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出生35天感染甲流

2020-12-19 湖南頻道

  紅網時刻2月4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姚家琦)小佳家住益陽,在媽媽懷孕36周時早產,出生35天後不慎感染甲流。2月3日,記者從湖南省兒童醫院獲悉,經過9天的住院治療,目前孩子狀況良好。

  據家人介紹,小佳是個早產兒,不久前,家中奶奶患上了感冒,家人也沒有在意。沒多久,小佳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和發熱的狀況。發覺不對勁,家人趕緊將其送至湖南省兒童醫院。

  在該院急診科,醫生完善相關檢查後,確診為甲型流感。據悉,受同期流感影響,兒童冬季流感發病率要高於夏季。由於新生兒器官發育尚未成熟,缺乏免疫力及抵抗力,其體質要比足月兒弱,因此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患流感的風險相對較高。

  省兒童醫院院感辦主任馬樂龍表示,如果家裡有人得了流感,建議患者一定要戴口罩,儘量不要親吻寶寶等,建議在哺乳時戴雙層口罩。此外,家庭成員應注重個人衛生,家人和寶寶都要勤洗手,家長咳嗽或打噴嚏時,可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防止傳染給寶寶。

來源:紅網

作者:張樹波 通訊員 姚家琦

編輯:向宏鑫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02/04/871905.html

相關焦點

  • 孕婦感染甲流6天之後住進ICU 搶救2個月花費59萬
    一篇在朋友圈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記錄了作者的嶽父從染上流感,住進ICU,最後不幸逝世的29天。  這兩天,題為《「保大人還是保小孩?」53歲孕婦重症流感命懸一線……》的熱文,講述了重症甲流孕產婦腳踩生死之船的艱難歷程。  流感,真不是一場糟糕的感冒而已,它可能帶走任何人的生命,以極其殘酷的方式。
  • 兩斤早產兒出生就被搶救!在銅川,從絕望中走出的媽媽們……
    她們,是超早產或超低體重出生兒的媽媽們。出生就被搶救兩斤重早產兒戴上呼吸機王薇是她們中的一員,100天前,懷孕30周的她因妊娠高血壓胎盤早剝不斷出血,不得不進行剖宮產手術。因為這是母女倆唯一能抓住的一線生機,別無他法。
  • 歷經122天超早產兒出院!出生僅500克 身長30釐米
    歷經122天如履薄冰般的救護終於迎來好消息寶寶達到康復出院的標準這刷新了南昌市第三醫院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早產兒的紀錄一名超低出生體重兒緊急送往南昌救治南昌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早在2004年就有救治出生體重1.1公斤早產兒的成功經驗迄今為止救治的早產兒最低出生體重是720克但這500克出生體重超早產兒
  • 早產兒出生4天後去世有感,構建早產兒健康成長之路!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早產兒出生4天後去世,爸爸為他寫下出生日記:寶貝還沒抱到你,又重新回去排隊了。他痛苦回憶到,從出生都沒有機會抱孩子,等醫院宣布死亡,親手把孩子身上的各種搶救管線移除,才終於有機會抱抱孩子。看完整篇文章,哽咽在喉!
  • 出生時僅22周6天 四川胎齡最小超早產兒出院,取名「恩恩」
    該新生兒出生時僅22周6天,經過130多天全力搶救、精心照顧,經歷了呼吸關、營養關、感染關及其他相關早產兒併發症等一系列難關後,其體重從550g增加到3840g,各項生命體徵穩定,達到出院標準。這是全國救治成功的第二小胎齡、四川省最小胎齡超早產兒,家屬為他取名「恩恩」。
  • 出生時重540克的早產兒活下來了 得益於廣醫三院早產兒救治系統...
    在相關文獻中,這類早產兒成功哺育的報導很少,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降生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月月(化名),經過醫護人員的救治,月月連闖幾道生死關,在出生後的第88天,各項生命體徵平穩,體重達到2205克,順利出院。據了解,月月不僅刷新了廣州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紀錄,在救治期間未出現任何嚴重併發症更是堪稱「生命奇蹟」。
  • 東莞甲流感染率劇降五成 成人患者明顯增多
    春運臨近,甲流仍是最大的公共衛生話題。東莞市疾控中心專家近日表示,目前全市甲流疫情處於平穩下降狀態,感染率下降近一半;隨著重點人群均已接種甲流疫苗,專家預測今年春節過後出現的甲流高峰不會比去年更嚴重。
  • 出生時僅600克!早產兒「回家記」(組圖)
    出生時,安安體重僅880克。重慶婦幼保健院   中新網重慶11月17日電 (記者 韓璐)600克、820克、1300克……這些是在重慶婦幼保健院出生的早產兒的體重。17日「世界早產兒日」當天,21個家庭的26個「早產兒」回到重慶婦幼保健院,「探訪」照顧自己的醫生護士。他們中年紀最大5歲,最小的8個月。
  • 餘文樂女兒出生時僅一公斤,早產兒該如何進行護理?
    她表示女兒是在自己懷孕28周時提前出生的,當時僅有一公斤重,躺在加護病房的保溫箱中,身上插滿了管線,餘文樂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就在一直掉眼淚,好在現在她健康出院了。王棠雲直言這是自己人生最痛的經驗,每每回想起都想落淚,覺得自己沒有守護好女兒。今天來說說早產兒的一些知識。
  • 北京約40萬人感染過甲流病毒 近期不會爆發
    北京約40萬人感染過甲流病毒 近期不會爆發 新華網 2009年11月24日09:59   在11月23日召開的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論壇上,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目前全市約有40萬人已感染過甲流病毒
  • 臺灣每10個新生兒有1個早產 每天約出生55名早產兒
    原標題:臺灣每10個新生兒有1個早產 每天約出生55名早產兒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每10個新生兒有1個早產,每天約出生55名早產兒。今天是世界早產兒日,早產兒基金會和臺當局「衛福部」提出3項政策,目標是早產率10年減半。
  • 出生體重不足2斤,奶量僅0.5毫升……超早產兒「小牛」挺過來了!
    蔣小牛出生第一天蔣小牛出生第三個月今(27)日,5個月大的蔣小牛又回到重醫大附三院做兒保。經醫生檢查,這個胎齡26+4周,出生體重不足1千克的超早產兒,目前各項指標均已達標。蔣小牛於2019年11月1日早晨出生,他只在媽媽肚子裡「住」了26+4周。出生時他的體重僅990克,身長不過A4紙般大小。「極度嬌小脆弱」是重醫附三院兒科中心所有醫護人員對寶寶的第一印象。此外,這個「袖珍寶寶」呼吸微弱、呻吟、進行性呼吸困難,各個器官系統發育極不成熟。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早產兒餵養 宜母乳+添加劑
    對於已經出生的早產兒,除了住院救治外,寶寶出院後的餵養和護理也很重要,家長要定期隨訪,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儘量選擇母乳餵養,並補充母乳添加劑。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洪旭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 六成新生兒為早產兒  目前我國多把胎齡37周以下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由於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生後易出現各種併發症,常因圍生期窒息、感染、畸形、肺透明膜病、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疾病而夭折。
  • 廣州超早產兒出院 出生時四肢僅如成人手指般粗細
    院方提供中新網廣州5月28日電 (蔡敏婕 伍曉丹)出生3天體重才730克,胳膊和腿只有成人手指般粗細,身體比成人巴掌大不了多少……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新生兒科28日稱,經過100多天的治療,超早產寶寶小榆兒(化名)體重長到4.6公斤,沒有明顯發育障礙,近日回到父母的懷抱。
  • 湖北半數早產兒「源」自媽媽宮內感染
    「超過半數早產兒是因為媽媽宮內感染所致。」明天是第4個「世界早產兒日」,省婦幼保健院昨公布該院5年內對8000名早產兒的調查數據:在導致早產的所有高危因素中,宮內感染排名第一。調查中說,如果提前進行抗生素幹預治療,宮內感染導致的早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鄭州公布甲流防控預案 流感超10%整班停課7天
    昨日,鄭州市教育局公布了甲流防控應急預案,要求各區教體局和學校做好防控措施,控制甲流疫情的輸入和傳播。  這兩天天氣突變,感冒人群驟增,更凸顯甲流防護工作的重要。專家提醒市民,多喝水、多休息、保持室內通風,去醫院看病最好戴12層以上的醫用口罩。
  • 新生兒出生第1天,不可不知
    新生兒分足月兒、早產兒等,平時所說的新生兒,一般是指正常足月產的小兒。新生兒出生的第1天,是獨自生存的第1天,是從安靜、無菌、恆溫、舒適的環境接觸到新世界的第1天,許多器官將發生重大調整。只有了解新生兒生理特點,給予適當護理,方可保證新生兒健康成長。
  • 26周早產兒出生僅巴掌大 成功「闖關」存活
    一瓶大瓶可樂的重量,一箱桶裝餅乾的重量,這還是一個早產兒的體重。2月28日,出生時僅有980克重的嬰兒安安(化名)經過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醫護士人員3個月的精心呵護,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孩子出院體重已達2200g,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孩子的成功救治刷新了醫院可救治存活最小胎齡早產兒記錄。
  • 首位成功產下健康嬰兒甲流媽媽病情惡化去世
    「甲流媽媽」凌晨離世  為早日治癒「甲流媽媽」馬女士,省市醫療專家多次對其進行會診,精心救護。然而由於兩個肺大面積感染,造成呼吸衰竭、心臟衰竭,昨日馬女士突然病情惡化死亡。  秦皇島市第三醫院副院長李曉哲回憶,「凌晨1點多,馬女士病情突然惡化。
  • 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什麼情況下,早產寶寶要住院?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借著這個機會,我想和各位準媽媽及早產寶寶的家長,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的相關知識,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一、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出生胎齡<37周的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