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類「高鹽」零食,辣條不算啥,第1名鈉含量是醬油6倍,想不到

2020-12-22 有點煮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零食的消費已經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是追劇、聊天聚會,還是給小孩做零口,都少不了各種各樣的零食。很多人買零食都不會去看包裝背面的信息,講究一點的家長也許會看看配料表、添加劑,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被大家忽略了,就是成分表裡的「鈉含量」。一些在口感上完全感受不到鹹味的零食,甚至一些甜味的零食,鈉含量卻高得嚇人,食物中鈉攝入過多,對健康有很大風險。

《中國居民減鹽核心信息十條》建議中第一條就提到:健康 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5克(1克鹽約等於400毫克鈉)

以下12種很受歡迎的零食,有大人愛吃的,也有孩子常吃的,想不到這些零食鈉含量那麼高,而且排名第一的「高鈉大戶」很多孕婦都喜歡吃。

第十二名:蘇打餅乾

每100克的鈉含量:471毫克(mg)

低熱量、高飽腹感的蘇打餅乾一直是瘦身人士或者上班族的常備零食之一,它不但低油、低熱量,而且味道也很清淡,讓人有一種是健康零食的錯覺。其實蘇打餅乾的鈉含量並不低,我看了幾種口味和牌子的蘇打餅乾,鈉含量再400~500之間,圖片這一款400克裝的蘇打餅乾鈉含量是471毫克/100克,如果吃掉這一包餅乾,就攝入了1884毫克的鈉,再加上早餐、午飯、晚飯食鹽的攝入,就超過每日攝入量了。

第十一名 薯片

每100克的鈉含量:545毫克(mg)

無論哪一類的零食,口味不同,牌子不同,鈉含量也會有差異,那些越是重口味的,鈉含量就越高。這款淨重150克的青瓜味薯片,也含545毫克的鈉。另外一款小龍蝦口味的薯片,鈉含量是600毫克/100克。除了鈉含量的問題,它還是高油高熱量的膨化食品,不但會發胖,還對身體無益。

第十名:火腿腸

每100克的鈉含量:800毫克(mg)

火腿腸的吃法多種多樣,撕開包裝就可以直接吃,非常方便,很多人都拿它當零食吃,或者配著泡麵吃。1根火腿腸大概30g,如果偶爾吃一兩根解解饞還好,不過最好不要和泡麵一起吃,泡麵的鈉含量也特別高,火腿腸和泡麵一起吃的話,鈉含量就超標了。

第九名 葵瓜子

每100克的鈉含量:961毫克(mg)

前兩個月宅家的時候我們家人可沒少嗑瓜子,想不到奶香味的瓜子鈉含量竟然也那麼高,吃完這一包淨重285克的葵瓜子,就相當於攝入了2738.85毫克的鈉,如果實在喜歡嗑瓜子,就儘量吃原味的,買的時候還要看看成分表,挑選鈉含量低的產品。

第八名:豆乾

每100克的鈉含量:1060毫克(mg)

豆乾屬於滷味零食,鹹香可口,不但能解嘴饞,還能補充植物蛋白,而且有很多種口味可供選擇。散裝的小包裝豆乾大概25克一包,吃4包就攝入了1060毫克的鈉,佔了一天鈉攝入量的一半,我每次吃這些小零食,最少也吃上個5、6包,看來還是要管好自己嘴巴才行。

第七名:鹹乾花生

每100克的鈉含量:1200毫克(mg)

花生就酒,越吃越有。「鹹幹」花生是喝酒時必不可少的下酒零食,「鹹幹」花生,鹹味自然少不了,一包淨重250克的花生含鈉3000毫克,酒好喝,花生好吃,但也要悠著點,特別是要提醒各位老父親們,下酒小菜有很多,鹹乾花生就少吃點吧。

第六名:魷魚絲

每100克的鈉含量:1540毫克(mg)

魷魚絲鹹香鮮美,是很受大家喜愛的休閒食品,100克魷魚絲含鈉1540毫克,不過因為魷魚絲比較有嚼頭,嚼久了不但咬肌累,也不好消化,所以一次也吃不了很多,如果你是魷魚絲愛好者,最好也不要一次吃完。

第五名:海苔

每100克的鈉含量:1600毫克(mg)

看到海苔,估計很多家長不淡定了。孩子都喜歡吃海苔,而且在家長眼中,海苔也是健康的零食,但是想不到海苔的鈉含量竟然比薯片還高。不過海苔重量很輕,上圖的1小包海苔淨重1.8克,含鈉也才28.8克,所以不必過度擔心。但是孩子吃的時候還是要提醒一下,畢竟海苔這種又薄又脆,並且沒什麼飽腹感的零食,一不小心就會吃多了。

第四名:無花果絲

每100克的鈉含量:2009毫克(mg)

無花果絲是有著幾十年歷史的懷舊零食了,無花果絲酸甜可口,使我們小時候很愛吃的零食。500克大包裝的無花果絲裡面有20小袋,每袋20克,大家自己算算吧,還是那句,適可而止。因為我們每天的早午晚餐都會攝入比較多的鹽分,所以零食一定要控制好。

第三名:牛肉乾

每100克的鈉含量:2460毫克(mg)

肉鋪肉乾類的零食都以鹹味、辣味為主,說它鈉含量高一點也不吃驚,肉乾類的零食比較重,50克一包的肉乾也沒幾片,所以很容易吃多。肉乾那麼貴,就少吃點嘍。

第二名:辣條

每100克的鈉含量:2719毫克(mg)

辣條來了!這種明擺著「高鹽、高油、高糖、高熱量」的垃圾食品,憑藉其低廉的價格和濃厚的香辣口感,在校門口小賣部的貨架上,「C位」永遠留給它,從80年代開始到至今,依然擁有擁躉無數。我喜歡吃辣條,但我不準我家孩子吃(被他氣得那麼辛苦,我還是需要一些垃圾食品來讓我心情愉悅的),拋開鈉含量的問題,辣條對身體可是一點益處都沒有,還有害。

第一名:話梅

每100克的鈉含量:6885毫克(mg)

冠軍來了,你有沒有睜大眼再確認一遍?沒錯,甘甜口味的話梅,每一百克含6885毫克的鈉,下圖100ml醬油含鈉1148多毫克左右,一罐話梅就相當於大半瓶醬油,一個成年人3天的鈉攝入量。話梅是很多孕婦在懷孕初期都喜歡吃的零食,喜歡吃話梅的朋友或者孕媽媽們,儘量少吃吧。

最後說一句,雖然上面的零食鈉含量較高,也並不是不可以吃,只要大家買零食的時候學會看成分表,留意鈉含量,儘量挑選鈉含量低的零食,還有要管住自己的嘴,每次吃要控制好量,偶爾吃一點解饞未免不可,畢竟心情愉悅也是很重要的。

小煮意:

為什麼零食鈉含量那麼高?因為食鹽除了調味外,還有著防腐的作用,所以都要加入食鹽。

高鈉食物:100克(g)固體食物鈉含量超過 600毫克(mg), 100毫升(ml)液體食物中鈉含量超過毫克300(mg)即為高鈉食物。

上面有你喜歡吃的零食嗎?你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喜歡美食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有點煮意」,小編每天都會分享不一樣的美食菜譜。您的關注、轉發和評論對有點煮意是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相關焦點

  • 10類「高鹽」零食,辣條不算啥,吃它等於喝半瓶醬油,想不到
    很多零食你吃著並不鹹,但它們卻個個都是「含鹽大戶」,不知不覺間,就讓你攝入的鹽量超了標,食物中鈉攝入過多,對健康很無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含鈉量相當於2400毫克)。
  • 這6類「假零食」已被國家拉入黑名單,家長還在買!零食的15個真相...
    打著「低鹽低鈉」的兒童醬油,鈉含量並不低。 我國標準規定,普通低鈉的鈉含量不高於120mg/100g,而大多數兒童醬油的鈉含量卻比國標高!
  • 這6類「假零食」已被國家拉入黑名單,家長還在買!零食的15個真相,一次把零食說清楚!
    不過話說回來,類似薯片這種高鹽、高糖、高油的零食,確實不該讓孩子多吃。零食更像一把雙刃劍,吃得好,它幫助孩子補充營養和能量;吃得不好,幹擾了規律飲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今天和大家聊聊零食相關的問題,並藉由15個常見的零食問題,來幫助大家揭開零食的真實面目!零食是什麼?
  • 兒童醬油低鹽低鈉是戲言? 標準缺失別"入坑"
    而另一位同樣關注兒童醬油的薛先生則向記者道出自己的困惑:「給孩子選擇兒童醬油圖的就是它的『低鹽低鈉』,可是我對比了愛人買回來的兒童醬油和自己家大人吃的普通醬油,竟然發現鹽和鈉含量竟然比大人吃的還高。到底兒童醬油有沒有具體的標準?」9月25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市家樂福、物美等多家大型綜合超市,並對在售的兒童醬油種類和價格進行了對比。
  • 教你通過配料表的鈉含量,測算你究竟吃進去了多少鹽?
    購買超市食品的時候,怎樣才能管住那些隱藏在各種食品裡的鈉,實現限鹽的目標呢?這裡給大家提供4個大招!要點1:認清那些高鈉食品類別!有些食品屬於「天生高鈉」,也有些食品屬於「必然高鈉」,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
  • 這5類零食不健康還熱量高易發胖,家長別縱容孩子多吃
    沒有不愛吃零食的孩子。美味可口顏色鮮亮的零食,有時候其實連大人都擋不住誘惑。我們都知道,零食雖然好吃,但其實製作的用料都不太健康,有些零食看起來似乎「健康」,實際上放入了一些食品添加劑,長期食用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 兒童醬油≠低鹽低鈉,測完這12款兒童醬油,你還敢給娃吃嗎?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回顧下本次評測的12款產品與評測結果。備註:本款推薦產品在本次12款評測產品中綜合表現最優,但因傳統醬油製作工藝問題,不存在「無鹽無鈉」產品,町芒建議各位寶媽在寶寶1歲之前不攝入任何醬油,2-3歲也應盡少的攝入醬油。
  • 高鹽、高糖、高脂肪!給孩子買零食頻遇「三高」?
    重口味的辣條含鈉量很高5月17日,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發布國內首份兒童零食團體標準《兒童零食通用要求》,並將於6月15日起實施。這份標準會帶來哪些影響?家長又該怎樣合理選擇和安排孩子的零食?令貝貝媽媽無奈的是,貨架上還有不少脂肪含量更高的零食。以一款薯片為例,每100克含脂肪36克,佔一天所需脂肪參考值的60%。而一款巧克力蛋,每100克所含脂肪有32.5克,其中,飽和脂肪高達20.2克,佔一天所需飽和脂肪參考值的101%。除了高脂肪外,零食中的高鹽現象也同樣普遍。
  • 少吃八類高鹽食品:不鹹也高鹽 蜜餞很傷身
    原標題:少吃八類高鹽食品   除了直接吃鹽外,很多我們吃上去似乎不太鹹的加工食物,含鹽量也很高。本報記者從市面上選取了8類20多種高鹽食物,通過鈉含量換算成鹽含量,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劉愛玲逐一揭開它們「高鹽值」的真面目。
  • 商家稱兒童醬油低鹽低鈉 實測其含鹽量高於普通醬油
    商家宣傳:兒童醬油「低鹽低鈉」孩子1歲了,可以吃米飯、麵條了,年輕的媽媽張女士專門到超市買了瓶兒童醬油。她認為,「既然是專用,肯定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更健康。」華商報記者採訪了三位2歲-3歲寶寶的媽媽,發現三人都給孩子備有兒童醬油,平時蒸蛋、拌飯都在用。但她們並不太清楚兒童醬油和普通醬油有什麼區別。
  • 鈉含量缺乏限定標準 精加工食品都是「鹽老虎」
    記者在重慶市魚泉榨菜(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魚泉榨菜(低鹽)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中看到,80g的榨菜中含有1800mg的鈉,佔每日鈉攝取量的75%。  很多調味品也是鈉含量高的重災區。專家介紹,高鈉的罪魁禍首包括醬油(1湯匙含鈉量可能高達1000mg)、料酒、味精等。
  • 中國人平均每天吃鹽9.1克 愛吃零食的一定要注意鈉超標哦
    結果顯示,和2000年的數字相比,中國人的食鹽攝入量下降了22.2%,但平均一個「標準人」一天的鹽攝入量依然高達9.1克,距離目前的推薦限量,鹽攝入量5克/天還有相當距離。  浙江也在這受調查的20個省市之中,根據調查結果,2009年~2012年,浙江人平均一天的鹽攝入量是9克(最高的是河南:12克/天,最低的是四川:5.6克/天)。
  • 維生素C實測:康恩貝、紐斯葆亂標色素;泡騰片鈉含量高得嚇人
    《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8款維生素C產品,對添加劑、鈉含量進行了測試,沒錯,這次的測試角度比較特別! 所以,《消費者報導》不推薦消費者選購以上3款維C產品,即使不存在安全問題,但這樣「胡亂」使用色素的行為未免讓人擔憂。 1塊泡騰片鈉含量等於12毫升醬油? 除了色素,維C中的鈉含量也不容小覷。
  • 我學會做辣條了!吃不死人的那種~
    2017年原國家衛計委在《關於愛德萬甜等6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添加劑環己基氨基磺酸鈉(又名甜蜜素)等6種食品添加劑擴大使用量和使用範圍的公告》中明確,調味麵製品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歸屬於「方便米麵製品」。
  • 寶寶零食注意了,無鹽不等於低鈉
    大家都知道,關於寶寶飲食,要求是低鈉飲食。因為寶寶的腎臟還沒有發育完全,一旦攝入過多的鈉,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於是,媽媽們在給寶寶選擇零食時,往往會去選擇低鹽或者無鹽的零食。只要看到配料表沒有顯示添加鹽,就直接購入。但花爸要告訴各位寶媽:無鹽≠低鈉。怎麼說呢?
  • 快訊|兒童醬油「低鹽淡口」標準不統一,部分鈉含量接近成人
    林辰/文財經網產經訊 剛剛過去的三季報裡,醬油股業績整體走高。而在市場終端的各細分類別裡,類似帶有「專門針對中國嬰幼兒」、「寶寶醬油」標籤的部分兒童醬油產品,其納含量不僅相差各異,且部分產品的鈉含量甚至與普通醬油持平。
  • 3歲女孩每天吃兒童餅乾被查出鈉嚴重超標!「兒童食品」你還在給...
    在武漢,一3歲女童突發高燒不退,去醫院後被查出嚴重鈉超標,腎臟負擔過重。後查明原因後才發現,由於孩子媽媽常年給孩子食用自認為健康的兒童食品,導致女童鈉元素攝入過多,導致身體嚴重脫水,才一直高燒不退。此外據統計表明,孩子每天攝入的鈉是大人的1.5倍到2倍。這也就是說,孩子每天攝入的鈉是標準的4倍!
  • 鹽吃多了會怎麼樣 竟然會引起這些疾病
    於是,高鹽食物會讓你吃更多鹽,而更多的鹽則意味著跟多的脂肪會被囤積下來。還有一些喜歡吃零食的女性朋友和小孩子的肥胖也很大程度上跟吃鹽過多有關,因為他們吃的零食大都有大量的鹽分,這時他們會用高熱量的飲料來解渴,而這高熱量飲料則直接導致引發肥胖。含鹽量多的食品有哪些第1名:燻肉、臘肉、鹹魚等這些製品熱量極高,營養價值卻並不高。
  • 鈉含量比醬油還高!市面上這些名牌維C片,居然…
    健安喜、力度伸等維C含量超過適宜推薦量10倍以上維生素C的含量,是衡量一款產品「好壞」的核心指標,因為它決定了消費者能否得到有效而又不多餘的補充。結果顯示,18款產品維C含量都低於2000mg/片,但這並不意味著無問題,而說明存在著更多問題。健安喜、力度伸等3款產品的維C含量都超過了1000mg/片,達到推薦攝入量的10倍以上。很多人可能會問:這麼高的維C含量我難道不是賺了嗎?
  • 12款「兒童零食」大測評,給寶寶買零食一定要注意這些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6~12個月的寶寶每天鈉的攝入量不超過350mg,中國營養學會建議1~3歲的寶寶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650mg。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0~3歲(即0~36個月)的嬰幼兒,建議添加糖(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類)的攝入量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