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薯片致癌# 這個話題,迅速衝上了熱搜榜。
大牌零食也中槍?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尤其是丙烯醯胺超標,是不是意味著從此就要和薯片說拜拜了?
對此,深圳市消費者委員做出了回應:
原來並未超過安全限量指標!趕緊拆包薯片吃起來壓壓驚!
不過話說回來,類似薯片這種高鹽、高糖、高油的零食,確實不該讓孩子多吃。
零食更像一把雙刃劍,吃得好,它幫助孩子補充營養和能量;吃得不好,幹擾了規律飲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今天和大家聊聊零食相關的問題,並藉由15個常見的零食問題,來幫助大家揭開零食的真實面目!
零食是什麼?
許多人認為,只有薯片、巧克力,辣條等才是零食,這樣的理解太片面了。
零食指的是三餐以外吃喝的所有食物和飲料(不包括水)。
並且,零食≠不健康,有些零食能夠幫助我們補充日常所需的營養。
因此,沒必要談零食色變,一個水果、一杯牛奶,也都屬於零食的範疇。
兒童食品
到底該不該買?
◆ 答案是:不該!也沒必要!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博士範志紅說:
我國目前沒有2歲以上兒童的專用「兒童食品」標準,「兒童食品」只是企業自己造的概念,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其通常僅有外觀上和體積上的差別。
也就是說,所謂的「兒童食品」,僅僅是商家炒作的一種手段,在正常食品裡添加一些果蔬、維生素,減少一些糖或鹽。
◆ 常見的「兒童食品」有:兒童牛奶或酸奶、兒童醬油、兒童奶酪等。
◆ 他們的「坑」分別在於:
兒童牛奶或兒童酸奶中的糖等調味品尤其多,配以卡通包裝,僅僅是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
打著「低鹽低鈉」的兒童醬油,鈉含量並不低。
我國標準規定,普通低鈉的鈉含量不高於120mg/100g,而大多數兒童醬油的鈉含量卻比國標高!
兒童奶酪大部分屬於在制奶酪,發酵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鹽,並非真正低鹽;
另外兒童奶酪還可能含有過高的糖分和食品添加劑,並不是真正適合孩子。
被國家拉入
「黑名單」的零食有哪些?
今年5月,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正式發布《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
《要求》中明確提到,這六類零食,列入國家兒童零食黑名單!
1.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零食
代表零食:
起酥點心、曲奇、威化餅乾、蛋黃派、泡芙、奶油蛋糕、麻花、炸薯條、炸薯片、炸魚、炸雞、洋蔥圈、爆米花、沙拉醬、代可可脂巧克力、冰淇淋、珍珠奶茶…
2. 原料使用經輻照處理的零食
代表零食:
蜜餞、果脯、水果乾、方便麵的蔬菜包…
3. 高鹽高糖高油的零食
代表零食:
薯片、燒烤、糖果、果汁飲料、榨菜、香腸...
4. 有防腐劑、人工色素、甜味劑的零食
代表零食:
方便麵、火腿腸、蜜餞、果凍、冰淇淋餅乾、奶茶、口香糖和薯片...
5. 有安全隱患的零食
代表零食:
果凍、年糕、帶籤子的零食、尖銳包裝的零食、硬度崩牙的零食…
6. 沒標出過敏原的零食
容易引起過敏原的食材有:
雞蛋、牛奶、堅果、花生、黃豆、小麥、芒果、菠蘿以及海鮮…
代表零食:
大多數「三無產品」…
這份「拉黑零食」出臺後,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恐慌。因為上述的零食,幾乎涵蓋了日常最常見的幾種。
但並不是所有零食都不能吃,只是要適量並多加注意。
《人民日報》發博稱,下面10種零食,才是營養專家都不碰的!
健康零食的標準是什麼?
人民日報曾經發文稱,健康零食的標準只有三種,分別是:
水果、堅果和酸奶。
◆ 水果能為孩子提供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酸味水果還能促進消化。
◆ 堅果中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較高,對孩子生長發育和體質增強有著很大幫助。
◆ 酸奶在保留鮮牛奶營養價值的基礎上,在發酵中產生的多種維生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何選購好酸奶?
好酸奶的選購要點共3個:
● 不含有「風味」二字
● 標註了「發酵乳」三字
● 蛋白質含量≥2.9g/100g
風味代表著添加劑,一定要避免;
發酵乳意味著它是有牛奶經過乳酸菌發酵而成,沒有其他添加;
蛋白質含量則決定其營養價值。
朗讀君曾寫過一篇 《給孩子買酸奶,別管什麼牌子,只要有這2個字,大多是"假酸奶"!》的科普文,裡面詳細地對酸奶的各個維度進行了分析。
想要了解酸奶更多的內容,可點擊上方標題,就可查看啦。
堅果每周最多能吃多少?
堅果是一種「個頭雖小,但濃縮才是精華」的好零食。
從能量看,100g堅果≈400g米飯;
從蛋白質看,100g堅果≈100g雞蛋
從脂肪看,100g堅果≈300g雞肉
從碳水化合物看,100g堅果≈50g麵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周堅果推薦攝入量為50~70克,相當於每天攝入10克左右。
兒童比成年人少一些,每周50g,每天7g左右,剛好是孩子的手一小把的量。
不同的堅果,營養成分不同,功效也不同,可以根據下表為孩子選購。
如何鑑別零食?
想要買到優質又健康的零食,不是道聽途說,更不是聽導購的忽悠,而是在選擇鑑別時,翻到零食的背後,認真看零食的食品標籤!
◆ 第一步:看鹽看鈉
標籤上沒有「鈉」,並不代表沒有額外添加鹽,一般鈉會出現在這款零食的營養成分表中。
不過鈉也並非百害而無一利,只要不超過120mg/100g,這樣的零食都是可以買的。
◆ 第二步:看糖
如今許多零食都打著不含蔗糖的旗號,但並非只有蔗糖才是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玉米糖漿、果葡糖漿、蜂蜜、冰糖等都屬於不太健康的糖。
但也並非所有糖都不健康,低聚果糖、低聚麥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等屬於益生元,是可以按需攝入的。
◆ 第三步:看配料排名先後
配料中,越佔前的位置,說明用料越多。
例如下面這份配料表,首當其衝的就是水和白砂糖,四捨五入就是一瓶糖水而已!
◆ 第四步:看營養成分表
是以「100g」計算還是以「每份」計算。
有些走擦邊球的商家,為了讓商品的糖含量或鈉含量看起來低,將計量單位改成了「每份」,由此也誤導了許多不夠細心的家長。
吃零食的最佳時間?
吃零食的最佳時間為:儘量在兩餐之間吃,最好的時間是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左右。
感覺稍微有些餓的時候,可以吃點零食,但不能影響正餐。
吃飽後就不要再給孩子吃零食了,尤其是晚上。
看電視刷劇的時候也最好不要吃零食,會由於過於投入劇情,零食停不下來。
睡覺前30分鐘不準吃零食,以保護口腔健康,吃零食後也記得及時漱口或刷牙。
孩子每天能吃多少零食?
零食的攝入量要控制好,不能影響正餐,也不能替代正餐。
一次量不能太多,種類也最好多樣化。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建議 6~12 歲學齡兒童每天零食供能比不超過10%。
建議選擇正餐中攝入不足的食物作為零食,而《膳食指南》推薦2歲以上健康人群每日攝入水果200~350克,奶類300克,堅果約10克。
因此,零食的最佳的搭配是:一杯酸奶,搭配著水果和堅果一起吃。
常見的高鹽零食有哪些?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人每日將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內。
如果按照日常一日三餐的鹽攝取,鈉含量一般是不會超標的。
但是,平日裡吃的零食,很可能就是隱藏的「高鈉炸彈」。
下面15種高鈉零食,家長們應幫助孩子合理控制,做到儘量少吃。
蘇打餅乾,鈉含量:500mg/100g
薯片,鈉含量:689mg/100g
火腿腸,鈉含量:1030mg/100g
五香花生,鈉含量:1054mg/100g
豆乾,鈉含量:1067mg/100g
泡椒鳳爪,鈉含量:1226mg/100g
魔芋爽,鈉含量:1251mg/100g
口味瓜子,鈉含量:1404mg/100g
海苔,鈉含量:1808mg/100g
魷魚絲,鈉含量:1867mg/100g
牛肉乾,鈉含量:1967mg/100g
無花果乾,鈉含量:2009mg/100g
鱈魚片,鈉含量:2132mg/100g
辣條,鈉含量:2740mg/100g
話梅,鈉含量:5905mg/100g
(以上數據來源於丁香醫生)
沒想到,酸甜可口的話梅,竟然是鈉含量排第一的食物!
常見的高糖零食有哪些?
WHO為改善健康,曾明確指出,每日游離糖攝入量應降低至能量總需求的5%。
也就是說,每天攝取的糖,不能超過25g,約等於5.5塊方糖。
相信家長們都會嚴格控制孩子吃糖,每天只允許孩子吃1、2顆。
但是,糖分的攝取,不僅僅來自於糖果,還有下面這些高糖零食!
3塊14g的牛奶巧克力含糖量≈5.5塊方糖
4塊100g的綠豆糕含糖量≈6塊方糖
1聽330ml的罐裝可樂含糖量≈7.7塊方糖
2支42g的迷你雪糕含糖量≈6塊方糖
1瓶100ml的乳酸菌飲料含糖量≈3.5塊方糖
1個30g的牛角包含糖量≈1.5塊方糖
1個200g的果凍含糖量≈5塊方糖
3片餅乾含糖量≈4塊方糖
1包112g的辣條含糖量≈6塊方糖
1瓶220ml的乳飲料含糖量≈2.5塊方糖
1杯420ml的果汁飲料含糖量≈9塊方糖
1杯500ml的全糖奶茶含糖量≈13塊方糖
(以上數據來源於丁香醫生)
作為家長,奶茶該戒就得戒;而孩子呢?千萬別讓他上了奶茶的「癮」!
常見的高油零食有哪些?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的油脂攝入總量不要超過總能量的 30%。
正常的飲食中,只要少煎炸,一般油脂攝入量是合格的。
油脂超標的主要來源,是孩子都愛吃的零食!
(以上數據來源於丁香醫生)
可樂裡也有咖啡因?
儘管我們不會直接給孩子喝咖啡,但如今的大環境決定著,咖啡因觸手可及。
在很多你沒注意的情況下,孩子也可能攝入了過量的咖啡因。
咖啡因容易引起孩子心率增快、腸胃不適、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難等一系列問題。
加拿大膳食指南推薦,學齡前兒童每日咖啡因攝入量不能超過45mg。
45mg咖啡因 ≈ 半杯中杯奶茶 或 1罐330ml聽裝可樂 或 1支巧克力冰淇淋
給孩子買零食,儘量避免可樂、巧克力等高咖啡因飲品,白開水、蘇打水、牛奶才是最好的飲品選擇。
不過,這並不代表著對咖啡因完全避而遠之。
慶祝生日時,可以允許他吃一塊巧克力蛋糕;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喝半杯熱乎乎的奶茶,只要不過量,就不會對孩子造成危害。
孩子偏愛零食
怎麼辦?
1、吃好一日三餐,保證每日營養攝入,不再正餐前給孩子零食。
2、規定全家人只能在餐廳吃東西,從根本上杜絕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零食。
3、不要將零食作為給孩子的獎勵。
4、可以通過巧妙地擺盤,來提高三餐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孩子對正餐的喜愛。
零食也分三六九等
你吃在哪個等級?
人分三六九等,零食也一樣。
中山大學營養學系副主任馮翔,將常見的零食進行了三等分類:
◆ 上等零食:堅果、全穀物能量棒、奶酪和水果乾等;
◆ 中等零食:高鹽、高糖和高油的零食;
◆ 下等零食:可能有安全問題的「五毛零食」,辣條、泡椒鳳爪等。
俗話說,零食不壞,小孩不愛。
據了解,最受小學生歡迎的當屬「下等零食」,尤其是放學下課買一包,其樂無窮。
而大多數優質的上等零食,他們卻對此嗤之以鼻。
零食有利有弊,一桿子打死是不對的,全面禁止孩子吃零食,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正確的方式是,控制孩子零食的攝入量,教導孩子健康的飲食理念,並培養孩子規律的飲食習慣。
從今天開始,儘量減少家中囤積「垃圾零食」,多給孩子吃一些健康零食,這是每個有擔當的父母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