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改變茉莉公主的形象?
每當迪士尼打算從其動畫目錄中選擇一部翻拍電影時,你都會聽到觀眾們提出的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為什麼?雖然迪士尼這幾年不斷地在翻拍電影,但是你不得不承認,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確製作了一些好萊塢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動畫電影。雖然我們總是從原著的粉絲那裡聽到,這些電影根本不需要重拍。然而,最近翻拍《阿拉丁》的一位製片人表示,這是一部真正可以翻拍的電影,因為比起原著的某些方面,特別是關於茉莉公主的描寫,確實需要一些改進。
在《阿拉丁》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之後,電影的製片人丹·林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在這次的採訪中,他談到了他參與這部電影的製作,最主要的是他想對《阿拉丁》的原著進行改進,特別是原著中有關茉莉公主的片段。
對此,他發表了自己的想法:「我認為隨著女性運動的發展,我們覺得,就像電影《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一樣,她感覺自己就像那個年代的經典迪士尼公主,只能專注於愛情。我們覺得,我們有機會為現代年輕的女孩們創造一種新的榜樣,希望她們能夠從我們版本的茉莉公主那兒看到,女性可以成為一個更大的領導者。她想要捍衛自己的理想,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是我們翻拍《阿拉丁》最重要的部分,我們要改進她的性格。」
迪士尼公主最普遍的問題
茉莉公主和迪士尼公主俱樂部的其他成員一樣受歡迎。但不得不說的是,在第一部電影中,茉莉公主除了是阿拉丁的愛慕對象之外,我們對於她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印象。回想起1992年的《阿拉丁》動畫電影,茉莉公主的形象在整部電影中,幾乎沒有起到什麼情節的推動作用,甚至她都沒有一首能唱的歌曲。
迪士尼女性角色的無所作為,這是迪士尼公主的一個問題。不僅是茉莉公主,這也是許多經典時代的迪斯尼公主都有的問題。她們大多不是如今我們所說的「積極主動」的女性。特備是像白雪公主和睡美人,這些角色在原著中基本是屬於一個被拯救的女性形象,她們在自己本身的故事情節中,很少真正地去做一些什麼。當然茉莉公主比她們要好一點,她至少是自願離開宮殿,至少有了點反抗的意味。
除了茉莉公主,《阿拉丁》其它的問題也需改進
茉莉公主的形象,是《阿拉丁》製片人丹·林最想解決掉的問題。但是除了茉莉公主之外,丹·林也想重塑《阿拉丁》電影的核心理念。《阿拉丁》中,茉莉公主並不是唯一有問題的角色。丹·林非常直接地指出,《阿拉丁》的原著中,也有一些種族形象急需更新。
當然,如果你回看第一部電影,坦白地說,裡頭有點種族歧視。但是,如今整體地觀看我們的一整個世界,你會發現,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包容的整體。我們這一代人,需要更新一些東西,這也就是為何如今的好萊塢,尤其是漫威都創造出了既多樣又包容的電影。
雖然,在迪士尼最早公布《阿拉丁》的預告片時。威爾·史密斯飾演的精靈遭到一些負評,但這部電影的總票房還是超過了10億美元。製片人丹·林所做出的改變的的確確打動了全球觀眾們的心,這也就是為何《阿拉丁》能夠取得如此成功的票房。其實除了優秀的票房之外,丹·林也提出,全球有許多《阿拉丁》的粉絲們來信,希望能夠再度回到影院觀看續集,所以看來,《阿拉丁》的改變和丹·林的用心,都獲得了全球粉絲們熱烈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