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芳」英語事件,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2020-12-11 師者

這兩日,網上最受爭議的話題之一就是花千芳所提出的英語該不該學,該不該苦學的問題了。

本來這樣的想法作為一個平凡人的牢騷可能這樣的話語比比皆是,但是作為撫順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微博粉絲多達一百五十餘萬,其話語在民眾中還是多少有一些影響力的,那麼這樣的說辭就會帶來一定蝴蝶效應般的影響。該話題更是在眾所周知的富二代王思聰的討論中推向熱潮。同時,因為該事件存在於大眾的日常生活當中,十分普遍,所以也迎來了數萬名網友的熱議。有對花千芳的「閉鎖性」思維全面質疑的,也有因為王思聰的富二代身份進行個人攻擊的,還有站中立的。那麼這一「花千芳」英語事件,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1、 英語該不該學,該不該苦學

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一直持續到博士乃至博士後,可謂是貫穿了一個人的學習生涯。我們對任何一門語言包括對漢語的學習都是需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進行,更何況是作為第二語種的英語,當漢語作為母語的語言體系建立起來之後,英語對我們常用的傳統語言思維和結構的逆向學習難度想當然會更高一些。尤其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之後,開始真正接觸英語語法時,難度比著小學真正拔高了一個層次。很多學生也是在步入初中時才真正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困難。而英語又作為一門中考和高考都必考而且分值較高的科目,學生的英語成績又牽動著背後無數家長的心,所以每年都有無數學子和陪考家長為了提高英語這門課的成績投入無數的精力和金錢。而英語的學習又是一場持久戰,所以對這門科目學理解起來有些難度的學生和背後的家長,尤其是走上普通工作後感受學過的英語仿佛並無用處的成年人不禁對英語這門科目的存在意義產生質疑:英語到底該不該學?該不該苦學呢?

答案是肯定的。英語作為我國教育部規定的一門重要科目,當然有其所應該存在的意義。

首先,在全球化經濟、政治、文化日益普及的今天,語言交流即意味著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當然「花千芳」所提到的中國本土思維模式被西方的文化軟實力在無形中的影響「侵略」並不是完全不可能存在,但是更不能因噎廢食。清朝「閉關鎖國」及其帶來的後果就是最好的實例,語言作為與世界潮流接軌的首要條件,更是具有不可撼動的價值和意義。因為世界最為頂尖的技術和文化研究多是存在於母語為英語的國家,想要我國保持對這些知識與時俱進的了解,英語乃至多種外語語言的精通掌握必不可少。這樣我國不僅可以在技術這樣的硬實力保持進步,在文化的軟實力方面更是能進一步豐富。而因噎廢食的行為不過是因為個別人的坐井觀天意識。

這時,可能有網友會說,「花千芳」說的並不是全民不學英語,只是英語在大部分人在步入社會生活之後沒什麼用。那麼這個說法首先自身就是矛盾的。沒有人在學生時代就知道自己在未來成年後工作崗位上用不用得上英語。如果說除了英語外的單科教師和公務員在工作崗位用到英語的機會其實不多、甚至在縣級及以下的二十六線小城市基本上用不上。但是別忘了,這些崗位招聘的首要條件裡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的崗位直接表明所要求的英語水平。大學畢業就意味著對英語的學習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所以,雖然你用不上,但是你之前的英語學習水平已經在無形中為你找到一個較好的工作崗位提供了一個墊腳石。更不用說在一線城市工作的白領金領等這樣的精英階層在工作崗位中用到的文件有時候可能需要的是雙語模式,或是與外企的合作中英語想當然的是兩方公司交流的基礎。

花千芳是個精明的人,在考慮到網友可能用這樣的理由來反駁他的說法,他又說出了,及時需要用英語那也有網絡翻譯軟體或者僱傭專業翻譯人士啊。小編只想說,把了解別人話語含義的權力交給他人,你放心嗎?在商業合作中,你能完全放心自己高價請來的翻譯不會接受別人的賄賂從中作梗?在普通生活中,你能完全放心別人的翻譯資料完全正確?把了解事實第一手真相的權利交予他人,無異於把自己變成了在了解重要資料的意識上成為精英階層的被奴役者。所謂多一項技能便可以少說一句求人的話,學習英語的意義大概也在於此吧。也如網友所說你在學習生涯中學了文言文、數學函數公式、地理物理等,這些也許你在成年後的餘生真正用到專業知識的時候並不多,但是它們已經溶於你思考問題的思想當中方便你餘生的每個角落。學習這些知識更像是一個決意隱於武林的大俠手中的寶劍,平時用不到的時候我可以將它藏於房內,但是遇上挑釁之人,劍出鞘可護身也可再次證明自己的大俠之位。

相關焦點

  • 苟晶事件處理結果從受害者變「撒謊者」,苟晶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持續多天的「苟晶事件」,在昨天終於有了結果,而結果簡直是大跌眼鏡,和之前苟晶所描述出入很大,然後網上輿論就出現了荒謬又可笑的一幕,所有輿論矛頭都指向了苟晶,指責、攻擊、甚至謾罵,鋪天蓋地而來,苟晶從受害者秒變「說謊者」,從「學霸」秒變「學渣」,苟晶到底是動了誰的奶酪?
  • 作家花千芳是誰個人資料 王思聰和花千芳因是否該學英語開「嘴仗」
    作家花千芳是誰個人資料 王思聰和花千芳因是否該學英語開「嘴仗」時間:2019-03-20 17:08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作家花千芳是誰個人資料 王思聰和花千芳因是否該學英語開嘴仗 近日,王思聰和作家花千芳互懟上了熱搜,兩人因為英語在中國該不該全面普及而爭論不休
  • 王思聰微博頭像花千芳NM$L什麼梗 王思聰懟花千芳事件始末
    王思聰微博頭像花千芳NM$L什麼梗 王思聰懟花千芳事件始末 2019年3月21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王思聰與花千芳「掐架」,學英語到底有沒有用?
    王思聰與花千芳「掐架」,學英語到底有沒有用?
  • 花千芳是誰稱英語是廢物技能 王思聰怒懟花千芳說了什麼?
    3月17日,花千芳發了一篇微博,稱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沒想到這番言論受到王思聰的關注。王思聰在下面評論道:「901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傻X?」,不愧是敢怒敢言的王校長。大部分網友不贊同花千芳的觀點,「有多少人從十幾歲的時候就能確定做什麼工作,以後會不會用英語?
  • 吳亦凡虎撲事件,虎撲步行街喊話吳亦凡,到底是誰動了誰的奶酪?
    8月2日,虎撲針對該事件發布微 博文章。事件發酵到現在,吳亦凡粉絲全網控評,像龍捲風一樣席捲虎撲,虎撲也毫不示弱,回復「吳先生,請問你,到底是誰動了誰的奶酪?「你們不搞音樂不搞飯圈經濟,來搞我們虎撲一畝三分地?」對於這次全網控評,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呼喚@共青團中央,要求立刻整治,還網絡世界一片清淨。雖然吳亦凡粉絲中有一些狂熱分子,但也有不少理智的粉絲請大家冷靜處理這件事。
  • 社區團購、到底誰動了誰的奶酪……
    坐標成都,我想問一下、社區團人家賣0.99有沒有利潤(只是薄利多銷)、老百姓該不該享受0.99一斤的水果、可我們去菜市場水果店最便宜的都是10塊錢三斤、那麼幹嘛不要人家來賣0.99一斤的、本來就爛地裡沒人收了、你們自己看一下價格、到底誰動了誰的奶酪、可以0.99買的東西為什麼要老百姓花三塊錢一斤去買
  • 英語美文-誰動了我的奶酪
    英語美文 《誰動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 《誰動了我的奶酪》講的是一個關於「變化」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迷宮中,有四個可愛的小生靈在迷宮中尋找他們的奶酪。故事裡的「奶酪」是對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追求目標的一種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種人際關係,可以是金錢,一幢豪宅,還可以是自由、健康、賞識、精神自由,甚至還可以只是一項運動,如慢跑、高爾夫球等。
  • 網友站隊王思聰怒懟花千芳「英語無用論 」
    3月17日,花千芳在其新浪微博發帖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說什麼外文資料,維基百科,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的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
  • 為什麼王思聰罵不贏花千芳?
    在學英語這個問題上,花千芳的觀點其實是有很大問題的:有人想學英語,你就把人家說成是「自我矮化的奴隸」,請問這是什麼奇葩邏輯?潑婦定律,就是在兩個人的吵架中,誰是潑婦,誰就是最終贏家;而在兩個潑婦的吵架中,誰越「潑」,誰就是最終贏家。再具體點講就是,在毫無邏輯的、沒有道理可講的吵架中,誰的聲音越大,誰越不按常理出牌,誰的道德底線越低,誰就是最終贏家。這就叫「潑婦定律」。
  • 【初中英語】誰動了我的奶酪
    《誰動了我的奶酪》是一部非常勵志的書(帶有強而有力信息)This book envisions a new way (for how we can live our lives).這本書設想了一個新的方式(關於我們如何生活的)。
  • 英語無用論掀起的罵戰事件始末...
    英語無用論掀起的罵戰事件始末曝光時間:2019-03-20 17:00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思聰刪博退出罵戰因被索賠1.6億?英語無用論掀起的罵戰事件始末曝光 在人們的印象中,王思聰一直是個頂級少爺 、敢罵藝人 、誰都罵不過他的牛x存在,所以在這次和花千芳的罵戰中,王思聰悄咪咪地刪除了關於花千芳的2條微博,這讓吃瓜群眾們覺得他是不是慫了   原標題:王思聰刪博退出罵戰因被索賠1.6億?
  • 花、王(花千芳、王思聰)關於學習英語事件!那麼學習英語用處?
    花、王(花千芳、王思聰)關於學習英語事件!那麼學習英語用處?那麼英語課到底該不該取消?個人覺得不應該取消。有以下幾種原因!第一:在過去應試教育,英語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當然現在也是啊。現在小學都不學字母,也不學發音,直接拼讀英語短句了,這說明英語正在改革,從過去的死記硬背改變成現在的實用性原則為主。
  • 王思聰和花千芳的互撕結束了,那我們到底要不要學習英語
    要不要學習英語這幾天王思聰和花千芳在網絡上為了學不學英語,英語有沒有用而開撕,引起大量群眾圍觀,從而引起了人民日報的批評。他們兩個人的罵戰落幕了,而圍觀群眾也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學習英語有用,而另外一派則認為學習英語沒用。今天我不想說他們的罵戰如何,我只想說,我們到底要不要學習英語,英語到底對於我們有什麼樣的作用。首先我們要明白,英語他是一種語言,和我們的漢語,法語,德語等都是一樣的。
  • 英語無用論?王思聰開懟花千芳:「翻譯軟體能翻譯出文化嗎」
    近日,花千芳在微博發表了一篇「英語無用論」的博文,引來大量網友的關注,然而有著娛樂圈紀檢委之稱的王思聰與作家花千芳在微博上掀開罵戰。眾所周知,我們的王校長可不是第一次在微博上懟人了,那可是掰著手指都數不過來,只不過這次開罵的對象真的不甚了解。
  • 花千芳稱英語為無用技能,遭王思聰強勢回懟,一句話敗盡好感
    3月17日著名網絡作家花千芳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布英語為無用技能,呼籲大家無需傻乎乎的去學習英語,如果有需要可以找專業的人來做,不用人人都去掌握,稱取消英語學習才是一種減負。沒想到花千芳的這段個人意見卻引來王思聰的不滿,強勢發文回懟,卻因出言不遜引起網友指責,一句話敗盡好感。
  • 小米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小米沒動誰的奶酪,起碼沒有動老百姓的,動的是友商的嗎?大家猜一猜...
  • 作家花千芳道出「英語無用論」,王思聰怒懟:翻譯軟體譯不出文化
    導讀:作家花千芳道出「英語無用論」,王思聰怒懟:翻譯軟體譯不出文化!   王思聰懟人的頻率和程度在公共人物當中算是比較厲害的,不論是明星大張偉還是軟體優酷,他都沒有一點隱晦地直接開懟。這次,他又因懟人上了熱搜。
  • 花千芳與王思聰因「學英語」而觸發網上口齒之爭,誰更理智?
    花千芳與王思聰這次網上口齒之戰觸動了不少網民的代入感的神經。會不語言肯定是有用的。歷史上有相當部分的名人是靠通曉不同的語言這種能力而出位的。如大名鼎鼎的和珅通曉滿、漢、藏3種語言。當過理蕃院總管。花千芳認為很多人學英語最後都派不上用場,沒什麼用,白浪費時間。這英語派不上肯定是沒學通,學通了肯定能通過網絡和電視與外界交流,起碼可以看懂外界的網絡和影視表達的東西。王思聰顯然對自己能出國到處走走能直接與外國人交流有優越感,所以,對這種說英語沒用的人和他們的說法衝口而罵。
  • 再說海灣戰爭起因,解讀薩達姆到底動了誰的奶酪,讓自己悲情落幕
    顯然,薩達姆的失敗,源於沒看清海灣的利益格局,盲目行動,動了太多人的奶酪,在錯誤的時間段,盲目冒險,導致自己悲情落幕了。    再說海灣戰爭起因,解讀薩達姆到底動了誰的奶酪,讓自己悲情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