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以後,請讓自己遠離語言暴力

2020-12-20 蘇格的情感江湖

有一定的數據表明,80%的離異都是由於吵架、語言過激造成夫妻冷戰而疏遠彼此,最後走上離婚的道路。剩下的那20%才是因為第三者、家庭暴力等離異。每一個步入婚姻的人,其實都懂得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但是卻始終不能控制住自己。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避免陷入說話給彼此造成的困擾呢?

1.能不能好好說話是一段婚姻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標參數,克制情緒能談就是良好婚姻

表達情緒是每個人的需求,而愛人是每個人最優的傾訴對象。好多的女性都覺得結婚前男人怎樣,結婚後又是怎樣。因此婚後生活老是吵架,覺得自己之前愛的那個人已經不復存在了。

其實根據我的經驗,男人婚前婚後除了那些好聽的甜言蜜語消失之外,其他的基本沒變。不做家務的還是不做家務,不愛逛街的還是不逛,不浪漫的任然不浪漫。而女性結婚以後面對著各種改變,譬如生活環境,自己離開自己的家換了一個家庭,比如生娃養娃,都會嚴重改變女同胞們的性格。

因此,結婚以後為什麼男人會覺得女人那麼的囉嗦。就是因為一堆家庭瑣事全部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情緒爆發的時候自然需要發洩出來。所以,結婚以後要儘量與自己老公交流,哪些事情能夠分攤給自己老公的就分攤出去,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情緒在能承受的範圍內,也能緩解夫妻之間的矛盾!而不應該一味通過吵架來解決事情。

2.吵架是一種需求表達方式,男人一定要注意傾聽,女人學會合理表達需求

大量的社會數據研究表明,婚姻的不幸往往是從吵架開始。但是吵架又是一種需求的表達方式。一邊吵一邊希望自己的伴侶能夠懂得自己的訴求。就好像嬰兒餓了會哭,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那麼對於女性同胞來說,學會合理的去向自己的老公表達需求才是對婚姻的一種負責的態度。那麼自然了解你老公的也應該只有你,應該從什麼角度什麼立場以及什麼方式去讓自己老公理解能夠滿足自己的要求,我想這應該是每個女人應該做的功課。切忌不要通過一哭二鬧三上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那樣只會傷了夫妻之間的感情。

3.如果真吵架,記得說話不說絕,別把婚姻堵死在嘴裡

婚內吵架大致都是這種情況,女人會有一堆的例子來證明男人就是這個樣子。而男人總是想通過邏輯上來說明自己沒錯。其實過日子這種事情無所謂對與錯,只要不把話說得太絕都沒關係。

我可以舉例一些日常用的句子,給為看官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說說過,例如:

你看誰有錢,你就跟誰過啊,幹嘛跟著我!

早知道是這樣我當初就不該和你結婚!

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離婚了!

你跟你爸媽一個德行,全家都是祖傳!

我們常說不吵不成夫妻,在外對外人總是歡聲笑語,而對家人卻惡語相向,這的確是很嚴重的一種對伴侶的表達方式。如果換做在家以外說這些話可能早就被抽了大嘴巴子。

夫妻二人相處,可以分享快樂,傾訴憂愁,但是如果有憤怒的情緒,最好都一個人消化。

很多人吵起架來都口無遮攔,但是請記住你這是在傷愛你最愛的人。婚姻暴力最大的就是語言暴力,你是否也有過很過分的對自己的愛人說過話?評論區留下那些曾經說過的最令人髮指的話語。

相關焦點

  • 讓孩子遠離家庭語言暴力
    在其選登出來的43條留言中,80%以上提及家庭成員之間的語言傷害。數據顯示,在家庭語言暴力中,「貶低」性質的語言出現次數最多。在施暴者面前,受害者所說的話是「廢話」,做不好事情是因為「笨」「活該」,受害者進行申辯,就會被認為是「胡說」「頂嘴」。 諸如「不要臉」「去死吧」這樣的語言,也會從關係最親密的家庭成員口中說出,並化為刺向親人的利刃。
  • 讓學生遠離語言暴力
    7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師語言暴力調研報告》顯示,在對北京近30所學校的315名小學、初中、高中學生進行調查後發現,有三成學生受到過老師的語言暴力傷害,其中有將近三成學生面對老師的語言暴力沒有任何反應。
  • 遠離家庭「語言暴力」
    事後,淘淘媽媽告訴我,因為這件事淘淘好幾天不主動搭理自己了,也不願去幼兒園,整天就在房裡自己玩。我很認真地告訴她,這件事應該給孩子道歉。許多家長錯誤地以為嚇唬的語言是比體罰更為溫和、科學的教育方式,其實不然。習以為常,隨口而出的「語言暴力」往往比肉體懲罰的危害更大。
  • 西安網評:遠離語言暴力,讓家庭氛圍和諧溫馨
    如果自顧自地發洩戾氣,就會產生語言暴力。家庭語言暴力危害不小,危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危及家庭和諧溫馨,我們應當全力遠離家庭語言暴力。  家庭語言暴力,中傷幼小心靈。「你心裡沒點數嗎」「這點活都幹不好,你還能幹什麼」「早知道就不生你了」「你是豬腦子嗎」,這些話不少人會有似曾相識之感。
  • 家長們,請你們停止語言暴力
    有一種可能就是複製了她們父母的行為,也就是說,對於他們來說,在他們小的時候也是經歷了他們父母的語言暴力,父母是什麼樣的他們就是什麼樣的。即便他們不想成為父母那樣的人,可是冥冥之中也已經成了他們父母那樣的人。可是他們也明明經歷過語言暴力給人心裡造成的傷害,為什麼還要將自己曾經承受過得痛苦強加到孩子身上呢?我就不知道了。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結婚以後,萌萌狐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正是因為愛,所以每句話都要好好說,不管是對老公還是對孩子都一樣。所以,雖然萌萌狐是個暴脾氣,但因為總是用這句話鞭策著自己,也就儘可能的避免了對家人使用「語言暴力」了。
  • 請您別輕視語言的力量,讓孩子遠離語言暴力!
    父母的語言暴力,是父母控制或教導孩子的手段,是一種情緒傷害。即使是以愛的名義,即使是來自最親近的父母,語言暴力也真是傷害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致使其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給他們留下一輩子的烙印。許多成年人回憶小時候爸媽一句話對自己的傷害,即使過了很久心還是很痛,甚至一輩子難以忘懷。暴力語言的殺傷力有多大?
  • 我們如何用語言暴力,摧毀了自己的孩子
    語言,是可以給人溫度的。冷漠的語言,是一種暴力,一種殺人於無形的方式,沒有任何痕跡,但是它就是具有可以摧毀一個人的力量。到底語言暴力對一個人的傷害有多大?知乎網友鹿丘說:「在你今後對我好的日子裡,都像錯覺。」
  • 讓你的孩子遠離語言暴力
    好朋友,一起走暴力有兩種,一種是行為暴力,一種是語言暴力。行為暴力傷人肉體,而語言暴力傷人心理,我認為,語言暴力的傷害程度更深。我自己從小就在語言暴力中長大,施暴者就是我的媽媽。其實我不想記得這麼多事,但是偏偏那些語言暴力我記憶的很清晰,我想就是因為語言暴力對人的影響太深遠了吧。 什麼是語言暴力呢?「你怎麼這麼愚蠢?」
  • 父母語言裡暗藏孩子未來?李玫瑾:請別用語言暴力摧毀娃
    1、傷害親子關係語言暴力會傷害孩子對家長的信賴感和親近感,甚至產生恐懼心理。小侄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還有的孩子會對父母心寒,選擇長大以後逃離父母。有位網友在網上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見過一個當媽的,女兒結婚生子了。每次小夫妻吵嘴,她總是對她女兒說,還不是怪女兒自己,找個這種暴發戶之類的。
  • 請不要對兒童使用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諷或威脅等侮辱歧視或侵犯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兒童福利與保護服務分會會長尚曉援表示,在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兒童在面對成年人時,處於弱勢地位,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易受到語言暴力的傷害。
  • 請善待他人,感同身受,拒絕語言暴力
    原創不易,請大家多多關注,多多支持謝謝。剛才發生了一件事,也是小事。大家都知道qq空間的秘密功能吧,一個朋友(因為是匿名的我並不知道是誰)發了一條秘密。秘密的內容就是他對象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不是回她消息,發秘密問正常不。
  • 請拒絕語言暴力
    語言是我們是我們中經常用到的一種至關重要的交流方式,通過語言的交流,同他人傳遞生活的中的美好,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的對他人的看法。但是有些人一輩子都在說話,但是一輩子都不會說話。有的人一句話能讓別人感覺春暖花開,有些人一句話卻讓別人覺得認識你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其實這就是語言。
  • 讓孩子遠離暴力,從孕期開始規避「先天因素」
    近年來,兒童暴力傾向逐漸低齡化[1],很多人都很困惑,這種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其實,導致孩子暴力的原因除了家庭教育、外界環境和不良遭遇等,還有可能是「天生」的。只有遠離這些先天的暴力因素,才能真正讓孩子停止暴力。至於如何讓孩子遠離天生暴力,就要從孕期開始規避。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而這類傷害因為沒有明顯的傷害表現,不如行為暴力所產生的身體傷害那麼顯而易見,所以才會被社會所忽視。其實語言暴力是一種無形而又最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在家庭中通常會出現在夫妻之間或者父母與子女之間!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先聊聊夫妻之間的語言暴力吧。
  • 比渣男更可怕的是暴力男,遠離暴力男!
    暴力男比渣男還可怕,怎樣看出男友有暴力傾向?有暴力傾向的男人平時都很悶,脾氣超級怪。你可以明顯感到他身上透出一種陰險氣兒......如果你們鬧矛盾時,男友很容易動手,那他絕對是個暴力男。看過一個關於家庭暴力的心理講座,其中有一個觀點我很認同:「在夫妻間發生爭執時,只要男人動過一次手,他就絕對還會再動第二次手,第三次手……」,試想一下,如果你男友現在就有暴力問題,你與他將來的婚姻會不遭遇暴力麼?希望天下所有的姐妹們在婚前都理智一點...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語言暴力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愛孩子,就請收起語言暴力,給孩子尊嚴,別再做一言不合就開罵的粗暴人。(詳見7月24日《石獅日報》四版) 「你閉嘴?」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沒長腦子啊?」「養條狗都比你聽話!」人人都知道家庭語言暴力對家庭會產生嚴重影響,卻往往「管不住嘴」。
  • 語言暴力,被語言暴力毀掉的中國孩子,能將天使變成惡魔
    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的肉體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理上留下永不消逝的陰影和無法癒合的創傷,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這便是語言暴力。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於精神傷害的範疇。
  • 孩子經常遭受「語言暴力」,性格會出現缺陷,家長要管好自己的嘴
    現在很少有人會去打罵孩子,會用更科學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是有些家長在無意之中讓孩子遭受了「語言暴力」。語言暴力雖然沒有行為暴力那麼可怕,但是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導致孩子性格出現缺陷,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長意識不到自己做錯了,導致孩子一直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當中,對孩子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響。
  • 語言暴力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多年前公布的"教師語言暴力調研報告"顯示,48%的小學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師在批評自己或者同學時使用過這樣的語言。無獨有偶,一個月以前, "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組委會發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語言傷害"、"同伴暴力"、"運動傷害"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三大校園傷害問題。其中,81.45%的被訪小學生認為,"語言傷害"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