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遲延履行該怎麼辦,遲延履行怎樣承擔責任?

2020-12-18 律師在線諮詢

作為債務人,最大的義務就是應該按照約定好的內容,及時、足額的履行債務,但很多時候可能會出現債務人遲延履行、不完全履行等情況,那麼要是出現了這些情況的話,債務人應該怎麼辦呢?

網友諮詢:債務人遲延履行怎麼辦,債務人不適當履行怎麼處理?

山東齊魯律師事務所戴金輝律師解答:

債務人遲延履行:雙方在合同中確定了履行期限,規定在履行期限屆滿後,債權人可以不再接受履行。在此情況下,期限條款已成為了合同最重要的條款,因此,債務人一旦遲延,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遲延履行致使合同違約處理。

依《合同法》第120條的規定,違約各方分別按各自具體違約形態的法律後果分別向對方承擔相應責任,亦即不適用過失相抵原則。所謂過失相抵,是指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權利人亦有過失時,法官可按過失比例將損害在權利與義務人之間進行分攤,以減輕或免除義務人賠償責任的一種制度,過失相抵最先適用於侵權法領域,而近現代大陸法系及美英法系國家的民法大都將該制度擴展到合同法領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戴金輝律師解析:

關於不適當履行的:

不適當履行是指債務人交付的貨物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即履行有瑕疵。不適當履行是否導致合同的解除,在各國立法中具有明確的限制。大陸法判例和學說大都認為必須在瑕疵是嚴重的情況下才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瑕疵並不嚴重,一般要求採取降價和修補辦法予以補救,而並不宣告合同解除。

如果瑕疵本身能夠修理,非違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修理瑕疵。給予非違約方要求修理瑕疵的權利,實際上使他獲得修補瑕疵的機會,從而避免合同被解除。根據我過的規定,在交付有瑕疵的情況下,首先應確定是否能採用修理、替換方式,如果能夠修理、替換,則不僅能夠實現當事人的訂約目的,使債權人獲得他們需要的物品,而且也因為避免了合同的解除,從而有利於鼓勵交易。

過失相抵與雙方違約在適用方面存在三大區別:

第一、過失相抵適用於法律規定所發生的損害賠償領域,而雙方違約適用於債務不履行領域;

第二、過失相抵是互負損害賠償責任時的責任抵銷,而雙方違約的責任承擔並不限於賠償損失,還包括實際履行、強行補正及支付違約金等其他責任方式,不同責任方式之間有時並不能抵銷;

第三、在過失相抵場合,雙方過錯是導致受害一方損害的共同原因,而在雙方違約場合,雙方各自違約通常是致對方損害的單獨原因。因此,對於雙方違約的處理,應首先分清雙方各自違約的具體形態,然後據以確定各方所應負的責任,並分別由各自向對方承擔。但參照《合同法》第99條、第100條的規定,若雙方所負責任為同種責任,依其性質可抵銷的,雙方可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將各自承提的責任抵銷;若雙方所負責任為不同責任,但經雙方協商一致,只要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並可牴觸。此外,若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個以上的多數,在雙方違約情形下,會發生更為複雜的連帶責任或按份責任,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處理。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相關焦點

  • 【普法課堂】債務人遲延履行時怎樣解除合同
    在合同的履行過程當中有一些債務人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合同無法正常履行,也就無法實現合同的目的。對於這種情形債權人是有權利解除合同的。因此接下來將由找法網小編為您介紹關於債務人遲延履行時怎樣解除合同的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應的問題。
  • 疫情當前,買賣房屋遲延履行要不要承擔違約責任?
    疫情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民事合同的義務履行。 很多人春節前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並支付了部分定金,後續手續待春節後再辦理,但是因為疫情原因不得不推遲履行,這種情況該怎麼辦?要不要承擔違約責任?
  • 淺談民事執行中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性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該法條即為法律對遲延履行責任所作的規定,規定遲延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但遲延履行利息具體如何計算,相關的法律規定及司法解釋不太詳細。由於在具體的執行個案中絕大多數案件難以將判決、裁定確定的義務執行到位,因此該問題的詳細計算問題也未引起執行法官的重視。
  • 民事調解書未寫明的遲延履行加倍利息,能否申報破產債權?
    根據第1種理解,有觀點進一步認為遲延履行期間的加倍部分債務利息不適用於民事調解書的執行。本文認為,前述第1種理解存在偏差,應採第2種理解。可資印證的地方法院的處理有,《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計付遲延履行利息、遲延履行金若干問題的解答》第16條規定:「不履行調解協議的當事人承擔了該協議約定的民事責任後,是否還要承擔遲延履行利息或遲延履行金?
  • 執行中遲延履行利息及遲延履行金問題研究
    一、關於遲延履行利息及遲延履行金的適用問題  1、生效的法律文書不應確定遲延履行責任。理由如下:  (1)遲延履行利息及遲延履行金都屬於遲延履行責任,是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中的規定,是執行程序特有的督促懲罰性執行措施。裁判文書和其他作為執行依據的法律文書應無權作出遲延履行責任的確定,除非法律文書作出遲延履行責任的確定是基於當事人的合意,如民事調解書。
  • 綺惠說法|遲延履行利息與遲延履行金
    但往往是「贏了官司拿不到錢、得不到房、辦不了證」,遇到類似的執行難問題怎麼辦?依法請求支付遲延履行利息或者遲延履行金是一個非常值得考慮的方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遲延履行利息解釋》)之規定,2014年8月1日之後遲延履行利息包括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兩部分。其中一般債務利息的計算方式為:以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方法進行計算。
  • 關於執行中遲延履行利息問題的探討
    依照《民訴法》第229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或其他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但在執行實踐中,經常出現對該規定理解和認識不一,難以把握的情況。針對該事項,最高人民法院於2009年3月30日頒布了《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覆》,但是該司法解釋也沒有解決本文案例中出現的問題。
  • 民事執行中遲延履行利息問題的探討
    依照《民訴法》第229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或其他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但在執行實踐中,經常出現對該規定理解和認識不一,難以把握的情況。針對該事項,最高人民法院於2009年3月30日頒布了《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覆》,但是該司法解釋也沒有解決本文案例中出現的問題。
  • 行使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責任由誰承擔?
    【律師解讀】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招商公司、佳尚公司未按照約定辦理第二期股權過戶,是否屬於行使後履行抗辯權?是否構成違約?是否承擔違約責任?依照上述後履行抗辯權的規定,在恆大公司未按照合同履行其支付第二期「包幹費」的在先義務時,招商公司、佳尚公司作為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履行其辦理股權變更登記的合同義務。恆大公司遲延支付第二期「包幹費」構成違約,除了支付本金外尚需支付違約金,在雙方當事人尚未對此協商一致的情形下,招商公司、佳尚公司未按照約定時間辦理股權變更登記不構成違約,不承擔違約責任。
  • 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應如何執行
    該案在調解書確定的履行期間屆滿後,被告未按時履行義務,為此原告向江西省井岡山市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分歧】  該案在執行過程中,對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產生了以下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申請執行人在申請時沒有提出要被執行人支付遲延履行金,只要按法律文書規定的標的執行即可。
  • 淺談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標準
    ,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以下簡稱遲延履行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明確規定了被執行人未在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中所確定的義務的,所應承擔的一種責任,這種責任稱之為遲延履行責任,它包括支付遲延履行利息和遲延履行金兩種方式。遲延履行利息是指執行人在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未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時,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 遲延履行方能否基於不可抗力解除合同
    本文所要探討的是,當事人遲延履行後能否基於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有人認為:由於王某未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到影樓拍照,違約後因發生離婚事件而未能履行合同,責任在於王某。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既然發生不可抗力後,違約方不能免除違約責任,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均由其承擔,其自然無權要求解除合同。就存在違約事實的案件而言,合同解除權只能由守約方行使。
  • 關於債務案件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問題
    ,並承擔訴訟費7400元、執行費8286元。本案在執行過程中,關於遲延履行的利息的計算產生如下問題:  問題一:該案中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的計算的起始期問題。  該案系二審終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就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的計算的起始期是從一審判決作出自動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還是從二審判決生效後,自動履行其屆滿之日起計算?
  • 生效法律文書遲延履行期間利息應如何計算
    彭某要求法院依法計算自判決指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2013年3月3日)起至本案執行完畢之日止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  【執行結果】  本案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計算時間為2013年3月3日起至2019年5月14日止。因在此時間段內先後有兩個司法解釋分階段確立的兩種不同的遲延履行期間利息計算方式。
  • 如何理解被執行人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爭議】  一種觀點認為,判決明確規定,冉某應從2010年3月1日起至付清之日至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付利息,該案中王某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冉某至今仍未向王某履行完畢還款的義務, 故該四倍利息應計算至冉某付清欠款之日止。至於判決後項規定「如冉某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 談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責任
    遲延履行的責任是指被執行人遲延履行所應承擔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 合同遲延履行的適度容忍義務
    合同遲延履行的適度容忍義務 ——江蘇泗洪法院判決趙某與侯某、尹某民間借貸糾紛案
  • 本案被執行人應否承擔遲延履行金
    3、前第二項由青墩公司直接支付給天豐公司,天豐公司收取上述款項後五日內扣除全部工程稅金費用等總計155萬元後將餘款全部支付給成某(該155萬元在第一筆款項中扣除),三方自行履行。成某在收取第二筆款項前,必須將該工程上的全部施工資料交至城建檔案館。成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 高院:2009年5月18日之前,執行時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
    厚潤公司逾期未歸還貸款,建設銀行、建文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其承擔還款義務及利息。三份判決書分別於2007年12月4日、2007年12月4日、2007年9月14日發生法律效力。2008年3月,廣州市中院依申請對上述三民事判決立案執行。2008年6月24日,廣東省高院將該三案指定由湛江市中院執行。
  • 戰疫法律問答〡企業因推遲復工導致買賣合同遲延履行怎麼辦
    圖/中國法律諮詢中心01【問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因推遲復工導致買賣合同遲延履行甚至履行不能是否承擔違約責任在本次疫情事件構成不可抗力的情形下,當事人能否在個案中減輕或者免除自身的法律責任,需要考慮如下因素: (1)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當時對本次疫情事件的發生是不可預見的。在疫情形勢明朗、防控措施實施後訂立的合同,一般認為當事人已有相應預期,在無其他因素影響下仍應承擔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