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書還是做網紅?青少年的網絡新革命

2021-02-15 話娛

「一個鴨屎綠,一個失血白,真的是絕配!」操著李佳琦口音的小學生用一段視頻,在微博獲得了2654萬次觀看。

在這位中國小學生走紅微博的同時,日本衝繩一位10歲的小學生中村逞珂也在YouTube上通過經營自己的頻道「少年革命Yutabon」,呼籲「不要去上學!我們是自由的!」成為了一個網紅。

▲左側為模仿李佳琦的小學生,右側為日本小學生網紅中村逞珂

隨著幾位小學生網紅的走紅,「選擇好好讀書還是選擇當網紅」的討論再次被掀起,不過這次「網紅文化蠶食青少年」不再成為大眾思想的主流,網絡上更多聲音開始表示:如果小學生足夠有才華,為什麼不能成為網紅呢?

5月19號,一位網際網路資訊博主@千面嬌娃楊老師在微博上回答了一位網友關於「如何勸解想做網紅的學生好好讀書」的問題,一時激起了網友對「選擇好好讀書還是選擇當網紅」的討論。

有趣的是,短短幾年時間,網際網路關於「網紅」的聲音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2016年作為直播元年,「網紅」一時間如雨後春筍般大批量生長起來,根據2016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問卷網,79.9%的受訪者認為,「網紅」就是為了出名、各種搏上位的年輕人;在43.8%的受訪者印象裡,「網紅」是通過整容、撒謊包裝自己的騙子;40.5%的受訪者覺得「網紅」是搞粉絲營銷、賣低劣品的淘寶賣家。只有15.2%的受訪者表示「網紅」也是紅人,12.7%的受訪者將其看做是獨立、努力做自己的表現。

到了2017年,由於快手、抖音等短視頻軟體的飛速發展,「如何正確引導青少年觸網」成為媒體的首要責任,該時間段「網紅」以極端炫富的方式走紅,大肆宣揚拜金主義、惡意炒作緋聞,自毀形象、挑戰道德底線等等,都讓處在叛逆期的青少年極易產生追隨心理,扭曲價值觀。

▲左側為網紅劉梓晨

「網紅」被許多接受傳統教育的人稱之為「網際網路喧囂之下的泡沫」,不知多少人都在用一種嘲諷的姿態等著「網紅時代」的破產。但另一方面,「網紅」用其極具迷惑性的外表吸引著年輕一代的目光,對於生長在網際網路時代,習慣接受所有光怪陸離的95後、00後來說,網紅已經成為了新一代任命對生活和工作模式的嚮往。

2月14日,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了一項對青少年未來職業規劃的調查,其中渴望自己未來成為視頻遊戲開發者、社交媒體博主或網紅的青少年達到了11%。而新華網在2018年發布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的調查圖表,更是指出在中國想要從事主播、網紅的95後佔比已經高達54%。

▲新華網在2018年發布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

而在中村逞珂成為網紅的同時,據日本公司Kuraray對於「小學生未來理想職業」的調查顯示,「成為一個YouTuper」已經在2019年日本小學一年級男生的理想職業中排名13位,較2018年上升了2位。

可以看到,社會對網紅的接受程度已經不再如過去一般將其視為洪水猛獸。不僅僅是青少年對其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不少成年人也表示了對這一「新興職業」的認同。日本著名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日本職業棒球手Yu Darvish等人都明確表示了對中村逞珂的支持,茂木健一郎甚至專門發了一條推特,表示「有網友說我支持中村是在『支持有才能的人』,但我想,說是『支持有個性的人』會更貼切一點。」

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們對待「網紅」的態度也變得耐人尋味。

早期網友對網紅的刻板印象較為深刻,其形象被固化為整容、博出位、拜金等等,輿論對網紅的態度也是不屑及貶低。而隨著PAPI醬、李子柒、華農兄弟等人的走紅,「網紅行業」開始大量深入人們的生活,並呈現出多元化之後,網友開始不再對「網紅」本身做出牴觸,而是對網紅的類型開始挑挑揀揀。

「要邊讀書邊做網紅」成為了新時代人們對「選讀書還是選網紅」的主流態度,但實際上這種「我全都要」的思想實際上並不具有現實性。

▲微博網友對待「好好讀書還是做網紅」的態度

「當網紅」並不是在一夜之間被接受的,尤其是對中國這樣一個推崇「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來說。但對於社會來說,總有種種令人無可奈何的因素,讓人們不得不接受青少年這種更多元化的、更自由的發展方式。

從3年級就開始不去學校,在家專心做網紅的中村逞珂,在他的YouTube頻道上更多傳播的是「不要去上學!我們是自由的!」和「別死,也別痛苦,學校什麼的,不去也成。」中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因與日本極高的青少年自殺率。

從2016年開始,日本10歲至19歲的自殺人數出現上升趨勢,2017年,自殺已經成為10歲至14歲兒童死亡的頭號原因。不只是日本,當前的中國也在面臨極度複雜的青少年問題。

2019年末,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社會文獻出版社出版的《社會藍皮書》指出,青少年在上網過程中遇到過暴力辱罵信息的比例為28.89%。其中,暴力辱罵以「網絡嘲笑和諷刺」及「辱罵或者用帶有侮辱性的詞彙」居多,分別為74.71%和77.01%。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青少年觸網年齡已經降至6~10歲。這意味著,有大部分青少年在心智極不成熟的情況下,遭受其無法承受的網絡暴力。

另一方面,校園霸凌的邊界難以限定、猥褻難查等問題也越來越多的通過網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這些問題的出現開始讓人們明白,教育問題不僅局限於網際網路等虛擬社會,而是深入到每一個學生都無法避免的校園。

在成長的過程中,完成社會性的學習不必非得在學校。這是茂木健一郎在討論中村逞珂時的態度。網際網路是一個「雙刃劍」的存在,我們不能只看到網絡的弊端,傳播領域擴大情況下,社會性發展的方式已經從校園轉移到了網際網路。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開始報以巨大的容忍來面對青少年發展問題。就像中村一樣,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用這種適度的自由換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然而這種社會性的發展方式極具風險,這也是最初「網紅」不被認可的原因。由於網際網路把關環節的成本巨大,往往都是在青少年出現問題後,社會才開始關注。

2016年開始,「小學生打賞網紅主播花光家中積蓄」等類似新聞層出不窮,快手鬥魚熊貓等直播軟體中色情生意大肆生長,在種種問題之下,以抖音為首的熱門APP開始啟動「青少年防沉迷模式」。與此同時,對於「網紅高變現率」的追求,也讓資本對網紅的培養之路變得畸形。

由於青少年的特殊性,網紅被給予綠色通道,但同樣因為這一點,讓不少青少年還沒算清籌碼,就踏上了這條註定難以承擔代價的不歸路。

「並不是想讀書就能考上清華北大,想當網紅就能坐擁千萬粉絲的。」

這是關於「選擇好好讀書還是選擇當網紅」的問題,網際網路上一種非常揶揄的聲音。這也從側面說明,想當網紅並不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也許其難度並不比考上名牌大學輕鬆多少。

@千面嬌娃楊老師在表示了尊重那些選擇放棄讀書去做網紅的學生之後,也專門發了一篇微博,表示當網紅的性價比並不高,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讀書工作,可能相比之下更加划算的一門選擇。

據移動社交平臺陌陌發布的《2018年主播職業報告》顯示數據顯示,「高學歷」已經成為目前頭部主播的主要趨勢。在全國範圍內,上海、北京、天津三個直轄市的主播學歷最高,大學以上學歷佔比分別達到71.8%、68.9%、63.6%。而主播的收入與學歷成正比,也就是學歷越高收入越高。

高學歷人群與青少年之間存在的知識溝,不僅讓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較大的閱讀量;在網際網路環境下,這種知識溝也會因為不同人群的媒介使用能力,使知識信息儲備、社會交往方面的差異進一步擴大。

做網紅與讀書不衝突,但在這一觀點的背面,「讀書無用論」卻如同陷阱一般誘惑著青少年。對於網紅來說,高學歷並不只是一個頭銜,理性的判斷能力都是他們在網上受到追捧的內在因素。

溫婉在全網被封殺、「未成年人懷孕生子」蔚然成風、「殺魚弟」成名後喝百草枯自殺,因為三觀不成熟,青少年網紅正在承受他們根本無法承擔的代價。更甚者,是這種無知的行為正在網絡上影響著千千萬萬個未成年人。

另一方面,青少年網紅在中國還未形成一種良性市場。前段時間爆出兒童模特事件,刺眼地揭示了面對流量的誘惑,即便是成年人也難以抵抗,更何況是被「日進鬥金」的網紅生活所迷惑的青少年?在種種迷惑下,色情行業、偽娘風氣、整容等種種商業劣根性開始在青少年中爆發。

「當個網紅好簡單啊,只要動作浮誇一點、長得好看一點,再多試幾支口紅,不就是個網紅了嗎!」近期新晉網紅李佳琦的走紅讓不少人萌動做網紅的想法。但只有深入了解這個行業,你就會知道,沒有哪一行是可以躺著賺錢的。

我們期待著出現更多良性的青少年網紅,但也希望更多青少年能明白,「不讀書去做網紅」不再是一條死胡同,但其背後的代價標誌著它也遠不是一條康莊大道。

相關焦點

  • 「當網紅還是讀書」 你真以為不讀書就能做網紅了?
    與80後、90後從小糾結「上清華還是上北大」的煩惱不同,今天的95後、00後們似乎正面臨一個新問題:選擇好好讀書還是選擇當網紅?2018年,有媒體曾做過一個95後就業觀的圖解,其中提到,54%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是主播和網紅。抖音、鬥魚、B站、小紅書……新興的短視頻和直播平臺正幫助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一夜成名。
  • 「我想當網紅」超6成小學生共同夢想,家長應該支持還是反對?
    但是這樣的一個新起職業,也開始慢慢影響著中小學生,因為在手機的普及,短視頻軟體和5G網絡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對網絡的世界好奇,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加快,網絡紅人已經成為中小學生爭前恐後學習的目標。一位小學三年級女生表示「我未來的理想是當網紅」更有調查機構顯示:已經有超過6成小學生長大的夢想是當網紅。
  • 錢江晚報:網紅圖書館,但願「紅」過之後好讀書
    原標題:網紅圖書館,但願「紅」過之後好讀書   新年以來,新開的天津濱海新區濱海圖書館憑藉亮眼的建築結構——大圓球「濱海之眼」和「書山有路勤為徑」的巨大階梯等幾個科幻感十足的設計立意迅速成為網紅,每天有大量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但其中拍照者數量遠遠超過來讀書的人,甚至不乏外國友人
  • 10歲的網紅月收入過10萬,大量青少年長大想當網紅,父母不了解就無法溝通和引導
    發現1:YouTube成為青少年的生活日常,但家長不知道小孩在追什麼超過7成以上的青少年,每天花一小時以上的時間瀏覽YouTube視頻,更有81%的青少年會定期追蹤、訂閱喜愛的YouTuber,可見對青少年而言,訂閱、追蹤網紅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而且每天一定要看視頻(見Q1、Q2)。
  • 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
    導讀: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網絡發達帶火了網絡直播這個行業,而直播的興起帶火了一幫草根網紅,曾經的殺馬特歲月,被演繹成了如今人人「真香」的土味文化。本來我們應該對每一種文化都抱著海納百川的心態去包容,可惜土味文化滋生出的部分惡臭網紅以及他們無下限的操作,讓人感到迷惑和惡臭。試問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我們還會有什麼樣的審美?土味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在「審美」的時代裡,「審醜」偏偏橫空出世,土味網紅靠著獵奇,讓土味文化開始在網絡中生根發芽。
  • 丁真10秒視頻爆紅,讀書三年不如粉絲八千?!
    出現在日本電視臺的丁真就在上周,20歲的丁真還是一個去小賣部買泡麵的普通藏族小夥,而現在,他已經是家鄉理塘旅遊形象大使,拿著五險一金的國企員工,一個被各大官方親自蓋章的「網紅」。不得不說,命運很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長得好真的可以當飯吃。丁真無疑是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
  • 大家蜂擁而至走進網紅書店 是為了打卡還是看書
    享譽全球的超級網紅書店——日本「蔦屋書店」有很多標籤:森林圖書館、全球最美書店,還是大導演北野武最愛的書店……可以說,它是書店經營者膜拜的對象,讀書人想像中天堂的模樣。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報導,10月18日,這家備受矚目的書店落戶杭州城西天目裡,成為大陸首家門店。開業消息早早就傳遍杭城。開業當天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一天限流3500人次名額全滿。
  • 初中女生執意退學,堅稱讀書不如做網紅,如何正確看待網紅文化
    現如今,網絡真的太發達了,網紅充斥著很大平臺,想不知道都難。很多孩子就會紛紛效仿,原因也是理直氣壯:網紅賺錢多容易啊,化個妝,唱唱歌、跳跳舞,就能賺到錢,還是大錢。何為網紅:網紅是網絡紅人簡稱,指在現實中,因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美美老師有一個朋友,她的孩子讀初三,叫冰琳,長得眉清目秀的,用一個網絡詞語形容的話,就是「初戀臉」。雖說孩子讀書成績不是很理想,但一直都是朋友口中的乖乖女。
  • 用網紅現象反駁讀書無用論,不攻自破!
    幾乎每一代人都遭受過「讀書無用論」的衝擊。特別是在當下網紅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嚮往當網紅,因為當網紅的收入遠遠大於多數寒窗苦讀大學生的收入,不禁讓人懷疑:讀書真的還有用嗎?本文話題:用現實的網紅現象來反駁讀書無用論,希望年輕一代更能認清,知識的力量才是無窮的!
  • 希望你的孩子將來做袁隆平樣的科學家,還是李子柒樣的網紅?
    近日,網紅李子柒不僅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起被評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還被寫進了某地小學語文試卷。沒想到,這一波操作卻在家長中引起軒然大波。有家長說袁隆平爺爺寫進課本,那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
  • 讀書筆記大全:靜悄悄的革命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靜悄悄的革命讀書筆記 2013-08-21 16:21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網安宣傳 | 青少年日——凝聚青春力量 構建清朗網絡
    為了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建立安全文明的網絡環境,引導廣大青少年健康上網、文明上網、合理用網,9月19日,由團市委、市委網信辦主辦,和平團區委、團市委綜合服務中心、天津市青年發展促進中心(天津青年宮)承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天津地區青少年日主題活動在天津市青年發展促進中心(天津青年宮)舉辦,來自我市的80名青少年代表參加活動。
  • little網red健身過猛細分網紅經濟和粉絲經濟網紅開店還是不夠紅
    ,如果泡沫指網紅影響力的下降,那只能說是商業壽命問題,我們國家每年新註冊的公司有至少三分之一會倒閉,經營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無論對品牌還是網紅現在網絡上對於網紅店反對的聲音很多,網紅店其實只是個人打造代替了傳統品牌打造,並搭了下社交媒體的順風車,而中國品牌打造一直就有問題,所以目前網紅店的種種問題是一直的中國消費市場問題,我不想說愛國這碼事,因為愛國是給國人真正好的東西,而不是以愛國名義挾持欺騙國人
  • 當當網:別的網紅都在直播帶貨,丁真卻在讀書
    當當網俞渝也表示深度閱讀能從根本上幫助人提升認知,幫助企業家做出正確決策。  「新媒體就像一條金魚,它來了,我們只能勉強在它背上坐一會兒,它的去向和發展不會聽你指揮」。這話何其清醒有遠見,說出這句話的,正是最近大火的「甜野男孩」丁真的幕後老闆——杜冬冬。  面對巨大的流量砸下來,杜冬冬快速認準現狀並作出反應。因為他的清醒和智慧,丁真註定和其他曇花一現的網紅不會一樣。
  • 關於網紅現象社會影響的調查報告
    該回答反應出了現代人確實花了不少時間在這種沒有實質性內容的網絡上,更為可怕的是,這些網紅現象中還摻雜不少敗壞風氣的內容,衝擊著主流價值觀,對青少年而言這些無疑是傷害身心的神經毒劑。這也間接地回答了人們對網紅現象持否定態度的原因。
  • 談談青少年讀書
    這就需要青少年讀書,練就內心的學問,這需要對文化有一種信仰。讀什麼樣的書呢?        現代社會物質發達,書籍數以萬計,想讀書不必再鑿壁偷光,也不必非借不能讀也。誰有興趣了,或者心血來潮都可以出幾本書,就像趙本山小品裡戲稱做廁紙的《月子》,像前段時間某公安局長滑稽的《太平經》。
  • 讀書不如當網紅,不高考也能成才?讀書無用論真的正確嗎
    之後我也從這位小朋友那裡了解到,他們班上的同學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偶像明星,很多人長大了都想當明星,還有很多人甚至是想當網紅,想當網紅的還不在少數。當明星我還可以理解,畢竟很多人都有一個音樂夢想或者表演夢想。但把網紅當做自己的人生夢想,就真的沒多大意義了。明星若是能夠留下什麼經典作品的話,就算過個幾十年,也還是會有人會想起他們。
  • 馮提莫算是網紅還是明星?網紅和明星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網紅,顧名思義是指網絡上的紅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大眾對於網紅的印象不是很好。但不能否認的是,很多網紅的人氣和收入已經超過了明星,特別像馮提莫,周二珂和阿冷等人,已經開始嘗試參加綜藝節目,那她們距離明星到底還有哪些差距呢?
  • 20年後攔路打老師當事人,出獄後想做網紅,是為公益還是圈錢?
    他在網絡平臺發文,趁著自己的熱度,想要組織一個公益基金或者公益平臺項目,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他表示因為自己的衝動,受了一年半牢獄之苦,如今經過反思,心結打開,但代價太大了。「新高考前沿」認為:常某想幫助更多的與他有類似經歷的人,讓他們走出心理陰影,這種想法很好,也是一種成長!但這件事做起來難度有點大,而且也讓人懷疑他的動機:到底是為了做公益,還是成為網紅圈錢。
  • 廣東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日」活動舉行 網紅少年分享「衝浪」心得
    京粵聯動百萬少兒參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鄢敏、黃婷,通訊員嶽青、張東婷報導:為引導未成年人正確認識網絡,19日,2020年廣東省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日活動在北京、廣東兩地同步進行,吸引百萬青少年兒童參與。在青少年日首場活動上,我國首本進入地方課程的教材《網絡素養》主編張海波面向青少年兒童講授網絡素養專題課程。