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神奇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網友:能讀懂的都是天才

2020-12-17 天涯看點歷史

千年以前,後蜀末代皇帝孟昶在寢殿門板桃符上提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成為了中國第一副春聯,也是最早的對聯。自此以後,對聯這種文學形式開始風靡於古代文人之間,古人分外喜愛這種「文字遊戲」,由此留下了許多神奇又有趣的千古絕對。

歷史上喜愛對對聯的文人有很多,最出名的大概要屬蘇軾和佛印二人,在蘇軾撰寫的《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中,記載了許多他們創作的妙趣橫生的對子。此外像李白、歐陽修、王羲之等文人也都寫過流傳千古的絕妙楹聯,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為人樂道的美談。

對聯雖然形式短小,但對於平仄、字數、對仗要求非常嚴格,此外它的斷句和詞性也要相同,可以說對聯比詩詞更加難寫。明朝時的文學家徐渭就曾寫過一幅絕妙的對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這副對聯初看之下非常古怪,似乎上下兩聯一字不差,但仔細品讀後便會發現其中蘊含的奧妙。

這幅對聯加入了多音字的形式,上聯的第一個「好」讀音應該是第三聲,第二個則是第四聲,意為年少時精力旺盛、心明眼亮,卻貪玩不愛讀書。下聯「好」的讀音則與上聯相反,意為年老後沉下心想要讀書,卻老眼昏花,難以將書讀進去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副對聯是諷刺當時家境富裕的紈絝子弟,他們有好的條件念書上學,卻整日遊手好閒,不珍惜資源與環境;那些貧苦人家的學子想要讀書,卻沒有能力好好念書。

總的來說,這副對聯的立意在於規勸年輕人珍惜光陰,珍惜現有的條件好好學習,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再去追悔莫及。其實這和徐渭本人的求學、做官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

徐渭生於1521年,是一個漸趨衰落的大家族的庶子,從小父親離世,母親被嫡母驅逐,嘗盡世態炎涼的他有著一個十分艱難的童年。徐渭自幼愛好文學,才思敏捷,被當地人稱為神童,但他內心卻頗有寄人籬下之感,一直鬱鬱不平。

可能是心態影響發揮,儘管徐渭有神童美譽,卻在科場上屢次落第。他20歲時考中了秀才,但此後數次考試都未能再進一步,直到41歲時都沒有中舉。

雖然仕途不順,但徐渭在詩文、戲劇、書畫等方面都獨樹一幟,他是「青藤畫派」之鼻祖,書法上善於行草,還有《四聲猿》等戲劇流傳千古。晚年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懷才不遇,未能在科場上留得名次,所以創作了這一副「讀書奇對」,來勉勵和規勸學子們好好學習。

對聯是文學中既嚴格又靈活的一種形式,除了徐渭這一副奇聯以外,歷史上還有「閒人免進賢人進,盜者休來道者來」、「廟小無僧風掃地,天高有佛月點燈」等等精巧絕倫的對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去研究一番,細細品味,必定能從中得到許多樂趣。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最古怪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模一樣,能讀懂的都是天才
    中國因為有了漢字,生活上也有多少樂趣,漢字書法被譽為是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對聯則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而我國史上還存在有最古怪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模一樣,能讀懂的都是天才。
  • 中國歷史上最怪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模一樣,你不一定能讀懂
    中國因為有了漢字,生活上也有多少樂趣,漢字書法被譽為是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對聯則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而我國史上還存在有最古怪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模一樣,能讀懂的都是天才。
  • 明代千古絕對:上聯和下聯一模一樣,網友:能讀懂的都是天才
    在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寧王府為了找華太師府麻煩,便派出「對穿腸」來挑釁,若是對不出他的對子,那麼寧王爺就會當場「找麻煩」,還沒等華太師府做好準備,「對穿腸」便說出上聯——「一鄉二裡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
  • 歷史上最奇葩的對聯,上聯與下聯一字不差,專家評價:千古絕對
    但是,歷史上有一副最奇葩對聯,上聯與下聯一字不差,讓人感到不解,懂行的專家稱讚道:千古絕對!此對聯出自徐渭之手,徐渭究竟是何人,在什麼情況下寫出如此令人嘖嘖稱奇的對聯呢?因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的影響,江南四大才子之名如雷貫耳,作為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更是無人不知。
  •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和上聯一字不差,文人:千古絕對
    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歷史上有一個趣聞,北宋慶曆年間,年僅20歲的王安石赴京趕考,路上曾遇上一富家員外以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走馬停步"徵集下聯來為女兒招婿,王安石因著急赴考只嘆無緣離去了對聯在歷史上活泛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它就起源於桃符,文獻記載最早出現在秦朝,當時主要是由駢文和律詩兩種文體組成,後來在發展中受到各個時代流行文化的影響,先後衍生出古詩體、散文句式、仿詞曲句等。
  • 史上最古怪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能讀懂的都是語言大師!
    說起對聯,中國人應該一點都不陌生。相傳,對聯就是古時候的桃符,用桃木刻畫掛在門前有闢邪的用處,最早的形象就是以唐代名將的形象為基礎,但是經過後來的演變,漸漸被文字所代替。
  • 最經典的千古絕對,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網友:能讀懂的都是天才
    歷史上喜愛對對聯的文人有很多,最出名的大概要屬蘇軾和佛印二人,在蘇軾撰寫的《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中,記載了許多他們創作的妙趣橫生的對子。此外像李白、歐陽修、王羲之等文人也都寫過流傳千古的絕妙楹聯,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為人樂道的美談。 對聯雖然形式短小,但對於平仄、字數、對仗要求非常嚴格,此外它的斷句和詞性也要相同,可以說對聯比詩詞更加難寫。明朝時的文學家徐渭就曾寫過一幅絕妙的對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這副對聯初看之下非常古怪,似乎上下兩聯一模一樣,但仔細品讀後便會發現其中蘊含的奧妙。
  • 史上最具個性的對聯,上聯與下聯一模一樣,能讀懂的都是大才
    之後,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在對聯這方面發揮了無窮的想像力,也讓對聯的種類變得越來越多。其中一些對聯類型非常有意思,比如「重字聯」、「迴文聯」、「拆字聯」,以及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同字異音聯」。大家都知道,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漢字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的特性,在其他文字裡都找不到。
  • 明代「最懶」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卻成千古絕對流傳至今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的藝術形式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據史書記載,我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期,江西廬陵曾出土了一尊鐵十字架,其上寫道: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聯也變得愈發精妙,若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絕對瞧不出箇中奧秘。
  • 古代「同音同字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能讀懂的都是語言大師
    說起對聯,中國人應該一點都不陌生。相傳,對聯就是古時候的桃符,用桃木刻畫掛在門前有闢邪的作用,最早的形象是以唐代名將為基礎,但是經過不斷的演變,漸漸被文字所替代。這副對聯非常巧妙,因為上下聯一字不差,可能不深究根本不會明白徐渭的含義,但是這幅對聯經過深研究才明白這個點在於「好」字,大家都知道好是個多音字。「好」的聲調不相同,意思也就有很大差別了,上聯的文字「好」,就是喜好的意思,讀第三聲,但下聯的好應該讀四聲。整聯的意思是:小時候適合讀書卻不愛學習,但是等到了一定年齡後再想讀書就不適合了。
  • 歷史上的奇葩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專家評價:千古絕對
    對聯,則是其一,因為對聯有著雅俗共賞的特點,所以一直深受各個階層人民的喜愛,在各種各樣的場合裡,都能見到對聯的存在。對對聯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字數相同、對仗工整。對聯也根據字數分成三類,十字以內的是短聯,百字以內的是中聯,百字以上的叫長聯,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中聯。
  • 歷史上最懶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改,卻成千古絕對流傳至今
    受此刺激的徐渭精神瀕臨臨界點,行事也是愈發的狂放不羈起來,後來在嘉靖四十五年(光源1566年)又恍惚間遇到自己的妻子與一和尚歡好,還未來得及多想就直接發瘋拿起刀斧殺死了妻子,被判入獄。 隨後幸得友人多方疏通關係,才免於死刑獲得大赦。出獄後的徐渭精神愈發不穩定,極其討厭權貴不肯與之為伍。
  • 經典對聯:上聯「無錫錫山山無錫」下聯是什麼?
    對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雖然說現在的人很少自己寫對聯了,但是在我國古代幾乎上每一個讀書人都會寫對聯。就像我們的小學生會乘法表格一樣。在古代比對聯是古人最常見的娛樂方式。他們總是能從簡單的文字組合中悟出一些道理。
  • 史上最牛拆字對聯,「蠶為天下蟲」,下聯堪稱經典
    在上千年前,中國就誕生了一種奇特的佔卜技術,那就是「測字」,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只有漢字才能產生的佔卜術。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也都看到了所謂「測字」的具體流程。佔卜者可以從事先準備好的字筒中抽取一個字,或者是隨意手寫一字,術士就能從這個字中進行拆解,或重新組合,為佔卜者預測吉兇禍福,非常奇妙。
  • 中國最古怪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卻流傳千年至今無人超越
    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種,一直到今天都被家家戶戶沿用,每逢新春佳節,就要在門楣上換上一副新的對聯已經成為人們沿用千年的習俗。新年新氣象,也體現在紅紙黑字的對聯上。他曾經和鄉野老農有過一次對聯過招,老農說道:「一擔重泥攔子路。」唐伯虎回:「兩岸縴夫笑顏回。」雖然通俗,仔細品品也非常有趣。對聯,在古時候也稱為楹聯,因為常常被雕刻或者貼在門前的楹柱上,故而得名。在史料中有關楹聯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五代後蜀主孟昶,他身為後蜀的末代皇帝,為人奢侈淫靡,倒是符合大家對於亡國之君的印象。
  • 橫排版書寫時代,對聯能否將上聯貼門左,下聯貼在門右?
    有人說,現代的書寫和印刷品除特殊需要外,都是由左往右書寫、排版,因此應該與時俱進,對聯也應該把上聯貼在左邊,下聯應該貼在右邊,先讀左邊的 ,再讀右邊的;還有一個事實就是,比如春聯的橫幅幾乎全部都是橫排版,由左往右讀。因此,對聯應該把上聯貼在左邊,下聯應該貼在右邊。
  •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是有名的歷史文化之邦,而對對聯就是其中一種非常經典的文化,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對聯的故事,關於對聯,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熟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對聯的地方也非常多
  •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對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也叫對子、楹聯。它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上聯和下聯雖字數相同,屬於一個整體,結構相同或相近,但在音調平仄、空間大小、內容因果、時間先後等四個方面有所區別。一、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
  • 經典對聯:上聯「大小姐洗黑白菜」下聯成為絕唱!
    今天我們依然來說對聯,可是今天要說的對聯卻和平常說的不一樣。我們平時最多說的就是「諧音聯」和「拆字聯」最多也就是來一個「迴文聯」可是今天要說的卻是「矛盾聯」,什麼是「矛盾聯」呢?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反義詞寫出看似矛盾實則並非矛盾的對聯。
  • 明朝有幅「懶」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改,卻成千古絕對流傳至今
    每到過年過節,中國人為了慶祝節日就要在家門口貼對聯,對聯起源於何時,學者都被搞糊塗了,明清學者中有的說是南北朝,還有的說是五代時期,大學士紀曉嵐就是持這個觀點的人,對聯不是隨便亂寫寫就可以的,它講究平仄相對、詞性相對、內容相關、字數相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