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2020年,各個地區和國家的經濟發展都面臨著或大或小的危機,中國也沒能倖免於難,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中國經濟甚至一度出現負增長的現象。然而臺灣地區在此期間竟然沒有受到特別深的負面影響,島內GDP還在持續增長中。臺灣「綠媒」藉此開始大力鼓吹臺灣經濟,甚至喊出了與大陸「經濟脫鉤」的口號,怕是沒睡醒。
臺灣經濟未遭重創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疫情的蔓延使得韓國等國家5月等工業生產指數呈現負增長走向,但是臺灣等工業生產指數依然保持著正向增長的水平。相關人員對臺灣經濟正向增長做出分析,主要歸功於臺灣對島內疫情有效的控制。其中確診病例相較於其他國家和地區非常少,民進黨當局在此期間並沒有採取任何嚴厲的措施來限制臺灣的經濟活動,島內目前保持著穩定的發展。臺灣經濟的良好發展,從另一方面來講,是外部電子產品的需求拉動了臺灣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但是臺灣經濟並非方方面面都安然無恙,其在紡織業、機械方面還是十分蕭條的,出口率紛紛下跌。至於臺灣的旅遊業更是再創新低。這些現象讓各界對臺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沒有「V」字型增長的信心,保守預測其會平穩增長。而且,2020的下半年,臺灣有可能面臨失業率大大升高的挑戰。
臺灣地區無法與大陸「經濟脫鉤」
其實臺灣經濟之所以不受影響,還能保持經濟平穩增長,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兩岸經濟的密切往來合作。疫情得到控制後,大陸開始復工,更是拉動了臺灣的出口貿易。而且,臺商對大陸未來的發展始終抱有看好的心理,上半年在大陸投資同比大幅增長。這也表明了,民進黨當局的野心是不可能實現的,兩岸的友好更是不可能改變。
對於「綠媒」所言與大陸「經濟脫鉤」,其實根本是痴人做夢,臺灣根本無法做到!民進黨當局如果一再強行用各種手段來扭轉如今的兩岸經濟合作的局面、對抗大陸,那麼只會是自討苦吃。臺灣要想一直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還是要指望與大陸之間經濟的和平往來。只有把握住大陸的廣闊市場,才能不斷將自身的經濟實力發展壯大,從而解決島內居民的生活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人民日報/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