眾感嘆其造型精緻。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實際上,類似的花燈在唐代並不罕見,有些還相當有技術含量。據民俗專家介紹,古代花燈有些體型巨大,有些小而精緻,有的比劇中的「仙燈」還要複雜得多。

花燈,又叫燈籠,主要的作用是照明。古代的燈籠一般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

它起源於漢代,在唐代十分盛行,宋代則遍及民間。花燈的製作十分講究,在具備生活功能的同時,也可以做得富有藝術感。

比如,僅就花燈的種類而言,就有宮燈、紗燈、龍鳳燈、稜角燈、樹地燈、禮花燈、蘑菇燈等;從形狀上區分,則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

資料圖:圖為龍燈吸晴。呂明 攝

龍燈是其中比較有特色的一類,把燈飾和舞蹈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龍燈前有龍首,身體則由數節構成,每節內燃起拉住。龍燈起舞時,還有鑼鼓相配合,場面很壯觀。

民俗專家王娟介紹,古代比較常見的還有體型巨大的「鰲燈」,仿照事物形象編制而成。此外,還有根據戲曲故事、民間故事製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十分好看。

除了平時用來照明外,人們會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懸掛花燈,既增添了喜氣,也有祈求平安之意。上元節觀燈的習俗亦由來已久。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其背景設定便與之有關,講述了在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在劇集片段中,一盞看上去高大無比的「仙燈」十分引人注目。也有人說,在古代是否真有如此體量龐大還製作精巧的花燈

答案是肯定的。唐代燈會十分熱鬧,元宵放燈成為很受歡迎的文化娛樂活動,千家萬戶一起出來觀燈,大街上熙熙攘攘,馬車都無法掉頭。人們既是看熱鬧,也是看新奇。那時候的花燈製作,已經很有技術含量了。

有一種花燈,確實形似「摩天輪」。《朝野僉載》中記載:唐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在安福門外做一巨型燈輪,高達二十丈,裝飾著各種絲綢、金玉,燈輪懸掛花燈五萬盞,五彩繽紛。

此外,還有製作精巧的「燈樹」、「燈樓」等。《明皇雜錄》裡記載:唐玄宗時期的工匠毛順手很巧,以繒採結為燈樓。這座燈樓高達一百五十尺,如果有風吹過,燈樓上懸掛的金玉之物便發出清脆的聲音,十分悅耳。

《開元天寶遺事》裡則提到,當時韓國夫人置辦了百枝燈樹,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此後在上元夜燃燈,光芒亮到百裡皆見。

資料圖:為刻紙在龍燈燭光映照下光彩奪目,各種圖案生動逼真。張斌 攝

各式花燈吸引人們流連忘返。唐代詩人蘇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花燈與月光相映的動人場面。

宋代花燈製作水平比唐代愈加先進。南宋盛行「走馬燈」,設有「輪軸」,也叫紙輪風車,上有剪紙,在燈內點上蠟燭後燃燒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帶動輪軸轉動,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燈屏上,圖象不斷變化。

明清時期的花燈品類更多。除鰲山燈之外,清代的元宵放燈中,還出現了冰燈。

王娟說,上元燈俗在漢魏時期就很普遍了,唐代也很流行。此外,無論製作花燈,還是沿襲已久的「觀燈」習俗,代表的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仙燈上熱搜 古代花燈有哪些「黑科技」?
    30日,「長安十二時辰仙燈」登上熱搜。在熱門劇《長安十二時辰》中,一座高大的「仙燈」吸引了許多觀眾的視線,許多觀眾感嘆其造型精緻。實際上,類似的花燈在唐代並不罕見,有些還相當有技術含量。據民俗專家介紹,古代花燈有些體型巨大,有些小而精緻,有的比劇中的「仙燈」還要複雜得多。花燈,又叫燈籠,主要的作用是照明。古代的燈籠一般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它起源於漢代,在唐代十分盛行,宋代則遍及民間。花燈的製作十分講究,在具備生活功能的同時,也可以做得富有藝術感。
  • 從《長安十二時辰》徐賓用竹造紙,來看唐朝的黑科技!
    《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二十四小時古代反恐懸疑劇,所有劇情應該在24小時內完成,看這樣的劇情有的時候很著急,然而早開播到第十六集的時候,李泌和徐賓到造紙廠這一塊劇情的時候,說實話我是閉著眼睛看的。《長安十二時辰》作者想要給我們講述的不僅僅是反恐,不僅僅是唐朝的政治、文化,還有唐朝的黑科技。唐朝的繁榮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就是建立在科學基礎的巨大進步上,沒有這些黑科技,唐朝還真的未必這麼有意思。本文就來講講唐朝出現的黑科技,也就是徐賓用竹造的紙。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上元節:古代中國每年最熱鬧的一天
    《長安十二時辰》整個故事雖然只有24小時,卻為我們勾勒出一個活靈活現的唐代生活圖景,從劇集第一個畫面、第一句臺詞、第一行字幕開始,處處都透露著長安城上上下下、正派反派、宮裡宮外的人們,雖然目的不同,但都為即將到來的上元節做了充足的準備:百姓趕著去看上元花燈、狼衛掐準時機製造混亂、不良人張小敬步步緊逼、靖安司要保長安捉真兇……一年有8760個小時,為何上元節這天的十二個時辰如此與眾不同
  • 《長安十二時辰》大燈樓驚豔亮相,馬伯庸卻被罵慘!
    夢想的電影建築師△《長安十二時辰》劇照《長安十二時辰》劇組開機前期籌備1年,拍攝7個月,後期製作8個月,大燈樓被稱為「最艱難」的場景。△燈會盛景,《長安十二時辰》劇照唐代花燈製作十分考究,一般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
  • 深扒熱播高分劇《長安十二時辰》,取景地就在象山影視城!
    近期要說到熱播劇,那由曹盾導演,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必有一席之地。《長安十二時辰》,迄今豆瓣評分8.6分,但在象寶眼裡,給滿分也不過分! 美術概念圖 @北鬥北工作室 有人這麼形容這部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多好看呢?就好比我在和狼搏鬥,命懸一線,就在這時有人大喊一句,長安十二時辰更新了!我立即停手開始看,然後一抬頭,發現狼也在看」。
  • 在上元節燈會這天,古人究竟都能看到什麼樣的花燈?
    近期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在布景和細節方面的用心有目共睹,因此許多觀眾都在期盼入夜後的長安,一睹古時燈會盛況。終於,該劇在昨天迎來了夜晚場景,各式燈彩悉數登場,雖然還未迎來燈會高潮,但也足夠讓人心馳神往。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西安城牆:萬盞創意科技花燈點亮中國年
    2020年西安城牆新春燈會於17日晚正式亮燈,接下來的39天,緊扣時代主題的炫彩花燈,將成為西安城牆獻給市民與遊客的新年大禮。自1984年以來,城牆新春燈會已成功舉辦32屆,成為西安知名文化旅遊活動、全國重要節慶慶典活動。
  • 暑假陪娃十二時辰!長安劇教會你古代計時法,給娃科學啟蒙必備
    最近看《長安十二時辰》了嗎?這個發生在唐長安城24小時的懸疑探案故事,從天寶三載正月十四的巳正開始,到正月十五的巳正結束。故事每一集為半個時辰,每集開頭都會以日晷報時,半個時辰等於現在的一個小時。人類對於時間的感知,最早的來源就是太陽,日升日落,周而復始。「日」指「太陽」,「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為「太陽的影子」。
  • 《長安十二時辰》中崑崙奴是非洲黑人?其實很有可能是古代越南人
    《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劇中許多情節都有考究,無論是服飾和人物安排都有唐朝的歷史因素。其中第六集提及唐朝時期的崑崙奴是唐代絲綢之路的產物,從外國引入的奴隸。唐朝隊對外交流與貿易往來頻繁。外國人大量湧入,「捲髮黑身」的崑崙奴就是其中之一。
  • 口碑炸裂的《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敢讓易烊千璽當主角?
    然而能達到8.5分以上的,除開4部國產動畫,只有這部《長安十二時辰》了。 就連前段時間大熱的《都挺好》,也只有7.8分。 而《長安十二時辰》也值得那麼高的評分。 他沒有像之前的那些糟粕一般,撈一筆就走,他是真的認認真真的在做電視劇。
  • 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簡介
    距離上元節花燈大會只剩下短短的幾個時辰了,張小敬必須在上元節花燈大會前抓住搞破壞的刺客。在調查與追捕中張小敬還發現靖安司中竟然有敵人的內應,在一次次的鬥智鬥勇中,張小敬終於在最後關頭揭穿了背後主謀,阻止了破壞的發生,解救了長安城裡的黎民百姓。
  • 古代的十二時辰,究竟有哪十二個時辰
    說起十二時辰,想必對大家來說那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但說起十二時辰中究竟有哪十二個時辰,相信很多人都會一臉懵,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時辰是古代的計時單位,古人把一晝夜,也就是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所以現在的一個小時就等於古代的半個時辰。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算起,依次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麼十二個時辰對應到現在,分別都是幾點呢?子時,十二時辰中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 唐風雅韻煙火人間 跟著《長安十二時辰》"漲姿勢"
    半島記者 王悅《長安十二時辰》作為今夏劇市首匹黑馬,引領了一波考據熱,千載悠悠的文化積澱與跌宕起伏的劇情交織,給了傳統文化符號最廣闊的展示空間。通過對城市布局、建築物、服飾、禮儀、飲食的高度還原所創作出的「擬真環境」,向觀眾展現了盛唐的文化與生活,劇迷們集體增長知識,也感受到了創作團隊的誠意與匠心。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捨生忘死,成為堂堂正正的長安人
    看過《長安十二時辰》之前的劇集的小夥伴,應該都對崔器這個人熟悉吧,一個嘴裡總是嚼著薄荷葉的士兵首領。崔器,在隴右道當過兵,後來在靜安司任旅賁軍守衛頭領,不過在小編之前的映像中,對這個人不太喜歡。《長安十二時辰》故事就是由崔器的哥哥崔六郎引發的,而後才將雷佳音飾演的死囚張小敬放出,幫助查崔六郎的案子,但是崔器卻似乎對張小敬不太友好。張小敬通過各種線索追查出殺害崔六郎的兇手後,卻因為崔器個人洩私憤怒放跑了狼衛。後來,張小敬幫助崔器隱瞞實情,崔器才開始對張小敬有些許認可。
  • 《長安十二時辰》的幕後黑手徐賓,在戲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老實人
    《長安十二時辰》已經徹底完結了。作為今年暑假最火熱的電視劇之一,《長安十二時辰》不僅讓優酷賺得盆滿缽滿,同時還讓劇中的很多演員和角色為觀眾所熟知。除了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之外,最讓觀眾感到驚豔還有《長安十二時辰》的幕後黑手,心機深沉的徐賓。
  • 《長安十二時辰》取景地在象山 關鍵人物原型是寧波人
    中國寧波網7月16日訊 場景考究、大氣磅礴的長安城透露著盛唐氣象,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播出以來,口碑「炸裂」。很多劇迷以為是特效製作,殊不知這座唐城真實存在——影片取景地寧波象山影視城,而劇中關鍵人物和寧波也有著莫大關係!  劇中長安,就在象山影視城
  • 對話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裡,我想造一個工業化社會
    你似乎想通過類似的設定,搭建一個「強技術版本」的中國古代史體系?類似於「內力」設定支撐的射鵰—倚天世界?一個平行空間?馬伯庸:我設定的歷史沒有金庸世界那麼「平行」,我的小說裡沒有超現實的鬼怪,也沒有難以形容的「內力」。真實歷史的動力是科技,我在真實歷史上疊加了另一種科技,理論上有合理性,現實中沒搞定的那些科技。
  • 東、南、北門三大主題,打造2021第四十二屆趵突泉迎春花燈會!
    趵突泉迎春花燈會2021第四十二屆趵突泉迎春花燈會農曆牛年春節在向我們招手趵突泉迎春花燈會也安排上啦!最近收到消息以「贊偉大時代 譜光影華章」為主題的濟南市第四十二屆趵突泉迎春花燈會已經開始製作將會於春節期間與市民遊客們見面啦!
  • 《長安十二時辰》可媲美美劇《24小時》
    故事情節燒腦小說《長安十二時辰》的靈感來源於網上的一個提問: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註:一款大熱的動作冒險遊戲)寫劇情,會把背景設定在哪裡?馬伯庸腦洞大開寫了個《刺客信條:長安》的開頭,並據此開始整個故事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