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記敘文寫作指導:命題作文《記憶中的香氣》寫作指導
伊人獨酌
這幾年,高考作文除了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關聯、體現優秀傳統文化之外,還體現了實用性的特點,如考察演講辭、書信體等。但學習寫作記敘文,學會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學會運用細節描寫、誇張、渲染等技法,仍然是高考作文指導的重點內容。
下面是一則命題作文《記憶中的香氣》寫作指導。
一、寫作題目
請以《記憶中的香氣》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
二、審題指導
審題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是寫好文章的基礎。不管是命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或是早些年常寫的話題作文,都要先做好審題這第一步工作。
如何準確審好題這篇命題作文?寫作要求只有這些信息:「記憶中的香氣 」「 記敘文 」「 800字」三個信息。由於體裁和字數要求已明確,那麼,我們的重點就在如何把握內容上。
1.抓重點詞把握寫作方向
「記憶中的香氣」有兩個關鍵詞:「記憶」,很顯然,只能寫過去看到的、遇到的人和事,看過的書接觸過的美……而不是現在或將來;「香氣」,是一種氣味,如花香、稻香等嗅覺可嗅到的香氣,是令人愉悅的、美好的,是正面的感受。
2.點撥審題立意的方法
「香氣」:香氣是美好的,可以是稻香、花香等嗅覺可嗅到的香氣,由此引出回憶,也可以是象徵讓你感動的、美好的、激勵人進取的、引發人美好情感的人或事……
肯定/否定、 順向/逆向 、 橫向/縱向
如:
a.由「稻香(飯香)」聯想到 「 飢餓年代親人相濡以沫的痛苦而甜蜜的往事 / 辛勤勞作、經歷磨鍊的經歷……」
b.由「書香」聯想到「 伴著書香成長的年代,吸取知識養分成長……」
c.由「花香」想到「崇高偉大人格的象徵」,想到「 成長過程中結識(品讀)的與之相關聯的人……」
記憶中的親情如糖果的味道,是一種甜香……
母親身上的味道是獨特的,與眾不同,如淡淡的康乃馨……
友情如酒,初是苦澀,而後是芳醇……
老師身上散發的是淡淡的茉莉花香……
如:孔子、柳宗元、劉禹錫、嵇康、李清照、泰戈爾、霍金、錢學森、……
(使用材料,能新則新,不能新則變換思維角度)
三、寫作指導
本篇記敘文寫作比較適合採用倒敘起筆。
1.設置情景,觸發回憶。
例1、打開書本,一朵牽牛花靜靜地躺在書頁中,散發出淡淡的香氣,隨著牽牛花的香氣,我想起了兩年前的一件難忘的事。(設置情景,引起下文的回憶)
那時的我,懶散,整天只知道玩,課堂上開小差,不聽課,甚至睡覺。
班主任看到這種情景後,叫我放學(下課)後到他家裡。走到他家,只見一個小花園栽滿各種花,籬笆上爬滿了牽牛花。老師和我靜靜走在花園裡和我交談……突然,他指著牽牛花問我,牽牛花藤為何要爬上籬笆……他意味深長地說,牽牛花如果不爬上去,就會被野草淹沒,不藉助籬笆,沒法展示自己的美麗,顯示生命的燦爛。我的心為之一震……
此後,我把牽牛花珍藏起來,花香伴著老師的寄語一直鼓舞著我。
2.善用聯想,點燃記憶。
例2、(眼前景象)秋天的田野,秋風過處,稻浪起伏,稻香陣陣。稻香沁入心脾,令人陶醉,仿佛嗅到了大米飯的清香……
(觸發回憶,寫記憶中的人和事)
那時,在鄉下……母親碾完穀子,再簸篩了米,然後用兩隻籮筐一頭裝白花花的大米,一頭裝碾成了粉狀的谷糠,待沉沉地挑上了肩頭,才會想起我。於是急忙走出碾房,長長地喚「雨兒」。我便趕緊從屋角的艾篙叢中鑽出,身上帶著濃濃的艾篙味兒,臉上常常是橫一道豎一道的髒著。母親假裝生氣地嗔怪著,拉我下到河邊去,用手舀著清涼的河水,幫我把大花臉洗得乾乾淨淨。待母親臉上露出滿意的笑,便趁機央求她,到河裡去玩上一會。母親不許我走到太深水的地方,看我卷著褲腿走得遠了,總是急得又跳下河去。娘倆兒站在泱泱的河中央,看咿咿呀呀轉動的高大水車,再抬頭看岸上的碾房,才發覺那碾房,原來是那麼渺小,掩映在那片高高的艾篙草中,低矮如一個傴僂的老人。
最歡欣的時候,便是白花花的大米飯飄著飯香端上桌時。從外瘋玩回到家,一嗅到滿屋的米飯香味兒,便饞得急急忙忙去舀飯,享受著新鮮大米飯的清香。每每碾回新鮮的大米做飯,母親總習慣買上半斤八兩豬肉,拌著大蒜苗兒,外加幾根芹菜,炒得香噴噴的惹人直流口水,但常是不待豬肉端上桌,我早已狼吞虎咽了一大碗米飯,肚已半飽,母親便笑罵我是「米蟲子」。等一家人圍坐著吃晚飯時,我已幾乎吃不進太多米飯了,但不拌米飯光吃肉,又會遭母親的數落,感覺實在是不過口癮,於是裝模作樣地使勁空扒著飯,扒一下便夾一塊肉,吃上半口,就把它藏到米飯底下,急急地又去挑揀瘦肉,不一會碗底已藏了好幾塊。但常常被母親識破我的那點小伎倆,在她的數落下,訕訕地笑;母親便教育我,要學會讓弟弟,學會孝父母。記憶中,那個年代,能痛快地吃大米飯,吃香噴噴的炒肉,只有在碾回新大米的時候。於是,低矮的碾房,那時,無疑是最令我神往的聖地。(節選自本人《那遙遠的碾房》 )
3.首句領起,牽引記憶。
(1)記憶中的香氣,是甜甜的……
記憶中的香氣, 是酸酸的……
記憶中的香氣, 是幸福的……
記憶中的香氣, 是快樂的……
記憶中的甜酸苦辣,經過歲月的發酵,都散發出一種醉人的香氣。
(2)拾起記憶中的第一支康乃馨,花香中有溫馨的母愛(難忘的師恩)……(師恩母愛如溫馨的康乃馨;康乃馨也寄寓著對母親或老師的祝福感恩之情,等等)
拾起記憶中的第一支梅花,花香中挺起堅強的脊梁……
拾起記憶中的第一支百合花,花香中飄蕩著友誼之歌……(友情純潔如百合)
(3)(寫四季花開,寫人生四季的經歷和感受)
記憶中的香氣,帶我來到了草長鶯飛的春天
記憶中的香氣, 攜我來到了熱烈奔放的夏天
記憶中的香氣, 助我走進了澹泊成熟的秋天
記憶中的香氣,伴我度過了嚴寒凜冽的冬天
記憶中的深處,總有一些往事值得我們回憶,散發出芬芳,滋潤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淨化我的靈魂……
四、選材點撥
①從個人到父母、老師、同學,回憶父母給我的關愛、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情
②寫記憶深處那些感動自己的人與事
A.歷史上:發奮圖強,堅定信念,堅守良知,傲岸不屈的人物,藏到自己記憶深處的人,今天打開塵封的記憶,散發出迷人的芳香;
B.現實中,大愛無私、刻苦自勵的人事感動著我們
具體事例示例:
(1) 【歷史人物】儘管浙江作文評卷組組長陳建新很反感用陶淵明、屈原等歷史名人,但我們的學生在課本上接觸的多是這些名人,首先教會他們會用。
勾踐——(堅忍如松。)失敗何懼?屈身何羞?大丈夫能屈能伸,暫時低下高高的頭顱,是為了日後一雪國恥站得更高。勾踐,你堅忍如松,縱是霜雪壓頂,愈能散發一脈幽香,萬古長青。
司馬遷——(堅貞如梅。)「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於是,你屈辱地站著,只為那歷史的真實在筆下延伸,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而盡一個史官的天職。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你用梅一般的堅貞,從屈辱中挺起堅強的脊梁,從人生的低谷中站出生命的高峰,那陣陣梅香,縈繞於歷史的天空,經久不散。
陶淵明——(淡泊如菊。)錦衣玉食又如何?高貴的生命豈能為五鬥米折折腰?「寧可枝頭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於是,你棹孤舟命巾車採菊南山,荷杖帶鋤躬耕田壟,遠離勾心鬥角的官場,覓一份心靈的寧靜,持幾分人格的淡泊,佇立在人生的秋季,如一朵淡雅的山菊,在人們的記憶中,永遠搖曳多姿,芬芳淡遠。
蘇武——(守節如竹。)渴飲雪水飢吞草氈,二十七年北海孤獨牧羊,依然手持大漢節杖不屈不移,「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鬼」,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守節如竹,這便是你,一代名士蘇武,在歷史的長河萬古流芳。
李白(號青蓮居士)——(傲岸如蓮。)中通外直,一身傲骨,出淤泥而不染,寧願自我放逐於青山綠水,徜徉於山野村落,也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傲骨嶙嶙,如一朵不屈的幽蓮,開在歷史的河道上,在人們的記憶中,香遠益清。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清新如蘭。)大明湖畔,趵突泉邊,垂楊深處,蹴罷鞦韆倚門回首嗅青梅的少女,黃昏中把酒東籬暗香盈袖的少婦,臨水照影,翩若驚鴻,風情萬種;漱玉集中,金石錄裡,一代詞人訴盡相思纏綿之苦,道盡國破家亡之痛,文採彰顯後主遺風,清光永照。如果說蘇軾、辛棄疾是詞壇上的銅琵琶鐵綽板,在華夏文明的回音壁上鏗鏘作響,那麼,李易安便是風情萬種的岸芷汀蘭,在華夏文明的長河兩岸,清麗柔曼,幽香淡遠。(山東濟南趵突泉畔,有一座李清照紀念堂。紀念堂匾額「漱玉堂」門前抱柱上,有郭沫若題寫的對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 垂楊深處;
中,金石錄裡,文採有後主遺風」)
【現實人物】
A、李劍英、孟祥斌、叢飛、王萬青、樊錦詩、顧方舟等「感動中國」人物……「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高爾基「給永遠比拿愉快」……
孟祥斌,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山東籍軍人,為救一輕生女子而犧牲,頒獎詞『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
李劍英,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某空軍飛行員,在一次飛行訓練中飛機撞鴿群失控眼看就要墜落,在生死攸關的16秒裡,李劍英看到飛機下方的密集的村莊和人群,毅然決定改跳傘為迫降,先後三次放棄跳傘求生機會,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不幸殉難。頒獎詞:「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叢飛,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頒獎詞「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臺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許不如往昔嘹亮,卻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王萬青,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頒獎詞「隻身打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裡萬裡,不再回頭。風雪行醫路,情系漢藏緣。四十載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對理想的忠誠。春風今又綠草原,門巴的故事還會有更年輕的版本。」
總之,給我激動、鼓舞力量的,為推動歷史前進做出貢獻的人,都給我們留下芳香的、永久的記憶。
B、08年汶川地震,地震雖然震毀了我們的家園,但人們表現出來的種種精神卻芬芳了我的記憶,使它不再是血淋淋的殘酷,而是振奮人心的感動……
神七飛天、天宮遨遊,中國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圓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09年國慶大閱兵,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的強盛國力;08年北京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文明的瑰麗多彩和龍的傳人的精神風貌;201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令人胸中激蕩愛國激情……這一切,也都成為了我們記憶中的香氣,激發自豪感,振奮精神,昂揚鬥志,激勵我們為祖國更美好的明天奮鬥。
五、學生習作
1.記憶中的香氣
穿一條巷子,經過一家藥鋪,那股熟悉的氣味絆住了我的腳步,一點點地,把我捲入了回憶的漩渦……
世界之大,有春意盎然時,繁花盛開的迷人香氣;有全家團圓時,家常小菜的誘人香氣;有挑燈苦讀時,媽媽遞上的一杯淡茶的清醇香氣……而我最愛的,是那種熟悉親切的藥草香。
小時候在老家住過一段時間,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的旁邊,有一間小瓦房,裡面住的是一位和藹的老人——李奶奶。
在這個小村子裡,沒有人不知道李奶奶的。李奶奶在家裡開了個小診所,聽人說,她是退休不久的中醫,看到這裡醫療條件比較落後,老百姓看病困難,便在家裡開了這個小中藥鋪,村裡人大凡患了頭疼發熱的小病,在李奶奶的小診所就可以得到治療。家裡成了診所,所以李奶奶身上常年都有藥草的氣味。剛開始我並不喜歡這氣味,總覺得有些臭臭的,所以我不喜歡靠近她家的房子,總是離她遠遠的。
讓我改變這一印象的,是一件事。
那次放學回家後,因為調皮,和幾個小夥伴一起爬樹玩,一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恰好樹根旁還有很多帶著稜角的小石子,我的手肘與膝蓋頓時鮮血淋漓。小夥伴被嚇得一鬨而散,留我在地上大哭。而那天爺爺奶奶恰恰好出村買東西了,都不在家。傷口的疼痛,和孤獨無助的悽涼感,使得我不停地更扯著嗓子大哭。突然,我被一雙手扶起,還沒等我看清是誰,便落入一個溫暖的懷抱裡,聞到了那股淡淡的藥草氣味。原來是李奶奶。
我被李奶奶抱回她的家裡,那是我第一次進她家,到處有各種各樣的草藥,整間房子充滿了藥草氣味。她拿來一些草藥磨成的綠色粉末,輕輕地幫我抹上傷口,我疼得大叫起來,她便哄道:「忍忍,馬上就不痛了。」果然,很快一股涼涼的感覺蓋住了疼痛,我當時想:這藥真神奇!看到李奶奶忙碌的身影,配藥時的認真的神情,聽到她對病人充滿關心的囑咐,我忽然覺得,她真是一個好奶奶,她身上淡淡的草藥味兒真好聞。
後來不久,看到一輛漂亮的黑色小車開到她家門前,我便問奶奶這些人來是做什麼的,才知道,其實李奶奶並不是為了賺錢才開這個家庭診所的,來的人是她的兒子,他們多次想把老人接回城裡享清福,過個安心的晚年,可每次李奶奶都嚴肅地拒絕了,理由只有一個:她要留下來替人看病,為村裡人謀個方便。知道了這些後,李奶奶因常年背藥箱和草藥而略顯佝僂的身軀在我眼裡變得高大起來,我被她的無私而震撼,感動的眼淚也不由自主流下來。噢!她不僅是個慈愛的好奶奶,更是個無私的好大夫!
李奶奶,現在我已離開家鄉,已很久沒有再聞到您身上淡淡的藥香了。現在,藥鋪那淡淡的藥草香,讓我想起了您和藹的面容,和認真看病的神情。您身上那無私、敬業的品質,就是從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心靈的香氣,在我的記憶中永存。
2.記憶中的香氣(陳鈺錦)
風蕭蕭地順勢而來,雨簌簌地從天而降。風雨中夾雜著一縷茶香向我襲來,那種熟悉的芬芳,我不曾遺忘。只有我知道,那是記憶裡的香氣,依舊在那個地方,依舊在我的心上,飄蕩,飄蕩……
爺爺生平愛喝茶。
在每個煙雨濛濛的日子,閒坐無事,興致來了,爺爺總愛拿出他那套精緻的茶具泡茶喝。他小心翼翼地把一小撮茶葉放進小巧的茶壺裡,用各種我叫不出名字的茶具度量著,擠壓著,直到感覺滿意了,才小心地倒進開水,計算著茶葉泡開的時間。
等茶香漸漸從茶壺中溢出來,在空氣中恣意地瀰漫時,爺爺才從茶壺中給自己倒一杯茶,小口小口地品著,雙眼微微眯起,似乎陶醉在清新的茶香裡。每當這時候,我總是喜歡跑到茶几旁毛手毛腳地學爺爺品茶,大概是從那時候開始吧,這濃濃的茶香便留在了我的記憶裡。
在我的印象中,爺爺買的茶葉很普通,泡出來的茶味道也更多的是帶有苦澀。但看爺爺陶醉的樣子,似乎喝的不是苦澀的茶,而是一杯香甜的蜜。我曾問爺爺為何喜歡喝茶,爺爺只是淡淡地說,喝茶心會平,喝茶心會寬。我聽不懂爺爺的話,但我想,爺爺喜歡喝茶,應該是更喜歡那股清幽的茶香吧。
奶奶並不喜歡喝茶,若不是爺爺興致來了拉著她一起喝,她是絕對「滴茶不喝」。她說,茶太澀了,不合她的口味。但自從爺爺去世後,那套我們本以為再也沒有用處了的茶具,竟然又被奶奶整理了出來。
於是,在那個夏天,我看見奶奶開始笨拙地模仿著爺爺沏茶的樣子:雙手微顫著,小心翼翼地度量,擠壓,倒水……一時間,屋子裡又飄蕩著那股熟悉的茶香。
喝茶時,奶奶總愛跟我聊天,聊爸爸小時候的糗事,聊爸爸上學時的頑皮和工作後的事情;談爺爺年輕時的趣事,回憶兩人相濡以沫共同走過的日子,甚至抱怨那陪了她大半輩子的糟老頭走得太狠心。有時說著說著,聲音就低沉下去,接著便是長長的沉默,四周只有茶香在流動。每當那個時候,我也沉默不語,伴奶奶在靜靜地坐著。我讀懂她的沉默,也讀懂她的思念,思念那個年少時送她狗尾巴草的少年,思念那個給躺在病床上的她餵湯藥的中年人,還有那個漸漸沒有了華年、漸漸沒有了聲息的老人……
風疏雨驟。我低下頭,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看不清,但在氤氳的茶香中,仿佛看見爺爺和奶奶小心地擺弄茶具,細心地沏茶,笑盈盈地品著茶……茶香飄蕩在古老的屋子裡,久久不散。
3.記憶中的香氣(蒙海華)
路過街邊的一個小餐館,突然從裡面飄出了一股似曾相識的香氣,熟悉中卻又帶點不一樣的感覺。不禁停下腳步,深深地呼吸著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香氣,驀然醒悟:那是外婆豬肉炒腐竹的香氣啊!
由於家境貧寒,父母總是常年在外打工給我們掙學費,孤苦無依的我,便從小被外婆接到了家裡一起生活,直到過年才把我送回去給父母。我的童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婆家度過的。
外婆家風景優美。在那裡,沒有儼然的屋舍,但有小樓房和瓦屋參差錯雜的農家小院;沒有阡陌交通,卻有一段四周是沃田的磚塊大路;沒有盡染的層林,卻有參天古樹的林蔭。那裡民風淳樸,鄉親們熱情好客,我在外婆家,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外婆家並不十分富裕,不是農忙時節或是節日,一般要隔上三兩天才有肉吃,但是無論何時,炒蘿蔔乾、炒青菜是絕對少不了的,還時不時有香氣很獨特的草菇野菌。外婆說,這些雖不比宮廷御宴,卻也是那些城裡人都難以吃得到的山珍野味,而這些東西,農村的田野地頭到處都是,娃兒你有口福呢!外婆還自豪地說,你看城裡人每天都大魚大肉,什麼糖尿病啊,高血壓啊,這些富貴病就隨之而來了,而在農村裡呢,吃的是純天然的綠色食物,喝的是農夫山泉,走的是磚石路,雖然不是每天都大魚大肉,但是炒菜的鍋頭啊,連蒼蠅拄著拐杖也無法在上面站得住腳呢——鍋頭油光光的油水多著呢!外婆並沒有言過其實,山後頭一片片花生便是她種的,每當夏末就榨油,新榨出的花生油,香飄全村;然後花生油裝進陶罐儲藏,陶罐的周圍還得撒上石灰粉,否則螞蟻就會尋香而來呢!外婆做得一手好菜,雖只是一些農家小菜,但放上新鮮的花生油,那股香噴噴的豆香,總是引誘得我垂涎三尺。
村裡有幾戶人家生產腐竹,我最愛吃外婆炒的豬肉炒腐竹這道菜了。知道我愛吃,每逢過節,外婆便總會買上半肥的豬肉和腐竹給我做這道菜餚。我把灶裡的火燒得最旺時,外婆先倒進一點花生油,然後把豬肉放進鍋裡翻炒,待豬肉滋滋出油散發香氣的時候,就把泡得半軟的腐竹一起倒進鍋裡翻炒,配上醬油、料酒,不一會,一陣陣濃香的味道就飄滿了整個廚房,待炒鍋裡的豬肉腐竹炒得黃澄澄、油光光地上碟時,我早就讒得流口水了。有時候,在上碟前再撒進一些蔥花,那味道就更好了,豬肉腐竹的濃香中帶一點蔥的清氣,我常常吃到肚子撐得渾圓才停下筷子,而外婆,總是笑眯眯地看著我,心滿意足。
童年的我,沒有享受到父母的愛,但外婆,用她的愛給了我一個溫暖快樂的童年。豬肉炒腐竹,一道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外婆卻融進了多少的愛!如今,我已遠離外婆,但那濃鬱的香氣,卻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我走進小餐館,點了這道久違的菜,但是,卻怎麼也吃不出那熟悉的味道。我知道,沒有了新鮮的花生油的香氣,更少了外婆的味道,今後,我再也吃不出童年的豬肉炒腐竹的感覺了。
4.記憶中的香氣(本人下水文)
閒著無事,元旦這一天去逛花市,只見到處擺滿了水仙,看那修長翠綠的葉片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如亭亭玉立的綠衣仙子起舞弄清影,不禁憐由心生,便精心地挑了兩盆已長滿花蕾的帶回家去,分別置於客廳茶几和書房案頭上。期待這綠衣仙子,給我有些冷清的蝸居帶來幾許春意和馨香。
關於水仙,曾有過美妙的經歷,那悠遠的清氣,在我的記憶深處,久久散發襲人的幽香。
5年前的大年三十,也是到花市閒逛,在偏僻的一隅,偶遇一個樸實的小姑娘擺賣的水仙,經不住她渴求般的眼光的打動,挑了兩盆帶回去。小姑娘幫我把水仙端到車尾箱,臨走前脆生生地笑著說:「這水仙別名又叫『金盞銀臺』,是單瓣水仙,花的形狀好像一個酒盞,很漂亮的,而且也好養,有水便行了,它的香氣很清雅的呢!」我笑笑,不置可否。回到家裡,給水仙盆裡注滿水,便把它們置於案頭上,由它們自由生長去了。因為年初二回娘家去,一去數天,也就獨留水仙獨守寒室了。
在娘家瘋玩了幾天,又跟隔了二十年未見的老同學聚會,高興中早就把那兩盆水仙忘得精光了。情人節那天回到家裡,打開房門的那一刻,只覺得一陣濃鬱的香味撲鼻而來,不禁有些驚訝:何來如此馥鬱的香氣蘊於家裡?尋香而去,原來是那案頭上的兩盆水仙靜悄悄地開著花呢!一陣陣的香味便是從那一朵朵嬌美秀氣的小花上散發出來的。
那時候,心中喜悅,路途的疲勞也隨之一掃而光。看到花盆裡的水有些少了,趕緊給它補充上去。好些天冷落委屈了它們,又趕緊把它們端放到窗臺上,讓它們吸收一點溫暖的陽光,感受那煦暖的春風。
靜靜地凝望那兩盆開得無比嬌美的水仙花,果然,正如那賣花女所說的,花朵精緻得真像精美的酒盞呢!密密匝匝的花朵朝天而開;花心副冠呈黃色,宛如酒盞,而酒盞下的主花六片花瓣顏色乳白,連在一起正好像是一個託著酒盞的銀色盤子。好優雅的一個酒盞!春節期間凌寒開放,正好斟滿一杯喜悅的美酒,為春天的到來而舉杯慶賀。暮冬歲首,北風肅殺,百花凋謝,群芳俱寂,而這看似柔弱的水仙,卻能凌寒獨放,盡綻芳華獨享寂寞,暗吐幽香不為欣賞無主而苦,開得寂寞又開得熱烈蓬勃。
彼時彼刻的我,看著那開在寒風中的嬌嫩的花兒,給我的鬥室帶來了一片春意,真有一種感動溢滿心懷。
查閱資料始知,水仙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冰肌玉骨,緗衣縹裙,亭亭佇立,開放時花朵秀麗,清高幽雅,清香四溢,風姿婆娑,深受人們喜愛」。古往今來,人們給水仙賦了許多讚美的詩篇,把許多美好的傳說融在它的身上,在把它看作是美好高潔和吉祥的化身。宋朝劉邦直有詠水仙詩:「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蛾眉篸一枝。」寫出了水仙冰膚玉骨、清雅幽香之美;而水仙另有一個優雅的別稱「凌波仙子」,則是出自黃庭堅的「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盈盈步微月」的詩句。可見,在前人的心目中,水仙,就是美若下凡的仙子,纖塵不染,高潔絕倫。
從那以後,我愛上了水仙,每逢春節,我總要去買回兩盆養著。哪怕它們開得不夠燦爛,只要有暗香浮於鬥室伴我迎接春天,便足矣!今天,我同樣唯願這美麗優雅的水中精靈,高雅絕俗,清香馥鬱,伴我迎接春天的到來,讓我用這銀臺金盞,斟滿春風,斟滿春雨,斟滿春天的陽光和生活的美酒,再吟一曲生活的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