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為保證線上教學工作紮實有效推進,外國語學院各教研室精心制定教學計劃,分年級按選定平臺指定負責人,學院領導適時指導督查,實行線上教學班級周報制。為保障教學效果,教師們認真學習先進經驗,熟悉各平臺操作流程,加強方法指導,從最初的陌生、忐忑到現在的熟練、淡定,使得線上教學開展得有章有序,在線課堂進行得有聲有色。
教學活動多樣化
唐季紅老師注重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她經常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學生會以文字形式在電腦屏幕上與她進行交流。
對課文結構的分析,常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討論,並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表現出來。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合作式學習方法,唐老師在進行線上教學設計時,要學生們分工合作,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利用線上教學即時反饋的優勢,分享團隊的學習成果,她在最後會給學生進行分析性反饋,以此實現成果分享和團隊共建,起到組織教學的功效。
語言學習生活化
英語語言學習講究生活化,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方便學生理解。覃德英老師在分析英語長句時,便將長句比作大樹,句子的主幹就相當於樹幹,那些枝椏與枝椏連結的地方,就是主句與各種從句連結所需要的引導詞。譬如這個長句:In Africa, I met a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and said that he was hungry because he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覃老師的分析如下:(主句)In Africa, I met a boy (定語從句)who was crying (定語從句中的方式狀語從句)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and(並列謂語)said (定語從句的賓語從句)that he was hungry (賓語從句中的原因狀語從句)because he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再配上樹的圖片,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給醫學生上課時,她常結合當前疫情,教學生一些醫學詞彙,譬如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ntain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遏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quarantine(隔離)、disinfection(消毒)、infect(感染)、wear masks(帶口罩)等。學生學習這樣生活化的詞彙時都覺得很有用,從而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教學內容思政化
教書育人需要與時俱進,梁麗燕老師經常用英語介紹疫情防控知識給學生,或下載與疫情防控知識相關的英文視頻和抗疫主題的英文歌給學生練習聽力。
當給學生講解英文感謝信時,她就用了義大利網友在中國使館的官方臉書主頁上的留言,意思是感謝中國在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時伸出了援手:As an Italian, I’m really thankful for their help. China is the only country who is helping us, like we helped them with masks donations. Our Chinese communities are making lots of donations, too. I won’t forget who helped us and who’s not.梁老師通過講解這段話教育學生要懂得知恩圖報,既讓學生明白了當前全球疫情發展形勢,同時又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課堂節奏化
線上教學,教師靈動的教學節奏、生動的教學語言是防止學生課堂開小差的法寶。除此之外,艾為珍老師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有節奏,她常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難度適中的在線小型測試題,充分利用雨課堂的練習自動批改功能讓學生迅速了解自己的聽課效果,激發學習興趣。她常通過後臺數據檢查學生在線學習的情況,讓其形成線上學習的自覺性。
課堂上,艾老師會抽查點名,檢驗學生真實的在線狀態,讓點到名的同學上傳課堂筆記。她也會及時反饋,並表揚學習效果好的學生,真正讓線上教學做到快慢相宜、張馳有度。
教學小組合作化
雨課堂有一個最大特點是可以讓教師形成團隊教學。線上教學初期,這種抱團式合作教學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減輕了教師的備課壓力,相互之間可以取長補短。
唐季紅、覃德英、梁麗燕、艾為珍4位教師都是各自班級的援助教師。課可以互聽,課件與測試卷可以共享,誰做得好就會被其他人點讚,誰做得不好,其他人也會及時指出問題所在,督促其及時改正。這種抱團式教學達到了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效果。
U校園、雨課堂、QQ平臺、騰訊課堂、釘釘……外國語學院的教師們運用多種平臺開展線上教學,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有效保證了線上教學的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