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他是西漢的忠臣,持節牧羊,十九年不投降匈奴

2020-12-20 百家號

蘇武:他是西漢的忠臣,持節牧羊,十九年不投降匈奴

蘇武出生在140年,他出生在陝西的西安,提起蘇武,我們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點他的故事,蘇武持節牧羊,出使匈奴,在敵人的百般威逼利誘之下保全了自己和國家的氣節。今天,小編就來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蘇武。

蘇武的家庭背景還算可以,雖然父輩和兄長官職不高,但是是都是在皇上左右,是很親近的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漢朝和匈奴天天戰爭不斷,而且暗地裡派出一些使節去互通消息。漢朝的天子曾經派遣了路充國等一行人去匈奴打探消息。但是這一批人被當做了人質扣押在了匈奴。事情峰迴路轉,在天安元年,單于登上王位,他想討好漢朝,就說了很多好話,又把當時扣押的人質全部歸還漢朝。

漢武帝非常高興,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職位去匈奴,而且要不辱使命護送人質回國。同時,漢武帝送了一大批禮物給單于。沒想到單于非但沒有態度緩和,反而越發的驕縱起來。

蘇武在匈奴因為捲入了匈奴的內部鬥爭與謀殺,牽連到了他身上,蘇武想以死明志,不能對不起自己的國家。但是遭到了制止。匈奴單獨派人審判蘇武,蘇武自己知道沒做過任何傷天害理的事,不能苟且偷生,也不能侮辱了自己大漢朝的尊嚴。他拔刀自盡,衛律慌忙上前制止他,並且馬上用匈奴的醫術為他醫治。

匈奴其實並不想讓蘇武死,他們想用蘇武的去權力和地位讓他投降,以此來更好的攻擊漢朝。蘇武福大命大,匈奴人在地上挖了一個大坑,點著火,就地把蘇武放在地上,讓火焰炙烤他傷口的瘀血,誰知,蘇武竟然甦醒了過來。滿座的人無不為之動容,這真是神仙一般的人,就連單于這種經歷過大大小小戰爭,生離死別的人都敬佩蘇武的氣節。他們從此不敢動蘇武,只是把他關了起來。

日子久了,蘇武身體逐漸好起來,單于不斷的派人來請蘇武投降。首先是來硬的,衛律用劍架在蘇武的脖子上,但是蘇武面不改色心不跳,從容淡定,衛律沒有辦法。接著又來軟的,衛律開始勸蘇武。他說:「蘇君啊,想我當年的時候,擺脫了漢朝的束縛,來到了匈奴這個美麗的地方,我是要財富有財富,要地位有地位,有房子有女人,金銀珠寶享受不盡,只要你今天答應了我,明天你就可以享受跟我一樣的待遇,豈不美滋滋?你這樣為漢白白的犧牲了生命,用自己的身體只是肥沃了土地,又有什麼用呢?」這一番痛徹心扉,語重心長的言論,蘇武聽完就開始破口大罵:「你為人臣,卻有二心,背信棄義,背叛自己的祖國、子民、父母,投降蠻夷之地,有什麼好炫耀的?單于用你,你卻想讓兩個國家發動戰爭,自己坐享其成,你知道我不會投降的,就是殺了我也不行!」衛律實在沒了辦法,自己碰了一鼻子灰,單于的勸降之心不改。

他們把蘇武放到了地窖裡,不給他吃喝,沒想到蘇武下大雪吃雪花竟然活了下來,匈奴人大吃一驚,還是覺得他就是神仙。蘇武又被派遣到了北海去牧羊,倘若公羊能夠生了小羊,才讓蘇武回來。蘇武這一走就是19年,他的持節牧羊的生活正式開始。他自己孤身一人,無依無靠,這才是真正的荒野求生。他跟老鼠一起搶吃的,睡在草地上,自己製作工具捕魚,打獵,沒想到竟然活了下來,他在這十九年持節牧羊,連節上的毛都脫落乾淨了。像這樣的大忠大勇之人,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呢?老天爺也不會讓這樣的忠義之人死。

蘇武遠在北海混得越來越好,還受到了某個部落的無償捐助,給了他畜生和衣物。又過了幾年,單于派蘇武的好朋友李陵來勸蘇武投降。李陵勸說蘇武,你的忠心耿耿在草原上又有誰看得見呢?漢朝皇帝昏庸。你的一家人全部死於非命,你難道還要為漢朝守節嗎?蘇武義正言辭,「我家自古以來收到皇上的恩賜,倘若沒有皇上,我們全家早就滅亡了,我寧死不投降,你要是再說我就死在你面前!」

蘇武堅守自己的氣節,最終他回到了漢朝,揚名後世,成為了大英雄,蘇武到他80多歲的時候才壽終正寢,這在當時算是高壽了。蘇武過完了自己轟轟烈烈的一生,小編覺得他是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學習。

相關焦點

  • 千年神韻 絲路故事第4集:蘇武牧羊
    蘇武在匈奴 十年持漢節 蘇武(公元前140—公元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西漢大臣。漢武帝時為郎。
  • 昔日持節雲中,後來蘇武被困匈奴,只能牧羊為生
    持節雲中的人,是什麼顏色的?蘇武,他作為使臣出使匈奴,他的任務是迎接被匈奴扣押的使臣。在那個時期,匈奴和大漢兩方各派使者進行試探,這本來是一個規矩,後來匈奴使者扣押了大漢使臣,大漢也把匈奴的使者扣押,作為條件。
  • 蘇武,歷史的偉人,他持漢節十九年不降匈奴,深的軍心
    蘇武,歷史的偉人,他持漢節十九年不降匈奴,深的軍心,公元前99年,李廣利出徵徵討匈奴,漢武帝命李陵率五千騎兵支援。此役李陵孤軍深入,遭遇匈奴主力,奮戰九天,斬殺敵軍一萬餘人。但後方援軍遲遲未至,李陵孤立無援,最終彈盡糧絕,兵敗投降。
  • 武威有人用剪刀剪出「蘇武牧羊」的故事
    11.蘇武受盡折磨,依然不降。衛律又生壞水,單于聽其讒言,把蘇武發配到人跡罕至的大漠去牧羊,消磨意志,逼其投降。17.蘇武持節牧羊,旌旄落盡,他發現山上有一種色澤烏黑、絲長柔韌、酷似頭髮的植物,就採拾它,系在桿頭,充當節杖上的旌旄,餓了還用來充飢,後人把它叫「髮菜」。風吹日曬,衣衫襤褸,就覓得山上的無節芨芨草補衣錐鞋。
  •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牧羊北海的民族英雄,蘇武
    得知匈奴此舉之後,漢帝便派遣名為蘇武的大臣作為使臣護送羈押在漢朝的匈奴回到故土。蘇武也算是出身名門,他的父親蘇建是西漢的大將之一,也是朝中的官員,蘇武在其父去世之後繼承了爵位和官職,在朝中以忠義孝廉而為人所知。
  • 持節19年,威武不屈,中華民族的英雄向來不懼威逼利誘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這句激勵人心的歌詞來源於名為《蘇武牧羊詞》的歌曲,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廣為傳唱。其中的歷史故事令人欽佩:中郎將蘇武奉漢武帝命令,出使匈奴,匈奴單于將其囚禁於冰窟中逼降。蘇武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匈奴單于於是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產奶之後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十九年而終不屈服。
  • (歷史故事)蘇武牧羊
    蘇武接受了任務,並帶隨團及豐厚禮物前往匈奴,卻遭到匈奴的冷對,蘇武為維護雙方的友好,不得不小心謹慎,以極大的耐心與單于打交道,以完成任務好極時返回漢朝。可就在蘇武返回漢朝的時候,意外發生了,一個漢朝使者衛律叛變了,投降了匈奴,其手下虞常,忠於漢朝,他與蘇武的副使張勝密謀,除掉衛律,可虞常辦事不謹慎,將計劃洩露了出去,被單于逮捕入獄。
  • 蘇武持節被匈奴扣留19年,讓人傳頌千年,其實他被扣一點都不冤
    蘇武牧羊是一個令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講的是漢臣蘇武奉詔持節出使匈奴,但是蘇武卻被匈奴人扣下,放逐到北海牧羊。在這期間,匈奴人不停的威逼利誘,想要蘇武投降於匈奴。但是蘇武始終不屈,保持著作為漢使的尊嚴,直到19年之後,匈奴與漢朝之間達成和議後才被放回。
  • 李陵為什麼選擇投降匈奴,而不是選擇自殺執守氣節?
    公元前99年,李廣利帶著李陵等人出擊匈奴,李陵帶著5000步兵攻擊匈奴,在作戰開始就迷道了,李陵的五千兵馬遇到十萬匈奴騎兵,在這樣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擊敗敵人。李陵寫給蘇武的信中這樣說到: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使三軍之士,視死如歸。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
  • 美麗的貝加爾湖畔,有一位孤獨的使者,持節放牧捍衛國家尊嚴!
    ,曾經有一位外交官在這裡持節放牧數十年,他就是「蘇武」。漢武帝當時在匈奴有一個投降的漢朝使者叫衛律,但他的副手虞常是假投降。虞常聯合蘇武的副使張勝和匈奴的緱(gou)王,密謀把單于的閼氏(yan zhi)劫持到漢朝去。
  • 蘇武的傳奇一生不單是牧羊北海邊,晚年得子多虧他的一句話
    不過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的不是關於蘇武牧羊的故事,而是蘇武在牧羊的時候有沒有娶妻有沒有生子,回國以後又是怎麼處理的匈奴事宜這些事情。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感情方面。據說蘇武在出使匈奴之前,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結過婚了,而且婚姻對象家背景還挺厲害的。
  • 蘇武牧羊時衣食不保,為什麼寧願吃氈,也不願意殺羊吃肉?
    不過除了這些將軍之外,還有很多的外交臣子,出使別國的時候就代表了國家的身份,一言一行也是非常慎重的,即使受到很多的威脅逼迫,也絕不屈服,捍衛了國家的顏面,我們比較熟知的就是蘇武牧羊了。現在提到這個人,大家腦海裡應該都會出現一幅圖,像一個瘦弱的人影,穿的非常破舊,在冰天雪地的草原上面帶著一群羊。
  • 蘇武被困匈奴19年,與匈奴女人生了個混血兒,最終命運如何?
    武帝年間,中郎將蘇武持節出使匈奴,被捲入了匈奴內部變亂之中,匈奴多次招降,蘇武不為所動,最後被遷往北海牧羊,19年後才被漢朝贖回。蘇武被歷朝歷代視為堅貞不屈的英雄,可謂千古流芳,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蘇武回國之後,剩餘的日子過得並不怎麼好,甚至一度面臨殺身之禍。
  • 漢朝一使節出使此國,被扣留近20年寧死不屈,民族氣節震撼中原
    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19年,期間匈奴多次要求其背叛漢朝,臣服單于,但蘇武仍持節不屈。後來匈奴將他流放到北海邊牧羊,揚言要等公羊生仔方可釋放回國。值到公元前81年,匈奴內亂,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作對,蘇武才獲釋回漢。
  • 漢臣蘇武牧羊,到底是不是在貝加爾湖?歷史可能會被推翻!
    蘇武鄉前面叫羊路鄉,傳說就是因蘇武牧羊走出來的一條路而得名。只是甘肅人不注重宣傳,沒把這個名氣打造出來。民勤有一種芨芨草為什麼沒有節,因為蘇武爺沒有鞋子穿,要用芨芨草編草鞋,有節的芨芨草一折就會斷了,所以遍地長出了沒有節的芨芨草供蘇武爺編草鞋,雖然蘇武被神話了,但是足以證明蘇武牧羊的地方確實是在民勤縣,老人們不識字,但以這種口口相傳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
  • 蘇武與妻子情深意切,被迫分離十九年後,妻子卻已是他人婦
    這是公元前100年,蘇武出使匈奴時,寫給妻子的《留別妻》。字裡行間可以看出蘇武與妻子情深意切,難分難捨,但皇命難違,蘇武還是忍痛立下誓言,暫別妻子踏上了去匈奴的徵途。01 出使匈奴蘇武到達匈奴後,匈奴內部發生謀反,出使團也被扣押。
  • 漢使蘇武的名言,狂拽酷炫吊炸天,震傻匈奴君臣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春,武帝以蘇武為中郎將,攜帶厚禮,祝賀且鞮侯繼位,並護送從前漢朝扣留的匈奴使者歸國,以表投桃報李之意。作為蘇武的知交好友李陵,因張掖防務在身,無暇歸長安相送,心中未免遺憾,但他仍然很是替蘇武高興:君為使節,我為將軍,建功揚名,時不遠矣!兩人並不知道,他倆的命運,即將由這次出使而遽然轉彎,再見之日,人事全非。
  • 漢朝蘇武被匈奴扣留牧羊,糧食短缺餓得快死,為何不殺羊充飢?
    而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只不過在漢武帝時期,有兩位大將衛青與霍去病,打的匈奴不敢再進犯,並與漢朝建立邦交,互通有無。但畢竟不是心甘情願臣服,所以就有了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故事。匈奴公匈奴元前100年,蘇武被漢武帝封為中郎將出使匈奴,卻多次被威逼利誘讓他叛國,他都不屈服,於是被扣留。
  • 蘇武牧羊時吃野草籽飽肚,為何不吃放養的羊?專家:吃了就麻煩了
    這句感人至深的詩句出自蘇武的《留別妻》,這首詩是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前所作,皇上下令,臣子不得不從,於是臨行前蘇武只能寫下這首詩與愛妻告別,傷感之情躍然紙上。眾所周知,蘇武此行並不順利,一去就被匈奴扣押了19年之久,後來還被送到北海去放羊,只能以野草飽腹,不過大家疑惑的,既然沒人看著,他為什麼不吃羊呢?
  • 鮮卑族的他:殺東晉柱石之臣,卻又為東晉王朝持節而死
    在此紛爭不斷的時刻,晉王朝也湧現出很多忠臣義士,劉琨就是他們之中的傑出代表,他的存在也是匈奴的劉聰和石勒滅亡晉朝最大的絆腳石。然而劉琨也不是戰無不勝的神人,建興四年(316)十二月,劉琨的司空長史李弘率并州向石勒投降,這樣劉琨失去據點進退兩難。在這個時候,同樣忠於晉王朝的鮮卑領袖人物段匹磾(dī)派使者邀請他,劉琨率領部眾從飛狐道奔往薊城與段匹磾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